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吧 关注:338,385贴子:3,256,711

水下弹防御不能只看高度,更要看布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被俾斯麦完爆的偷工减料纳尔逊镇楼

两条弹道线,一条20度一条30度,后者主要为模拟存在航线交角的情况。


1楼2015-09-05 15:37回复
    上图中南达的吃水是加强放空之后的,而黎塞留和KGV是加强放空前的原装吃水情况。改造之后吃水都增加了0.5米,相应的水下装甲带高度也要提高,实际的水下弹防护要更深一些。


    6楼2015-09-05 15:47
    回复
      水下弹防护分为三种情况:
      1-御敌于TDS之外,这是上等。
      2-御敌于核心舱之外,这是中等。
      3-水下裸奔,这是下等。
      防御过程一般是渐进的。
      KGV主装延伸极大,如果来袭炮弹相对高一些,是足以御敌于TDS之外的,这样不进水漏油,不牺牲储备浮力,效果是最好的。如果来袭炮弹很低,像俾斯麦打POW那一发,由于在水中前进距离远,动能衰减,可以被防雷隔舱挡住,也就实现了御敌于核心舱之外。KGV的水下防护是相对理想的。
      黎塞留的情况比较特殊。内置倾斜主装,虽然绝对高度较大(3.5米),但弹道高度比起KGV是较低的,和2.2米的俾斯麦的差距也相对有限。他的TDS设计特殊,即便侵入TDS外层也不会进水漏油,因此如果打到主装下缘,也不过是穿过泡沫橡胶弹出去了,防御效果也是较好的。但如果来袭炮弹较低,主装拦不住,进入了TDS,由于最后的隔板较薄,是存在着一定危险的。但TDS纵深较大,很可能炸在外面。
      俾斯麦垂直外置,弹道高度相对来说是不小的,但绝对高度毕竟有限。如果炮弹较高,御敌于TDS之外也是可能的,效果也是较好的。但如果炮弹较低的打进来,由于TDS设计不合理,炸在液舱里也是比较危险的。
      南达的内置倾斜装甲带,要起作用就必然要让炮弹砸进TDS,进水漏油避免不了。相对好一些的是对核心舱的保护。但如果炮弹位置较深,穿透下沿变得很薄的装甲进入核心舱,也是有一定危险的。从弹道高度和TDS布局来看,他对核心舱的水下保护和KGV差不多是同等的。但KGV可以避免进水漏油,这点上南达是比较差的。
      最后是最差的纳尔逊。从顶楼的图上看,装甲带下沿基本就在20度来袭炮弹从设计水线射入的延伸线上。水下装甲的弹道高度聊胜于无,一个横摇就能露出来。鱼雷隔舱较浅而装甲又薄,基本是没有水下弹防御能力的。


      7楼2015-09-05 16:12
      回复
        顺便吐槽一下鸡贼的美国人。
        看南达的吨位注水是怎么来的?
        一,内置装甲,33米的最大舰宽,最大甲板宽度也就30米。
        二,皮带装甲。Class A高度不到10尺,约3米,下面全是Class B来凑。
        代价:
        需要额外的设计来补足储备浮力和燃油的可能损失。
        同等深度,别国表面硬化装甲的水下防护效果当然强于他家均值甲。对亏美国船个个超重超载,CB压在水下较深,这才没构成明显的防护弱点。
        ——但衣阿华超重过分,满载主装干舷仅剩2尺,简直比沙恩还要感人


        8楼2015-09-05 16:36
        收起回复
          Class B有多水?神教不就说过30度角下比表面硬化装甲还要好这是怎样解释?然而上部12.1英寸Class B也有1M左右高?这叫水别人怎活?


          IP属地:广东9楼2015-09-05 17:56
          收起回复
            支持,话说维内托这个防御怎么样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5-09-05 18:16
            收起回复
              前辈出山 英吹们都不敢吭声
              水中弹效应是在24年日本于土佐打靶试验时发现的。对1922年的纳尔逊来说这要求也未免太高了,横向对比来看纳尔逊之前的船只也没有这方面防御力突出的。科罗拉多的水下防御也是悲剧一个..

              DNC大脑残之名毋庸置疑,但至少设计纳尔逊的时候脑子还没脑残到那程度.
              诚如前辈所言科罗拉多的长度固然优秀但对比纳尔逊之流并没有优秀到哪里去


              IP属地:浙江11楼2015-09-05 20:11
              收起回复
                所以说其实美国战舰的水下防护其实不怎么样?


                IP属地:上海12楼2015-09-05 20:11
                收起回复
                  所以说,内置主装带是有问题滴,不管炮弹有没有击穿主装,船壳上肯定会被开洞,进水漏油再所难免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5-09-05 20:47
                  收起回复
                    嗯,有意思,但水中弹是霓虹在24年发现的,说纳尔逊是偷工减料未免也太强求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9-05 23:12
                    收起回复
                      如果水平防护足够强悍,那么考虑到水中弹的因素,上药下弹比上弹下药更有利。这样说可以吗?


                      IP属地:广西15楼2015-09-06 00:10
                      回复
                        这样啊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9-06 01:03
                        回复
                          南达设计的时候就考虑了水中弹,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class B部分近距离的时候受海水保护,炮弹能绕过海水的情况综合入射角应该大于45°了,远在上面class A的免疫下限外了。不知道美国人这样做对于南达这样昂贵的战列舰能省下多少钱。


                          IP属地:山东17楼2015-09-06 01:11
                          收起回复
                            看看文盲现眼是怎么现的
                            “御敌于TDS之外”是指,对水中弹的防护不以牺牲TDS隔舱中的燃油和储备浮力为前提。上面的论述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很明确了。
                            楼上这莫名其妙来指控我“靠着那点船壳想挡住水中弹”,简直不知道小学修没修过语文。
                            俾斯麦和纳尔逊的水下防护面积,一楼贴的图清楚明白。俾斯麦的水下防护高度是纳尔逊的两倍,这不叫完爆还有什么叫完爆?


                            19楼2015-09-06 12:01
                            收起回复
                              而且纳尔逊的水平防护也别嘲笑俾斯麦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5-09-06 12: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