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腚神吧 关注:102贴子:4,429
  • 6回复贴,共1

【网球历代名将传】(之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致敬我神


1楼2015-08-20 16:04回复
    当然,维拉斯处于网球黄金时代的四大金刚中的康纳斯和博格的年代,他也只能处于他们的阴影下。此时的康纳斯和博格已经完全成熟,并且开始统治网坛。比起才气纵横霸气飞扬的康纳斯和博格,维拉斯只能感叹生不逢时了。此外,维拉斯曾经在法网四次进入决赛,仅仅在1977年拿下一次冠军,其中1975年和1978年都在决赛中败在红土天神博格的拍下,1977年还是因为博格没有进入决赛,如果博格进入了决赛,维拉斯很有可能还是只能称臣。维拉斯已经是红土场上罕见的天才,也许比起后来的维兰德、伦德尔、穆斯特都更出色。可惜他遇上了博格。如果没有博格,也许他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金发博格成了维拉斯天敌和克星。1982年维拉斯在法网决赛中败在年仅17岁的瑞典小将维兰德的拍下,也成就了维兰德当时最年轻的法网冠军称号和第一个大满贯冠军头衔。
    维拉斯的球技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尤其是对底线上旋球的创新运用,给南美洲(包括阿根廷、智利等)和西班牙等地的网球训练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维拉斯独特的打法尤其适合在慢速球场,他在法网的红土赛场上的辉煌成就就是最好的例证。可以说他也是后来网坛上出现了无数的红土专家的先行者。比如后来的智利的里奥斯、巴西的库尔腾、奥地利的穆斯特、阿根廷的科里亚、还有尽出红土专家的西班牙的布鲁格拉、莫亚、费雷罗、科雷特加、科斯塔等可以说都是在维拉斯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的打法的,并且在红土赛场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维拉斯就是这些红土专家们的先导,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也引导了网球世界一段独特的风潮。
    维拉斯同时还是一位具有偶像气质的网球明星。宽宽的发带、栗色的披肩卷发成了他的标志。在球场之外,他在诗歌、音乐的创作方面也颇有天赋,这更使他成为人们倾慕的对象。在维拉斯征战网坛的那些年代里,他是最受球迷爱戴的球员之一。他出现在球场上,他总是可以得到无数的掌声和欢呼。在那些年代里,只有维拉斯能够与博格的超人魅力相媲美。
    像维拉斯这样充满个人魅力的人,在职业球员中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南美洲潘帕斯草原的水土养育了他坚实强壮的体魄,赋予了他与众不同的浪漫情怀。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的球技和感性特质打动了无数球迷的心。他于1991年被接纳为网球名人堂的一员。
    如果说在球场上的维拉斯并没有成就一个时代,那么他对世界网球事业的推动作用则使得他在网球历史上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维拉斯给南美、尤其是阿根廷的网球事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维拉斯的灿烂成就和个人魅力影响下,许多年轻人以满腔的激情投身网球训练,使网球从高不可攀的贵族运动逐渐变得平民化,网球在南美的普及率有了巨大的进步。
    在伟大的维拉斯的影响下,南美网球在世界网坛有了自己的声音,在世界网坛也占有了一席之地。就如张德培带动了亚洲网球的发展一样。维拉斯之后,南美出现了许多有才气的球员,在世界网坛上吹响了南美号角。近的如曾经排名世界第一的智利名将里奥斯、巴西名将库尔腾,还有如今的红土之王科里亚。巧合的是,科里亚也是阿根廷人。并且科里亚的父亲给科里亚起的名字也是圭勒莫,就是为了纪念维拉斯,并且期望科里亚像前辈维拉斯一样出色。如今,科里亚正秉承着维拉斯的衣钵,在网坛上征战,维护着南美网球的尊严。
    维拉斯的排名没有登上过世界第一,与同时代其他的巨星比起来,他的成就也有所不及。在70年代初期纳斯塔斯在网坛称雄一时,到了70年代中期康纳斯和博格的相继崛起,世界职业网坛进入黄金时代,世界网坛已经开始成为黄金时代四大金刚(康纳斯、博格、麦肯罗、伦德尔)的角斗场。尽管如此,维拉斯以他过人的气质风采,对南美网球的贡献,使得他在网球史册上占有一页独领风骚的篇章,辉煌而灿烂。
    维拉斯!南美的领跑者!拉丁的诗人!


    3楼2015-08-20 16:05
    回复
      1980年,博格和麦肯罗站在温网中央大球场的两边,开始了照耀千古的一战。
      博格冷漠沉静,有如冰山深海;麦肯罗则热情张扬,脾气暴烈。博格是世界上最好的底线选手;麦肯罗则是网前的至尊。两人仿佛是上帝的杰作,精雕细琢,相辅相成。一个是最尖锐的矛,一个是最坚硬的盾,只有在很多年之后,桑普拉斯和阿加西的出现,才重现了博格与麦肯罗的风范。
      1980年的温网决赛,打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天地为之惊动,鬼神为之哭泣。最后博格凭借自己的稳定,赢得了决胜盘,实现温网五连冠。但是在这一场比赛中,没有失败者。博格和麦肯罗都受到了英雄般的尊重和欢呼。这一战的精彩和水平之高,在网球史上是空前的,也很可能是绝后的。人们都相信,只有上帝才能够创造出这样伟大的比赛。这场大战也被称为网球史的“世纪之战”。在任何一次最伟大比赛评选中,这场比赛都没有争议的成为榜首。
      博格温网五连冠的伟业,是1926年取消挑战赛以来第一人,这个纪录直到今天仍然坚如磐石,人们只能景仰而难以靠近。就连网球之神桑普拉斯,也没有冲击成功。正是在网坛圣地温布尔登的巨大成功,博格成为网坛一个时代的象征。他是网球史上的骄傲。
      人们一提到博格,总是把他和温网五连冠联系到一起,其他的往往都忽视了。然而他在另外一个网坛圣地——罗兰•加洛斯球场上取得的成就,也并不在温网之下。
      如果说博格的底线打法在温网的惊人业绩是创造奇迹,变不可能为可能,那他在法网称王只能说是理所当然,把可能变为极致了。
      在罗兰•加洛斯的红土场,博格真是如鱼得水。他沉稳自信的底线抽击,强烈的正手上旋,惊人的意志力,在拼毅力和斗志的红土场上显得如此的出众,绰绰有余。他本人也于1974年到1975年取得法网两连冠和从1978年到1981年取得法网四连冠,总共6次获得单打冠军,头衔数量比他的温网冠军还要多一个。其中1974年夺冠年仅18岁,是当时历史上最年轻的法网男单冠军。他在法网上取得的成就也是空前伟大的,不但是法网历史上冠军最多的男子球员,同时也是连续夺冠次数最多(四次)和连续获胜场次最多(28)场的球员,这是法网历史上的奇迹。从1974年到1981年,博格在法网的战绩达到创纪录的49胜2负,胜率高达96.1%,在罗兰•加洛斯,这个纪录很可能也是空前绝后的。
      博格在法网的功绩,证明他不但是那个时代的红土之王,更是所有时代的红土之王。他远比后来的伦德尔、维兰德、穆斯特更出色,他是法国公开赛史上当之无愧的帝王。
      博格在草地和红土截然不同的两片赛场上称雄,其中更在1978年到1980年连续三年获得温网和法网冠军,也是自罗德•拉弗以来第一人。直到今天,都没有哪个球员能够在同一年里获得温网和法网两项男单冠军。
      博格总共获得53项单打冠军,包括11项大满贯的冠军,其中温网5次,法网6次,在历史上仅次于桑普拉斯、埃莫森,与拉弗并列第三。2次夺得年终总决赛冠军,创造了41场连胜纪录。并且在1979年和1980年连续两年年终排名世界第一,世界排名第一的时间也长达109周。在1976——1981年间,他年年被评为世界网球明星。成为一代天王与时代偶像。


      9楼2015-08-20 16:09
      回复
        N0.9 坏小子
        ——麦肯罗
        他是网球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球员,也是网球史上最受欢迎的球员;他统治的时代很短,却对网坛做出了难以逾越的贡献。他就是网球史上最伟大的天才,约翰•麦肯罗。
        吉米•康纳斯曾是网坛脾气最坏的人,但麦肯罗一出道,康纳斯就得甘拜下风,想不服都不行。人们早就记不清楚麦肯罗与主裁、边裁、球迷争吵过多少次,麦肯罗在场上恶语相向,经常莫名其妙的牛气发作。瞧着身边的摄影记者不爽了,就飞起大力金刚腿把别人摄影机踢翻,说是妨碍了自己击球;一个球判罚由争议了,就停下比赛上前冲着裁判骂他是猪;即使没有人惹他,他也还是在那里发脾气,至于摔拍子,那更是家常便饭。
        1990年的澳网,他也“有幸”成为赛事历史上第一位因为言行不敬被赶出比赛的球员。至于暴粗口,“F”开头的字眼那是口头禅,经常挂在嘴边的。正是他在球场上的恶行累累,为他赢得了一个称号“坏小子”。麦肯罗脾气之臭,在网球史上是空前的,恐怕也将是绝后的。在球场上骂骂咧咧,已经成为麦肯罗的标志。
        暴躁的脾气只给康纳斯带来骂名,但给麦肯罗带来的,不止有争议和嘘声,更为他带来了数量巨大的球迷群。甚至许多球迷去看他的比赛,就是想看他是怎么发火的。他的暴跳如雷和他的球技结合起来,具有惊人的观赏性。这也是与康纳斯的个人魅力的不同。麦肯罗也是网球史上最受欢迎的球员,比拉弗、博格更受欢迎,也比后来的桑普拉斯、阿加西拥有更多的拥趸。
        网球一向被视为一项优雅的贵族运动。赛场上球员白衣如雪,风度翩翩,彬彬有礼,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而麦肯罗的出现,却颠覆了这些传统,为网坛注入了新鲜的活力。随着网球大众化和美国嬉皮士运动的影响,麦肯罗的出现有其必然,可以说,麦肯罗的出现,是对网坛一次**性的冲击。而麦肯罗之后,网球不再被视为贵族运动,更多的被看作一种大众化的体育项目。继麦肯罗之后,网坛也出现了许多“坏小子”,比如阿加西、伊万尼塞维奇等,可以说麦肯罗影响深远。


        11楼2015-08-20 16:10
        收起回复
          从1976年博格第一次在温布尔登夺冠起,博格已在世界网坛独领风骚长达五年。这期间另外一个伟大的美国球手康纳斯轮番挑战博格,始终未能把博格拉下马。时光飞逝,到了1980年。
          1980年恐怕是网球史上最伟大的一年,这一年,两个伟大的传奇博格和麦肯罗相遇了。
          1980年,网球史上最伟大的比赛在网坛圣地温布尔登中央大球场上演了。球王博格此番寻求在温网的五连冠,而神童麦肯罗则是第一次进入决赛,渴望把博格拉下马,夺得挑战者杯。一场激战不可避免的诞生了。
          这场比赛打的惊心动魄,两人展现了完美高超的球技。甫一开始,两人便击出无数不可思议的球,让观众目瞪口呆。比赛就在精彩和激烈中拉开帷幕。随着比赛的进程,两人的水平也达到高峰。这场比赛的高潮出现在博格输掉的第四局。此时麦肯罗的发球进入了一种超自然的状态,博格无数必死的穿越都被麦肯罗神奇地在网上拦截。而博格的应对则是许多梦中方能一见的底线抽击。球一次又一次的被两人击到边线和死角。直到今天,温网比赛的休息间隙,大屏幕上仍不断的重播这一局的比赛。虽然博格输掉了这一局,但他凭借自己的冷静沉着,取得了决胜盘的最终胜利。激战55局,以1:6,7:5,6:3,6:7, 8:6
          击败了21岁的麦肯罗。在这场长达5个多小时的比赛中,无数经典的球令观众看的目不暇接,根本不知道该为哪一方加油的好。虽然麦肯罗输掉了比赛,但他赢得了最精彩的第四局。这一场比赛没有失败者,两人都是伟大的受人尊敬的冠军。
          1980年的温网决赛,是网球史上难以再现的一场比赛,堪称网球运动“皇冠上的明珠”。博格和麦肯罗两人,也将永垂史册。虽然温网失利,但在九月份的美国公开赛决赛,麦肯罗击败博格,报了一箭之仇。这场比赛同样打的艰苦卓绝,精彩纷呈。先是麦肯罗一上来就连胜两盘,以2比0大比分领先,随后博格顽强的连扳两盘,把比分追成2比2平。在决胜盘中,麦肯罗一度以4比0领先,眼看胜利就要到手,谁料博格再发神威,连胜四局,把比分追成4比4平。还好,关键的时刻,麦肯罗尽显英雄本色,拿下最后两局,卫冕成功。以7:6,6:1,6: 7,5:7,6:4 令博格的夺冠梦想第三次化为泡影(刚好也打了55局)。博格再度饮恨美网。
          虽然在1980年麦肯罗最终没有取代博格,但已动摇了博格时代统治的根基,为来年奠定了良好的开始。
          1981年,麦肯罗和博格再次在温网和美网决赛相遇,这一次年轻的麦肯罗占了上风,两场比赛都是在先输一盘的情况下连扳三盘,随着他的胜利,终结了博格时代,宣告了麦肯罗时代的来临。
          1980年和1981年是网球史上最光辉的两年,麦肯罗与博格的争锋,谱写了网球史上最灿烂的篇章。而麦肯罗的最终获胜,则把网球黄金时代推向颠峰。
          网球黄金时代由“四大金刚”(康纳斯、博格、麦肯罗、伦德尔)一手缔造。1974年康纳斯拉开黄金时代的帷幕,1976年——1980年博格温网奇迹般的五连冠则推动了这个时代的迅速发展,而到了麦肯罗时代则达到了黄金时代的鼎盛期。
          从1981年到1984年绝大部分时间里,麦肯罗都占据着世界第一的球王宝座,而这四年,网球运动一度被麦肯罗推向疯狂的边缘。麦肯罗时代对网球历史和网球发展的影响是如此深远,直到上个世纪末,世界网坛格局也在其影响下形成。
          首先,麦肯罗时代宣告了世界网球中心再次由欧洲转向美国。虽然网球历来是欧美人的运动,美国也是网球强国,但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唱主角的是欧洲和澳洲的选手。六十年代的拉弗、埃莫森和罗斯维尔,七十年代的球王博格、纳斯塔斯、纽科姆,他们对网坛的统治长达二十年,美国选手在此期间没有特别出类拔萃的选手和成绩出现。康纳斯是个天才,可是碰到了比他更伟大的天才博格。直到麦肯罗的出现才终止了这种局面,世界网球中心重新回到美国。


          13楼2015-08-20 16:11
          回复
            向网球前辈们致敬


            IP属地:广东19楼2015-08-20 19: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