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吧 关注:73,608贴子:465,396
  • 33回复贴,共1

禅宗三关及与解脱道和禅定之间的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禅宗祖师慈悲,为指示学人参究次第,设参究三关,三关参毕,方可说禅宗的参学已尽。
一:初关,明心。就是指明白自己的真心了,找到自己的真如如来藏了。在解脱功德层面相当于解脱道的初果,能断我见,菩提道的层面有了根本无分别智和般若中道智。禅宗大部分真悟的祖师,过了初关后,都开始开山度人了。祖师留下的公案大部分都是明心的公案。
二:重关,见性。就是指明白如来藏的本觉,起用--佛性,知道佛性的内涵了,但还只是解悟,要能真正肉眼在山河大地见到自己的佛性,也能在有情身上见到此有情的佛性,如幻观当下成就,才能算证悟。解脱功德相当于二果,薄贪嗔痴。菩提道功德有了部分别相智。古来真正见性的祖师不多,留下见性的公案也不多,如傅大士的“空手把锄头。。。。。。桥流水不流。”即说明心,又说见性。如沩山灵佑手下有一火头,两掌合在一起,搓来搓去大笑“我没有吃粥,肚子饿,所以就欢喜"。这也是见性公案。
三:末后牢关,要见性分明后方能参究,懂了末后句,只是牢关的解悟,所以祖师说”会了末后句,方到牢关“,牢关的证悟,需要禅定的证量了,要初禅以上,才能细观XX与XX的互动而证悟。牢关的解脱功德等同于慧解脱阿罗汉。古来能过牢关的祖师就更少了,留下的公案也少。如”雪峰与我同条生,不与我同条死“,”如井觑驴“,“无梦无想时,主人公何在?”等。
鉴于有些吧友对二乘解脱道和禅定之间的关系,有些误解,所以在此也聊下。
解脱道初果:断我见,为解脱道的见道位,但我执仍在,性障未除。尚需在修道位断除我执和三界爱。
二果:薄贪嗔痴。三果:断五下分结,心解脱。四果:断五上分结,断尽我执。阿罗汉有慧解脱和俱解脱的区别,俱解脱具有四禅八定的禅定证量,随时可以入无余涅盘。慧解脱没有四禅八定证量,需待时解脱(舍寿时方能入无余涅盘),但至少有初禅以上禅定证量,因为三果时已断五下分结,已断了欲界爱,定能发起初禅。
禅定分四禅八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定。四禅八定共外道,但外道未断我见,我执,故无法入灭尽定,证无余涅盘。所以哪怕有初禅至非想非非想定的禅定证量,也不能证解脱,除非能断我见我执。
大乘菩提道,因明心时证自心真如如来藏,了知五蕴十八界虚妄,故有断我见解脱功德。因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故不急于在解脱道上用心,而是不断提升般若智慧证量,随着般若证量提升和对法界实相的现观,解脱功德也相应实证,在入初地前一定有慧解脱的解脱证量,永伏性障如阿罗汉。但菩萨永不会入无余涅盘,而是留惑润生,勤修菩提道,直至佛地,证究竟涅盘-无住处涅盘。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1楼2015-05-11 12:46回复

    有些地方看不懂哈,先作个记号。
    楼主能否谈一下,禅宗的本质?


    IP属地:浙江2楼2015-05-11 13:43
    收起回复
      @明神俗人 有请臭名昭著的明神俗人登场点评哈


      IP属地:浙江3楼2015-05-11 14:50
      收起回复
        师兄,你好,今天看了您的关于禅宗三关的论述,深感精妙。末学有一二疑惑不解之处,望师兄不吝赐教。大乘十住菩萨第十住是否明心见性,其解脱证量几何?是否已断我执?禅宗第三关牢关需要大乘何等阶位方可证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4-04 15: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