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吧 关注:192,103贴子:327,101

【交流】读《展望》笔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展望》是佘芳涛老师主编的一本[url]http://色彩静物[/url]基础课本。
我是2014年9月初接触到该书的。原计划写一部书评。后来想到,书评大多是掌中观物式,评者洞若观火、了然于胸、三言两语、本指核心。而自己一肚子困惑,怎么可能了然于胸呢?!还是写读书笔记吧,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我是佘芳涛老师的粉丝。对佘老师,未见其人,但是见过他的书、他的视频、他的画、他的字。我印象之中,他是一位学者型的老师。人,处于美术高考第一线;心,超脱于美术高考这个范畴。置身其中,超然于外。也是一种[url]http://人生的境界[/url]。
是为序。


IP属地:山东1楼2015-01-19 08:32回复
    私信,我买本展望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1-19 17:00
    收起回复
      第二节: 构图中常见的七个问题
      很多书中有所涉及,主要包括
      同轴(重心在一条垂线上)、等距、同样大小、多条线平行、形雷同;
      相切(容易引起错觉)、矛盾相交(遮挡关系中前后物体透视错误)。
      我的理解,艺术反对一样,前面所说的同轴、等距、同大小、平行线、形雷同,其实就是一样,要么重心一样、要么距离一样、要么形状一样、要么大小一样。艺术讨厌一样,喜欢变化多样。
      我的再一个理解,就是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例如不能引起错觉,不能违背常理。例如透视是不能错的。


      IP属地:山东4楼2015-01-20 08:27
      回复
        第三节:逆向思维构图
        这一节实际是对第二节的颠覆:
        不是说不能同轴吗?这幅佳作恰恰是同轴的!
        不是说不能等距吗?这幅佳作恰恰是等距的!
        不是说不能同大小吗?这幅佳作恰恰是同大小的!
        不是说不能线平行吗?这幅佳作恰恰是线平行的!
        不是说不能形雷同吗?这幅佳作恰恰是形雷同的!
        不是说不能相切吗?这幅佳作恰恰是相切的!
        注意:只有透视是不能颠覆的!
        我的理解:作者先讲规则,后颠覆规则,让读者不知所措。其目的还是防止读者产生教条,活学活用,既要守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不要墨守成规。


        IP属地:山东5楼2015-01-20 08:38
        回复
          感觉说的很好,希望购入本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1-20 23:54
          回复
            请问哪里可以买得到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1-21 19:19
            收起回复
              自己顶一下,读书要有啃的精神!


              IP属地:山东9楼2015-03-23 14:17
              回复
                第四节 动态与黑白灰的构图分析
                动态线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话题。在一些名画欣赏中常见到,但是就考前作品而言,少有涉及。书中只是轻轻一提,没有深入开讲。太复杂了,估计用一本书,未必能讲明白。


                IP属地:山东10楼2015-03-23 14:32
                回复
                  第五节 调色
                  书中讲的内容是色彩的框架意识和调灰色。作者似乎要说,对于一幅画,先不考虑色相,仅仅从黑白灰上看,应当统一、有序的。换句话说,它的素描关系是到位的。
                  其次,出现了冷暖的变化,以及纯灰的变化。
                  结论:统一于黑白灰,变化于冷暖和纯灰。离开了黑白灰,画面不整;离开了冷暖和纯灰,画面不美。二者缺一不可。
                  关于调灰色,书中似乎在讲一种办法,即明度+同明度的三原色+同明度的其它色。
                  例如:一、调浅色时,首先,用白,加入柠檬黄,再加入其他,得到浅色的黄色系列色彩。
                  用白+天兰+其他浅色,得到兰色系列的色彩。
                  白+桃红或少量玫瑰红+其他浅色,得到红色系列的色彩。
                  以上色彩皆为浅色(亮色)
                  二、调灰色时,浅灰+中黄+其他类似明度的色彩,得到中等明度的黄色系列的色彩
                  浅灰+古兰+其他类似明度的色彩,得到中等明度的兰色系列的色彩
                  浅灰+大红+其他类似明度的色彩,得到中等明度的红色系列的色彩。
                  以上色彩皆为中度色彩。
                  三、调黑色(深灰)时,深灰+土黄+类似明度的色彩,得到深度的黄色系列的色彩
                  深灰+普兰+类似明度的色彩,得到深度的兰色系列的色彩
                  深灰+深红+类似明度的色彩,得到深度的红色系列的色彩
                  以上色彩皆为深色。


                  IP属地:山东12楼2015-03-23 15:05
                  收起回复
                    接上楼:
                    涉及到了13种颜色,即白、浅灰、深灰 ;柠檬黄、天兰、桃红、玫瑰红;中黄、古兰、大红;土黄、普兰、深红。
                    常见的24色水粉颜料,大约是,白、柠檬黄、中黄、土黄、大红、玫瑰红、深红、普兰、古兰,9种。外加,
                    淡黄(中黄+白),
                    桔黄、桔红、朱红(大红+中黄或柠檬黄),
                    淡绿、中绿、草绿、粉绿、深绿(都可以用不同明度的黄+兰配得)
                    赭石(偏红的深灰色)
                    熟褐(偏黄的深灰色)
                    紫罗兰(红+兰)
                    湖兰(三原色的兰)
                    群青(比古兰稍冷)
                    黑(比深灰重)


                    IP属地:山东13楼2015-03-23 15:25
                    回复
                      第六节 十四种用笔技法
                      分别是刷(厚刷、薄刷)、摆笔、溶、干拖、扫、挤、揉色、勾、提、叠、点、洗、堆、压。
                      书中按照笔法出现的地方、水粉的要求、用笔要求、优缺点这四个方面,一一进行介绍,十分详实。可见,作者对此深有研究。
                      我个人的体会:
                      1、点是最基本的技法。一旦遇到难处,就用点法,大点、小点、长点、短点、干点、湿点、点上加点。。。以一法代替百法。
                      2、勾是画线的利器。线条是绘画的灵魂。掌握了勾法,也就触及了灵魂。
                      3、较大的面积用刷法,至于水分多少,厚刷还是薄刷,视情而定。为了不闷,可以加以揉色、溶等法。
                      4、塑造时可以多用摆笔、叠笔、压、堆等法,目的是做出层次感。
                      5、一些衔接时用的笔法,如干拖、扫、提等。
                      6、不要拘于某种技法,技法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可以为了技法而技法。


                      IP属地:山东14楼2015-03-24 09:05
                      回复
                        第七节
                        黑白灰向色相的过渡
                        实际上,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写生一幅画,首先要做好明度,即做好素描。然后在这个黑白稿的基础上,对各个物体逐一上色。上色的要求是,不能改变它的明度值。


                        IP属地:山东15楼2015-03-25 14:55
                        回复
                          展望2就要出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4-28 23:49
                          收起回复
                            第八节 关于“美不是靠衬托出来的,是被烘托出来的”
                            在42页,作者用黑体字作了如下表述:
                            问题:色调的准确性和目的性
                            静物中的纯是视觉中心,所以纯色首先是需要被衬托出来,然后加入色调意识产生烘托的效果,达到色彩既有对比又有联系。纯色是主导色调的关键。
                            我认为这是作者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可惜作者只是提出了一个观点,画了三张示意图(黑白稿、加纯色、色调图),没有进一步的阐释。
                            其实 ,这里面有太多的疑问,例如:为什么纯是视觉中心?是不是视觉中心一定是纯的?衬托与烘托的联系和区别在哪里?可不可理解成衬托是对比关系、烘托是统一关系? @铭泉艺术


                            IP属地:山东17楼2015-05-04 1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