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见性吧 关注:3,243贴子:27,272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谁能谈谈对这句话的感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1楼2015-11-06 08:47回复
    第八组“相忘”与第九组“独照”并列。老牧人在晚霞中怡然忘情地横笛独奏。笛声悠扬动听,连天上飞过的仙鹤也为之却步。旁边年青的牧人听得如痴如醉,正偏着脑袋为老牧人击拍而歌。如此优美的笛声却没有使旁边的牛受到干扰,它依然悠闲地舔着蹄。牛的鼻绳也不用掌握在牧人手中,而是随意地绕在牛脖子上了。老牧人的牛更是连鼻绳也解除了,它正在一旁仰颈畅饮山泉。这说明人的心性已不再执着于外界的诱惑而显得纯净自乐。但牛在饮水就表明它对外界还有需求。对外界还有所求,烦恼就不能净绝,所以还需继续修炼。


    3楼2015-11-06 21:48
    回复
      我去搬运过来的,你们自己看吧,不是我写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11-08 21:17
      收起回复
        -------------不应当住着于物质的形相上而生心,也不应当住着于声音、气味、味道、触觉、思想概念等尘境生起妄心,而是应当于实相本来没有住着之中自然地生起妙用的心念与行为。


        8楼2015-11-09 08:44
        回复
          谈出来的都是第二性的东西…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11-09 15:50
          收起回复
            见一切相非相(明性),相来之所无别(如来无相)。
            法无碍体于相,于本体生灭。
            俱足空性本清净,明照非非相。
            故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等等如是。内藏不二。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11-21 23:49
            回复
              何为所住,就是攀缘执持,意识心领受抓取五根所入,就像八爪鱼一样,攀缘外境,有所攀缘执持,就会反被所攀所执之物所禁锢,徒生烦恼,就像一只猴子隔着半开的抽屉抓抽屉里的桃子,握住桃子就抽不出爪子,唯有放下才能自由,应无所住,就是放下意识心执取攀缘的本性,反还五根领受,取消所取之物的禁锢,也就让能取的意识心纯然自在,意识心领受力一直都在,但是攀缘性取消,剩下的就是澄澄湛湛,空空朗朗本际的领受,此是为明心。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09-12 18:21
              回复
                开悟者开悟后随口一说的东西而已,依文解意基本没有参考价值,因为基本是错的,出发点不对。
                开悟了就知道就是这么回事,没有什么赘余的描述,套各种经论的描述的,一眼就能看出是复读机。
                只要没有开悟,感受不会是准确的。
                慧能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悟,事实上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恰好说到这句话时,他的机缘满了,因满了,果就出来了,心就自然大悟了,大悟就是果。


                IP属地:广西16楼2018-09-30 18:17
                收起回复
                  无所住处是三维以上的时空,所住处是三维和以下的时空,然后你在想想吧😄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8-10-01 16:43
                  回复
                    就是叫你别胡思乱行。简单吧,


                    18楼2018-10-19 16:14
                    收起回复
                      虽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然而不说谁得明了。心不起是为死寂,金刚般若是绍隆佛种,岂能沉寂,故当生心而无所住著。
                      修行四字,信解行证。无信难得正解,不解难成正信;信解不行空谈,信解行了方证。
                      愚人浅见,贻笑大方。


                      19楼2018-11-05 19: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