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宝吧 关注:15贴子:59
  • 0回复贴,共1

中国足球的青训危机如何破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现在感受到的只有压力”,在完成从“体育局长”到“足校校长”的华丽转身后,不久前卸任广州市体育局局长,如今已就任恒大皇马足校校长的刘江南有些语出惊人:“我一直认为校园是我最好的归属,但对于中国足球新的育人和教学模式的探索是非常艰难的。”
从去年启动伊始便吸引了众多关注的恒大皇马万人足球学校今天又有新举措,在广州分别与西班牙皇家马德里俱乐部、华南师范大学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签订协议,将在足校足球专业教育、文化教育、贫困学生助学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当职业俱乐部、地方足协甚至是声势浩大的校园足球都很难破解中国足球的青训危机时,在近年来同样遭遇生存危机的足球学校重装待发,能否为提升中国足球青训独辟蹊径呢?
足球青训亟待触底反弹
在足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作为根基的青少年足球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本应成为足球发展之本的青少年培养,在中国足球近年来特别是职业化改革以来,却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足球的青少年培养不力,后备人才青黄不接。根据中国足协的统计,1990年至1995年间,国内参与足球项目的青少年曾达到历史最高的65万人;1996年至2000年间为61万人;2000年至2005年急剧下降到18万人;从2006年至今更是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
再来做一个横向对比,目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球员不足7000人,分别只有日本(60万人)和西班牙(65万人)青少年球员人数的1.4%和1%;注册职业球员为8000人,甚至只是越南(5万人)的16%;持证教练总人数约1.05万人,为日本6.3万人的16%。足球人口特别是青少年人才的极度匮乏,严重影响着中国足球的发展。据悉,2011年中超联赛综合实力世界排名为第66位,甚至不及泰国和新加坡联赛……
对于中国足球青少年培养的尴尬现状,国家体育总局足管中心主任韦迪毫不讳言。他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青少年足球人才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的趋势,是导致国家队与职业联赛水平长期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根基不牢,严重制约了中国足球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后备人才的极度匮乏,更是中国足球目前面临的最大危机。”
振兴青少年足球需多管齐下
中国足球青少年培养在近年来的持续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韦迪认为,从总体上看,中国足球在过去几十年中形成的以政府体育部门为主导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已岌岌可危,而新的模式又没有成型,这就造成了足球青训陷入“无规可循,无人可管,无钱可花”的尴尬境地。
更令人担忧的是,本应成为职业足球青训主体的俱乐部,近年来往往片面重视一线队成绩,忽视后备梯队投入。目前国内的各个中超和中甲俱乐部中,拥有四级或五级完善梯队建设的屈指可数。
曾在足球职业化改革初期一度红火的足球学校,在近年来已逐渐归于沉寂,无法承担起足球人才培养的重任。据悉,全国的足球学校由最多时的4000多所,下降到目前的20多所……
“搞足校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以现在的足球环境,要想依靠青少年培训实现足校的良性循环,几乎不可能”。前北京国安主教练、中国足球名宿郭瑞龙对记者表示。
然而,作为上赛季中超联赛冠军,在近两年持续加大投入的广州恒大俱乐部看来,足球学校在现阶段的中国足球青训中依然可以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作用。只不过,足校的办学和运营理念需要全面更新。
多年来,中国足球在青少年培养中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成绩看得太重。“让孩子踢球就希望成为球星,挣大钱,还要兼顾各方面的成绩要求,而不是让孩子们从足球中体会到游戏和锻炼的乐趣。正是这样的思想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远离足球。”北京社科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认为。
国内青少年足球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更多管理和投入,也需要职业俱乐部的积极参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1-02 23:3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