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吧 关注:73,658贴子:465,614
  • 3回复贴,共1

看看巴利圣典佛法的单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部.马哈咖咤亚那贤善一夜经》,是以著名的贤善一夜诗为中心,那是一组佛陀所说的诗,在僧团内广为流传。此诗强调放弃渴望过去与期盼未来的必要,并呼吁要勇猛精进,洞见当下名色法无常、苦、无我的实相。许多佛弟子都将它与佛陀的解释牢记在心,并以它为禅修的妙方与说法主题。然而,三弥提比库却不知道这首诗,更遑论它的解释。某个慈悲的天神很同情他,有天清晨来找他,劝他学习贤善一夜诗与解释。三弥提比库于是请求佛陀教授,佛陀便诵出此诗:“众生不应念过去,或寄希望于未来,往昔已成身后事,未来渺茫不可知。应于心中生洞见,安住当下念分明,应知此事并确信,不屈不挠不动摇。今日应精进努力,明日即死未可知?面对死魔无可逃,身家财产皆须抛。彼若如此勤安住,无分昼夜不间断,寂灭圣者如是说,彼已有贤善一夜。”然后世尊起身,进入住处。三弥提比库与当时在场的其他比库,一起去请马哈咖咤亚那尊者详释。一如《蜜丸经》的前文,马哈咖咤亚那尊者先是指责他们,但之后还是同意分享他对此诗的了解。他取前两行为解释的主题,分别以六入处加以说明。有人“念过去”,当忆念过去所见的眼根与颜色境,便将它们安住在欲爱中;对于其他五根与五境也是如此。当将心,放在体验未来尚未遭遇的根与境时,他便“植希望于未来”。当不和忆念过去与渴望未来感官经验的欲爱缠缚在一起时,他就“不念过去或不寄希望于未来”。同样地,内心被当下根与境的欲爱所束缚者,即称为“于当下被征服者”。而不受制于欲爱时,即称为“于当下不屈服者”。再一次,比库们回去找世尊,佛陀说:“如果你们问我此事的意义,我的解释将会和马哈咖咤亚那所作的解释一样。”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5-11-28 11:41回复
    众生不应念过去,或寄希望于未来,往昔已成身后事,未来渺茫不可知。应于心中生洞见,安住当下念分明,应知此事并确信,不屈不挠不动摇。今日应精进努力,明日即死未可知?面对死魔无可逃,身家财产皆须抛。彼若如此勤安住,无分昼夜不间断,寂灭圣者如是说,彼已有贤善一夜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5-11-28 13:39
    回复
      有人问我出家的意义,和出家对社会有什么贡献。我竟然哑口无言。我想假如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一个缅甸人,他们也应该会用惊诧的眼光看着我。并不是我不想回答这个出家有什么意义的问题。几年前我就可以罗列出一大堆的好处给你看。但现在我却的确哑了。当一个老外问你为什么要孝顺时,你会不会惊讶?这么简单自然有如空气般平常的东西,你去问它的意义,就显得很突兀。当一种文化深深烙印在你的心里,已经不需要找出理由为其争辩了。如果让我去回答,反而是对这文明的亵渎。刚巧最近看了外国人看完《三国》,真是让我大跌眼镜。来来来,大家欣赏一下: 1,他纠结于为何动不动就率军几万到几十万,而且还是三国中的一国,1800年前中国有那么多人吗?最近一直在查资料,还时不时的短信给我他的研究成果。
        2,有明显的军力优势,为什么不上去直接打,非要大将先对打。
        3,草船借箭和空城计简直让这哥们分不清现实了,和我说过N次这样的构思太疯狂了。他说中国人太能打太能阴人了,怪不得麦克阿瑟在朝鲜吃瘪了。我和他说这些历史上真有,但不是诸葛亮,是其他人玩过,丝毫也挡不住哥们对诸葛亮的热情。
        4,哥们说那时中国人的衣着和发型很酷,不过动不动就给上司磕头很不理解。牛B的是人家真的在淘宝上买了套汉服和羽扇。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5-11-29 20:21
      回复
        赞啊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0-23 2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