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吧 关注:118贴子:419
  • 7回复贴,共1

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直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缘起
  唐杜顺和尚,据佛祖统纪云系文殊师利化身。著五教止观,十玄三观等,始创华严宗,为华严初祖。
  华严一宗,教理玄微,而乏於观行方便,致令学者难阶。曲高和寡,五传以后,渐趋式微。因为华严宗旨,虽教演一乘,而行归普贤行愿。故自圭峰宗密以后,门人多归向净土。
惠空师建议研究华严法界观门,我非常踌躇。如果不答应,他一定很失望。如果答应他的要求,实非我能力所及。我考虑很久才说:「研究二字,不敢用,因为我们不够资格。我们试著『修学』法界观门吧。」
  修学会是采研讨方式,固可收集思广益之效,但在气势上,□乏连贯之感。为补其不足,於是写此法界观门直解。目的在将法界观门,作一番明确介绍而已。
  杜顺和尚作华严一乘十玄门,而此法界观门,便是十玄的观行。於一真法界中,分出四种法界,而此四种法界,皆归一真法界,是故乃显一乘教法。四种法界者,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今此观门,仅立三观。即理法界观,理事无碍法界观,事事无碍法界观,未明事法界观。因为事相差别非一,故不立观。
杜顺和尚虽立此观门,然末法根钝,解之尚且不易,遑论修行。故行者当仰体圣旨,四十华严有胜方便,普贤行愿十大愿王,即成佛圆因也。
                            释智谕於西莲净苑


IP属地:陕西1楼2015-06-03 12:29回复
        绪言
      今欲解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须先明一乘义。因为华严经,系别教一乘之法。所谓一乘法者,即圆教法也。
      华严与法华此二部经,均为一乘教法,唯上根人可以领解。华严如日初出,唯照高山。法华譬犹日没,还照高山。贤首宗立小始终顿圆五教,而圆教者,即华严三昧也。天台宗立藏通别圆四教,不别立顿教,以顿教寓余教中,故不别立。而其所谓圆教者,即宗於法华也。
      所以华严法华,同是一乘教法。不过华严唯教菩萨,余人与会,如聋如盲;而法华则开三显一,德被余乘,故舍利弗声闻弟子众等,均能领解受记。佛於经中说,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所以华严法华同是一乘教法,而华严属别教一乘,法华属同教一乘。
      本来一乘大乘,义无分别。因为一者无二,大者无外,无二无外,义应无分。然大乘若对二乘,则应有别。所以欲解一乘教法,不应以三乘义释。因为三乘教系随宜方便,而一乘教唯一真实。三乘教循乎次第,一乘教最极圆顿。三乘教但离常断二边,一乘教离边不住中。三乘教说法差别相,一乘教於一说无量,於无量说一。三乘教缘聚则有,缘散则无,一乘教法界圆通,缘无不契,故缘聚非有,缘散非无。故一乘教义虽说因果,而因果者不外自体相用而已。所以今解此观门,应简三乘义释。
      法界观门系杜顺和尚所述。然今日不见杜顺原文,仅从澄观大师的法界玄镜,及宗密大师的注华严法界观门中,略窥端倪。宗密受业於澄观,故注华严法界观门之资料,可能仍出於澄观大师。亦可以说,我们今天解法界观门,完全依凭於澄观大师之所记也。


    IP属地:陕西2楼2015-06-03 12:30
    回复
        【观曰。二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青黄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故云不即空。然青黄无体。莫不皆空故云即空。良以青黄无体之空非即青黄。故云不即空也。】
        前一门中,说明非是色灭为空。便有人计著,色法便是空。色法是有,如果计著色即是空,那麼空便是有法了。今破曰空不如色一样是有法,同时色亦不是有法。因为色相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假相无有实性,无实性故空。所以这是破执空为有法者。
        何以故?因为青黄等色相,皆是因缘假相,非是真空之理,故色不即空。
        有人见有「青黄」等字样,便谓这是拣非形色而为显色,其实不然。所谓青黄之相者,是说明一切色相皆是假相,假相非真空之理也。旨在明假相无性,无性方为真空。故曰色不即空,以即空故。
        所以观文接著说,然青黄无体,莫不皆空,故曰即空。所谓青黄无体,即青黄无性。
        良以青黄无体之真空,非即青黄假相之有法,故云不即空也。
        总而言之,第二门中,拣择执空为有者。所以我们修真空观时,不可把真空当作境界观。如果有空的境界,那个境界便是有法,便是心所法,而非真空。那麼应该怎样修真空观呢?修真空观者,应是心无所住。不住一切法,则一切法皆空。不住於空,则空亦空。不住於「不住」,则「不住」亦空。此之谓毕竟空,此之谓真空。
        有人谓修习空观,观其境空空洞洞的甚麼都没有。其不知这便是有境界相,这便是心所法。这种境界,便是不空。此第二门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便是破这种空。谓空不是境界也,不是心所也。
        【观曰。三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空中无色故不即空。会色无体故是即空。良由会色归空。空中必无有色。是故由色空故色非空也。上三句以法拣情讫。】
        此第三门观文,说明真空拣非色外之空。既不是灭色之空,因为空中无色,所以没有灭色之空。亦不是离色之空,因为色法性空无体,不可离故。
        观文曰,空中无色,故曰色不即空。若会色法无性无体,当下即是真空,故曰以即空故。
        良由会色归空以下,是重作说明。若人会到色法即空,皆因缘假相,无实体性,便知空中必无色了。因为色本空故。既然色法本无,当然无有色外之空。而是色本身即空也。既然色本身即空,所以非是色外有空也。
        上三句以法拣情讫。拣情者,拣非三种空惑。三种空惑者,一、拣灭色空,二、拣离色空,三、拣空是有。第一门中色不即空,以即空故,拣非灭色空。第二门中色不即空,以即空故,拣空非是有。第三门中色不即空,以即空故,拣非离色空。以上三门,以真空法,拣择情执空惑竟。
        以法拣情讫者,是表示以上三句拣择情执,已告一段落。要学人起真空观时,不可有这三种错误。指出错误以后,以下第四门,便直显真空之理。
        【观曰。四色即是空。何以故。凡是色法必不异真空。以诸色法必无性故。是故色即是空。如色空既尔。一切法亦然思之。】
        色即是空者,是直显真空。说明不是色灭空,不是离色空,亦非空是有。而是色无性即空,空随缘即色。无性故能随缘,随缘定是无性。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何以故?凡是色法,必不异真空。因为诸色法,必然缘起无性,无性故空。所以色即是空。
        色依空而现,空因色而明。犹波依水而现,水因波而明。无波而非水,无水不现波。故全水以成波,全波以为水。约其相成义,则水与波两全。全水是波,则波夺水。波夺水则见波不见水。全波是水,则水夺波,水夺波则有水而无波。故约其相夺义,则二相俱亡。
        色与空亦复如是。相成则两门俱显,相夺则两门俱隐。色显则空隐,空显则色隐。故显时正是隐时,隐时正是显时。以相夺故,方有相成。以相成故,必然相夺。是以智者观空而常色,观色而常空。色无自性,举体全空。空无自体,举体全色。色空无二,圆融一际,不生不灭,非一非异,曰色即是空。
        如色空既尔,一切法亦然,思之。
        如色无性,空无体,相成则并有,相夺则两亡,其余一切法亦是如此。思之者,以此类推也。
        其余一切法者,如理事、因果、境智、体用、违顺、感应等,亦是相成则并有,相夺则两亡。


      IP属地:陕西5楼2015-06-03 12:34
      回复
          【观曰。第二明空即色观。於中亦作四门。】
          第一真空观中,有四句十门。初句有四门,初句者,会色归空观。会色归空观中,前三门是色不即空,以即空故,第四门是色即是空。今初句四门,解释完毕。以下解释第二句四门。第二句是明空即色观,明空即色观中,亦有四门,第一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第二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第三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第四空即是色。
          乍看前三句与「色不即空,以即空故。」只是文字相翻。其实文字虽然略同,但释义却有别。
          第一门明断空不能现色。换句话说,不是坏色之空也。第二门明假相不是真空,而真空理不是假相。第三门明真空为所依之体,非能依之相。色为能依之相,非所依之体。第四门正显法理。
          【观曰。一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断空不即是色。故云非色。真空必不异色。故云即色。要由真空即色。故令断空不即色也。】
          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因为断灭空是灭色之空,故云空不即色。真空非是灭色之空,而是空即不空,空而恒色,故曰空即色故。
          云何真空即色,断空不即色?真空即色者,空是因缘空,色是因缘色。断空不即色者,空是定性空,色是定性色。以决定性故,所以断空不即是色。
          色是因缘色,因缘之法则无自性,无自性故,所以即色而空。空是因缘空,故空无自性,以无自性故,所以即空而恒色。
          空依色起,色依空成,二者性依他起。依他故无性,无性故圆成。互摄则双亡,互入则两成。空摄色,则全空而非色。色摄空,则全色而非空。空入色,则全空成色。色入空,则全色成空。所以观文说,要由真空即色,故令断空不即色。
          【观曰。二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以空理非青黄故。云空不即色。然非青黄之真空。必不异青黄故。是故言空即色。要由不异青黄故。不即青黄故言空即色不即色也。】
          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因为真空不可得,非是有法,所以真空之理无相,非是青黄之相。故曰空不即色。
          然而青黄等色相,皆是幻现假有。假有无性,无性即是真空,故言空即是色。
          要由青黄等色相无性,故真空不异青黄等色也。此拣真空非为定性实有,非如青黄色相之假有,故曰空不即色。色法无性即是真空,故曰以空即色。
        【观曰。三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空是所依非能依故。不即色也。必与能依作所依故。即是色也。良由是所依故不即色。是所依故即是色。是故言由不即色故即是色也。上三句亦以法拣情讫。】
          何以故?空是所依,非能依故,不即色也。
          空是色法所依之体,色是由空所起之相。犹如水是波所依的体,波是由水所起的相。经云毕竟空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归毕竟空。毕竟空便是所依,一切法便是能依。由於所依不是能依故,所以空不即色。
          然所依必与能依作所依故,於是说空即色也。对能依方有所依,若无能依,不得名为所依。能依所依,相依而起,无有先后分别。犹水之与波,有波方能见水,无波则水不可见。故水全是波,是以空即是色也。
          良由空是色之所依,故曰空不即色。非是所依外另有能依之色,故曰空即是色。所以观文言,由空不即色故,说空即是色也。
          以上三门,以法拣择情执竟,以下直显法理。
          【观曰。四空即是色。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异色。以是法无我理非断灭故。是故空即是色。如空色既尔。一切法皆然思之。】
          空即是色者,直显法理。前已拣别情执之误,今直显法理之正。
          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异色,以是法无我理,非断灭故。
          我们已经知道,真空者是因缘空,因缘空者无有自性,无有自性谓之真空。故真空者,无所有,不可得。
          真空无性,无性者随缘而不碍色相宛然。色相宛然随缘而现,随缘无性真空湛然。所以万相无性是真空,真空无性现万法,故空即是色。
          非断灭故,真空非是断灭空。因为断灭空是定性空,定性空不能随缘,所以不得谓空即是色。
          以诸法以无性为性故,是故空即是色。空与色缘起无性,互摄互入依他而起。当知一切法亦复缘起无性,互摄互入依他而起。据理以推,当不难了解。
          此是第二句四门,解释完毕。第二句者,明空即色观。於中开四门解释空即色。第一至第三门,皆拣情执。第四门直明空即色之法理。


        IP属地:陕西6楼2015-06-03 12:36
        回复
            【观曰。第三色空无碍观者。谓色举体不异空。全是尽色之空故。即色不尽而空现。空举体不异色。全是尽空之色故。即空即色而空不隐也。是故菩萨观色无不见空。观空莫非见色。无障无碍为一味法。思之可见。】
            第三色空无碍观,算来这是四句中的第三句,十门中的第九门。前二句已分别说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第三句双明色空无碍。
            色空无碍者,是取其相成义,以明真空法理。下面第四句泯绝无寄观,是取其互泯义,以明真空法理。真空者,即第一义空。真空观者,即中道第一义观。色空无碍观者,是观俗谛中道。泯绝无寄观者,是观真谛中道。於色即空,空即色二句中,是方便观。今无碍泯绝二句中,是真实观。
            现在来看观文。色空无碍观者,谓色举体不异空,全是尽色之空故,即色不尽而空现。……
            例如波与水无碍,色相譬如波,空理譬如水。波者举体不异水,换句话说,波全是水。水全是尽波之水,无波而非水也。故不坏波相,而水性全体显露。故曰空全是尽色之空,色不尽而空现。
            水性不可见,举体全由波现。故观文曰,空举体不异色。因为色全是尽空之色,犹波全是尽水之波。
            水由波现,波由水成。二者互入互成,起必依他。色空之法亦复如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无碍,举体全收,性相虽别,而圆融一际。故即空即色而空不隐。犹如即水即波,而水不隐。
            是故菩萨见色即知是空,观空不坏於色。不坏法相,而达性空。虽达性空,而不坏法相。如是一切法无障无碍,为一味法。一味法者,诸法实相也。诸法一相,所谓无相。无相者,实相也。
            实相者,即真空义。然而实相无相,云何起观?以无住心契无相法,便名真空观也。
            【观曰。第四泯绝无寄观者。谓此所观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法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语亦不受。迥绝无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谓行境。何以故。以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
            兹先总明以上四句,然后再解释此第四泯绝无寄观。
            总说会色归空观,明空即色观,空色无碍观,泯绝无寄观,都是在明真空观。於中如约二谛言(二谛者,真谛俗谛),色是俗谛,空是真谛。第一句会色归空,是说明俗谛即是真谛。第二句明空即色,是说明真谛即是俗谛。第三句色空无碍,明二谛圆融。第四句泯绝无寄,明於毕竟空中,言亡虑绝,无二谛之分别。
            三谛者,空(真谛),假(俗谛),中道第一义谛,见於仁王般若。如约三谛言,第一句会色归空,是显真谛。第二句明空即色,是显俗谛。第三句色空无碍,是显俗谛中。第四句泯绝无寄,是显真谛中。
            若约空假中三观言,第一句会色归空观,即是空观。第二句明空即色观,即是假观。第三句色空无碍观,即是观俗谛中道。第四泯绝无寄观,即是观真谛中道。
            以如是等谛、观,说明真空观法。导行人以方便会归真实。於真实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归於泯绝无寄。然言语道断亦断,心行处灭亦灭,故虽至理无言,不碍以言显理。至理无言,则说而无说。不碍以言显理,则无说而说。若人会得其意,便知佛所说言教,在明无言之理。非是立言语文字相也。若人执著言语文字相,此人不知会色归空义。若人执著无言语文字相,此人不知明空即色义。
            会色归空有四门,前三门皆曰色不即空,以即空故,此是明色不异空;第四门明色即是空。明空即色亦有四门,前三门皆曰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此是明空不异色;第四门明空即是色。第三句色空无碍,在明色空不异便成色空无碍。今第四句泯绝无寄,在明色空相即,即成互夺。以互夺故,成真空义。故知真空观与般若思想同源。不过般若从因上明空,今此法界观门,从果上明空。但无论因上明或果上明,真空者即是无所有,无所住,不可得义。
            由於这种道理,我们亦可明白心经之义。心经说色不异空,是明俗谛不异真谛。空不异色,是明真谛不异俗谛。色即是空,是显真谛中道。空即是色,是显俗谛中道。
            现在解释观文。泯绝无寄观者,谓此所观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法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语亦不受。
            真空理体,离诸分别,一法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直是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乃至言色言空,皆是方便。唯有无住心契无相法,假名真空观。
            故不可言即色不即色。即色者,於第二句明空即色观中前三门言,以空即色故,及第四门言,空即是色。不即色者,前三门均言空不即色。这是说第二句中所言即色不即色,皆是方便示导,而非真空义。反显泯绝无寄,方是真空。
            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此是说明第一句会色归空观,亦是方便示导,而非真空义。所谓即空者,会色归空观中前三门,均言色即空故,及第四门,直言色即是空。所谓不即空者,前三门均言色不即空。
            因为於真空中,色与非色,空与非空,均不可得,故无即不即之分别。言即不即者,皆方便示导而已。真空之理,亡言绝虑,无如是分别。
            一切法皆不可。言真空之理,乃诸法实相,分别而无分别,一法不立也。不可亦不可者,言真空之理,一切无碍,实相诸法,无分别而分别,一法不舍也。
            若论诸法实相,则万相纷然而体性空寂。若论实相诸法,则体性空寂万相纷然。这便是真空无碍之深义。
            此真空者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此语亦不受。因为若受此语,便是心住有法,非真空观了。如此迥绝无寄,心无所住也。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谓行境。行境者,即修真空观,心智所契之空境也。
            何以故?以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
            生心动念者,有住生心也。稍有住生心,便与真空法体相违。故曰即乖法体。失正念者,心若有住,便被境所转,即失正念。
            故正念者心无所住也。心无所住,泯绝无寄,便与真空法体冥合,是谓行境也。


          IP属地:陕西7楼2015-06-03 12:37
          回复
              【观曰。又前四句中。初二句八门皆拣情显解。第三句一门解终趣行。此第四句一门正成行体。若不洞明前解。无以蹑成此行。若不解此行法绝於前解无以成其正解。若守解不舍。无以入兹正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绝也。】
              真空是其法体,体必具用,用不离体。无碍是体起之大用,今由体起用,故有以下理事无碍,及周遍含容二观。周遍含容观者,即事事无碍观也。
            今结论真空观。初二句八门者,即会色归空一句,其四门者,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三门,及色即是空,共四门。第二句者,明空即色观,其四门者,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共三门,及第四门空即是色。此二句八门,皆是前三门拣情执,第四门显法理,故曰显解。是知真空观一句,乃显理体也。
              由体起用,乃有以下二句。第三句空色无碍观,是解终趣行,即所谓慧解立行者是。
              既然法理真空,空则无碍,无碍则不碍於行。故曰空色无碍观,以趣於行也。
              至於第四句泯绝无寄观,即正成行体。正成行体者,心无所住也。然此无住正行,是从会色归空观,明空即色观,空色无碍观而来。故曰若不洞明前解,无以蹑成此行。
              若不解此行法(似应为若不成此行法),绝於前解,无以成其正解。
              谓必须慧解成行,行起解绝,方能成就佛道也。
              若守解不舍,无以入兹正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绝也。
              结论为,慧解以立行,行起而解绝。
              是故正行虽由慧解而成,但行起必须解绝。如果守解不舍,便不能入於正行了


            IP属地:陕西8楼2015-06-03 12:39
            回复
                【观曰。二事遍於理门。谓能遍之事是有分限。所遍之理要无分限。此有分限之事。於无分限之理。全同非分同。何以故。以事无体还如理故。是故一尘不坏而遍法界也。如一尘。一切法亦然思之。】
                今先解释事遍於理门,然后再合说理事相遍的道理。
                事遍於理者,事为能遍,理为所遍。但是能遍之事相,是有分限有差别的。所遍之理,是无分限无差别的。有分限差别之事,遍於无分限差别之理,却是全同非分同。於此我们会疑问,有差别遍於无差别,云何能全同而非部分同呢?如果差别全同於无分别,除非差别本身即无分别。
                不错,正是如此。因为一切事相皆因缘所起,因缘生法,即无体性。既无体性,自然便无分限差别。故观文曰,以事无体,还如理故。理性空寂,一切事相因缘幻现假有,无有体性还复空寂,所以差别事相,全同於无分别理性。是全同而非分同。
                是故一尘不坏,而遍法界也。如一尘,一切法亦然,思之。
                既然一尘缘生无体,所现皆是假相,当然无体之法,不碍遍於十方。同时十方法界,全在一尘假相,因为一尘体空,全同十方虚空。是故不坏一尘假相,而遍法界也。因为一尘体空,全同十法界也。
                一尘是假相体空,一切法亦皆假相体空。故一切法不坏其假相,亦全遍法界也。
                所以十方法界,收摄在一微尘。於一尘中,能现十方法界。以理事互遍全同故。
                【观曰。此全遍超情难见。非世喻能况。】
                此下双明理事互遍。理是一,事是一切。理遍事则一即一切,空即无量。事遍理则一切即一,无量即空。其法甚深,难喻难见,非世喻所能比况。先说明世喻难以为比,然后方举大海譬喻。暗示虽举大海之喻,不过近似而已。
                【观曰。如全大海在一波中而海非小。如一小波匝於大海而波非大。同时全遍於诸波而海非异。俱时各匝於大海而波非一。又大海全遍一波时。不妨举体全遍於诸波。一波全匝大海时。波亦各全匝。互不相碍思之。】
                譬如全体大海在一波中,而海非小。又如一小波匝於大海,而波非大。
                此是言大小互遍无碍。因为大小事相皆假,无有定性。故小无定性则不碍於大,大无定性则不碍於小。犹如水性是一,随缘而起波。波相虽小,全是一水之所成。是故水不碍波,波不碍水。全水现波,全波是水。水性是一,故波亦不二。水随缘而成波,波性空而为水。性空任缘而不大,缘起性空而非小。故曰全大海在一波
              中,而海非小。一小波匝於大海,而波非大。
                同时全遍於诸波而海非异,俱时各匝於大海而波非一。
                这是言一异互遍无碍。同时大海是一而全遍於诸波,而海非异。一水起万波,而一水不异。犹如一金随缘造万相,而金性不异。诸波俱时各匝於大海,而波非一。诸波虽是一水所成,而不失诸波之假相。犹万相虽是一金所造,而万相不失也。
                真谛不坏俗谛,故不二而二。俗谛不坏真谛,故二而不二。色受想行识是异,空是一。色即空故非异,空即色故非一。
                又大海全遍一波时,不妨举体全遍诸波。一波全匝大海时,诸波亦各全匝,互不相碍,思之。
                水性是一,水性全遍一波时,不碍水性全遍诸波。因为一一波,同一水性故。犹如虚空遍东方时,不碍虚空举体全遍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因为十方是同一虚空故。这是说理性全遍一事时,不碍理性举体全遍一切事。因为理性空寂无分,随缘能成一事,当亦能随缘成一切事。
                一波全是水性时,不碍一切波各各全是水性。正如一事是假,全是空性,当然不碍事事是假,全是空性。故观文曰一波全匝大海时,诸波亦各全匝大海,互不相碍。


              IP属地:陕西10楼2015-06-03 14:26
              回复
                周遍含容观
                  【观曰。周遍含容观第三。】
                  此法界观门有三,即一、真空观,二、理事无碍观,三、周遍含容观。周遍含容观者,即事事无碍观。今是第三,周遍含容观。
                  【观曰。事如理融遍摄无碍。交参自在。略辩十门。】
                  诸法无性,随缘而现事相。事随缘现,一理无性。事相差别,皆是相碍。然而事随缘起,皆无自性。无自性故,实是二而不二。二而不二曰「如」,故曰事如。
                  事如便是无性,无性方成事如。无性为性便是理,故理以无性为性。理性无性便是不二,一切法同一理性,故不二者,即一切法,是以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事如理,不二而二理融事。彻底来讲,事如正是理融,理融方有事如。
                  以理融事,事则无碍,一事如此,事事皆如此,故曰事事无碍。总而言之,无论理事无碍,或者事事无碍,其所以无碍者,是因为理体真空故。
                  以理融事,而真空之理,无法不收,无法不摄。理性真空无碍,既然遍收一切法,遍摄一切法,故曰遍摄无碍,又曰周遍含容。
                  交参自在。言理事互摄互入,互遍自在也。交参自在者,一切无碍也。言事时,则理达事表,言理时,则事彻理源。理不碍事,事不碍理,终至事事无碍。以下以十门明周遍含容观。虽说十门,而此十门亦皆交参自在也。
                  【观曰。一理如事门。谓事法既虚。相无不尽。理性真实体无不现。是则事无别事。即全理为事。是故菩萨虽复看事即是观理。然说此事为不即理。】
                  一、理如事门。
                  此理如事门,及事如理门,与理事无碍观中,理事相遍一对略同。此理事相如,亦是总成以下八门。由理事相如故,展转出以下八门。
                  理事相如,不二不异,不二不异则无碍,理不碍事,事不碍理。故事事无碍,系从理事无碍观中,引申而出。
                  理如事则不碍事现,事如理则不碍理存。二者俱存,却不碍如如不二。於是一如一,一切如一,一如一切,一切如一切。於是成事事无碍观。
                  观文曰,一、理如事门,谓事法既虚,相无不尽。理性真实,体无不现。
                  事法虚者,谓一切相假也。事法随缘幻现,无有自性,故其相假。假相即是无相,故相无不尽。而相假即是无性,无性之性即是真理,故曰理性真实。相假不障真理,故全体真理,体无不现。不坏假相,而真理全体露现也。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便是说若不被假相所障,即见真实也。
                  正因为理不异事故,所以事亦不异理。是则事无别事,即全理为事。换句话说,理外无事,事外无理。理不自显借事而显,事不自成由理而成。犹如水不自显借波而显,波不自成由水而成。
                  是故菩萨虽复看事,即是观理。然说此事为不即理。
                  菩萨如实知全理即事,全事即理,故见事即是见理。凡夫闻空便执空,见有便执有。菩萨不尔,菩萨闻空知是有,见有知是空。故菩萨看事,即是观理。
                  然说此事为不即理。
                  何故事不即理呢?因为事假理真,假不即真故。然而相假即是无相,无相即是实相。故不坏假相,而达性空,此如实知见也。若执假相为真实,便是颠倒见。故曰此事为不即理。


                IP属地:陕西17楼2015-06-03 14: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