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吧 关注:319贴子:2,173
  • 19回复贴,共1

赵州禅师语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08-31 10:27回复
    赵州禅师语录
      圆证直指真际赵州谂禅师语录御制序
      夫达摩西来,九年面壁,无多言句,而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首开震旦之宗风。后人演唱提持,照用权实,鸣涂毒鼓,挥太阿锋于言象不该之表,形名未兆之先,机如电掣雷奔,谈似河流海注。青莲花纷飘舌本,大狮子吼断十方,穿透百千诸佛耳根,畟跳三十三天空外。究其所归,不过铺荆列棘,遍地生枝,甘草黄莲,自心甘苦耳。然则自利利他,固不在于多言欤。
      赵州谂禅师,圆证无生法忍,以本分事接人。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朕阅其言句,真所谓皮肤剥落尽,独见一真实者,诚达摩之所护念。狮乳一滴,足迸散千斛驴乳,但禅师垂示,如五色珠,若小知浅见,会于言表,则辜负古佛之慈悲,落草之婆心也。观师信手拈来,信口说出,皆令十方智者一时直入如来地,可谓壁立万仞,月印千江。如赵州之接人,诚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古佛云。爰录其精粹者著于篇,以示后学,俾知真宗轨范,如是如是尔。  雍正十一年癸丑五月望日


    2楼2015-08-31 10:28
    回复
      赵州禅师语录卷上
        (1)师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师云:“还可趣向否?”泉云:“拟向即乖。”师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也!”师于言下,顿悟玄旨,心如朗月。
        (2)南泉上堂,师问:“明头合,暗头合?”泉便归方丈。师便下堂,云:“这老和尚被我一问,直得无言可对。”首座云:“莫道和尚无语,自是上座不会。”师便打。又云:“这棒合是堂头老汉吃!”
        (3)师问南泉:“知有的人,向什么处去?”泉云:“山前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去!”师云:“谢和尚指示!”泉云:“昨夜三更月到窗。”
        (4)师在南泉作炉头,大众普请择菜。师在堂内叫:“救火!救火!”大众一时到僧堂前,师乃关却僧堂门,大众无对。泉乃抛钥匙,从窗内入堂中,师便开门。
        (5)师在南泉井楼上打水次,见南泉过,便抱柱悬却脚,云:“相救!相救!”南泉上扶梯,云:“一二三四五。”师少时间,却去礼谢,云:“适来谢和尚相救。”
        (6)南泉因东西两堂争猫儿,泉来堂内,提起猫儿,云:“道得即不斩,道不得即斩却。”大众下语,皆不契泉意,当时即斩却猫儿了。至晚间,师从外归来,问讯次,泉乃举前话了,云:“你作么生救得猫儿?”师遂将一只鞋戴在头上出去。泉云:“子若在,救得猫儿。”
        (7)师问南泉:“异即不问,如何是类?”泉以两手托地,师便踏倒,却归涅盘堂内,叫:“悔!悔!”泉闻,乃令人去问:“悔个什么?”师云:“悔不更与两踏。”
        (8)南泉从浴室里过,见浴头烧火,问云:“作什么?”云:“烧浴。”泉云:“记取来,唤水牯牛浴。”浴头应诺。至晚间,浴头入方丈。泉问:“作什么?”云:“请水牯牛去浴!”泉云:“将得绳索来否?”浴头无对。
        师来问讯泉,泉举似师。师云:“某甲有语。”泉便云:“还将得绳索来么?”师便近前,蓦鼻便拽。泉云:“是即是,太粗生。”
        (9)师问南泉:“离四句绝百非外,请道。”泉便归方丈。师云:“这老和尚,每常口吧吧地,及其问著,一言不措。”侍者云:“莫道和尚无语好。”师便打一掌。
        (10)南泉一日掩却方丈门,便把灰围却门外,问僧云:“道得即开门。”多有人下语,并不契泉意。师云:“苍天!苍天!”泉便开门。
        (11)师问南泉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还有过也无?”泉云:“有。”师云:“过在什么处?请师道。”泉遂举,师便出去。
        (12)师上堂谓众曰:“此事的的,没量大人,出这里不得。老僧到沩山,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沩山云:‘与我将床子来。’若是宗师,须以本分事接人始得。”
        时有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庭前柏树子!”学云:“和尚莫将境示人。”师云:“我不将境示人。”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庭前柏树子。”
        (13)师又云:“老僧九十年前,见马祖大师下八十余员善知识,个个俱是作家,不似如今知识,枝蔓上生枝蔓,大都是去圣遥远,一代不如一代。只如南泉寻常道:‘须向异类中行。’且作么生会?如今黄口小儿,向十安街头说葛藤、博饭口童、觅礼拜,聚三五百众,云:‘我是善知识,你是学人。’”
        (14)僧问:“如何是清净伽蓝?”师云:“丫角女子。”云:“如何是伽蓝中人?”师云:“丫角女子有孕。”
        (15)问:“承闻和尚亲见南泉,是否?”师云:“镇州出大萝卜头。”
        (16)问:“和尚生缘什么处?”师以手指云:“西边、更向西。”
        (17)问:“法无别法,如何是法?”师云:“外空、内空、内外空。”
        (18)问:“如何是佛真法身?”师云:“更嫌什么!”
        (19)问:“如何是心地法门?”师云:“古今榜样!”
        (20)问:“如何是宾中主?”师云:“山僧不问妇!”问:“如何是主中宾?”师云:“老僧无丈人!”
        (21)问:“如何是一切法常住?”师云:“老僧不讳祖!”其僧再问,师云:“今日不答话。”
        (22)师上堂云:“兄弟!莫久立,有事商量,无事向衣钵下坐,穷理好。老僧行脚时,除二时斋粥,是杂用心力处,余外更无别用心处也。若不如此,出家大远在!”
        (23)问:“万物中何物最坚?”师云:“相骂饶汝接嘴,相唾饶汝泼水。”
        (24)问:“晓夜不停时如何?”师云:“僧中无与么两税百姓!”
        (25)问:“如何是一句?”师云:“若守著一句,老却你。”
        (26)师上堂,谓众云:“若一生不离丛林,不语十年五载,无人唤你作哑汉,已后佛也不奈你何!你若不信,截取老僧头去。”
        (27)师上堂云:“兄弟!你正在第三冤里。所以道:‘但改旧时行履处,莫改旧时人。’共你各自家出家,比来无事。更问禅问道,三十二十人聚头来问,恰似欠伊禅道相似。你唤作善知识,我是同受拷。老僧不是戏好,恐带累他古人,所以东道西说。”
        (28)问:“十二时中,如何用心?”师云:“你被十二时使,老僧使得十二时。你问哪个时!”
        (29)问:“如何是赵州主人公?”师咄云:“这箍桶汉!”学人应诺。师云:“如法箍桶著!”
        (30)问:“如何是学人本分事?”师云:“树摇鸟散,鱼惊水浑。”


      4楼2015-08-31 11:15
      回复
          (31)问:“如何是少神的人?”师云:“老僧不如你!”学云:“不占胜。”师云:“你因什么少神!”
          (32)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是时人窠窟?”师云:“曾有问我,直得五年分疏不得。”
          (33)有官人问:“丹霞烧木佛,院主为什么眉须堕落?”师云:“官人宅中,变生作熟,是什么人?”云:“所使。”师云:“却是他好手。”
          (34)问:“毗目仙人执善财手,见微尘佛时如何?”师遂执僧手,云:“你见个什么?”
          (35)有尼问:“如何是沙门行?”师云:“莫生儿!”尼云:“和尚勿交涉。”师云:“我若共你打交涉,堪作什么。”
          (36)问:“如何是赵州主人公?”师云:“田库奴。”
          (37)问:“如何是王索仙陀婆?”师云:“你道老僧要个什么?”
          (38)问:“如何是玄中玄?”师云:“说什么玄中玄,七中七,八中八!”
          (39)问:“如何是仙陀婆?”师云:“静处萨婆诃。”
          (40)问:“如何是法非法?”师云:“东西南北。”学云:“如何会去?”师云:“上下四维。”
          (41)问:“如何是玄中玄?”师云:“那个师僧若在,今年七十四五。”
          (42)问:“王索仙陀婆时如何?”师蓦起,打躬叉手。
          (43)问:“如何是道?”师云:“不敢!不敢!”
          (44)问:“如何是法?”师云:“敕敕,摄摄!”
          (45)问:“赵州去镇府多少?”师云:“三百。”学云:“镇府来赵州多少?”师云:“不隔。”
          (46)僧问:“如何是玄中玄?”师云:“玄来多少时也?”学云:“玄来久矣!”师云:“赖遇老僧,洎合玄杀这屡生。”
          (47)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云:“还见庭前柏树子么!”
          (48)师上堂云:“若是久参的人,莫非真实,莫非亘古亘今。若是新入众的人,也须究理始得。莫趁者边三百、五百、一千,傍边二众丛林,称道:好个住持,洎乎问著佛法,恰似炒砂作饭相似,无可施为,无可下口。却言他非我是,面赫赤地,良由世间出非法语。真实欲明者意,莫辜负老僧。”
          (49)问:“在尘为诸圣说法,总属披搭。未审和尚如何示人?”师云:“什么处见老僧?”学云:“请和尚说。”师云:“一堂师僧,总不会这僧语话。”别有一僧问:“请和尚说。”师云:“你说,我听。”
          (50)问:“真化无迹,无师、弟子时如何?”师云:“谁教你来问?”学云:“更不是别人。”师便打之。
          (51)问:“此事如何辨?”师云:“我怪你。”学云:“如何辨得?”师云:“我怪你不辨。”学云:“还保任否?”师云:“保任、不保任自看。”
          (52)问:“如何是无知解的人?”师云:“说什么事!”
          (53)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下禅床。学云:“莫便是否?”师云:“老僧未有语在。”
          (54)问:“佛法久远,如何用心?”师云:“你见前汉、后汉把揽天下,临终时半钱也无分。”
          (55)问:“时人以珍宝为贵,沙门以何为贵?”师云:“急合取口。”学云:“合口还得也无?”师云:“口若不合,争能辨得。”
          (56)问:“如何是赵州一句?”师云:“老僧半句也无。”学云:“岂无和尚在?”师云:“老僧不是一句!”
          (57)问:“如何得不被诸境惑?”师垂一足,僧便出鞋;师收起足,僧无语。
          (58)有俗官问:“佛在日,一切众生归依佛;佛灭度后,一切众生归依什么处?”师云:“未有众生。”学云:“现问次。”师云:“更觅什么佛!”
          (59)问:“还有不报四恩、三有者也无?”师云:“有。”学云:“如何是?”师云:“这杀父汉,算你只少此一问。”
          (60)问:“如何是和尚意?”师云:“无施设处。”


        5楼2015-08-31 11:15
        回复
            (91)师示众云:“我教你道,若有问时,但向伊道赵州来。忽问:‘赵州说什么法?’但向伊道:‘寒即言寒,热即言热。’若更问道:‘不问者个事。’但云:‘问什么事?’若再问:‘赵州说什么法?’便向伊道:‘和尚来时,不教传语上座,若要知赵州事,但自去问取。’”
            (92)问:“不顾前后时如何?”师云:“不顾前后且置,你问阿谁?”
            (93)师示众云:“迦叶传与阿难,且道达磨传与什么人?”问:“且如二祖得髓,又作么生?”师云:“莫谤二祖!”
            师又云:“达磨也有语:‘在外者得皮,在里者得骨。’且道更在里者得什么?”问:“如何是得髓的道理?”师云:“但识取皮。老僧者里,髓也不立!”云:“如何是髓?”师云:“与么皮也摸未著!”
            (94)问:“与么堂堂,岂不是和尚正位?”师云:“还知有不肯者么?”学云:“与么即别有位!”师云:“谁是别者?”学云:“谁是不别者?”师云:“一任叫。”
            (95)问:“上上人一拨便转,下下人来时如何?”师云:“汝是上上下下?”云:“请和尚答话!”师云:“话未有主在。”云:“某甲七千里来,莫作心行。”师云:“据你者一问,心行莫不得么?”此僧一宿便去。
            (96)问:“不绍傍来者如何?”师云:“谁?”学云:“惠延。”师云:“问什么?”学云:“不绍傍来者。”师以手抚之。
            (97)问:“如何是衲衣下事?”师云:“莫自瞒。”
            (98)问:“真如、凡圣,皆是梦言;如何是真言?”师云:“更不道者两个。”学云:“两个且置,如何是真言?”师云:“更不道者两个。”
            (99)问:“如何是赵州?”师云:“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100)问:“如何是定?”师云:“不定。”学云:“为什么不定?”师云:“活物、活物。”
            (101)问:“不随诸有时如何?”师云:“合与么。”学云:“莫便是学人本分事?”师云:“随也,随也。”
            (102)问:“古人三十年,一张弓两下箭,只射得半个圣人,今日请师全射!”师便起去。
            (103)师示众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言语,是拣择。老僧却不在明白里。是你向什么处见祖师?”问:“和尚既不在明白里,护惜什么?”师云:“我亦不知。”学云:“和尚既自不知,为什么道不在明白里?”师云:“问事即得;礼拜,退。”
            (104)师示众云:“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更不要道:才语是生,不语是灭。诸人且作么生是不生不灭的道理?”问:“早是不生不灭么?”师云:“者汉只认得个死语。”
            (105)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言语,是拣择,和尚如何示人?”师云:“何不尽引古人语?”学云:“某甲只道得到这里!”师云:“只这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106)上堂,示众云:“看经也在生死里,不看经也在生死里,诸人且作么生出得去?”僧便问:“只如俱不留时如何?”师云:“实即得,若不实,争能出得生死!”
            (107)问:“利剑锋头快时如何?”师云:“老僧是利剑。快在什么处?”
            (108)问:“大难到来,如何回避?”师云:“恰好。”
            (109)上堂,良久云:“大众总来也未?”对云:“总来也。”师云:“更待一人来,即说话。”僧云:“候无人来,即说似和尚。”师云:“大难得人。”
            (110)师示众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你诸人作么生?”僧乃问:“只如不生不灭时如何?”师云:“我许你者一问。”
            (111)师因参次,云:“明又未明,道昏欲晓,你在阿哪头?”僧云:“不在两头。”师云:“与么即在中间也。”云:“若在中间,即在两头。”师云:“这僧多少时,在老僧者里,作与么语话,不出得三句里。然直饶出得,也在三句里。你作么生?”僧云:“某甲使得三句。”师云:“何不早与么道。”
            (112)问:“如何是通方?”师云:“离却金刚禅。”
            (113)师示众云:“衲僧家,直须坐断报、化佛头始得。”问:“坐断报、化佛头是什么人?”师云:“非你境界。”
            (114)师示众云:“大道只在目前,要且难睹。”僧乃问:“目前有何形段,令学人睹?”师云:“任你江南江北。”学云:“和尚岂无方便为人?”师云:“适来问什么。”
            (115)问:“入法界来,还知有也无?”师云:“谁入法界?”学云:“与么即入法界不知去也?”师云:“不是寒灰死木,花锦成现百种有。”学云:“莫是入法界处用也无?”师云:“有什么交涉。”
            (116)问:“若是实际理地,什么处得来?”师云:“更请梨宣一遍。”
            (117)问:“万境俱起,还有惑不得者也无?”师云:“有。”学云:“如何是惑不得者?”师云:“你还信有佛法否?”学云:“信有佛法,古人道了。如何是惑不得者?”师云:“为什么不问老僧?”学云:“问了也。”师云:“惑也。”
            (118)问:“未审古人与今人,还相近也无?”师云:“相近即近,不同一体。”学云:“为什么不同?”师云:“法身不说法。”学云:“法身不说法,和尚为人也无?”师云:“我向个里答话!”学云:“争道法身不说法?”师云:“我向个里救你阿爷,他终不出头。”
            (119)问:“学人道不相见时,还回互也无?”师云:“测得回互。”学云:“测他不得?回互个什么?”师云:“不与么是你自己。”学云:“和尚还受测也无?”师云:“人即转近,道即转远也。”学云:“和尚为什么自隐去?”师云:“我今现共你语话。”学云:“争道不转。”师云:“合与么著。”
            (120)师示众云:“教化得的人是今生事,教化不得的人是第三生冤。若不教化,恐堕却一切众生。教化亦是冤。是你还教化也无?”僧云:“教化。”师云:“一切众生,还见你也无?”学云:“不见。”师云:“为什么不见?”学云:“无相。”师云:“即今还见老僧否?”学云:“和尚不是众生。”师云:“自知罪过即得。”


          7楼2015-08-31 11:16
          回复
              (151)问:“如何是学人保任的物?”师云:“尽未来际拣不出。”
              (152)问:“如何是大修行的人?”师云:“寺里纲维是。”
              (153)问:“学人才到,总不知门户头事如何?”师云:“上座名什么?”学云:“惠南。”师云:“大好不知。”
              (154)问:“学人欲学,又谤于和尚;如何得不谤去?”师云:“你名什么?”学云:“道皎。”师云:“静处去,者米囤子!”
              (155)问:“如何是和尚大意?”师云:“无大无小。”学云:“莫便是和尚大意么?”师云:“若有纤毫,万劫不如。”
              (156)问:“万法本闲,而人自闹。是什么人语?”师云:“出来便死。”
              (157)问:“不是佛,不是物,不是众生。这个是断语,如何是不断语?”师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158)问:“如何是毗卢圆相?”师云:“老僧自小出家,不曾眼花。”学云:“和尚还为人也无?”师云:“愿你长见毗卢圆相。”
              (159)问:“佛祖在日,佛祖相传;佛祖灭后,什么人传?”师云:“古今总是老僧分上!”学云:“未审传个什么?”师云:“个个总属生死!”云:“不可埋没却祖师也!”师云:“传个什么。”
              (160)问:“凡圣俱尽时如何?”云:“愿你作大德,老僧是障佛祖汉。”
              (161)问:“远闻赵州,到来为什么不见?”师云:“老僧罪过。”
              (162)问:“朗月当空,未审室中事如何?”师云:“老僧自出家,不曾作活计。”学云:“与么即和尚不为今时也。”师云:“自疾不能救,焉能救得诸人疾。”学云:“争奈学人无依何!”师云:“依即踏著地,不依即一任东西。”
              (163)问:“在心心不测时如何?”师云:“测阿谁?”学云:“测自己。”师云:“无两个。”
              (164)问:“不见边表时如何?”师指净瓶,云:“是什么?”学云:“净瓶。”师云:“大好不见边表。”
              (165)问:“如何是归根?”师云:“拟即差。”
              (166)问:“不离言句,如何得独脱?”师云:“离言句是独脱。”学云:“适来无人教某甲来。”师云:“因什么到此?”学云:“和尚何不拣出?”师云:“我早个拣了也。”
              (167)问:“非心不即智,请和尚一句。”师云:“老僧落你后。”
              (168)问:“如何是毕竟?”师云:“毕竟。”学云:“哪个毕竟是?”师云:“老僧是毕竟。你不解问者话。”学云:“不是不问。”师云:“毕竟在什么处!”
              (169)问:“不挂寸丝时如何?”师云:“不挂什么?”学云:“不挂寸丝。”师云:“大好不挂寸丝。”
              (170)问:“如救头燃的人如何?”师云:“便学。”学云:“什么处?”师云:“莫占他位次。”
              (171)问:“空劫中阿谁为主?”师云:“老僧在里许坐。”学云:“说什么法?”师云:“说你问的!”
              (172)问:“承古有言:‘虚明自照。’如何是自照?”师云:“不称他照。”学云:“照不著处如何?”师云:“你话堕也。”
              (173)问:“如何是的?”师云:“一念未起时。”
              (174)问:“如何是法王?”师云:“州里大王是。”云:“和尚不是?”师云:“你拟造反去,都来一个王不认!”
              (175)问:“如何是佛心?”师云:“你是心,我是佛,奉、不奉自看!”学云:“师即不无,还奉得也无?”师云:“你教化我看。”
              (176)问:“三身中,哪个是本来身?”师云:“阙一不可。”
              (177)问:“未审此土谁为祖师?”师云:“达磨来,这边总是。”学云:“和尚是第几祖?”师云:“我不落位次!”学云:“在什么处?”师云:“在你耳里。”
              (178)问:“不弃本,不逐末,如何是正道?”师云:“大好出家儿。”学云:“学人从来不曾出家!”师云:“归依佛,归依法。”学云:“未审有家可出也无?”师云:“直须出家。”学云:“向什么处安排他?”师云:“且向家里坐。”
              (179)问:“明眼人见一切,还见色也无?”师云:“打却著。”学云:“如何打得?”师云:“莫用力。”学云:“不用力如何打得?”师云:“若用力即乖。”
              (180)问:“祖佛大意,合为什么人?”师云:“只为今时。”学云:“争奈不得何?”师云:“谁之过?”学云:“如何承当?”师云:“如今无人承当得!”学云:“与么即无依倚也?”师云:“又不可无却老僧。”


            9楼2015-08-31 11:17
            回复
                (181)问:“了事的人如何?”师云:“正大修行。”学云:“未审和尚还修行也无?”师云:“著衣吃饭。”学云:“著衣吃饭寻常事,未审修行也无?”师云:“你且道我每日作什么!”
                (182)崔郎中问:“大善知识,还入地狱也无?”师云:“老僧末上入!”崔云:“既是大善知识,为什么入地狱?”师云:“老僧若不入,阿谁教化汝!”
                (183)问:“毫厘有差时如何?”师云:“天地悬隔。”云:“毫厘无差时如何?”师云:“天地悬隔。”
                (184)问:“如何是不睡的眼?”师云:“凡眼、肉眼。”又云:“虽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学云:“如何是睡的眼?”师云:“佛眼、法眼是睡的眼。”
                (185)问:“大庾岭头趁得及,为什么提不起?”师拈起衲衣,云:“你甚处得者个来?”云:“不问者个。”师云:“与么即提不起。”
                (186)问:“不合不散如何辨?”师云:“你有一个,我有一个。”云:“者个是合,如何是散?”师云:“你便合。”
                (187)问:“如何是不错路?”师云:“识心见性是不错路。”
                (188)问:“明珠在掌,还照也无?”师云:“照即不无,唤什么作珠?”
                (189)问:“灵苗无根时如何?”师云:“你从什么处来?”云:“太原来。”师云:“大好无根。”
                (190)问:“学人拟作佛时如何?”师云:“大煞费力生。”云:“不费力时如何?”师云:“与么即作佛去也。”
                (191)问:“学人昏钝在一浮沉,如何得出?”师只据坐。云:“某甲实问和尚。”师云:“你甚处作一浮一沉。”
                (192)问:“不在凡,不在圣,如何免得两头路?”师云:“去却两头来答你。”僧不审。师云:“不审,从什么处起?在者里,从老僧起;在市里时,从什么处起?”云:“和尚为什么不定?”师云:“我教你,何不道‘今日好风’。”
                (193)问:“如何是大阐提的人?”师云:“老僧答你还信否?”云:“和尚重言,哪敢不信?”师云:“觅个阐提人难得!”
                (194)问:“大无惭愧的人,什么处著得?”师云:“此间著不得。”云:“忽然出头争向?”师云:“将取去。”
                (195)问:“用处不现时如何?”师云:“用即不无,现是谁。”
                (196)问:“空劫中还有人修行也无?”师云:“唤什么作空劫?”云:“无一物是。”师云:“者个始称修行;唤什么作空劫!”
                (197)问:“如何是出家?”师云:“不履高名,不求苟得。”
                (198)问:“不指一法,如何是和尚法?”师云:“老僧不说茆山法。”云:“既不说茆山法,如何是和尚法?”师云:“向你道不说茆山法。”云:“莫者个便是也无?”师云:“老僧未曾将者个示人。”
                (199)问:“如何是目前独脱一路?”师云:“无二亦无三。”云:“目前有路,还许学人进前也无?”师云:“与么即千里万里。”
                (200)问:“如何是毗卢向上事?”师云:“老僧在你脚底。”云:“和尚为什么在学人脚底?”师云:“你元来不知有向上事。”
                (201)问:“如何是合头?”师云:“是你不合头。”云:“如何是不合头?”师云:“前句辨取。”
                (202)问:“如何是和尚的的意?”师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203)问:“澄澄绝点时如何?”师云:“堕坑落堑。”云:“有什么过?”师云:“你屈著与么人。”
                (204)问:“未审出家誓求无上菩提时如何?”师云:“未出家,被菩提使;既出家,使得菩提。”
                (205)有秀才见师手中拄杖,乃云:“佛不夺众生愿是否?”师云:“是”。秀才云:“某甲就和尚乞取手中拄杖,得否?”师云:“君子不夺人所好。”秀才云:“某甲不是君子。”师云:“老僧亦不是佛。”
                (206)师因出外,见婆子插田,云:“忽遇猛虎作么生?”婆云:“无一法可当情。”师云:“唋。”婆子云:“唋”师云:“犹有者个在。”
                (207)有秀才辞去,云:“某甲在此括挠和尚多时,无可报答和尚,待他日作一头驴来报答和尚。”师云:“教老僧争得鞍。”
                (208)师到道吾处,才入僧堂,吾云:“南泉一只箭来。”师云:“看箭。”吾云:“过也。”师云:“中也。”
              赵州禅师语录卷中
                (209)师上堂,示众云:“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菩提、涅盘、真如、佛性,尽是贴体衣服,亦名烦恼。不问即无烦恼,实际理地,什么处著。一心不生,万法无咎。但究理而坐二三十年,若不会,截取老僧头去。
                梦幻空花,徒劳把捉;心若不异,万法一如。既不从外得,更拘什么。如羊相似,更乱拾物安口中作么。老僧见药山和尚道:‘有人问著,但教合取狗口。’老僧亦道:‘合取狗口。’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一似猎狗相似,专欲得物吃。佛法向什么处著。一千人万人尽是觅佛汉子,觅一个道人无。若与空王为弟子,莫教心病最难医。
                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坏。从一见老僧后,更不是别人,只是个主人公。者个更向外觅作么?与么时,莫转头换面即失却也。”
                (210)问:“百骸俱溃散,一物镇长灵时如何?”师云:“今朝又风起。”


              10楼2015-08-31 11:17
              回复
                楼主你有一样我没有的,教教我呗


                19楼2015-09-04 16:44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北20楼2016-04-30 11:24
                  回复
                    感谢!买了一本禅山禅水的书,看他们的故事很有意思。


                    IP属地:广东21楼2018-03-04 23: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