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回复贴,共1

我们的常乐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4-11-29 10:25回复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常乐镇位于合浦县北面,与浦北县接壤。离县城32公里,距北海市60公里,209国道合(浦)灵(山)公路横贯全境,交通、通讯十分便利。常乐镇总面积2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21公顷,山地面积1万公顷,常乐镇设22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民委员会,有280个自然村,村民小组510个,2001年末常乐镇总人口72722人,其中农业人口64509人。梅艳芳,合浦县常乐镇梅屋村人。香港“百变天后”,梅氏老祖宗原是广东顺德龙山人,于清朝嘉庆年间来到合浦常乐街。


    2楼2014-11-29 10:26
    回复
      基本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常乐镇位于合浦县北面,与浦北县接壤。离县城32公里,距北海市60公里,209国道合(浦)灵(山)公路横贯全境,交通、通讯十分便利。常乐镇总面积2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21公顷,山地面积1万公顷,常乐镇设22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民委员会,有280个自然村,村民小组510个,2001年末常乐镇总人口72722人,其中农业人口64509人。


      3楼2014-11-29 10:26
      回复
        行政区划编辑
        多蕉村 京竹村 中直村 低坡村
        连丰村 陂山村 车板村 皇后村
        李家村 阳月村 火星村 竹山村
        平心村 石城村 莲北村 莲南村
        西城村 大教村 北城村 平洋村
        大冲村 象古村 天堂村


        4楼2014-11-29 10:27
        回复
          经济概况编辑常乐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月照总时数1920小时,年均气温22℃左右,无霜期362天,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2000毫米,年均湿度74--84%;常乐镇土地肥沃,镇内多为丘陵地和南流江冲积小平原,西部为南流江沿岸小平原,东部为低丘(缓丘)山地,地势平坦,土层疏松深厚,有机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高,适宜林果种植。农业以水稻、花生、玉米、蔬菜、甘蔗、蚕桑、香蕉等为主,是合浦县的农业大镇,也是北海市主要的冬季农业开发示范基地、蔬菜基地和蚕桑基地,蚕桑业久负盛名,已有300多年历史。该镇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联动、项目启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缫丝厂、酒精厂、木片厂、食品加工厂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调整形成了蚕桑、木薯、速生林、甘蔗、蔬菜、良种牛繁殖六大农业产业基地。常乐镇抓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优势,按照“3618”工作思路、(即扶持壮大三个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六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十八个重点项目)发展经济、效果显著,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步伐正在加快。2001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0782万元,农业总产值21978万元,财政收入69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63元。


          6楼2014-11-29 10:28
          回复
            特色产业 常乐镇蚕桑的发展目标在现有蚕桑10000亩的基础上,力争到2005年底达到12000亩,发蚕种量12000张,年产鲜茧1800吨,产值2500万元,到2007年蚕桑面积达20000亩,产值3600万元,常乐丝绸工业园完成投产,初步形成常乐蚕丝的优质品牌。到2008年底,丝绸工业园要实现既定的目标,成为区内最大的蚕茧加工企业。常乐镇常乐镇素有“蚕乡”之美誉。据历史资料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常乐人已经开始种桑养蚕、抽丝、织绸,常乐的丝绸以洁白、亮丽闻名国内外,当时常乐的丝绸就是通过古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世界各地的。常乐蚕桑产业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常乐镇的蚕桑面积达到12000亩,占合浦县蚕桑面积的60%以上,年产蚕茧3500吨,合浦县当时也因此被列入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十五个蚕茧基地县之一,并承担广西科委滩涂旱地种桑科研项目。种桑养蚕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常乐镇的蚕桑产业在那时已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7楼2014-11-29 10: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