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健康源吧 关注:2贴子:63
  • 0回复贴,共1

中国电商九大痛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阿里巴巴集团加强自律,净化网络购物环境,维护消费者、经营者合法权益。
痛点一:低价文化。搞价格战,盛行打折文化,既不利于中国制造升级,也损害尊重创意的社会价值观。
电商本来是高科技产业的代表,贯穿了供应链、零售链、仓储链等多个链条,本来可以对上下游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更大的引擎动力,但“唯低价是举”将行业门槛降得很低,电商对相邻产业的正面带动效应“大打折扣”。
在互联网上有了创意,就会迅速被拷贝、抄袭,低价产品横行,把创意的价值拉低,不利于全社会形成创新驱动的氛围。
痛点二:恶性竞争。传统商战中,不乏恶性竞争。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每个电商都拼命想抓住风口。记者调研发现,时不我待的紧迫性,充分竞争的网络阵地,某种程度上异化了公平竞争,加剧了恶性争斗。恶性不正当竞争是破坏互联网经济的恶性毒瘤,如果不能及时规整,就容易助长“劣币驱逐良币”,从而危害公平、诚信的竞争秩序,严重破坏整个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商业环境。
痛点三:假货帽子。严打造假;某种程度上,消费者是假货的“同谋”。只有全社会对保护知识产权的认识都达到一定阶段,才不会给造假提供社会氛围。假冒伪劣产品不解决的话,电商市场将难保健康。
痛点四:诚信危机。行业内外对秩序的呼唤越来越强烈,多个电商呼吁政府加强监管,并表示愿意共享多种数据。假货是诚信问题的一个侧面。
痛点五:税收漏洞。由于电商征税制度的缺失,“不开发票、不上税”现象随之衍生,不少人质疑这是对传统商贸的不公平,破坏了市场管理秩序。
痛点六:创新之困
痛点七:物流短板
痛点八:融资之难
痛点九:监管之痛面。对快速发展的行业,不论从技术手段或是认识水平上,监管都远远滞后于发展速度。目前规范电商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和行政处罚方式不够明确,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违法行为,监管及立法的滞后影响了电子商务朝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电商革命绝非一片坦途。
痛定思痛,消除痛点,中国电子商务才能真正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为产业转型、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1楼2015-08-24 14:3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