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樘吧 关注:3,619贴子:57,588
  • 2回复贴,共1

【中国通史·弘治朝臣系列】陛下恩师李东阳先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陛下毫无疑问


IP属地:河南1楼2014-12-07 20:07回复
    李东阳的诗作中,描绘自然景物的相当多。他常以咏菊诗和怀竹诗来表明自己的情怀。如怀竹诗有:


    三年不种竹,得竹如得玉。  
    十日不见竹,一日肠九曲。④


    咏菊诗有:


    先生深卧菊花丛,曲几围屏杳窕通。

    本为红尘辞俗眼,岂因多病怯秋风。

    交情尽付炎凉外,身计聊凭吏隐中。  
    相过不嫌憔悴质,只应风味与君同。⑤


    他的一部分作品,反映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土地问题:


    风落平沙稻,霜垂别渚莲。

    西湖三百亩,强半富儿田。①


    如果说,这一首诗过于纤巧,那么,他的《吊岳武穆辞》,则颇有阳刚之气:


    气夺群丑,殃流宋孩。  
    英雄已死,大运成乖。

    魂作唐厉,形空汉台。  
    天不祚国,人胡为哉!  


    还应当提到,李东阳诗歌中的潇洒风格。在四十多岁的时候,他写了《问白髭》和《问白发》诗,对须发早白十分感慨。“人言白可拔,拔白将何为?或言黑可返,借问返者谁?”他希望得到回答,“髭乎苟能言,聊以解我颐”。他又写了《代髭答》和《代发答》:“后生能几何?壮志真倏忽。白发只自欺,黑返竟何悦。”“君身须眉具,鬣者宁独发。”“汝德不益增,我衰岂终瞥。”“汝躬不内顾,顾以容为悦。”②这一问一答,用诗歌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的人生价值观。  


    李东阳的文学理论或许比其他的作品更值得一提。明自永乐以来,台阁体文学占据了统治地位。歌颂而无意义的内容,雍容而无韵味的词句,使诗歌丧失了生命力。李东阳的文学创作中仍然带有台阁体的痕迹,但是他“出入宋、元,溯流唐代”③,认为诗是“托物寓情而为之者”,应当“贵情思而轻事实”①。这无疑对李梦阳等前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力的推动,而比起他们“诗必盛唐”的论断和专事模拟的主张,思路要开阔得多。  显赫的政治地位,加上对文学的热爱和才华,使李东阳成为当时文坛的领袖。他家门庭若市,“每日朝罢,则门生群聚其家,皆海内名流,其座上常满,殆无虚日,谈文讲艺,绝口不及势力”②。由于他的聚集作用,形成了风行一时的茶陵诗派,他也被公认“弘治、正德之间为一时宗匠,陶铸天下之士”③。  


    除了文学上的造诣,李东阳的身上还有许多特点为人所称道。  


    如博学。孝宗下御札问龙生九子之详。李东阳对答:蒲牢好鸣,囚牛好言,睚眦好杀,嘲风好险,狻猊好坐,霸下好负重,狴犴好讼,赑屃好文,蚩吻好吞。④这一故事被多种明人笔记反复抄录,作为博学的典型事例。其实,据李东阳自己说,他初被问时,也“仓卒不能悉具”,询问了其他几位博学之士,才搞清楚⑤。这也可以作为不耻下问的事例。  


    如机敏。弘治时,少数民族使者至京师,对人说,有一偶语,“朝无相,边无将,气数相将”,无能对者。李东阳闻知,随口答道:“天难度,地难量,乾坤度量。”他用天朝的至大至尊,来反驳对明朝朝野无人的讥讽。  


    如诙谐。李东阳为阁臣,众庶吉士进见,他出了一句上联:“庭前花始放”,让大家去对。“众哂其易”,却又一时无从对起,他说:“不如对‘阁下李先生’。”①想他人所不能想,果然有趣。  


    如平和。翰林院编修崔子钟善饮,醉酒则吟:“刘伶小子,恨不见我!”他常在五鼓时,踏月长安街,席地坐饮。李东阳入朝行至,崔子钟拱手于轿首,以酒相邀:“老师得少住乎?”李东阳即下轿连饮数觥,待天明,乘轿去。②如孝顺。文人似乎离不开饮酒。李东阳“素不善饮”,在翰林院任官时,却常饮酒至深夜。其父不肯就寝,忍寒待其归。李东阳深感羞愧,自此终生不夜饮于外。  


    李东阳的清廉也是很突出的。后来官至尚书的张邦奇目睹了这样一件事情:李东阳所取某士为外官,朝觐入京,让仆从送来两帕四扇。李说,扇可留下作画,“多帕奈何?”乃取扇而还帕。杨一清碰到了一件更为难堪之事。李东阳致仕后,他备酒肴至李府祝寿,酒器为金铸。李东阳吃惊地问:“公近亦有此器耶?”杨一清面有愧色,不敢再用。③李东阳致仕后,家境很不宽裕,可见以上二事绝非出于矫饰。据说,他“罢政居家,请诗文书篆者填塞户限,颇资以给朝夕。一日,夫人方进纸墨,东阳有倦色,夫人笑曰:‘今日设客,可使案无鱼菜耶?’乃欣然命笔,移时而罢”④。他死后,家徒四壁,几不能治丧,多亏门生故吏捐助金钱,方能完葬。做了十八年内阁大臣,六年首辅,却两袖清风,需要作字作画才能添鱼添菜待客,在明代的官僚中,堪称一绝。  


    作为一代文宗,李东阳留下了大量文字,他自己编辑收入《怀麓堂稿》中。这是明代中叶最重要的文集之一。     
    ①焦竑:《玉堂丛语》卷七《夙惠》。  
    ①李东阳:《文前稿》卷十九《应诏陈言奏》。  
    ①《明史》卷一八一《谢迁传》。  
    ②李贽:《续藏书》卷十一《李文正公》。  
    ①《明史》卷一八一《李东阳传》。  
    ②《明孝宗实录》卷二一二,弘治十七年闰四月辛酉。  
    ③《明武宗实录》卷十,正德元年六月庚午。  
    ①《明武宗实录》卷十,正德元年八月戊子。  
    ②《明史》卷三○四《刘瑾传》。  
    ③陈洪谟:《继世纪闻》卷一。  
    ④陈洪谟:《继世纪闻》卷一。  
    ⑤《明史》卷一八一《李东阳传》。  
    ①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四三《刘瑾用事》。  
    ②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十一中《李东阳》。  
    ③《明史》卷三○六《焦芳传》。  
    ④《明史》卷一九○《杨廷和传》。  
    ⑤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卷七《简傲》。  
    ①焦竑:《玉堂丛语》卷七《规讽》。  
    ②焦竑:《玉堂丛语》卷七《规讽》。  
    ③李贽:《续藏书》卷十一《李文正公》。  
    ①《明史》卷九五《刑法三》。  
    ②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二九《史乘考误十》。  
    ③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二九《史乘考误十》。  
    ①李贽:《续藏书》卷十一《李文正公》。  
    ②《明史》卷一五三《陈瑄传附陈熊传》。  
    ③李贽:《续藏书》卷十一《李文正公》。  
    ④焦竑:《玉堂丛语》卷六《出处》。  
    ①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十一中《李东阳》。  
    ②陈洪谟:《继世纪闻》卷一。  
    ③焦竑:《玉堂丛语》卷六《出处》。  
    ④李贽:《续焚书》卷三《读史汇·李东阳》⑤李贽:《续藏书》卷十一《李文正公》。  
    ①《明史》卷一八一《李东阳传》。  
    ②李东阳:《诗后稿》卷一《猫相乳行》,见《怀麓堂全集》。  
    ③《诗后稿》卷四“予病中颇爱作诗……”。  
    ④李东阳:《诗前稿》卷二《怀竹》。  
    ①李东阳:《南行稿》西湖曲五首之三,见《怀麓堂全集》。  
    ②均见李东阳:《诗前稿》卷六。  
    ③《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一》。  
    ①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见《怀麓堂全集》。  
    ②焦竑:《玉堂丛语》卷七《恬适》。  
    ③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六《诗三》。  
    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七《龙子》。  
    ⑤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三《赑屃等各不同》。  
    ①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卷七《排调》。  
    ②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八《史四》。  
    ③焦竑:《玉堂丛语》卷五《廉介》。  
    ④《明史》卷一八一《李东阳传》。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第九卷 中古时代 明时期(下册)·第十七章 丘浚 李东阳


    IP属地:河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4-12-07 2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