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止弦音吧 关注:11贴子:372
  • 11回复贴,共1
古诗十九首中的植物
1、越鸟巢南枝【行行重行行
2、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青青河畔草
3、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
4、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
5、白露沾野草。秋蝉鸣树间【明月皎夜光
6、冉冉孤生竹。兔丝附女萝。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将随秋草萎【冉冉孤生竹
7、绿叶发华滋【庭中有奇树
8、秋草萋已绿【东城高且长
9、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驱车上东门
10、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去者日以疏


IP属地:北京1楼2015-01-15 11:26回复
    1、越鸟来自于南方,故巢宿于南枝。鸟兽尚眷恋故土,何况人呢?比喻不忘根本。
    运用“比兴”、寄情于景,将人对于故人和故乡的想念比作鸟对于故乡的依恋之情。结合原诗,以鸟兽和人作比,是从好的方面揣度游子的心理。同时侧面体现,随着时间的飞驰,游子越走越远,思妇的相思之情也愈来愈深切。这样的写法比平铺直叙要更加深入人心,形象易懂。另外我认为,它其实是一语双关,不仅写了游子,还写出了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切的恋情和刻骨的思念,始终盼望着游子的归来且相信游子一定会归来。正是这样有力而传情的描写使得读者产生共鸣,越过时间,赢得了人们的同情和感叹。


    IP属地:北京2楼2015-01-15 11:40
    收起回复
      2、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青青河畔草
      河边青青的草地,园里茂盛的柳树.
      这里的景色描写使用比兴的手法,描写远处景色引发读者思考,营造一个草木极盛时的美景。叠字突出了草和柳的状态。这样的景色其实是给娥娥红粉妆作衬,两者搭配,美到了极致。另外有一首同时代的诗写到: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这句诗同时也暗含了全诗的背景,主人公的目光,正随着草色,追踪着远行人往日的足迹。而园中柳树可以理解为当年双方离别时主人公折柳挽留的见证。这样的景色一年一度,故人离去了几年,主人公也就在楼上凝望了多少回。


      IP属地:北京3楼2015-01-15 11:59
      回复
        3、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青青陵上柏
        陵墓上的柏树长得青翠,溪流里的石头堆聚成堆.
        使用比兴手法,引人深思。
        向上看,山上古柏青青,四季不凋;向下看,涧中众石磊磊,千秋不灭。头顶的天,脚底的地,更加永恒。人在其中何其渺小,人生与他们相比又何其短暂,故触景生情,感叹生命短暂。
        这个场景的设定十分具有概括性和立体感,视野极其开阔,使读者能够清晰明确的发现其中的人与世界的差距,形象真实地突出了人生的短暂和脆弱,并引出下文作者对此的态度和行动。


        IP属地:北京4楼2015-01-15 12:10
        回复
          5、白露沾野草。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明月皎夜光
          点明时间:朦胧的草叶上,竟已沾满晶莹的露珠,枝叶婆娑的树影间,又有时断时续的寒蝉之流鸣。这些都是秋气已深的征兆。
          一语双关:这些景色让作者感到时光匆匆,心生感慨:这些燕子又将飞往哪里去呢?这句话其实也是在问自己:我又该去往何处。
          营造气氛:这样的景色虽美,却营造了清冷萧瑟的氛围。从下文可知,诗人在外已经多年,身在这样的场景中,流离在外的孤独和惆怅使作者难以入睡。
          引出下文:一丝伤感勾起更多令人悲伤的回忆。
          短短几句话,营造出来凄清悲伤的背景,表面上是仲秋夜美妙的自然景色,其实也是作者心中体现心情的景色,与后文的诉说结合起来,将作者心中的孤独和不平表现得淋漓尽致。


          IP属地:北京6楼2015-01-15 13:29
          回复
            6、冉冉孤生竹。兔丝附女萝。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将随秋草萎【冉冉孤生竹
            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侣。
            你我相亲新婚时你远赴他乡,犹如兔丝附女萝我仍孤独而无依靠。
            我自喻是朴素纯情的蕙兰花,正是含苞待放楚楚怜人盼君早采撷。
            菟丝:一种旋花科的蔓生植物
            女萝:一说即“松萝”,一种缘松而生的蔓生植物
            蕙、兰:两种同类香草。
            “孤生”以喻其孑孑孤立而无依靠,主人公一词比喻自己,体现对丈夫的需要和依赖。
            《文选》五臣注:“兔丝女萝并草,有蔓而密,言结婚情如此。”表现夫妻双方互相依赖,互相扶持。
            蕙兰虽美也是有一定时限的,不抓紧时间就会随秋草枯萎,提醒未婚夫要抓住机会。
            本诗中的动植物都是主人公为了委婉且形象表示自己想法而作为喻体出现的。


            IP属地:北京7楼2015-01-15 13:40
            回复
              7、绿叶发华滋【庭中有奇树
              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树的状态。引出后文主人公折枝遗夫君。
              8、秋草萋已绿【东城高且长
              四野茫茫,转眼又有秋风在大地上激荡而起。空旷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风,犹如动地般的吹起。
              使往昔葱绿的草野霎时变得凄凄苍苍。
              盛极必衰,茂盛的草转眼便要枯萎,给人以世事浮沉的无力感觉。时间匆匆,秋天来得如此之快,让作者心中感到孤独凄凉,苦闷难伸。


              IP属地:北京8楼2015-01-15 13:58
              回复
                9、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驱车上东门
                邙山墓地的白杨树,长风摇荡著杨枝,万叶翻动的萧萧声响,松柏树长满墓路的两边。
                风撼杨枝、万叶翻动。形声皆备,乱人心神。奠定全诗的背景基调,营造萧肃的气氛,从而为作者表达生无可恋做铺垫。


                IP属地:北京9楼2015-01-15 14:15
                回复
                  10、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去者日以疏
                  墓上的柏树,被人斫断,当作柴烧。白杨为劲风所吹,发出萧萧的呜声。
                  这样凄凉荒芜的场景渲染了悲怆的气氛。再深的情感和印象,也会随着生命的消逝而被人淡忘,只有活着的人才能让人印象深刻,人离去后,就不再被其他人记得。然而人终有一死,新的事物总是覆盖了旧的事物。这样残酷的事实让作者不由得悲观起来,却不知道如何面对,如何解决。风吹白杨产生的声音在寂静的坟丘旁格外明显,肃杀的秋意为无情的世界更添几许可怕,促使作者心生惧意:这样的地方,如何久待?从而引出后文思念故里,思念温暖的亲情。
                  这里的植物本身没有什么深意,但是它所在的地方和它周围的景色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来更好的表达一个意象。


                  IP属地:北京10楼2015-01-15 14:28
                  回复
                    回车驾言迈【王玥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独自一人在空旷的环境中,有点凄凉,开始思考人生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看不到熟悉的人和物,感叹孤独催人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春秋往复岁月如梭后悔没能及时抓住机会【有点消极。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人生苦短,时时刻刻都要珍惜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死后身躯归于尘土,如果能青史留名就不虚此生了吧
                    我认为这首诗讲的是主角在空旷的原野上行路,长道漫漫(如同人生),寂静无边使人心神凄凉。
                    东风摇百草本来是茂盛的景象,但其中摇字却体现了世间太多浮沉,这样的景色使主角不由得思考起自己的人生。
                    主角行路遇不到熟悉的人,客居他乡,孤独催人老。
                    【后面感觉突然就歪楼了怎么回事?!
                    大概是想起年轻气盛时美好的生活感慨自己没有抓住机会结果落到如今境地。
                    可是人生苦短后悔也来不及了。
                    人人死后都归于尘土,倘若能留名青史,也算是不虚此行了吧?
                    =w=建筑系!!!『曲儿老妖皆本命,丽丽图图一样萌』来自lumia爱贴吧客户端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1楼2015-01-16 20:37
                    回复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3楼2015-11-29 21: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