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宝吧 关注:15贴子:59
  • 2回复贴,共1

中国青少年错误的足球训练理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足球训练中能找出的问题很多,关键是实践执行与理论学术的严重脱节。中国在竞技体育的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并不落后,但在足球项目中却从来没有体现出来。这个问题不解决,所有的努力都是无用功。包括即将展开的校园足球运动,光有声势、决心是苍白的,内容才能决定成败。


1楼2014-12-19 05:38回复
    足球训练是一种操作性极强的实践活动,需要教练员将其掌握的训练理论、经验和执教艺术完美的结合。如何将青少年球员的潜能挖掘出来并不断提高其竞技能力取决于训练过程的控制——提高每次训练课的质量和效率。
      一、训练组织方面的问题
      1. 训练目标
      我国的教练员在训练的组织过程中不清楚训练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保证训练目标的实现。
      2. 训练内容
      球员是否清楚每次训练的主要内容及各项内容的训练目的是保证训练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前提,也是培养和发挥球员自主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训练具有 针对性、目的性、集中性的基础。教练员对训练内容和方法没有认真的研究和准确的理解,就不可能向球员讲清楚。在训练课后对球员的调查结果显示,许多球员不 知道本次训练课主要练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练。
      3.训练计划
      在我国足球项目训练中,广大足球教练员对训练计划的认识程度极低,对如何制定训练计划更是知之甚少。对近几年中国足协举办的教练员培训班的调查 显示,如何制定训练计划是我国足球教练员极其欠缺的。某年在南京举办的B级教练员培训班,24名学员经过三次训练实践考核,训练计划合格的只有7人!
      比赛观察 某年3月4—6日 广东清远训练基地
      U—15国少选拔赛
      在2005年3月4—6日对90名U—15年龄组队员进行了三天比赛,在12场比赛中,几乎所有队员在比赛中过于趋向于有球区域,俗称“扎 堆”,而不是观察整个比赛场地的情况进行有组织的攻防,缺乏最基本的战术知识和素养;在比赛中绝大多数球员在控球、运球时不抬头观察场上情况,失去了很多 传球机会和进攻机会;比赛中出现多次持球队员在禁区内第一时间可以射门却选择了传球,从而丧失射门良机的现象;守门员发球时总是大脚将球发到前场,而不是 从后场层层推进,提高青少年球员基本进攻形式和原则的理解、学习、掌握和提高;球员大多选择边路进攻方式,而教练员也常常在场边提醒球员利用边路空当进 攻。这样做的结果是抑制了青少年球员中路个人突破、短传配合渗透密集防守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4.训练负荷
      在我们的认识中,一谈到训练负荷的提高,就想到要一天三练,一天练八个小时,这样的训练才是大负荷的。
      我国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在组织训练的过程中忽视训练的连续性、重复性原则,导致练习的重复次数不够,技战术能力得不到掌握和巩固,训练强度和质量得不到保证。


    2楼2014-12-19 05:39
    回复
      三、激励方面的问题
        1.兴趣激励
        某年1月至3月在广东清远对中国青少年的训练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训练前小球员们懒懒洋洋地来到训练场后坐在场边等着教练的到来,没有一个球员很有兴致地进行自我练习或小组练习,个个显得一脸疲惫,没有兴趣,没有激情。
        我国青少年从很小年龄就开始有意或无意识的将自己的踢球方式与教练员在一旁大喊大叫的种种要求相适应,破坏了青少年在这项运动中的乐趣,阻碍了青少年球员个人想象的发展,也阻碍了他们在发展自己踢球方式过程中的独立与自信。
        2.自信激励
        自信心常常是指球员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以及对自己和自己踢球能力的信念。
        球员如果以自己的进步和从运动中获得的感受来判断成功与否,那他们总能获得自信,因为这种自信能对抗实力或失败,只要人们相信自己将会不断进 步,就会一直保持自信。球员如果认为成功就是表现得比别人出色、击败对手、比赛胜利等,如果球员或球队已经开始失败或认为他们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他们 的信心就会降低。
        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更强调球员在比赛中获胜,而不是强调球员表现,因此球员在成长过程中对成功的概念没有正确的认识,形成的是以获胜为目标的自信理念,一旦在比赛中遇到强敌就表现出信心不足的心理缺陷。


      4楼2014-12-19 05: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