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吧 关注:9,009,794贴子:99,094,349

(转)看到了一篇帖子,作为一个网友,能做的就是让更多人看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地点应该是宣城,请博爱的魅友轻点鼠标,让更多的人看到,让更多的爱心汇聚。谢谢


1楼2014-12-16 20:12回复
    路过火车站附近的时候,两位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个大爷模样的老人家,手紧捏着一本厚厚的书,带着老花镜,认真地看着,丝毫没注意到路人的存在。
    旁边的应该是他的老伴。
    天气很冷,寒风肆无忌惮地吹着。
    两位老人紧紧蜷缩在一起。
    我想这一刻是励志和感动的,便在远处偷偷拍了下来。老人看得那么投入。我没忍心打搅他们。
    去火车票买票,由于不是现票,通知还要等一个多小时,我蓦然回头想起之前的两个老人。
    行人匆匆,没有人朝他们多望一眼,老头老太太还在那里。
    我似乎透过眼神看出了一丝无助,又有些好奇,便上去搭讪。
    “老人家,您是从哪里来的,去哪儿?”
    老头显得很茫然:
    “俺家灵璧的,俺从芜湖坐车,车费不够,就坐到这儿了。”说着,打开水杯瓶盖,给他老伴我问老头这么冷的天您到底要去哪儿。
    老头说一直往南走,到福建就到头了。
    “福建哪个城市?”
    “俺也不知道,只知道,那儿暖和。”
    我的心咯噔一下。老人是有“家”的。
    “在家里呆着多暖和。”我又问。
    “俺要给她治病,家里治不好。”
    “什么病。”
    “她病多了,肺结核,神经病,眼睛也瞎了。”老人说完,无助地叹气。
    “您没有子女吗?”
    “两个儿子都有神经病,小儿子和他妈妈一样,眼睛也看不到人了。”
    老人没用“瞎”这个词,大概是不想更心酸。
    政府呢,或者媒体?”我有些迫不及待地问。
    “都没用,我去镇里,市里,都去过,也有人给我找记者,找帮女郎,一听说我的情况,都不愿来。”
    老人的语气里充满了深深的无奈,“我为了给她治病,白天捡破烂,晚上找个暖和的地儿睡。”
    ————
    老人指的“暖和的地儿”肯定不是住店了,可这大街上,北风萧萧,哪里有暖和的地儿!


    3楼2014-12-16 20:13
    回复
      人开始说起他的故事,从这本书说起。
      书早已破烂不堪,书名依稀可看见,《白话聊斋》
      “这是我卖破烂时候,用十个瓶子和别人换的。”
      老人姓杨,妻子姓吴。
      她的老伴一直身体不好,两年前更是神经病复发,这对于一个贫穷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
      为了治病,把家里的积蓄和卖地卖的两万块钱全用尽了。神经病病院住院一天800.住了13天,花了10000多。
      最后院长找到他,说你赶紧走吧。
      大概是付不起住院费了。
      或者老人不知道打通一下关系。
      总之,就是钱的原因。
      但我无法想象,那句“你赶紧走吧”对于这两个老人是有多残酷。


      4楼2014-12-16 20:14
      回复
        求更多关注,求扩散


        5楼2014-12-16 20:15
        回复
          老人自己没有电话,只有两个人的手机号码。
          上面是他的养女,到了出嫁年龄,跟人小伙跑了,嫌他家穷,再也没有联系过他。
          下面是他的侄女,算是对他两个儿子遗传妈妈的病,一天书都没读过。
          老人直到山穷水尽,也没有乞讨,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去拾垃圾,换取妻子的救命药。就凭这一点,我觉得要比很多乞丐更值得大家同情 他从垃圾堆捡来的食物。
          大家不要觉得恶心,人都有被逼无奈的时候。


          7楼2014-12-16 20:16
          回复
            @打不过买萌 原卤煮,具体的可以问他


            8楼2014-12-16 20:17
            回复
              。。。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2-16 20:17
              回复
                我知道他们饿坏了,准备去附近的面馆买了两碗面。
                老人说给他妻子买一份就已经万分感谢我了。不能接受太多的恩情。
                我坚持买了两份,老人涕泪交零,差点跪在地上谢我,我没想到两碗面,会让这个老人,感激至此。知道我看到了她妻子狼吞虎咽的样子——好像半年没吃一顿饱饭。


                10楼2014-12-16 20:17
                回复


                  11楼2014-12-16 20:18
                  回复
                    老人几乎是哭着地对我说,这两年只吃过一次面。
                    我问怎么不去买。
                    老人回,有些店家你有钱也不愿意卖,怕影响他生意,他们宁愿给你1毛钱打发走。
                    我有些于心不忍地说说:你快吃吧。
                    老人端起碗,却一直没有开口吃,一直注视着她的妻子——她的妻子实在太饿了,转眼只剩半碗了。


                    12楼2014-12-16 20:18
                    回复
                      这时候,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老人开始将他碗里的面条往她妻子碗里捻。
                      ——
                      两碗面条都被吃净了,老人却一口没有吃。
                      他老伴没有发觉,一直以为吃的是自己的这碗,因为她的眼睛看不见。
                      这大概,就是爱情吧。
                      比玫瑰花更爱情的爱情。
                      老人带的药


                      13楼2014-12-16 20:19
                      回复
                        我说大爷你等一会儿,我去打记者电话。
                        老人摇摇头说没用。
                        我在附近一个宣传栏找打了《宣城日报》报刊的电话。
                        打了两次都没打通,打第三遍终于通了。
                        一个中年男人接了电话,我把事情说了一遍。
                        他回我:
                        今天记者都不在,帮不了你。你去问问救助站。
                        救助站这个词未免太笼统了,笼统得我找不到一家牌匾上写着“救助站”三个字的去处
                        给老人家找了一家旅店。
                        旅店很便宜,老人却不断央求我把旅店退了。
                        “两年都这么过来了,俺们早就习惯了。”老人满含感激,“你帮俺今天,可是明天呢,小师傅,真的很谢谢你,我们睡这儿就好!”


                        15楼2014-12-16 20:19
                        回复
                          一边听着老人不断的道谢,一边要给老人们拍照,我心里着实惭愧。
                          可我只能这样做,我只能把老人的寸步难行发到网上,才能唤起更多好心人的怜悯之心,或许大家的温暖可以让老人回家过个好年。
                          ————最起码,有饺子吃吧!
                          老人说,他过年,都在外面吃别人剩下的白馒头。


                          16楼2014-12-16 20:20
                          回复
                            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没人对老人多望一眼。——也许是这个世上有太多的骗子。
                            再者,谁不是自私的呢。(这照片拍的好)


                            17楼2014-12-16 20: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