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在线教育吧 关注:5,351贴子:3,138

曙光在线教育每日必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即日起,曙光在线教育将每天推送一些关于教师资格证的练习题喂饱大家。小编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进步,一起加油!曙光在线教育助您圆教师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8-05 09:32回复
    {每日必练}2015.8.5
    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 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
    A.保持距离,建立威严
    B.加强了解,打成一片
    C.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D.相互尊重,共同提高
    3.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 )。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4.下列不属于学习范畴的是( )。
    A.从不会游泳到会游泳
    B.服用兴奋剂导致运动成绩提高
    C.海豚经过训练,听到哨音就跳出水面顶气球
    D.看到同学不交作业受罚,自己以后按时上交作业
    5.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的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8-05 12:47
    收起回复
      {每日必练}2015.8.6
      1.(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2.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是利用了人的( )。
      A.知觉
      B.感觉
      C.对比
      D.后象
      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4.在小学低年级,学生通常是愿意为自己喜欢的老师学习而拒绝为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学习,这种学习动机称之为( )。
      A.交往性动机
      B.诚信性动机
      C.直接性动机
      D.间接性动机
      5.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逆向思维”处在( )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IP属地:湖北3楼2015-08-06 14:29
      收起回复
        {每日必练}2015.8.7
        1.在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
        段属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2.“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其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
        是( )。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3.李红学习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
        种现象属于( )。
        A.负向迁移
        B.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4.属于我国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的是( )。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提高学生在课外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
        E.培养学生就业能力
        5.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 )。
        A.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B.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C.让学生自己动手
        D.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E.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IP属地:湖北4楼2015-08-07 10:43
        收起回复
          {每日必练}2015.8.8
          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个别教育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培养班集体
          2.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性活动
          C.个人活动
          D.团队活动
          3.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
          于 ( )。
          A.认识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 ) 。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运气好坏
          D.任务难易


          IP属地:湖北5楼2015-08-08 09:11
          收起回复
            {每日必练}2015.8.11
            1.根据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下列不属于个体心理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发展表现的是( )。
            A.随意机能不断发展
            B.概括性和直接性得到发展
            C.逐步形成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D.心理活动的个性特征增强
            2.以下最符合“有教无类”主张的是( )。
            A.高中、大学招生考试制度
            B.重点班和普通班分设
            C.农民工孩子不能就近在城市上学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3.教师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揣度学生,说明了印象形成中的(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4.课程标准是( )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学科课程
            5.在教鸟的概念时。列举出“鸡、鸭、鹅”等,是恰当地运用了( )。
            A.变式
            B.反例
            C.同位概念
            D.以上三者兼有


            6楼2015-08-11 10:20
            收起回复
              1.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
              A.语文课上小李做数学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每天独自读几小时文学名著
              2.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 )。
              A.智商决定学习成绩
              B.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C.认知方式是习得的
              D.不同个体间的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
              3.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
              A.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B.记忆的恢复现象
              C.过度学习
              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4.教育学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
              A.模仿
              B.生产劳动
              C.语言
              D.动物本能
              5.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B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教学理念
              C.是否具有标准答案
              D.是否有计划


              7楼2015-08-12 11:49
              收起回复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
                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2.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的模仿的是( )。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社会生活起源说
                3.认识个体身心发展的( ),有助于明确儿童发展的最佳期和关键期,使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状况相适应,提高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4.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 )。
                A.教学目的
                B.教学结果
                C.教学方式
                D.教学步骤
                5.( )是班主任得力助手。
                A.规章制度
                B.学生干部
                C.学风
                D.科任教师


                8楼2015-08-13 15:40
                收起回复
                  1.“孟母三迁”体现了什么样的德育方法( )。
                  A.实际锻炼法
                  B.陶冶教育法
                  C.榜样示范法
                  D.说服教育法
                  2.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达到集思广益效果的创造性训练方法
                  是( )。
                  A.发散思维训练
                  B.头脑风暴训练
                  C.推测与假设训练
                  D.自我设计训练
                  3.勤奋和懒惰属于下列哪种特性(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4.( )是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5.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 )。
                  A.并列学习
                  B.概念学习
                  C.上位学习
                  D.下位学习


                  9楼2015-08-14 11:53
                  收起回复
                    {每日必练}2015.8.22
                    1.在中外教育史上,教育被看作是( )。
                    A.产生思想的活动
                    B.培养人的活动
                    C.锻炼身体的活动
                    D.培养品德的活动
                    2.一般来讲,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的( )。
                    A.教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学论
                    D.课程论
                    3.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教育发挥的作用是( )。
                    A.彻底改造
                    B.决定
                    C.中介转化
                    D.激化
                    4.我国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存在“满堂灌、题海战术、加班加点、时间加汗水”等学生负担过重现象,不管造成这些教育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都违背了现代教育的( )。
                    A.人道性原则
                    B.个性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民主原则
                    5.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 )。
                    A.完整发展
                    B.和谐发展
                    C.取长补短
                    D.循序渐进


                    10楼2015-08-22 09:21
                    收起回复
                      {每日必练}2015.8.23
                      1.目前,我国关于教育的本质有若干种说法,分别指出了教育本质的不同侧重点。那么,教育是上层建筑的观点侧重于( )。
                      A.社会属性和意思形态方面的属性
                      B.生产特性
                      C.改善个人生命的属性
                      D.教育的精神性属性
                      2.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场独立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冲动型
                      3.当学生表现不好,受到学校或教师的处罚,一旦处罚解除,对学生产生的刺激属于( )。
                      A.逆向刺激
                      B.消极强化
                      C.正向刺激
                      D.积极强化
                      4.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表征可分为( )。
                      A.认知性表征
                      B.动作性表征
                      C.符号性表征
                      D.映象性表征
                      5.讲授法包括的具体方式是( )。
                      A.讲述
                      B.讨论
                      C.合作学习
                      D.讲读


                      11楼2015-08-23 11:16
                      收起回复
                        {每日必练}2015.8.24
                        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4.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5. 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两者不能并行


                        12楼2015-08-24 08:48
                        收起回复
                          {每日必练}2015.8.24
                          1.与人沟通的言语交往和言语感染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属于( )。
                          A.社交能力
                          B.操作能力
                          C.认知能力
                          D.模仿能力
                          2.抑郁质气质类型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特点是( )。
                          A.强 平衡 灵活
                          B.强 不平衡
                          C.强 平衡 不灵活
                          D.弱
                          3.陶行知是什么时期的教育家( )。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民国
                          4.孟子说“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在强调教师的( )。
                          A.道德素养
                          B专业知识
                          C.教学技能
                          D.教育机智
                          5.以下不属于学生文化特征的是( )。
                          A.过渡性
                          B.逆反性
                          C.互补性
                          D.非正式性


                          13楼2015-08-25 09:49
                          收起回复
                            {每日必练}2015.8.27
                            1.1898年,《动物的智慧》一文公开发表,该文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诞生,其作者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他是心理学家( )。
                            A.桑代克
                            B.斯滕伯格
                            C.卡特尔
                            D.华生
                            2.吃了苦味的东西以后再吃甜味的东西就会感到特别甜,这是( )。
                            A.感觉的适应
                            B.感觉的对比
                            C.感觉的融合
                            D.感觉性提高
                            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反映人的需要具有(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层次性
                            D.动力性
                            4.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
                            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常规管理
                            5.( )认为“所有其他的能力,包括道德都受成长规律的支配”。
                            A.威尔逊
                            B.孟子
                            C.格塞尔
                            D.弗洛伊德


                            15楼2015-08-27 09:25
                            收起回复
                              {每日必练}2015.8.30
                              1.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
                              A.斯特菲
                              B.冯.格拉塞斯菲尔德
                              C.鲍尔斯菲尔德
                              D.维果斯基
                              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引起求知欲
                              B.感知教材
                              C.理解教材
                              D.巩固知识
                              3.通常,新型师生关系不提倡( )。
                              A.师生关系的人格平等
                              B.教师对学生的高度控制
                              C.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
                              D.师生之间合作共享和共同成长
                              4.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原则( )。
                              A.动机原则
                              B.结构原则
                              C.程序原则
                              D.强化原则
                              5.属于我国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的是( )。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提高学生在课外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


                              16楼2015-08-30 13: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