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的自我矫正吧 关注:1,581贴子:11,825
  • 5回复贴,共1

对口吃的认知,此贴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课程不知不觉已经这么久了,我觉得我的口吃病已经好了,感觉整个人变轻松了。我说的好了,是指我的思想障碍解除了,而不是说我不口吃了,也不是说我没有口吃预感、没有负面情感了。而是我现在对口吃现象、口吃预感、口吃发病原理、口吃康复过程等等这些都已经了然于心。我明白了我现在遇到的各种现象是正常的,我接纳了自己。我以前也看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资料,几乎在每篇资料中作者都在说要接纳自己,放下不切实际的东西,活在当下,他们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可是每次都感觉没法真正做到接纳自己,后来就慢慢觉得这种所谓的接纳是可遇不可求的状态。
其实他们讲述的道理我都懂,但实践中却难以做不到。直到接受了秋水理论,我现在明白所谓的接纳自己,不是强迫自己接纳,不是期待接纳自己以后就可以摆脱痛苦,那都不是真正的接纳。真正的接纳是从逻辑上看明白了自己所遇到现象的前因后果,真正看明白了这现象出现的道理,自然就会接纳了自己,也就是说看清楚是因,接纳自己是果。既然我能发自内心的接纳了自己的问题,实践中也自然可以轻松驾驭我自己。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来说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得过感冒,感冒了头疼、发热、流鼻涕,可以说非常难受,可以我们都不会因为感冒的这些症状精神痛苦吧,没有人琢磨自己为什么因为感冒头疼,纠结于自己会发热吧。但是对于有口吃病的患者,我们有恐惧感,有话说不出这种现象,有口吃现象,我们却用了很大的精力去纠结于自己的病症,纠结自己为什么会有口吃,纠结于自己能不能好,纠结于口吃到底是心理问题、生理问题还是习惯问题。为什么感冒的症状和口吃的症状都让人难受,但是我们却不纠结于感冒的症状,而纠结于口吃的症状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现代人对感冒如何发病,感冒会有什么症状,以及感冒如何康复等方方面面相关的细节都了如指掌,我们自然不会因为得了感冒折腾。如果感冒特别严重,你头疼的厉害,医生只给你止疼药,你肯定不答应,你会要消炎药,因为你知道头疼只是表面症状,真正的病根是细菌感染,需要消炎;但是对于口吃病患者,我们没有对口吃的发病原理、康复过程等等有客观科学的认识,所以如果有人说几天时间通过发音法等等可以治好口吃,你很可能会相信,使用了之后有效果,觉得好了,但是很快又“复发”了,然后又去寻找新的方法,即使感觉到了病根是心理问题,可是由于没有整体的理论认识支撑,也很容易动摇,我们就在这样的寻求中不停的折腾自己。
而口吃病和感冒的原理不一样,感冒病毒是客观的,我们自身的抵抗力可以消灭它,就算你纠结了,病毒还是会被消灭;而口吃病的病根是记忆,越折腾恐惧记忆越深,所以才有了越折腾越严重,越严重越要折腾这样“不合常理”的恶性循环。
这几个月的网络一对一的指导和学习中,秋水老师的讲课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样,他没有给我任何说话不口吃的信心,没有去消除我的负面情感,也没有鼓励我去战胜口吃预感,老师治疗的是我对口吃现象、口吃预感、负面情感、言前折腾等这些的认知态度。而且这种治疗没有任何鼓励、安慰和暗示的成分,而是对我的主观进行无情的鞭挞和批判。
从前我认为是我有口吃现象、口吃预感、负面情感等这些客观存在的东西导致我和正常人不一样,所以我拼命想去消除他们,而我不知道正是我这种对抗行为,导致原本简单的恐惧心理、正常的口吃现象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混乱,越乱越觉得自己不正常。现在才明白其实刚开始,我和所谓的正常人是一样的,我不断的折腾,让自己的恐惧感越来越多,我变成了所谓的不正常的人,其实对我来说我还是正常的,因为我去打压自己的恐惧,结果让自己恐惧更多,这不正常吗?所谓的正常人,如果像我这么打压自己的恐惧感,也会成我现在的样子。所以我的口吃也好,恐惧也好其实对我来说还是正常的,是有原因的结果,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
秋水老师说的没错,出现的任何现象都是正常的,是有原因产生的结果。颠倒因果关系,把结果当成原因,必然导致纠结、打压、折腾,只有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才能放下抵抗,回归正常。 好似做了一场很长的噩梦,醒来后发现我是一个正常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06-07 21:55回复
    秋水老师是的教学方式好棒啊!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6-08 05:22
    收起回复
      秋水理论能说下吗?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6-22 09:15
      回复
        1.自己感觉大部分口吃的人,都是说话的气息节奏存在问题.....被人笑话过或者自己觉得丢人之后,就特别想一口气流畅的把话说完。实际上越是这样气息越不够,心里一紧张,结巴的会更厉害。所以结巴的人是自己让自己结巴的....
        2.说话注意停顿,哪怕说话慢一些...实际上你看大多数人,尤其是领导说话都是抑扬顿挫的。边想边说,没关系。千万不要脑子里把要说的每一个字想好之后再说出来,这样必须卡壳,谁都卡壳。
        3.说话时伴随着肢体动作,不信你试试....就像演讲的人那样,配合肢体动作,说话立马变得顺畅起来。
        4.把握好声调,哪怕说出是有点做作的戏剧腔(比如童自荣老师)。抑扬顿挫的说话绝对不会结巴。
        5.大部分人说话都会有那么点结巴,尤其是脑袋短路或者发比较困难的音。比如我发现很多人直接说爱新觉罗时候都会吧爱说两遍,直接发四声确实会这样。在发一些自己困难的音的时候,可以婉转说出。比如问路:你好,爱心大街怎么走?这时爱字可能就会卡壳。没关系,可以多说几个字,让发音顺畅起来。比如这样:你好,请问一下,这个...爱心大街怎么走?是不是顺畅了很多?
        OK。总结一下:忘掉自己说话结巴,你没有问题,只是紧张。说话多断句,注意声调气息节奏,配合一些肢体动作,能慢就不要快。复制的一段话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5-06-22 22:13
        回复
          谢邀。回想起来,我也曾经从一个“会说话的人“变成一个”不会说话的人“,具体时间是初中才开始的,起因是因为我说话的时候老是有人打断,我为了不被人打断就越说越快,老想一口气说完。后来被人指出我说话太快,他们听不懂!然后我就开始在说话的时候可以控制语速语调之类的,而且特别紧张,怕别人听不清楚我说什么,渐渐的我也出现了和题主一模一样的情况。现在我已解决这个问题了,简单的方法我在这个问题也说过为什么我突然变得和妈妈说话都会结巴?现在再做点补充吧。
          首先我要赞叹下古人的智慧,就是人不能三心二意。人的大脑是由各个不同的区域同时活动以实现各种生理功能的,当其中一个区域过渡活跃的时候,就会影响甚至抑制其他大脑区域的活动,而紧张就是最明显的一种表现,所以思考和做事的时候应该尽量减少各种无关的干扰,做到一心一意。
          一般人说话的时候,主要关注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我要讲什么”,而有的人的关注点则是:”如果我说错了会怎么样“、”我说话会不会不清晰“、”他会不会听不懂我说什么“之类的。后者已经把关注点转移,说话时既要刻意控制语速语调,又要时刻关注听众的反应,还要继续思考下一句讲什么好。这导致了大脑多个区域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影响语音控制中枢,造成所谓的结巴。
          所以题主要把说话变成一种习惯,通过训练养成一种语言习惯,多看多读。这样平时说话的时候不用再关注哪里需要停顿之类的问题了。
          1、训练的时候,要注意好气息问题,平时要做点有氧运动,提高肺活量。懂得控制气息,肺活量大的人,即使一口气说完一句长句,也不会结巴,@冯黎明提到
          比如问路:你好,爱心大街怎么走?这时爱字可能就会卡壳。没关系,可以多说几个字,让发音顺畅起来。比如这样:你好,请问一下,这个...爱心大街怎么走?是不是顺畅了很多?
          其实上面这种说话方式就给了一个缓口气的机会。
          2、提高受挫能力,要想从跟陌生人说话结巴到当众从容表达想法的状态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会有阵痛期。所以平时要抓紧一切当众说话的机会,要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精神,就是即使说错了,被人嘲笑,当众哭出来也行,怕什么!这么丢脸几次,受挫能力自然会变强自然就不再害怕了。不过如果丢一两次脸就怕了,那将很难摆脱目前的状态。
          3、坦然承认和接受自己的错误,我认识很多播音员,他们说话读稿的时候也会卡壳,这时候他们都会快速吐几下舌头活动下,自嘲下自己卡壳了,然后又很自然的接着说下去了。而当你听到他们很流利的播音时,其实他们在之前就已经把同样的内容读了无数次了,所以题主完全不必有压力。
          另外,不主张刻意忘记什么东西,例如刻意忘记自己结巴之类的,一个人必须要正视自己的问题,接受并承认有这个问题,然后才能慢慢的解决。无赖点的时候可以这么对自己说”我结巴怎么啦?一句话我要说N次才能说完又怎么啦?只要你能听懂就行,听不懂?那我再说,直道你懂为止。什么?不想听?换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5-06-22 22: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