霹雳布袋戏吧 关注:196,092贴子:3,575,551

[科普]霹雳某些人物情节的联想·第71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4-11-17 19:09回复
    最近打算把@ 的名单整理一下,因为太多了实在是很麻烦,很多ID似乎是被舍弃没有再活跃过,于是打算把那些不活跃的ID拉出诶特名单。
    另外,想要我诶特的,请在帖子里留言,O(∩_∩)O谢谢。


    2楼2014-11-17 19:13
    收起回复
      3楼2014-11-17 19:15
      回复




        这是《开天记之创神篇》第19章的截图。
        翠萝寒作为万易商堡的大小姐,带着弟弟和商队乘坐金瓯天朝的“黄金太艎”进入金瓯,答应亨王去怪贩妖市后,又带着东方壁等人乘“黄金太艎”向怪贩妖市前进。
        上一周也有道友提醒过了,于是这一周说一说“黄金太艎”与“宝船”。


        4楼2014-11-17 19:20
        收起回复
          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率领船队首下西洋,自南京的宝船厂开船,龙江关出水,历经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等地,经印度西岸折回。
          此后至明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率队远航,访问了亚非近30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下西洋船队的船只体积巨大,数量众多,遗憾的是,这些泛海巨船都没能留存下来,仅余不多的文献记载。正因为如此,有关郑和宝船的大小、形制等也是颇多争议,难有定论。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宝船长44丈4尺,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有千人。
          根据各种文献记载,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大约有五种类型的船舶:
          第一种类型叫"宝船"。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长44丈4尺,宽18丈的大船
          第二种叫"马船"。马船长37丈,宽15丈。
          第三种叫"粮船"。它长28丈,宽12丈。
          第四种叫"坐船",长24丈,宽9丈4尺。
          第五种叫"战船",长18丈,宽6丈8尺。
          可见,郑和所率领船队的船只,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分工细致,种类较多。可以说,郑和的船队是一支以宝船为主体,配合以协助船只组成的规模宏大的船队。


          5楼2014-11-17 19:24
          收起回复
            明朝时期造船的工场分布之广、规模之大、配套之全,是历史上空前的,达到了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明朝造船工场有与之配套的手工业工场,加工帆篷、绳索、铁钉等零部件,还有木材、桐漆、麻类等的堆放仓库。当时造船材料的验收,以及船只的修造和交付等,也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上图是郑和宝船的现代复原模型)
            郑和下西洋船队的主要船舶叫宝船,它采用的是中国古代适于远洋航行优秀船型——福船型。福船是一种尖底海船,以行驶于南洋和远海著称。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明代我国水师以福船为主要战船。

            (上图是古代福船的现代复原模型)
            古代福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弓箭火炮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福船首部高昂,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乘风下压能犁沉敌船,多用船力取胜。福船吃水四米,是深海优良战舰。


            7楼2014-11-17 19:30
            回复
              前排吃果果_(:з)∠)_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1-17 19:34
              收起回复








                这是《开天记之创神篇》第19章的截图。
                东方璧为报母仇,决定和三王死磕到底。他在和阎王的一对一打斗中频发招式,于是这一集中出现了好多美丽的画境。东方璧的武戏电脑特效做的很不错。
                东方壁的各种画境,让我有了八一八国画的想法。


                10楼2014-11-17 19:40
                收起回复
                  还有沙发可抢吗?!
                  来试试看我新想到的广告词,很适合你哟:
                  苦境神棍哪家强?坐船直达海波浪!


                  IP属地:江苏11楼2014-11-17 19:42
                  收起回复
                    看来我长进了,猜到本季和郑和宝船有关


                    IP属地:上海12楼2014-11-17 19:43
                    收起回复
                      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
                      国画从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类;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工笔、写意两种。
                      工笔,用细致的笔法制作,工笔画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
                      写意,心灵感受、笔随意走,视为意笔,写意画不重视线条,重视意象,与工笔的精细背道而驰,不过生动往往胜于前者。
                      我们常提到的“水墨画”是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
                      ********
                      国画的基础知识多而繁杂,说起来太麻烦,于是打算只说一说几大名画。


                      13楼2014-11-17 19:43
                      回复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
                        《洛神赋图》原画已经传佚,现挂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是宋代临摹的,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


                        14楼2014-11-17 19:46
                        回复
                          唐代·阎立本《步辇图》

                          《步辇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
                          《步辇图》是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话说这张图似乎出现在人教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中,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15楼2014-11-17 19:47
                          收起回复
                            唐代·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唐宫仕女图》是多幅画组成的一个系列,严格的说,应该叫“唐宫仕女系列图”,包含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以及晚唐的《宫乐图》。
                            《挥扇仕女图》卷,传为唐周昉绘,绢本,设色,纵842.5000000000001px,横5120px,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虢[guo]国夫人游春图》,纵51.8厘米,横14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上图是《虢国夫人春游图》)
                            《簪花仕女图》,绢本、重彩,纵49厘米、横180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上两图是《簪花仕女图》)
                            《宫乐图》纵48.7厘米,横69.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捣练图》纵51.8厘米,横140.8厘米,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上图是《捣练图》)


                            16楼2014-11-17 19:49
                            回复
                              #(╰_╯)#一剑玄同 万剑臣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1-17 19: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