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通知单吧 关注:11,653贴子:72,495
  • 28回复贴,共1

白糖杀人事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无限纠结,避免蛋疼的慎入


1楼2014-12-08 11:25回复
    @冰雪纯心
    白糖当毒药杀人,故意杀人未遂和无罪
    强奸因对方声称艾滋放弃,中止还是未遂
    衔接刑,交叉刑这些你都想明白没有呢?
    有时感觉自己都想明白了,有时又觉得不对劲。你那有没有判例


    2楼2014-12-08 11:28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3楼2014-12-08 21:57
      回复
        白糖杀人事件,到现在我基本认同无罪的理论
        此案例假设产生原因在于白糖和砒霜在外表上很相似,难以分辨。但现实中人们保存剧毒的东西都小心翼翼,一般不会误用。到现在为止,还没听说过此类案例。有用假老鼠药害人的案例,那种可以当饲料用的假老鼠药。
        下面是别人的一些意见


        4楼2015-01-03 19:13
        回复
          这样理解。主观上讲,嫌疑人有杀人的动机,在思想上确实是想杀害被害人,但是不知道何种原因用白糖去杀人,估计最多让被害人得糖尿病………… 但是在主观上,犯罪嫌疑人的确有杀人的想法,只是未能成功,所以构成犯罪未遂。
          客观上讲,从事情的结果来看,不管怎么样,被害人没有任何身体损害,人身安全没有损伤,所以不构成犯罪。
          白糖当作砒霜杀人是构成犯罪未遂。因为你有杀人的动机,只不过是你拿错白糖当砒霜,选错了工具,你同样具有杀人的目的,所以是构成犯罪,因为是白糖,所以不能造成死亡的结果,所以就是犯罪未遂。主观主义强调的是动机及行动,客观主义强调的是结果,所以就有不同的答案。
          主观想杀人,由于客观原因导致未遂,属于犯罪未遂,要负法律责任的!
          理论上太复杂了,至今也没有什么统一的答案。。。
          司法实践中,肯定不会构成犯罪。因为我们的刑法是“事后补救”的形式,行为没发生,后果没出现,你说公检法没事撑的吗,管这等闲事。。。。


          5楼2015-01-03 19:15
          回复
            既然司法实践中是无罪,理论不能偏离实践,现实中公检法不能去管这个,那么理论也就应该调整为无罪。不能逼着公检法去抽风。
            假设两个情形,一个女的要毒死自己的丈夫,误用白糖放在暖壶里,然后去自首。公安的来到她家一看,丈夫美滋滋的已经喝了好几茶壶了。这时如果想定罪,就成了连犯罪事实都没有的纯口供定罪。如果女的见机翻供,那么就成了啥都没有的情况下定罪。司法中根本无法操作,也懒得管,最多批评教育提醒了事。
            再来一个,@蔷薇蓓蕾 再来牺牲一下,别生气哈。比如,我们是伴侣关系,有一天我移情别恋,但不敢和你说,怕你纠缠或者怕你找人打我。于是给你一杯水,你喝着很甜,以为我关心你,很高兴甜甜的笑了。我看着你笑,回忆起以前的种种,决定回心转意。但事后查明,是我弄错了,本来要那啥。这时,什么损害都没发生,还很美好,如果却有一人获得了重罪,那么法律岂不是很神经。


            6楼2015-01-03 19:29
            收起回复
              所以,如果定为杀人未遂,很容易掉进主观归罪的旋窝。容易无限制的扩大打击面,比传统都认为不处罚的诅咒杀人,巫毒娃娃杀人(迷信犯)等。还有比如一个人死瞪着另一个人说,我要杀了你。是否也可以定为故意杀人未遂。有言语表示(犯罪示意),认定杀人故意;有行为:瞪着别人。只是因为采取的手段不当,瞪人是瞪不死的,手段不能犯的未遂。那样刑法打击面就太大了。


              7楼2015-01-03 19:33
              回复
                客观到主观定罪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1-07 16:06
                回复
                  Lz自己一个人照顾好自己,晚上盖好被子,早晨醒来不要猛的坐起来会头疼,不要吃凉的辣的对胃不好,过马路的时候左右看,好好吃饭,不要就穿那么点衣服,感冒了一定要吃药,不要熬太晚,睡觉时记得把手机的亮度调低些,不然有辐射,记得我在关心你。可以粉我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1-11 15: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