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手绘吧 关注:259贴子:279
  • 5回复贴,共1

【转】手绘与工业设计的恩怨情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手绘与工业设计的恩怨情仇
在我的身边,跟大家讨论起我是工业设计师的时候,发现很多人会给工业设计师贴上如下几个标签:艺术家,美工,绘画很好等等。而且在同行里面,绘画也是经常被提及的主题,设计师的交际圈经常会出现艺术家,画家等,平面设计师,UI设计师等等各种靠艺术创作为主业的“画师”们。在以上提到的一些周边行业里面,大家普遍能达成一个共识,即手绘(更准确的说应该是绘画,为了迎合主题姑且用手绘代替吧)是专业的核心技能之一,手绘的水平直接影响专业的成就。然而,这种在其他相关领域不容置疑的事情往往在工业设计的领域,却经常出现一种讨论——手绘到底重不重要?
我的观点是:“手绘对于工业设计的工作当然重要,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但是手绘的表现力水平不一定要很高”。也许这句话会让大家很费解,无论你认不认同,希望你能耐心看完我的分析再做定夺是不是要否定我或者支持我。
1,有个问题需要大家跟我思考,手绘在工业设计中的有多大份额?宏观来看,工业设计是一个跨度很大的专业,一个完整的工作周期是一个产品从什么都没有到上市(有时候甚至是退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要经历调研,灵感,3D,模型,展示,计划,结构,磨具,生产,营销,推广等等很多(我只是粗略一想,不是很细致的划分)细碎的阶段,在每个阶段对工业设计师的要求和工作量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个产品领域这些阶段的重视程度和工作也是不同的。然而即使是一些简化的设计流程,也需要至少有灵感,3D,模型,展示这几个过程,这种简化了的流程作为设计与其它专业核心的区别成为了学校本科教学培养的重点。手绘最重要的体现是在3D和模型之前的造型推敲这一阶段。我说这些事情,并不是想讨论设计流程,而是希望让大家了解——相对于整个工业设计的过程来说手绘并不是主体,而是一种为达成产品最终目标的手段之一。其实说白了也很好理解,人家评判一个工业设计,都是以最终产品为评价的标准,比如德国的IF,Reddot,美国的IDEA,日本的Gooddesign,从来不会为草图呈现的产品授予奖项。


1楼2014-12-27 11:55回复
    2手绘是工业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而且很重要的桥梁工具。之前一段说到设计的流程很长很杂,在这些流程里,手绘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除了灵感需要手绘,3D和模型遇到困难需要手绘来找感觉,甚至与结构,磨具沟通也需要手绘作为媒介。离开了手绘,思维与实物的桥梁就断开了,与其他部门沟通简单勾勒几笔的东西很可能要变成个把小时的描述——甚至有时候描述都是无法解决的。
    3手绘的艺术表现程度到何种水平比较合适?这个问题换一种说法就是“手绘用不用画的特好?”我的答案是“不一定,要看在何种设计领域,原则是够用就好”。不得不说,工业设计除了纵向跨度大(单一产品流程长),而且横向跨度也大,从设计汽车飞机航天器到手机钱包公交卡。这种产业间的跨度注定了注定了工业设计师的能力也是要按需分配的。我之前也说过,手绘是一种思维与现实之间的桥梁,过了手绘这座桥梁,接下来就是手工制作模型或者3D建模。这时候区别就看出来了,画一个手机(比如IPHONE)和一辆汽车的难度显然是不一样的。对于做iphone的设计师来说,简单的画几笔意思就出来了,很快就可以用手板或者3D的形式进行造型的验证;而对于一辆汽车的设计师来说,他需要把整个汽车的造型和细节尽可能准确的画好,然后是长达数周(甚至数月)的油泥模型,逆向,再建模,再模型等等(之后我也不是很了解了)。做手机的设计师可能在几个月时间内已经做好多个3D的手板可供自己选择,而汽车的设计师如果想有同样数量的实物模型供自己选择恐怕要数年。可以看出对于十分简单的产品,设计师对形体有时可以完全了然于心,用3D替代草图推敲的情况是很多的,而且由于实现起来简单,也不会影响最终方案选择数量和质量;但在复杂产品中(比如车),手绘的不可替代性就很明显了。这种可替代性的差异,注定了不同领域对手绘的精准程度和表现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不同领域的设计师来说,能做到自己的设计领域够用的水平就好了,当然,你作为爱好把手绘练的炉火纯青那是最好。
    综合上面三条,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手绘在工业设计的过程中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工具,这个工具是必要存在且不可替代的,但根据不同领域的产品特点,对于手绘的表现力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2楼2014-12-27 11:56
    回复
      不得不说,我上面忽略了手绘一个重要的作用。
      有很多人说到,照着画还可以,但是自己想着画却卡住了。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种情况其实还是脑子里并没有要花的东西的具体细节,而主要是一个大概的概念与轮廓,脱离了实物后脑子里的轮廓没有清晰到足以让你通过手绘把它表现出了。这时候手绘的另一个用处就显现出来了,即通过手绘的练习,可以把形体刻印在脑中,形成很多积累后你对某些特定的形体有了细节的图像概念,起手的时候至少可以找到起点。就像是背诵文章之后,当你在今后写文章的时候,即使你是原创的思想,但是还是可以从背诵的文章里面取得句式,框架,等等作为参考帮助你构建自己新的文章。
      对于工业设计师而言,我上面提到一个概念“在自己的领域够用“那么这个够用是怎么个够用法呢?什么叫够用呢?举例来说,画复杂形体和画简单的形态显然难度是不一样的,一个能把车画得出神入化的设计师让他画iphone绝对是小菜一碟;然而,一个能把iphone画的很好的设计师是未必能把车画好的。如果你立志做手机,那你就至少要做到能把脑子里的手机表现出来;立志做电器,就至少要能把脑子里的电器产品表现出来;立志做车,那就是最高难度了...所以,这个够用的概念,是根据你对自己的预期设定的。
      当然,很多设计师都爱画车,这个无可厚非,画好了确实美,有成就感。但是问题是,绘画跟天分是高度相关的技能。靠努力,你可能能把简单东西画好;但是仅仅靠努力而没有天分,是几乎不可能画好车这种复杂形体的。所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合理预期也是一种能力,没有某种天分不丢脸,也许你的天分在其他方面;丢脸的是用别人100倍的努力去做一件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而耽误了自己整体的发展。
      也许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会说:
      1,手绘也是一个推敲造型的过程,所以手绘的表现力很重要。
      答:我的观点是在领域内足够用的手绘表现力就足够推敲该领域的造型了,依然符合我之前的结论。
      2,训练手绘表现力还能反过来训练造型能力,强化空间想象力,所以手绘的表现力很重要。
      答:训练造型能力真的可以训练吗?我接触过一些设计师,手绘表现力很好,但是只是把山寨风强化到了极点。而且工业设计这行不仅仅是“造型”这么简单吧,有时候造多了形就变成山寨了。空间想象力我真觉得是天赋,有些人不需要培训从小就可以把方块的透视画好,有些人画几年还是画不好...如果你觉得你画得好,你确定不是因为你具备这方面天赋?


      3楼2014-12-27 11:56
      回复
        说到这里,还有个现象值得一提——对手绘的表现力的要求在我国工业设计圈子里中被过分的强化了。自我的工作中,认识的很多老外设计师手绘都远低于咱们国家同学的水平,甚至是某些国外设计大师,那草图如果你看到简直是令人发指。我没去过国外上学,但是听身边的朋友们描述(有的圣马丁,有的ACCD,还有其他各种外国学习的),在他们那里设计教学的侧重是不一样的,手绘的成分不如国内学校多。我就很好奇,为什么国内的工业设计圈子这么喜欢强化手绘的表现力?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1科技发展太快,设计教育落后了。我听有些前辈说,在他们刚工作的时候,电脑作图都是奢饰品,那时候电脑少,配置低,3D软件更少,远没有现在这么效率(其实想想也真是,我感觉我上学那几年是电脑配置和软件数量的爆发期)。那时候全球设计中心沟通都靠传真机把草图互相传。这么艰苦的环境,制作手模寄来寄去的效率太低,快速3D建模制作手板更是天方夜谭了。所以那个时候手绘是工业设计中不可替代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力就决定了你的产品被选中生产的几率。然而,由于数字化技术发展太快,短短几年时间已经到达今天这种程度,学校的教育可能相对滞后,想想仅仅大学这4年时间,电脑配置翻了几倍,软件数量和易用性也大大提升,这种滞后难以避免的。
        2手绘是比较容易获得成就感的一门学科。这个很好理解,作画,尤其是画的好给人带来的成就感是很强的,设计的其他步骤往往很枯燥,而在手绘的时候你能很快的从枯燥的调研,创意,思考跳出来,而且每画一张美图,它实实在在的在那里,不像调研会被否定,创意会被打击。慢慢的越来越多的精力被投入到这项有成就感的活动,甚至渐渐忘了工业设计的本质...
        3现有高考制度下导致的艺术生源比较多,手绘的重要性自然而然被拉高了。
        4整体工业设计教育跟实际脱轨...不多说了,你懂(这其实是最重要一条吧)
        对于广大纠结于画不好手绘的同学(手绘大牛不适用),我的建议是:
        1,如果你不是非要去做交通工具的设计,实在画不好的话不必要强迫自己了,时常练练保持稳步提升就行了(是在已经在你自己的设计领域已经够用为前提哦),把精力用在软件对你的设计生涯来说可能更有效。当然,如果你把手绘作为爱好,那绝对是一件好事。
        2,对于着重实用的同学来说,结构素描是最有效的一种手绘方式(还有就是尽量能把正侧面视图练好),因为结构素描可以快速的让人理解你的产品形态,作为一个桥梁工具是性价比很高的画法。画的时候可以着重训练画好结构素描的透视和结构线。上调子和色彩都是在一个良好的透视上才有更多的意义,所以在没有练好透视的时候花费大量精力在上调子上色会影响你透视进步的速度。
        (这配图跟文章没啥关系,就是觉得画的不错而已)

        欢迎讨论,如果你的观点好,我随时可以调整文章,以免误导大家。


        4楼2014-12-27 11:57
        回复
          大神!收下我的膝盖!


          5楼2014-12-27 12:05
          回复
            大神!受我一拜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3-23 0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