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亮吧 关注:1,528贴子:14,918

【原创/短篇集】无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多很多短篇,都扔在这里,我来七夕送温暖
各式各样的维亮【。


1楼2015-08-20 20:22回复
    《傻瓜》
    这世上有一个傻瓜,他在走路时摔了一跤,别人扶了他一把,他便疯了似的想去追赶那人,一路上撞倒了无数人,最后被路人抓住,痛打了一顿。
    这个故事,是由费祎讲给姜维听的,那时尚且年幼的诸葛瞻手捧着泥土一点一点堆在他父亲遗命中提到的桑树根处。
    他在笑,而姜维在哭。
    眼泪一滴一滴落在泥土中,静默无声,像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
    费祎拒绝了他要求北伐的提议,拒绝的理由如此正当,姜维连一句反驳的话也说不出。
    他看着诸葛瞻,那个笑得天真烂漫的诸葛瞻,想起有人和他有着相似的面庞,然而那人已长眠于地下,只留白骨森森。
    他想着想着,眼泪忽然就止不住。
    于是他写了无数要求北伐的奏书,奋起无数次,绝望无数次,被拒绝然后又从头再来。
    他知道费祎说的傻瓜是他,但是他无法停下脚步。
    他想追上那人,哪怕前路艰险异常,哪怕有重重山隘阻挡。
    他还是想追上去,与那人说一句话。
    谢谢,或者是抱歉。
    亦或是道尽想念。
    可是他知道,他一生都不可能再追上。
    这世上还有第二个傻瓜,他在走路时摔了一跤,别人扶了他一把,于是他也见人就扶,不管他人是否理会,被路人一路谩骂。
    这个故事,是由夏侯霸讲给姜维听的,那时费祎已死,大将军旗上写着利落的“姜”字,北伐的军队走过,路上扬起厚厚的黄土灰。
    然后姜维败了,似命似势,他扛着平襄的命,却换不来得胜的势。
    他一日复一日沉默寡言,守在地图前任由岁月苍老,他一封复一封写着书信,烧给看不到的人。
    这既不是无奈,也不是抗争,姜维只是太需要发泄了,而能够笑着听他发泄的人早已死去,散在秋风中,带着低低的呜咽。
    成都的秋来的急,呼啸着风叫人陡然生凉,夏侯霸劝他,太多人劝他,劝他留下来,留在成都过一个秋。
    他不肯,秋太难熬,他不能让自己留在成都无所事事。
    姜维知道,思念太沉痛,总会让人无药可救。
    他太清楚夏侯霸说的傻瓜是谁,他宁愿做一个傻瓜,也不想一生庸碌,看那人的心血从指间流走。
    他偶尔会去看看那八百株桑树,那年诸葛瞻种下的那一株早已长成参天大树。
    只有那时姜维才会感觉到,原来时间还在往前走。
    他一闭眼,永远只有五丈原。
    凝固在头脑中,太过疼痛和悲伤。
    这世上还有第三个傻瓜,他在走路时摔了一跤,别人扶了他一把,后来他又摔了一跤,这一次再也没有人扶他,反而被人踩住,直至死去。
    这个故事,是由诸葛瞻讲给姜维听的,那时他即将率兵前往绵竹,后来他再也没能回来。
    最后的景耀六年,姜维看过太多人死去,他已然麻木,直到诸葛瞻的死讯传来。
    他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变化,还是三十年前的姜伯约,不断的失去却无能为力。
    皇帝降魏的消息传来时姜维很冷静,他觉得自己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事要做,但只留给了皇帝一句话,那是他身为汉臣,留给皇帝的最后一句话。
    那把断掉的剑落在他脚边,他知晓有什么东西快要迎来终结。
    此时此刻,他无比落寞,无比孤独,无比无助,费祎死了,夏侯霸死了,诸葛瞻死了,赵广死了,张嶷死了,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只剩他一个孤家寡人。
    他终于忍不住,忍不住三十年的委屈,三十年的煎熬,三十年的挣扎,三十年的执着,轻轻的,哽咽着,呢喃道:
    “丞相……丞相……”
    生怕惊动了太久的坚强,生怕眼泪会如雨下。
    他知道诸葛瞻说的傻瓜是他,他愿意做一个傻瓜,即便死亡来临也不会感到死亡的冰冷。
    从剑阁离开时,姜维回望了一眼,成都已经越来越遥远,这条路上充满苦难,但是他必然会昂着头走完。
    听活下来的将士说,大将军半生不曾笑过,直至其生命最终。那日长安夜空中有将星陨落,是早已注定了的天命要亡汉。
    然而那个叫姜维的傻瓜,一生都不懂什么叫天命,什么叫磨难,他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孤注一掷的走下去,所以他是个傻瓜,这世上最傻的傻瓜。
    景耀六年,姜维诈降后谋反,死于乱军之中。
    姜维死,季汉亡。
    这是诸葛亮死后第三十年。
    也是三分天下开始重归一统的第一年。
    ————————————————End————————————————


    3楼2015-08-20 20:24
    回复
      你居然又发到这里来了【捂心口】我应该早些去睡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8-21 00:11
      收起回复
        哎,感觉怎么说呢,口拙表达不出想法啊,就是觉得深沉的痛中透着点点犀利,让人揪心的伤感
        求后续呀,这虐虐的我心甘情愿的找虐
        加油,继续


        8楼2015-08-21 10:34
        收起回复
          一上线照例来维亮吧逛一圈竟然发现有文看(* ̄▽ ̄)y!好开心我要留着慢慢围观


          IP属地:江西9楼2015-08-21 21:23
          回复
            《无题》←怎么觉得维亮戏份太少了orz……
            我是主子捡回来的第一个人,那时候我大概四五岁,被他从墓堆里找出来,所以取名叫姜陵,编号是零。
            干我们这行的,人称死士,偶尔我也会客串一下斥候。
            姜家直属的。
            在主子弱冠以前我们这些人都是被关在秘密的地方受训,为的是有朝一日能派上用场。
            主子弱冠那年正式接手我们,我难得见他一回,跟原来那副豆丁样大有不同,身量拔高了许多,越长越沉稳,小时候我们俩还打过架呢,他老是输,估计现在也打不过我吧。
            但在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也没接受过什么大任务,差点沦为打杂的,甚至还上街抓捕过小贼,起因不过是这倒霉孩子顺了主子的钱。
            后来那孩子被编入我麾下了。
            主子二十七那年,他随军出征,我们留守冀县,一直没有收到消息,只是听说前线有变,等了一个多月,主子才回来。
            也许别的人没发现,但自诩为他发小的我,总觉得哪里不对。
            他刚回来时私下见了我一面,递给我一张小纸条,叫我偷偷交给天水太守。
            我茫然,他诡谲一笑:
            “蜀军的情报。”
            哦,我了然,觉得主子有所长进啊,竟然能得到这么重要的东西,正当我打算去完成任务时,主子拍了拍我的肩头。
            他说他还要一份魏军的情报,关于天水及其管辖郡县的驻兵情况。
            我又茫然了。
            主子不说话,只是笑,笑的意气风发,像是胜券在握。
            放情报这事是很简单的,找一个天水太守和他某个小妾腻歪的时间就可以了,我放在案几显眼处,希望他能看见。
            找寻情报就很麻烦了,尤其是在太守府所在地。
            找寻情报之后还要记下来,驻兵信息不同其他,需要我用脑子记而不能写下来以防出现纰漏。
            当然对于我这种高手来说这并不是难事,几个时辰就足够了,等我回去时,主子正站在地图前写写画画,模样认真极了。
            我虽然看不懂,但在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天水这个地方,对他来说,还是太小了。
            我把我记下的东西转达给他,他继续在地图上留下痕迹,标注天水及其附近兵源、兵力、将领等信息,然后将地图叠成一方布块交给我。
            他说蜀军街亭新败,再加上粮草耗尽,必会撤军,我必须要赶在蜀军完全撤退之前将这份情报亲手交到诸葛丞相手中。
            换句话说,我的时间不太多。
            他似乎有些急,反复叮嘱我一定要以最快速度送过去,然后立刻离开。
            我心说可惜不能飞了。
            主子这么说了,我也只能照办,秉承着能骑马绝不骑牛,能跑步绝不走路的原则,我以我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追上了蜀军。
            选了一个深夜,潜入中军大营。
            总的来说这个过程是很顺利的,当我出现在诸葛丞相面前的时候,至少他吃了一惊。
            我告诉他不用慌张,门外两个守卫很快就会发现我,我要做的事很急,没法多说。
            我递上地图以及代表我身份的腰牌,那上面正面刻着篆体的姜字,背面则是我的编号。
            诸葛丞相狐疑,但并没有说话,不过我可没时间等他细看,抽回腰牌作揖转身就跑。
            他似乎说了什么,我并没有听见。
            鉴于我走的有点大张旗鼓,差点被人穷追不舍。
            幸好他们没追多久,好像是被人叫回去了。
            等我再风尘仆仆的赶回去时,主子正倚在府门外,听说是等我的,虽然他死活不承认。
            他见我回来,眉头舒展,又是一副胜券在握的神情。
            不久我听说,蜀军以最快速度撤离时,曾遭天水附近驻兵的追赶,但非常幸运——或者是非常不幸,天水的军队并没有追上,蜀军侥幸逃脱。
            这消息传来时我那主子正和老夫人吃饭,他停了停筷子,脸上似有笑意。
            我没看清。
            我只是恍惚感觉到,他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重要到稍不留神就会豁出性命。
            不过我也知道,以他的臭脾气,十有八九也不会跟人说他到底要做什么。
            后来的几年里,我和他反反复复的进行类似的工作,他在明我在暗,双线并行,他套出了不少情报,我也不甘落后,在蜀军阵营和天水来回奔波。
            我终于弄清楚那天晚上诸葛丞相对我说了什么。
            他说,以后可以正大光明的来。
            好吧,至少还是给我减轻了不少负担。
            过了大约三四年,主子突然做了一个决定。
            一个非常危险的决定。
            单方面向蜀军提供情报。
            我一直很难定义他的位置,在魏蜀之间游刃有余,天水太守也不是傻子,曾经翻天覆地一般在天水找寻过向他提供情报的人,当然是不可能找到的,而主子像是在布局,又像是玩乐,看双方滑稽的表演。
            而他作出的决定暗示着他已经决定投诚蜀国了。
            当然作为他的死士,他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我是没什么意见。
            但我看得出来,主子还是在等。
            等一个完美无缺的时机。
            单方面提供情报后,高层开始动荡不安,主子还是假装低调,仿佛置身事外,以他的身份,也没人敢查他。
            太和六年,也就是蜀建兴十年,老夫人走了。
            主子哀痛数日,将眼泪都流干了。
            他跟我说,时机成熟,该走了。
            我终于知道他在等什么了,我说不清他是何时下定决心投蜀,也许从他二十七那年随军出征失踪那一个多月起他已有谋划,只是他是孝子,无法简单的抽身而去。
            他一把火烧掉了整个姜家,从天水这个地方彻底消失了。
            作为死士兼职他的护卫,我和他一同乔装打扮隐姓埋名前往成都。
            我看见他虔诚拜服,又坚毅如斯,拱手行礼:
            “丞相,维来迟。”
            说的不卑不亢,三十二年后,他也是这样不卑不亢,听人说相似的话。
            我知道,他已经脱胎换骨,宛若新生了。
            主子前往成都时恰逢蜀国,好吧,现在应该叫季汉了,恰逢季汉北伐暂停休养生息之际,他这是彻底把我们这些人给忘到九霄云外了,把我们安顿好之后就成日见不到踪影。
            听说他做了个将军,忙着练兵。
            他又是个较真的人,不管什么事都想做得尽可能的好。
            他曾长恨自己生的太晚,来到了季汉,更是每日必叹,都快成他的口头禅了。
            他总说:
            “若维早生二十年……”
            然后就冷笑。
            我一直不太明白他在笑什么,笑自己,还是在笑这个世道。
            我心说,你要是早生二十年,论辈分,我都该叫你爹了。
            当然,我肯定不会说出来。
            老实说就他那性子,早生二十年绝对是个闹腾的主,我简直不敢去想。
            但是主子在这里备受器重,我也挺替他开心的,毕竟以他的才能,天水确实太委屈他了。
            由于我的确太闲了,主子曾经还支使我去做过诸葛丞相的护卫。
            不得不说,这份工作太乏味了,谁让这位大名鼎鼎的丞相生活如此无趣,每天在皇宫和丞相府来回,根本就不走第二条路,早上起来得早,晚上睡得还晚,搞得我都快受不了了,也不知道他一副文文弱弱的模样是怎么经受住的。
            回头我还得告诉主子,内容千篇一律,每日准时起,早朝,回来批示奏折,午朝和皇帝聊天,结束之后又回到丞相府看东西,一直折腾到半夜。有时候丞相也会亲自去军营、兵器库、粮仓等等地方,总之完全没有他本人的生活,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丞相日子。
            主子听了也不说话。
            我忍不住,跟他说就丞相那殚精竭虑的生活方式,根本撑不了多久。
            他脸色一变,应该也是觉得我说的有理。
            但他从未出言相劝,即便丞相府内长史参军等等人甚至包括皇帝也劝说过丞相,主子都不说话。
            他本来就是不太张扬的人,来到季汉,我觉得他越发沉默。
            过了很久我才想通,他不是不劝,而是知道劝了也无用,他和丞相本是一类人,要走的路永远会走下去,不管别人说什么,不管这条路如何难走。
            这或许也是一种悲哀吧。


            10楼2015-08-22 22:08
            回复
              好文笔啊,默默支持你!


              12楼2015-08-23 16:38
              收起回复
                啊这篇很带感哈这里一直对“阴养死士”的小姜暗暗萌x 以及最后几句他喵的虐了QAQ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8-23 18:38
                收起回复
                  好样的楼主加油2333


                  14楼2015-08-23 21:20
                  回复
                    一口气看完太棒了!!就是有点虐_(;з」∠)_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8-23 22:20
                    回复
                      《无题》番外
                      大家好,还记得我吗?我就是前两天才被写死的姜陵!
                      咳,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那会儿好像是建兴十二年,诸葛丞相病入膏肓的时候,还记得我说过吗,主子他啊,虎着脸进出军帐。
                      我们这种外人就不太清楚他和丞相密谋什么了,他也不会说,回成都之后翻箱倒柜找东西,跟大清洗似的,把府上弄得鸡飞狗跳的。
                      他找出许多信件书简一类的东西,齐齐的堆在院子里,跟我说,一把火烧了。
                      我险些怀疑自己是不是耳聋了,我问他,我说主子啊,你再说一遍?
                      他说姜陵,把这些东西烧了,一点也不要剩。
                      我难以置信的看着他,他看着那堆东西,显得很冷淡。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在想,他那时候的神情,到底是自然而然的流露,还是刻意的强忍。
                      毕竟,那是他和丞相多年来的通信,还有丞相曾交予他的毕生的心血。
                      他还是让我烧了,一点也不留恋。
                      那天火燃的很旺,他驻足凝视,久久不肯离去。
                      我知道,他终归还是舍不得。
                      可是他还是让我烧了,而且不论我怎么问,他都不肯说因由。
                      那时候我望着他颓然离开的背影,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一丝悲哀。
                      那是他永远不会再开口的痛楚,那一场火像是葬送了他之前所有的岁月。
                      就好像当年在天水的那一把火,他烧掉了曾经的自己。
                      后来又过了许多年,他终于能够领军北伐了,几胜几败,一人望天边残月,整夜整夜无眠。
                      他老了,就更不爱说话了,总是一个人写信,写好了又烧,不许别人看见。
                      胡济失约那次,他虽然没有太多的表现,但我真的觉得他是一夜苍老了不少,弹劾的奏折铺天盖地,他是众矢之的,静静地接受众人的指责和谩骂。
                      我又想起了不少往事,向他问及因由。
                      他沉默了许久,终于向我交代。
                      听完后,我真不知该气还是该笑。
                      主子说烧了那些和丞相有所往来的书信,无论他北伐结果如何,都不会让丞相遭受非议,不会有人说丞相识人无方,看错了人。
                      是了,到最后了,他依旧心心念念的是丞相不要遭受伤害,他可以承受百年千载的唾骂,也不要有人伤及诸葛丞相分毫。
                      哎,我主子啊,什么都好,就是太傻。
                      他不哭也不闹,不抱怨不退却,一个人扛着千斤重担,向前进。
                      主子,你累吗?痛吗?难过吗?
                      我不知道答案,因为几十年过去了,他从没有回答过。


                      16楼2015-08-27 15:15
                      回复
                        亮表曾明言 恐托付不效 以伤先帝之明 ,有马谡之事在先,伯约多少会有类似的压力和心境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8-27 18:08
                        收起回复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这篇有一点羞耻>//////<
                          在外南征北伐的日子长久,时时不能落家,又因为胜负无常,士气不可降,军中气氛总是凝固。
                          姜维的日子过得如温水般没有波澜,他几乎日日伴于诸葛亮身侧,静默无言,唯独眼光炽热。
                          中元节到了,军中难免悲戚,为了死去的人,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
                          对诸葛亮来说,他要怀念的人也非常多,从小到大,高堂、尊师、友人,还有主君。
                          日暮西山,渐渐昏暗下去。
                          诸葛亮没有像往常一样焚膏继晷,而是和姜维聊了几句。
                          基本是他在说姜维在听,那些都是非常久远的故事了,姜维毕竟没有经历过。
                          这是他最大的遗憾。
                          诸葛亮陷入回忆,从南阳的草堂到刘备的三顾,从赤壁再到汉中,从徐庶再到法正,那些人,那些事,他与先帝的相识相知。
                          姜维听罢,一时心头五味杂陈。
                          他轻轻扣住诸葛亮的手腕。
                          “丞相……”
                          他开口,却又顿住,不知该说什么。
                          中军大营中有微弱的亮光,诸葛亮抬起头看着他,眼中有火烛摇晃。
                          姜维低声念道: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诸葛亮摇了摇羽扇,笑道:
                          “伯约何出此言?”
                          姜维沉默,半晌才道:
                          “人生隐忧,丞相谈及往事,维多想了吧。”
                          “倒是亮的不对。”
                          诸葛亮摇头。
                          火烛跳了跳,营帐内越发昏暗,姜维心头也是一跳,他看到诸葛亮微低着头,似乎在想什么。
                          “多少年岁了……”诸葛亮叹道,“先帝之志,汉室之兴,又在哪里呢……”
                          姜维心中一痛,弯下身拥住诸葛亮。
                          诸葛亮的身体一怔,没有多余的动作。
                          “丞相,道阻且长,维会陪你一起走下去。”
                          诸葛亮覆上姜维的手,慢慢握住:
                          “得之我幸。”
                          姜维大为震动,低头看着诸葛亮,对视了一会儿,诸葛亮刚想错开眼神,便被姜维握住手。
                          他的吻落在诸葛亮的手背上,极轻。
                          诸葛亮无奈,看着他,轻声道:
                          “亮背负太多骂名,不差这一次了。”
                          姜维似动摇,想说什么,终究没能开口。
                          他低头,吻住诸葛亮。
                          他能感觉到,他的丞相紧张,却又是坦然的,他接受了姜维,从心到身。
                          这一点认知,足以让姜维烧尽理智。
                          繁重的衣裳和甲胄被一层一层褪去,姜维终于感觉到自己在数十年的虚无幻影中抓住了真实。
                          他终于能够知道,自己拥有什么。
                          哪怕这会让他失去一切,他都不在乎。
                          恍惚间,姜维听见诸葛亮说:
                          “伯约知道……苏武曾写过的一句话吗?”
                          他的身体紧绷,似乎想说些话来缓解。
                          姜维不答,听他呓语。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伯约……!”
                          姜维登时激动起来,他太年轻,诸葛亮一时间承受不起,他的动作太快。
                          “轻些……吧……”
                          诸葛亮竭力说的风淡云轻。
                          “丞相……”
                          姜维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诸葛亮仿佛醉酒一般,脸烧的厉害,脑子里一团浆糊。
                          “维以为……当是那一句……”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诸葛亮还想说什么,很快就被新一波的攻势打的人仰马翻。
                          他在后半夜筋疲力尽的睡去,之后的一切都不可知,待到诸葛亮醒来时,姜维正替他整理案几前的书简。
                          他甫一开口,惊讶的发现自己嗓音沙哑,姜维听见,急急的端来水。
                          诸葛亮半靠着他,不说话,姜维也不语。
                          片刻温存后,诸葛亮仍感到疲乏,似有睡意。
                          模模糊糊时,他听见姜维自言自语: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丞相,有维一日,自会陪你一时,若维早亡,但求丞相日日相思。”
                          诸葛亮轻笑,呢喃道:
                          “傻瓜……”
                          又是多少年后,这句话,只有姜维自己去做了。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谁也不负谁。


                          18楼2015-08-28 19:05
                          收起回复
                            楼主虐的真是.....
                            哪怕带点羞涩的文文都避不了心疼啊
                            这片刻的温存太难得


                            19楼2015-08-28 19:21
                            收起回复
                              《沧海桑田》纯脑洞产物,除了官名其余均为虚构!!!!







                              ————————————————End——————————————————
                              度娘说广告太多…………只好发图orz


                              21楼2015-08-31 15: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