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鱼吧 关注:3,093贴子:21,993

关于清道夫鱼的一些资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观帖须知:
1.本帖主要介绍关于清道夫鱼的一些资料,属于科普贴,目的是让大家了解清道夫鱼
2.为了方便吧友们的看帖,请勿于本帖内发“闪光弹”、“刷屏”等严重影响看帖的水贴
3.请勿在本帖内发起关于鉴定、求助的提问
4.个人水平有限,个人观点、翻译内容可能有误,有劳各位吧友的批评指教
5.本帖欢迎各位吧友的积极讨论
6.本贴为个人原创,请勿私自转载


IP属地:广东1楼2015-07-27 13:32回复
    关于“清道夫鱼”,在百度百科上的释义是这样的:多辐翼甲鲶Pterygoplichthys multiradiatus和下口鲶Hypostomus plecos




    tomus的流通俗名。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IP属地:广东4楼2015-07-27 13:38
    回复
      让我们查一下多辐翼甲鲶的百度百科,给出的资料是这样的。



      IP属地:广东5楼2015-07-27 13:40
      回复

        下面本人介绍一下世界粮农组织下属的FishBase网站(世界鱼类数据库)的中文网站“台湾鱼类资料库”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home.php,收录有32,800个鱼类种及亚种的信息 ,由是所有生物多样性物种的数据库中最具规模、推动最
        广的渔业专业性数据库,几乎涵盖了每个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分类学、种群动态、遗传、生理等特征及其经济价值等信息,极具科学价值
        和实用价值。也算是比较专业、权威了。在我们没有多少经验的情况下,还是相信比较权威的信息吧。


        IP属地:广东6楼2015-07-27 13:41
        回复


          在台湾鱼类资料库查找多辐翼甲鲶Pterygoplichthys multiradiatus,得到的资料是这样的。可以看出该种原产南美洲奥里诺科河,被引
          入美国本土,夏威夷和台湾。显然百度百科翻译了这些内容。


          IP属地:广东7楼2015-07-27 13:43
          回复



            让我们查一下下口鲶的百度百科,给出的资料是这样的。另外本人在截图时多截了参考资料这一块,这个是网址http://bioinvasion.fio.org.cn/home/showonemodel.asp?cs_id=508


            IP属地:广东9楼2015-07-27 13:46
            回复



              现在在看看台湾鱼类资料库的资料,资料上称该种中文学名为绞口下口鲇。上面说了,该种原产南美洲,被引进几个亚洲国家,其中包括中国大陆。这一页的配图让我眼前一亮——为什么看起来这么眼熟?


              IP属地:广东10楼2015-07-27 13:47
              回复
                8楼少了2幅图,

                现在补上


                IP属地:广东11楼2015-07-27 13:51
                回复



                  在国内网站搜索可谓无望,于是本人将目光转向境外鱼类网站PlanetCatfish(鲇鱼星球),在那里搜索Hypostomus plecostomus(绞口下口鲇),得出的结果实在令人振奋。以下是该网站提供的Hypostomus plecostomus的图片,与楼上图片内鱼的相似度十分惊人。几乎可以肯定,吧友Bobnyc的鱼就是绞口下口鲇。附上网址http://www.planetcatfish.com/common/species.php?species_id=580


                  IP属地:广东13楼2015-07-27 13:55
                  收起回复


                    既然“鲇鱼星球”这么有用,为何不好好地利用呢?前面不是说了一种资料稀缺的“多辐翼甲鲇”吗?就用这个来搜索一下,马上得出了结果。网址http://www.planetcatfish.com/common/species.php?species_id=1967,网址提供的图片与台湾鱼类资料库提供的草图,的确是比较类似,并且还马上让百度百科露了馅(明摆着就一普通清道夫)。但其同样遍布圆点的身体也会让人想到前文介绍的绞口下口鲇,大家注意看下图中的多辐翼甲鲇的大胸鳍骨,上面有明显的一道道的黑色横杠;而绞纹下口鲇(见楼上)的大胸鳍骨上则是遍布细小的圆点。所以说,多辐翼甲鲇的确是确确实实存在的物种,并不是同种异名,它也不是我们所说的普通清道夫鱼。至于台湾是否存在多辐翼甲鲇,那就真的不清楚了。


                    IP属地:广东14楼2015-07-27 13:57
                    收起回复
                      另外,根据台湾鱼类资料库的目录,我们发现台湾还存在另一种称之为“野翼甲鲇”的甲鲇科成员(见11楼图)。


                      IP属地:广东15楼2015-07-27 13:59
                      回复



                        关于“野翼甲鲇”百度百科提供的资料是这些。


                        IP属地:广东16楼2015-07-27 14:00
                        回复
                          而台湾鱼类资料库提供的资料是这样的:Pterygoplichthys disjunctivus (Weber, 1991) 野翼甲鲶 F134 Loricariidae 甲鲶科 俗名琵琶鼠、清道夫、垃圾鱼。栖息於纯淡水,深度0-30公尺,无毒性,不可食用,有观赏价值,不是经济性鱼类,分布於南美,产於台湾北部、中部、南部、恒春半岛、东部,最大体长70 cm,模式种产於巴西亚马逊流域。背鳍 I+10-14;臀鳍I+3-5。与豹纹翼甲鲶(Pterygoplichthys pardalis)相类似,差异在於本种鱼腹面的花纹呈蠕状而非点状,但同时在台湾野外水域亦常看到腹面花纹是介於这两种鱼体色的中间型,可能是这两种的杂交种,因此有关於这两种鱼间的分类关系,仍须进一步研究。Liposarcus disjunctivus为本种之同种异名。广泛栖息於河川中下游流速缓慢的水域、沟渠、水池或湖泊,常群体聚集。属於底栖性碎屑杂食性鱼,利用特化的吸盘状口器刮食附著性的微小藻类生活。对於水质的污染容忍度很高,在低溶氧的中度污染水域仍可见其踪迹。原产於南美洲马德拉河流域。现因属观赏鱼之故,被引入其自然分区区以外的国家,包括台湾。 属於观赏鱼。 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IP属地:广东17楼2015-07-27 14:02
                          回复



                            百度百科和台湾鱼类资料库都没有该种的图片,作为一个1991年发现的新种,理应保存有比较清晰的照片,而且“被引入其自然分区区以外的国家”,说明其数量不在少数,“属於观赏鱼”说明有一定市场需求量,可是该种居然没有照片,上网搜图也是搜不到。没办法,只好动用鲇鱼星球,结果,查出来的资料让我大吃一惊。“俗名琵琶鼠、清道夫、垃圾鱼”、“本种鱼腹面的花纹呈蠕状而非点状”,如图所示,这不是我们所说的“普通清道夫”吗?台湾鱼类资料库上没说该种在大陆有分布,那为何在大陆频频有人从自然水域捕获和这长得一模一样的鱼呢?附上网址http://www.planetcatfish.com/common/species.php?species_id=703


                            IP属地:广东18楼2015-07-27 14:03
                            回复




                              从楼上的楼上的那段文字中可知,野翼甲鲇还有个相似种豹纹翼甲鲶(Pterygoplichthys pardalis),那么豹纹翼甲鲇又是什么呢?这是百度百科的资料及其提供的图片(明显得就是随便搜来的低质图)。


                              IP属地:广东19楼2015-07-27 14: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