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秋文学社吧 关注:178贴子:9,395

遇见你,不甚荣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07年9月,第一次离开家乡出远门。带着迷茫与憧憬,揣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那趟旅程,开始了平淡无奇的校园生活。
在同学的影响下,拿到人生中第一支能够上网的手机后,一头扎进了3G门户里看了第一本网络小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入了坑。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10-25 23:26回复
    在那之前的业务时间里,大部分时间消耗在图书馆里吧。要不然就是在校外的那间昏暗的小书店里埋头啃书,似乎还被老板娘赶了几次后开始租书看。
    印象中最疯狂的一次,是和好友去了一趟书城,那时候身上没多少钱,但是为了买那书本资料,两人用外套包着书本硬生生在雨中奔走了十几个站,回到宿舍两人全身都是湿漉漉的,但书还是干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10-25 23:37
    收起回复
      唔,那会QQ已经有了。电脑课上带着好奇在同学的怂恿下注册了一个号。想想,若是没有这份好奇怂恿,大概也不会有这一段刻骨的回忆。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5-10-25 23:45
      收起回复
        手机阅读时,无意间登录了网页版的qq并且进入了家园。开始并不大注意,仅是被里面家园的“种花”游戏吸引。不知你们还记不记得,那里面的花园?嗯,那时候看书倦了就爱在那消遣,攒了许多花后,开始送同学。也是在那时,兴起了兴趣开始乱逛,然后逛到一个家族——读者。
        有本众所周知的杂志叫“读者”,对于我这个经常购买的人来说,看到这两个字时很有亲切感。那时天真的以为自己遇到了该杂志的网络驻点,然后兴冲冲地点了加入,等待审核的时候还跑到论坛里逛帖子。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5-10-25 23:59
        回复
          逛的被加精的帖子,瞅着觉得不错便开始渣在这里,放学后拧着按键拧得手酸。慢慢的,在看了十几页后,忍不住回复了。忘了说,那时已经被审核通过,因此也增涨了几分勇气,开始某种无意识的写评文,发表自己的看法。
          还记得有个故事之类的公共论坛里,有人在上面转载了一篇蔡骏的推理小说。哈哈,那时看得着迷,对于作者某些情节进行了批判,之后被楼主发鄙视,说了一通。现在想起还是想笑。
          嗯,也是那时候,收到了一封家信。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5-10-26 00:15
          回复
            等下文,话说楼楼好眼熟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10-26 00:31
            收起回复
              一封来自一个叫着“飞翔”的家信。
              信的大致内容是翻到了你对我文章的评论,然后什么什么。开始了你来我往的回复。
              在这位网友的鼓励下,我开始在读者家族里写文发帖。我的第一个帖子里,称他为老师。
              起初,非常认真的审理他给我的每个命题或半命题的作业,每次动笔前都会在稿本上先写,改了又改,最后才按着手机键盘照着稿子一个字一个字输入。看着那一篇篇洋洋洒洒的文章,非常有成就感。
              谁都不例外,发帖后,都会期待被回复。
              下课也好,放学也罢,只要有空就会抓着手机上线查看。
              当看到帖子被加精的时候,又惊又喜之际。飞翔说,第一篇加精,以此鼓励。
              我默然。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5-10-26 00:34
              回复
                年少轻狂,虽然知道自己的文笔勉强,但因着鼓励而被认可的加精,我并不满意。然后有了后面没日没夜,从青涩到熟稔,中间给自己怎么打气的?我忘了。
                初中的时候,自己就非常喜欢看书了,遇着喜爱的句子、格言或者诗句等都会抄在本子上,空了就看,实在喜欢得不得了的就会默背起来;写作文的时候最喜欢翻看这些本子由此找灵感。
                大抵是在校生活比较清闲,疯魔了般收集美文,还在图书馆、书店等地啃了好几本心灵鸡汤。囧
                不经意间,在一本中英小说的背面,看到了“书虫”的字样,怔愣了许久,以致有了后来自诩书虫的我。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5-10-26 00:51
                回复
                  书虫的名号,后来随着一叶秋文学社的建立被叫开了。这是后来的意想不到的,彼时只是想被认可,然后加入当时读者家族里的一个文学社——箫乐文学社。
                  淡雅香,当时箫乐文学社的副社,读者家族的副版。
                  第一次清楚的认知到“文尔雅”这个形容词,在他身上如此贴切。
                  知道他,是在我一次作业的交付后。
                  他在文下的鼓励和与我们的互动中,给人十分温和的感觉。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5-10-26 01:03
                  收起回复
                    坐等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10-27 18:17
                    回复
                      飞月文学社,最初便是由这几人组成。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5-10-28 00:11
                      回复
                        没有了吗?不继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11-16 20:24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16楼2015-11-22 21:32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3-25 08:56
                            回复
                              等到了现在哟哟


                              18楼2016-03-25 10: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