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伊特吧 关注:3贴子:214
  • 3回复贴,共1
1. 控制热量减体重  
控制进食总量,每餐应七、八分饱(特别是晚餐),保持体重在理想范围内。超重、肥胖患者应该减肥。  
2. 减少脂肪和胆固醇  
讲究荤素合理结合,尽量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胆囊切除后,因缺乏足量浓缩胆汁,若过量摄入脂肪和胆固醇,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重者出现脂性腹泻,导致营养不良。平时,提倡用植物油,避免摄入动物油,尽量少食浓肉汤、浓鸡汤、浓鱼汤等食物。减少摄入脂肪含量高的坚果类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大杏仁、开心果等。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蛋黄、鱿鱼、沙丁鱼、动物脑、鱼卵、蟹黄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每周最多吃3~4只鸡蛋。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尽量做到少量多餐。  
3. 优质蛋白要补充  
补充充足的蛋白质,有利于修复因胆囊炎和胆石症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可以选择以鱼、虾、禽、豆腐及少油的豆制品等为主的低脂肪优质蛋白质。  
4. 蔬菜水果保健康  
每天蔬菜摄入量应大于500克,水果至少有2种。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代谢紊乱,利于康复。蔬菜、水果还富含膳食纤维,可减少胆固醇形成,减少脂肪和糖的吸收,从而起到减低血脂和血糖的作用。  
5. 粗粮有益多选用  
多食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包括玉米、小米、甘薯、燕麦、荞麦等粗粮,以促进胆汁排泄。  
6. 烟酒辛辣需戒除  
切除胆囊的患者,一定要戒烟戒酒,因为吸烟酗酒都会加重肝脏负担。少食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洋葱、蒜、姜、辣椒、胡椒、咖喱等。  
7. 讲究烹调有办法  
烹饪应力求清淡,最好采用清炖、蒸煮、煨汤等方法,避免油炸、烧烤、烟熏、半生半熟的烧煮方法,并尽量少用调味品。这样才适合手术后胆道功能的改变,减轻消化系统负担。  



1楼2008-05-21 14:41回复
    胆囊切除后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人体切除胆囊后会影响消化功能吗? 
    贵阳市华烽医院主治医师 张少武 

    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进食后,胆囊发生收缩,使储藏的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那么,一旦因胆囊病变而切除其胆囊者,会不会影响人体的消化功能和身体健康呢? 

    其实,这种忧虑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正确,因为胆囊并不是身体中不可缺少的脏器,不少高等动物,如马、鹿、象、鲸等,天生就没有胆囊,他们的生活与一些有胆囊的动物没有很大区别。有少数人,由于胆囊的胚胎发育异常,生下来就没有胆囊,但他们照样过着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做了胆囊切除术,病人原来的症状随即消失,虽然失去了胆囊浓缩和贮存胆汁的功能,但对病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并无较大影响。 

    科学实验研究表明,胆囊切除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与正常人相比,差别不大。胆固醇结石的病人在切除胆囊后,胆汁中胆汁酸的含量会慢慢增加,这样就能使手术前的过饱和胆汁逐步变成正常胆汁。因此,只要在切除胆囊时已将胆管结石完全取出,胆固醇结石就不会再复发。所以,胆囊切除后,对身体健康和消化吸收不会带来不利影响,没有必要担心顾虑。 

    再者,胆囊切除后,胆管壁会增厚,胆管的粘液腺会增多,胆管经常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补偿因失去胆囊储存浓缩胆汁功能,同时也不致于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所以,手术后不必忌食荤油。如果人体摄入脂肪过少,对身体并无益处,反而对人体健康不利。当然,手术后身体的恢复及补偿功能的建立要有一个过程,动物脂肪和鸡蛋的摄入量不宜太多,食物中脂肪含量也应逐渐增加,使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过程。


    2楼2008-05-21 14:42
    回复
      没有胆囊关系大不大。 
       手术切除胆囊是治疗胆囊结石的有效疗法。胆囊是人体内具有一定作用但并非必不可少的脏器。手术切除胆囊后,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恢复,可以获得自身的调节代偿,即通过胆管的代偿性扩张,有效地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由于胆囊切除后代偿功能的调节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时人体的消化功能毕竟要相对减弱,因此,胆囊切除手术后的病员,在家庭护理上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术后两周内宜进食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流质饮食,如浓米汤、藕粉、豆浆、软面片、莲子红枣粥等,以利人体的消化吸收。 

      2、恢复正常饮食,宜保持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质的膳食结构,忌食脑、肝、肾、鱼及油炸食物,更应忌食肥肉、忌饮酒、以免影响肝脏功能,或造成胆管结石。 

      3、注意心理卫生,经常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避免发怒、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以防止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的调节机能发生紊乱,影响胆管代偿功能的恢复。 

      4、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轻体力劳动,忌长时间坐卧、活动过少,以利肌体功能的恢复。 

      5、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利胆的药物,如西药消炎利胆片,中药大柴胡汤合金铃子散加减等,并根据不同情况,补充维生素B、C、K等,对保护肝脏、防止出血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http://care.100kang.com/zt/sss/467375.htm 

      患者在饮食上尤应加以注意。 
      1、手术后,由于胃肠受到刺激,蠕动减少,肝脏功能受到抑制,胆汁分泌量降低,会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所以,术后1~2天,应严格禁食,宜用静脉滴注补充各种营养。第3天起可视情况给予流质饮食,如米汤、豆浆、藕粉、果汁等,随后再逐渐改为脱脂牛奶加甜面包、大米稀粥、豆腐羹、枣泥米糊以及面食类等。 
      2、在术后1个月内,应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禁食高脂肪类和煎炸食品。有人认为,“病灶”除去后,就可以改变过去的低脂肪饮食了,这是错误的。胆囊切除后,将失去调节胆汁排入肠道的功能,对脂肪的消化能力相应减弱。尤其是在短时间内要消化较多量的脂肪类食物,那是力所不及的,会造成腹胀、腹泻及消化不良等。减少脂肪类摄入,主要指不吃或尽量少吃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及油炸食品,也不宜吃各类高脂肪、高热量的“快餐食品”。烹调尽量少用动物油,可适量增加植物油。菜肴应以清蒸、炖煮、凉拌为主,少吃炒菜,特别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这样就能减少对胆道的不良刺激。 
      3、逐渐加强营养。胆囊切除1个月以后,饮食也应追求清淡,加强必要的营养补充,将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在经过数周的适应代偿后,连接肝脏与小肠的胆总管逐渐伸展扩大,代替了胆囊贮存胆汁的功能。如消化功能无异常,即可食用普通饮食。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吃一些含蛋白质质量较高的食物。每天应吃些瘦肉、水产品、豆类食品,如能饮一杯牛奶更好。如不习惯食奶类或鱼肉者,可多吃大豆制品及菌菇类,以弥补动物蛋白的不足。胆囊切除后原则上不宜摄入过高的脂肪与胆固醇,但也不必过分限制脂肪,因为肠道中一定量的脂肪,是刺激胆汁分泌及扩展胆总管容积和保持胆道流畅所必需的。此外,多吃高纤维素与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对患者术后的恢复也十分有益。 
      4、适当增加进餐次数。应注意每餐不宜多吃,特别是术后3~6个月内,每天以4餐为好,少吃多餐可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利于手术后恢复健康。最好能每天吃点醋,因为醋会增强胃的消化能力,还可调节肠道内的酸碱度,以利于胆汁发挥作用,促进对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常饮茶、多吃鲜果和蔬菜也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药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犹如消灭“入境之敌”。为了便于读者记忆,不妨将一些最新的治疗方法,称为几种“打法”。 
      一“关门法” 
      在胃和十二指肠交界处,有一个环形肌内圈,医学上称为“幽门括约肌”。平时它紧闭着,不让十二指肠内的液体(包括胆汁)反流入胃,只在胃中食物已经消化完毕时,才适时开入,使食糜得以进入肠内,接受进一步消化。 
      如果各种原因使幽门括约肌压力下降而关闭不严,或十二指肠出现了逆向蠕动,“坏分子”们就得以乘隙而入。 
      某些药物通过加强调控神经肌肉的作用,可使幽门括约肌关闭.门关严了,反流自然可以减少了. 
      常用药物有:⑴吗丁啉,每次10毫克,每天3-4次;⑵普瑞博思,5-10毫克,每天3-4次;⑶胃复安,每次10毫克,每天3-4次。 
      以上药物任选一种即可。应当注意的是,上述药品应在饭前15-30分钟服用,服用时间不得少于2周。 
      二“驱逐法” 
      胆汁等一旦进入胃内,如能加强胃的蠕动,使这些“不速之客”还没有来得及胃黏膜接触,就被赶出“大门”,自然就不会损害胃黏膜了。如果再加强十二指肠的正向蠕动,减少其病态的逆向蠕动,也有利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前面介绍的那些常用药品,就有这样的功能。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133233.html?si=2


      3楼2008-05-21 14:42
      回复
        1. 控制热量减体重 
        控制进食总量,每餐应七、八分饱(特别是晚餐),保持体重在理想范围内。超重、肥胖患者应该减肥。 
        2. 减少脂肪和胆固醇 
        讲究荤素合理结合,尽量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胆囊切除后,因缺乏足量浓缩胆汁,若过量摄入脂肪和胆固醇,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重者出现脂性腹泻,导致营养不良。平时,提倡用植物油,避免摄入动物油,尽量少食浓肉汤、浓鸡汤、浓鱼汤等食物。减少摄入脂肪含量高的坚果类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大杏仁、开心果等。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蛋黄、鱿鱼、沙丁鱼、动物脑、鱼卵、蟹黄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每周最多吃3~4只鸡蛋。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尽量做到少量多餐。 
        3. 优质蛋白要补充 
        补充充足的蛋白质,有利于修复因胆囊炎和胆石症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可以选择以鱼、虾、禽、豆腐及少油的豆制品等为主的低脂肪优质蛋白质。 
        4. 蔬菜水果保健康 
        每天蔬菜摄入量应大于500克,水果至少有2种。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代谢紊乱,利于康复。蔬菜、水果还富含膳食纤维,可减少胆固醇形成,减少脂肪和糖的吸收,从而起到减低血脂和血糖的作用。 
        5. 粗粮有益多选用 
        多食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包括玉米、小米、甘薯、燕麦、荞麦等粗粮,以促进胆汁排泄。 
        6. 烟酒辛辣需戒除 
        切除胆囊的患者,一定要戒烟戒酒,因为吸烟酗酒都会加重肝脏负担。少食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洋葱、蒜、姜、辣椒、胡椒、咖喱等。 
        7. 讲究烹调有办法 
        烹饪应力求清淡,最好采用清炖、蒸煮、煨汤等方法,避免油炸、烧烤、烟熏、半生半熟的烧煮方法,并尽量少用调味品。这样才适合手术后胆道功能的改变,减轻消化系统负担。 
         
         
         
         作者: 小丑鱼乱叫 2008-5-21 14:41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胆结石 
         胆囊切除后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人体切除胆囊后会影响消化功能吗? 
        贵阳市华烽医院主治医师 张少武 

        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进食后,胆囊发生收缩,使储藏的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那么,一旦因胆囊病变而切除其胆囊者,会不会影响人体的消化功能和身体健康呢? 

        其实,这种忧虑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正确,因为胆囊并不是身体中不可缺少的脏器,不少高等动物,如马、鹿、象、鲸等,天生就没有胆囊,他们的生活与一些有胆囊的动物没有很大区别。有少数人,由于胆囊的胚胎发育异常,生下来就没有胆囊,但他们照样过着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做了胆囊切除术,病人原来的症状随即消失,虽然失去了胆囊浓缩和贮存胆汁的功能,但对病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并无较大影响。 

        科学实验研究表明,胆囊切除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与正常人相比,差别不大。胆固醇结石的病人在切除胆囊后,胆汁中胆汁酸的含量会慢慢增加,这样就能使手术前的过饱和胆汁逐步变成正常胆汁。因此,只要在切除胆囊时已将胆管结石完全取出,胆固醇结石就不会再复发。所以,胆囊切除后,对身体健康和消化吸收不会带来不利影响,没有必要担心顾虑。 

        再者,胆囊切除后,胆管壁会增厚,胆管的粘液腺会增多,胆管经常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补偿因失去胆囊储存浓缩胆汁功能,同时也不致于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所以,手术后不必忌食荤油。如果人体摄入脂肪过少,对身体并无益处,反而对人体健康不利。当然,手术后身体的恢复及补偿功能的建立要有一个过程,动物脂肪和鸡蛋的摄入量不宜太多,食物中脂肪含量也应逐渐增加,使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过程。


        5楼2008-05-21 14: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