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普及吧 关注:7,022贴子:40,173
  • 0回复贴,共1

《刘渡舟验案精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使用麻黄汤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 麻黄剂量应大于桂枝、甘草,否则将起 不到发汗解表的作用。这是因为桂枝、 甘草能监制麻黄之发散。若麻黄量小, 则失去发汗解表之意义。二是应先煎麻 黄,去上沫,以免使人服后发生心烦。
【1】伤寒表实证
刘××,男,50岁。
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外行 ,途中不慎感受风寒邪气。当晚即发 髙烧,体温达39.8℃,恶寒甚重,虽 覆两牀棉被仍洒淅恶寒,发抖,周身 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 嗽不止。视其舌苔薄白,切其脉浮紧 有力,此乃太阳伤寒表实之证。《伤 寒论》云:“太阳病,或已发热,或 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 阳皆紧者,名为伤寒”。治宜辛温发 汗,解表散寒。方用麻黄汤。
麻黄9g、桂枝6g、杏仁12g、炙 甘草3g,一剂。
服药后,温覆衣被。须臾,通身 汗出而解。
[按语]麻黄汤为太阳表实证而设 。其病机是因风寒之邪客于太阳之表 ,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因此临牀症 状表现为无汗而喘,和恶寒,头身疼 痛的表实证候。本方能发汗解表,宣 通肺卫,畅达营阴,使寒邪从汗外出 。
麻黄汤为发汗之峻剂,用之不当 ,易生它变。不少临牀医生畏惧麻、 桂,不敢投用。一见发热,便认为是 温热之证,滥用辛凉之品,反令表寒 闭郁,久久不解;或致久咳不止;或致 低烧不退;或致咽喉不利等,不一而 足。盖表实证之“发热”,乃由卫阳闭 郁,正邪交争所致,故发热必伴有恶 寒。这与温热病的发热不恶寒,并伴 有口渴伤津之候,有其本质的区别。 风寒闭郁卫阳,故直须辛温发汗,寒 随汗出,卫气一通,则发热自退。即 《内经》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 散”也。
转自一一百家合符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1-29 11: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