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吧 关注:52贴子:539
  • 10回复贴,共1
中文名称: 平原君 
又名: 赵胜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 
生平简介
平原君赵惠文王之弟,即赵胜,封于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号平原君。任赵相,有食客数千人。公元前259年,秦军围困赵都邯郸(今属河北),他组织力量坚守三年之久,后向魏、楚取得救援,击败秦军。
 




1楼2005-08-28 15:18回复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
    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於东武城。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盘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
    ,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
    。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
    。」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
    杀。居岁馀,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
    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
    ,士即去耳。」於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
    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於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於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
    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
    者,前,自赞於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於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
    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於此矣?」毛遂
    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
    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
    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
    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
    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
    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
    ?」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
    之众也,王之命县於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
    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
    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彊,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
    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
    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
    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
    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
    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於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
    此血於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於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
    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毛
    先生以三寸之舌,彊於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平原君既返赵,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皆未至。秦急
    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
    邪?」平原君曰:「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李同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
    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馀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
    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钟磬自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
    


    IP属地:北京2楼2005-08-31 13:12
    回复
      何患无有?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於士卒之闲,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士方
      其危苦之时,易德耳。」於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
      ,秦军为之却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兵遂罢,邯郸复存。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
      侯。
      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平原君请封。公孙龙闻之,夜驾见平原君曰:「龙闻虞卿欲
      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君请封,有之乎?」平原君曰:「然。」龙曰:「此甚不可。且王
      举君而相赵者,非以君之智能为赵国无有也。割东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为有功也,而
      以国人无勋,乃以君为亲戚故也。君受相印不辞无能,割地不言无功者,亦自以为亲戚
      故也。今信陵君存邯郸而请封,是亲戚受城而国人计功也。此甚不可。且虞卿操其两权
      ,事成,操右券以责;事不成,以虚名德君。君必勿听也。」平原君遂不听虞卿。
      平原君以赵孝成王十五年卒。子孙代,后竟与赵俱亡。
      平原君厚待公孙龙。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及邹衍过赵言至道,乃绌公孙龙。
      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
      赵上卿,故号为虞卿。
      秦赵战於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赵王召楼昌与虞卿曰:「军战不胜,尉复死,寡人
      使束甲而趋之,何如?」楼昌曰:「无益也,不如发重使为媾。」虞卿曰:「昌言媾者
      ,以为不媾军必破也。而制媾者在秦。且王之论秦也,欲破赵之军乎,不邪?」王曰:
      「秦不遗馀力矣,必且欲破赵军。」虞卿曰:「王听臣,发使出重宝以附楚、魏,楚、
      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内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之合从,且必恐。如此,则媾
      乃可为也。」赵王不听,与平阳君为媾,发郑朱入秦。秦内之。赵王召虞卿曰:「寡人
      使平阳君为媾於秦,秦已内郑朱矣,卿之为奚如?」虞卿对曰:「王不得媾,军必破矣
      。天下贺战者皆在秦矣。郑朱,贵人也,入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楚、魏以
      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应侯果显郑朱以示天下贺战
      胜者,终不肯媾。长平大败,遂围邯郸,为天下笑。
      秦既解邯郸围,而赵王入朝,使赵郝约事於秦,割六县而媾。虞卿谓赵王曰:「秦之攻
      王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馀力
      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
      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救矣。」王以虞卿之言赵郝。赵郝曰
      :「虞卿诚能尽秦力之所至乎?诚知秦力之所不能进,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
      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王曰:「请听子割,子能必使来年秦之不复攻我乎?」赵
      郝对曰:「此非臣之所敢任也。他日三晋之交於秦,相善也。今秦善韩、魏而攻王,王
      之所以事秦必不如韩、魏也。今臣为足下解负亲之攻,开关通币,齐交韩、魏,至来年
      而王独取攻於秦,此王之所以事秦必在韩、魏之后也。此非臣之所敢任也。」
      王以告虞卿。虞卿对曰:「郝言『不媾,来年秦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今媾
      ,郝又以不能必秦之不复攻也。今虽割六城,何益!来年复攻,又割其力之所不能取而
      媾,此自尽之术也,不如无媾。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县;赵虽不能守,终不失六城。秦
      倦而归,兵必罢。我以六城收天下以攻罢秦,是我失之於天下而取偿於秦也。吾国尚利
      ,孰与坐而割地,自弱以彊秦哉?今郝曰『秦善韩、魏而攻赵者,必(以为韩魏不救赵
      也而王之军必孤有以)王之事秦不如韩、魏也』,是使王岁以六城事秦也,即坐而城尽
      。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与之乎?弗与,是弃前功而挑秦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
      语曰『彊者善攻,弱者不能守』。今坐而听秦,秦兵不獘而多得地,是彊秦而弱赵也。
      以益彊之秦而割愈弱之赵,其计故不止矣。且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
      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
      


      IP属地:北京3楼2005-08-31 13:12
      回复
        赵王计未定,楼缓从秦来,赵王与楼缓计之,曰:「予秦地(何)如毋予,孰吉?」缓
        辞让曰:「此非臣之所能知也。」王曰:「虽然,试言公之私。」楼缓对曰:「王亦闻
        夫公甫文伯母乎?公甫文伯仕於鲁,病死,女子为自杀於房中者二人。其母闻之,弗哭
        也。其相室曰:『焉有子死而弗哭者乎?』其母曰:『孔子,贤人也,逐於鲁,而是人
        不随也。今死而妇人为之自杀者二人,若是者必其於长者薄而於妇人厚也。』故从母言
        之,是为贤母;从妻言之,是必不免为妒妻。故其言一也,言者异则人心变矣。今臣新
        从秦来而言勿予,则非计也;言予之,恐王以臣为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大王计
        ,不如予之。」王曰:「诺。」
        虞卿闻之,入见王曰:「此饰说也,王慎勿予!」楼缓闻之,往见王。王又以虞卿之言
        告楼缓。楼缓对曰:「不然。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夫秦赵构难而天下皆说,何也?
        曰『吾且因彊而乘弱矣』。今赵兵困於秦,天下之贺战胜者则必尽在於秦矣。故不如亟
        割地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不然,天下将因秦之(彊)怒,乘赵之獘,瓜分之。
        赵且亡,何秦之图乎?故曰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愿王以此决之,勿复计也。」
        虞卿闻之,往见王曰:「危哉楼子之所以为秦者,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之心哉?独不
        言其示天下弱乎?且臣言勿予者,非固勿予而已也。秦索六城於王,而王以六城赂齐。
        齐,秦之深讎也,得王之六城,并力西击秦,齐之听王,不待辞之毕也。则是王失之於
        齐而取偿於秦也。而齐、赵之深讎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王以此发声,兵未窥
        於境,臣见秦之重赂至赵而反媾於王也。从秦为媾,韩、魏闻之,必尽重王;重王,必
        出重宝以先於王。则是王一举而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也。」赵王曰:「善。」则使
        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虞卿未返,秦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亡去。赵於是封虞
        卿以一城。
        居顷之,而魏请为从。赵孝成王召虞卿谋。过平原君,平原君曰:「愿卿之论从也。」
        虞卿入见王。王曰:「魏请为从。」对曰:「魏过。」王曰:「寡人固未之许。」对曰
        :「王过。」王曰:「魏请从,卿曰魏过,寡人未之许,又曰寡人过,然则从终不可乎
        ?」对曰:「臣闻小国之与大国从事也,有利则大国受其福,有败则小国受其祸。今魏
        以小国请其祸,而王以大国辞其福,臣故曰王过,魏亦过。窃以为从便。」王曰:「善
        。」乃合魏为从。
        虞卿既以魏齐之故,不重万户侯卿相之印,与魏齐闲行,卒去赵,困於梁。魏齐已死,
        不得意,乃著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刺讥
        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
        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
        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馀万众,邯郸几亡。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
        也!及不忍魏齐,卒困於大梁,庸夫且知其不可,况贤人乎?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
        书以自见於後世云。


        IP属地:北京4楼2005-08-31 13:12
        回复
          哇哈哈哈 顶上去~~~


          5楼2005-11-12 12:13
          回复
            • 202.113.42.*
            我挺喜欢平原君的.你看过他为救魏相国的事


            6楼2006-11-27 20:05
            回复
              • 210.27.8.*
              魏齐这个贱人虽然该死,但平原君还是胆小怕事不肯纳之,其贤不及信陵君


              7楼2007-01-27 23:43
              回复
                寻找赵国大将事迹及生平   QQ228835378 DH   15931416688


                11楼2010-06-18 14:25
                回复
                  要说战国的英雄人物第一当数信陵君无忌公子


                  13楼2010-11-04 18:52
                  回复
                    顶!


                    14楼2011-04-15 14:04
                    回复
                      回复:10楼
                      真正的政治家是无所谓信仰的,只是看哪张牌更有利于自己,但是也要有原则和底线
                      平原君散尽家财,抗击秦军四年,虽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维护家国,自己的政治利益,但也不失其节,他是真正的乱世英雄


                      15楼2011-04-15 14: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