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吧 关注:246贴子:2,682
  • 19回复贴,共1

【戏说历史】汉武帝西域战略:打破C形包围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两伐大宛:汉武帝的武力开埠
  仅用“丝路基金”开道是否就能摆平一切?答案是否定的。
  无论是广义上的西域,还是狭义上的西域,从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民族,与汉朝的关系,最初不过是贪汉财物。这在张骞出使乌孙时可见一斑,乌孙王在面对琳琅满目的汉朝奢侈品时,竟然对张骞行了拜见单于一般的礼节。“因汉绝远”,所以西域各国怕匈奴多于怕汉朝,甚至抢掠、攻杀汉使。汉使的队伍,实际上是官方商团,除政府官员外,还有企业家、赐物、财货,掠杀汉使竟成了丝路小国发财致富的最佳途径。而匈奴在西域设有“僮仆都尉”,征收税负,征发兵源,小国稍有忤逆,随即大兵相向。


IP属地:山东1楼2015-10-02 13:19回复
      汉朝的“盟国”与高铁
      第二次重大胜利,则源于汉朝“远交近攻”策略之奏效。乌孙国在葱岭北,大宛、康居东,与汉朝不接壤,不会产生大的纠葛,但也不算太远,汉的羽翼差不多能罩到。乌孙常受匈奴欺凌,兵将较多,有一定作战能力。汉朝这次选择的方式,是和亲+战争红利。和亲的承载者,是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尤其解忧,足以跻身中国历史最佳女外交官之列。解忧一直在影响乌孙政局,促使乌孙和汉共击匈奴。如昭帝时,汉将常惠发兵乌孙兵,乌孙王自率五万骑从西方进入匈奴领土,斩首4万级,马牛羊驴驼70余万头,乌孙可自行支配战利品。在汉朝的主导下,参与战争,从中分得红利,也成为西域各国的经济来源之一。再往后,不单对匈奴,对西域内反叛汉朝的国家,也采取了这种形式。如陈汤、甘延寿击北匈奴、班超伐龟兹,基本上都大量征发西域兵。


    IP属地:山东4楼2015-10-02 13:20
    回复
        第三次重大胜利,源于汉之“西域都护”超越匈奴之“僮仆都尉”。西域都护的前身是屯田官,这些屯田点,既是往来客商、使者的驿站,也是汉朝屯卒的军粮来源。一方面满足了丝绸之路往来的安全需求,一方面不至于劳顿西域各国,加重它们在粮秣供给方面的负担,类似美国西进运动时的“毛皮驿站”。汉昭帝时,与匈奴争夺车师,胜利,丝路南道畅通。后来匈奴的日逐王降汉,北道也通。都护府成立,郑吉成为汉朝第一任西域都护。这意味着天山南北,也就是狭义上的西域,正式纳入了中国领土。汉朝在这里采取羁縻治理,经济上不敛赋税,不摊粮饷,而往来客商和使者,以及时不时发生的战争掠夺行为,使西域小国的利益评判,明显倒向了汉朝。政治上则为西域小国调节矛盾、保障安全。匈奴则不同,僮仆都尉,顾名思义,西域各国皆为匈奴仆役,只有掠夺,没有关爱;只有践踏,没有共存。汉朝为西域小国提供了和平、安全、发展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匈奴的僮仆都尉“遂罢”。此外,对于葱岭外诸国,如康居、安息、条支等,汉朝始终坚持互利互惠原则,商贸优先。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皇帝安敦派使团来华,都是丝绸之路国际交往的佳话。汉在葱岭外,营造了一个“结盟组织”。


      IP属地:山东5楼2015-10-02 13:20
      收起回复
        转帖


        IP属地:山东7楼2015-10-02 13:20
        回复
            上天给了汉朝君臣一个机会。
            汉武帝从匈奴降卒口中得知,匈奴袭破了一个名叫大月氏的游牧民族,将他们国王头颅制成了饮器。大月氏国恨家仇,希望与他国结盟,共击匈奴。要通使大月氏,必须取道匈奴,一路凶险,说不定就交代在路上了。朝廷发布了招募令,一个叫张骞的郎官应聘。
            张骞是汉中人,此地南接巴蜀,北望关中,属于通衢,这开阔了张骞眼界。而擅长武艺与骑射,也是作为郎官的必备条件。张骞的使团有100多人,从陇西出发,踏上了漫漫西行之路。这里的使团,除汉使的随员、将吏之外,可能还有民间企业家——富贵险中求,只有高额的利润才能驱使人走上绝域。队伍里既有汉廷的赐物,也有商人的货品。
            史书上记载,张骞一行不久就被匈奴兵抓住了,还被带到王庭,单于亲自质问他:大月氏在匈奴西北,汉使想作甚?假使我派人出使南越,要经过汉地,你汉朝愿意么?张骞被困在匈奴十几年,娶妻生子,但力保汉节不失。随着看管日益松懈,张骞和部分随员逃出了匈奴,西行数十日,来到了一个国家。这是大月氏吗?不是。这里叫大宛,张骞向大宛王阐述了汉廷的意图,并描绘了汉朝的富庶,希望与之通好,大宛方面便向导指引张骞一行,经康居到达大月氏。
            此时的大月氏已经占据了中亚国家大夏的领土,肥沃安逸,已无复仇之志。张骞呆了一年,遂经南山(昆仑山)回国,途径青海羌人地区时,又被匈奴捉住,乘单于新死,国内大乱之际,才与匈奴妻子、向导甘父回到长安。出发时的100多人,只剩下张骞与甘父两人了。


          IP属地:山东10楼2015-10-02 13:21
          回复
              一切都茅塞顿开了!打通西域,由汉朝来接管丝绸之路,打断匈奴的经济命脉;再施以持续的军事打击,减少匈奴的有生力量。就这么做!
              汉朝君臣的执行力极强,这一点值得当下政府和企业学习。
              公元前121年——张骞回国后的第5年,只有19岁的“95后”将军霍去病,发动河西会战,将匈奴势力逐出河西走廊,彻底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通道。
              公元前119年——河西会战两年后,汉廷又发动了漠北会战,卫青和霍去病双璧同耀,一出定襄,一出代,击破单于本部,杀匈奴士卒10万以上,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祭天;同时,武帝设盐铁官,算缗钱,筹集军费。从此以后,漠南无王庭。笔者多年来一直认为,漠南、河西、漠北三场会战,是汉匈之争的主要转折点。但目前看来,也许只是为了争一个时间差——给我几年时间,我要完成一个前所未有的伟业!


            IP属地:山东12楼2015-10-02 13:21
            收起回复
                是的,就在这一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此时从长安到葱岭,已无匈奴威胁,一路通畅。张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使遗之他国。”这大概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丝路基金”了。张骞既是“丝路基金”的支配者,也是汉朝西域政策的前方指挥官。史载张骞的性格是:“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蔍夷爱之。”这里面包含两个信息,一是要宽厚,二是要强悍。


              IP属地:山东13楼2015-10-02 13:21
              收起回复
                转帖


                IP属地:山东14楼2015-10-02 13:21
                收起回复
                  万岁殿中传斧声,烛影映出人杰形。
                  为使百将从主御,高粱河边逞威名。
                  纵然股为流矢中,驴车漂移举世惊。
                  将军出征授阵图,临阵对敌失先机。
                  辽军压境到澶渊,官家百僚惧不行。
                  忙把国都向南迁,成都金陵二选一。
                  幸得寇相力主战,赔款卅万劝退兵。
                  渴望玉玺明正统,雕个假的慰圣意。
                  假宗泰山巡幸后,自此再无封禅行。
                  东京城中百万兵,多如腐木武不精。
                  三易回河殃万姓,年年岁币不曾停。
                  积贫积弱成定论,三司三冗史留名。
                  青黄不接民疲老,又闻重熙要增币。
                  熙宁另寻强国路,却被李朝屠南宁。
                  五路兴师多惨败,五番伐夏无功名。
                  端王斥资燕云复,轻歌曼舞两升平。
                  联金灭辽想沾光,主力又被契丹擒。
                  遣使道歉忙送礼,金使暗地很生气。
                  开封城上布六甲,徽钦二帝雪国行。
                  金人隔河一夜鼓,吓退对岸十万兵。
                  汴梁一陷溃千里,七帝八陵被夷平。
                  六宫嫔妾成军妓,太后改嫁北国兵。
                  可怜京城千家女,犹向江东望太平。
                  康王辗转逃海上,女真追兵到金陵。
                  七年北伐如一梦,武穆含恨风波亭。
                  为保江南有半壁,奏章都写臣构敬。
                  心有壮志图光复,却无铁马伐燕京。
                  几番出师皆不利,先送人头再送礼。
                  竟以伯侄相谓称,嘉定和议又添金。
                  钱塘江畔迷离景,夜夜笙歌与谁听?
                  蒙元南下临安没,节节败退到伶仃。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2-02-15 23: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