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吧 关注:490,926贴子:7,396,999

【转】《科幻边界上的诸神复活》---刘慈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文了,不过之前没看到有人搬,所以贴过来我也说一句


IP属地:天津1楼2015-11-16 19:41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11-16 19:42
    收起回复
      先扯远些: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科幻形式,我们称其为蒸汽朋克。在这类科幻作品展现的不是我们现代人想像的未来,而是过去(大多是十八未和十九世纪上半叶)的人想像中的现在。在蒸汽朋克影视中,我们可以看到蒸汽驱动的大机器,像巡洋舰般外形粗陋的飞行器,到处是错综的铜管道和古色古香的仪表。蒸汽朋克让我人想起了凡尔纳所描绘的天真的大机器时代,也提醒我们,过去人们对未来的想像与后来的真实是相差很远的。我们还注意到,这种差距不在于未来人类能从科学获得的力量,而在于这种力量的外观和形式。蒸汽朋克中的人类尽管使用粗陋的技术,但其拥有的能力与真实的现代不相上下,使我们惊讶的是那看上去完全两样的世界,像一个怀旧的梦。
      回到现在,我们想像中的远未来与真实的有多大差距呢?如果现代人被抛进十万年后的时代,他们的第一感觉是什么?科幻文学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描述,我们也从影视中看到了那些想像中的未来世界:铺天盖地的电脑屏幕,蝗群般的飞行器,耸入去端的高楼……但如果我们被抛进真实的远未来,可能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科幻小说和电影很可能都错了,像蒸汽朋克一样,错在感觉上。这些对远未来的描述最大的误区在于:看到了技术。而在真实的远未来,我们可能看不到丝毫的技术,我们所知道的技术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有神力和魔法。我们对十万年后世界的陌生感,不是人对人的世界的陌生,而是人对神的世界的陌生。
      我一直在寻找那种感觉,去年在五台山找到了。当我走近庙宇里那轻烟缭绕中由文殊菩萨和八大金钢构成的神的世界时,突然悟到,真实的远未来在我们眼中可能就是这个样子!与其它的宗教相比,印度教和佛教的世界最神秘,也最具超凡的力量感。仰望那些怪异而神圣的神的形象,我们有蚂蚁仰望人的感觉,而其中复杂得让人目眩的世界体系的设定,更是令我们迷惑和惶恐。以此为基调想像十万年后的世界,至少在感觉上不会有错。
      就是1968年出版并获当年雨果奖的《光明王》。


      IP属地:天津3楼2015-11-16 19:42
      回复
        《光明王》的另一个特点,是神性与技术溶合在一起。除了那些与印度神话中无异的惊天动地的古典神性外,小说中还出现了大量的技术描写。神话的金翅大鸟与技术的雷霆战车一起翱翔在天空,凡界与天庭的联系显然是通过无线电通讯,梵天等神使用水晶显示屏,天庭中有读取脑电波的思想探针,凡界的庙宇中也充满了技术,信徒向神进贡的祈祷机器显然是一台电脑控制的玩艺儿,死神阎摩本身就是一名科学家......
        这就出现了另一个有趣的问题:《光明王》中神性与技术的关系是什么?最简单的答案是其中的技术与神性是分离的,技术不过是众神外在的工具与玩物。但《光明王》虽然充满奇幻色彩,西方却一直将它视为科幻小说,我们也可以试着从科幻角度理解这两者的关系。
        首先我们发现,与印度神话中的诸神相比,小说中诸神的神性显然弱了许多。在古印度神话中,梵天是创造之神。出自于梵卵,用意念力量把卵分为两半,一半为天一半为地,创造出地、水、风、火、空五大元素和世间万物,在史诗中也被称为“创造者”;毗湿奴是保护神,也称“遍入天”,“那罗延”,遍入即无所不在,《摩诃婆罗多》说他是宇宙主宰,每当世界末日,吞宇宙入腹,躺于巨蛇背上休息,醒来时再从莲花中重造世界;湿婆是毁灭之神,他的舞蹈能征服世界和反对他的苦行者。《光明王》中的诸神显然没有这类本事。请看如下细节:
        萨姆照做了。当他再次抬起头来,发现梵天高坐在红色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宝座上,头上张着一顶与宝座匹配的华盖。
        “看起来可不怎么舒服,”他评论道。
        “海绵乳胶的垫子,”梵天微微一笑。“愿意的话,你可以吸烟。”
        这很有趣地暗示了神的局限和人性,在《光明王》中,神也参与轮回,将意识从一个身体转移到另一个身体;还有后来梵天等神被谋杀并轻易被取代,也显示了这个世界的诸神神性的弱化。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猜测,《光明王》中的神性,不过是发展到终极的已经质变的技术?而其中那些我们认得出来的技术,那些主人公要为人类盗取的天火,不过是神进化留下的阑尾?
        《光明王》使我们可以杜撰两个很不严谨的幻想文学概念:古典神性和技术神性。前者存在于传统的神话和宗教中,后者则是科幻中超度发展的终极技术。古典神性与由技术神性与有相似之处,我们都不可能知道两者的原理。对于前者,原理根本就不存在,后者的原理虽然存在,但技术已走得太远,其原理是我们凡人不可能参透的,就像鲁班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搞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样。与古典神性相比,技术神性更加广阔,更加变幻多彩,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集。古典神话中的一切神性都可能由技术神性实现,而技术神性所涉及到的时空尺度和能量级别远大于古典神性,传统神话的世界半径一般都小于月球轨道,技术神性却可能越过200亿光年,到达已知宇宙之外。


        IP属地:天津5楼2015-11-16 19:43
        回复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幻想文学世界的两个泾渭分明的国度:当技术发展到具有神性时,科幻也就变成了现代奇幻。阿瑟.克拉克关于技术与魔法的论述,更像是给科幻文学划定的界限。应该承认,现在的奇幻作品中描写的神性大部分还是古典的,但技术神性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光明王》中那存贮着萨姆意识的金色祥云就是一个例子,而这部小说本身,正是建筑在幻想文学两个国度交界处的一部宏伟的经典。


          IP属地:天津6楼2015-11-16 19:43
          回复
            这个算打脸么??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5-11-16 20:41
            收起回复
              这算什么?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11-16 20:42
              回复
                卧槽,刚想看《光明王》再往下翻直接被大刘剧透了


                IP属地:重庆10楼2015-11-16 20:43
                收起回复
                  所以说,大规模预言未来社会的,通常都不靠谱。跨度大到一定程度后,连人性都会变,甚至作为人类文明的整体都会变得面目全非。当然科技的发展会极大地影响这些,而科技的系统性进步是最难预料的。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预言错了一个小小的科技方向,未来就会全不一样。而我们的科技发展是充满着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所以根本无法做出细节上的整体预言。但我们或许可以估计一下人类与科技之间的高层次的对应关系,从哲学的高度来推测一下科技的大致走向,并以此为基础来推测未来社会的大体走向,这或许会更靠谱些。但是要预言未来的细节,特别是整体的细节,基本都是现代高科技的扩大版而已。


                  IP属地:上海11楼2015-11-16 20:53
                  收起回复
                    好贴帮顶
                    很喜欢这种故事和评论交在一起的文章,有趣又引人深思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11-16 21:04
                    回复
                      把现代的普通文学穿越送到100年前,也一定会被那时的人定义为奇幻小说吧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5-11-16 21:49
                      收起回复
                        大刘就是大刘,很普通的朋友。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11-16 22:14
                        收起回复
                          哎,@厉风…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5-11-16 22:26
                          回复
                            其实我觉得最近三体吧是水的比较多,文学创作也高了些,应该平衡一下,当然我也不懂技术,就少开主题帖吧


                            IP属地:上海16楼2015-11-16 23: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