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给我随便干什...吧 关注:17贴子:2,623
  • 5回复贴,共1

零落成泥碾作尘天气确乎是凉了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零落成泥碾作尘
天气确乎是凉了下来。
一阵萧瑟的寒风带来料峭的寒意,树叶不曾零落人们的衣却是添了几层。站立在学校的顶层,四野苍苍,一阵阵凄风苦雨扑面而来,给人以风雨飘摇之感,我忽地想起,一苇以航这个词了,此
举虽是可敬可畏,却终究带了些苦味,涩味。
前几日情绪莫名低落,无计消除,却被斥之以:那么多书都白读了。读过书我倒不敢言多,白读,却是失实了。殊不知,有些书读得越多,越有种无力感,愈发觉得自己渺如芥子,恰如此时所感。
在光阴的轮转间我们都太过渺小,今之视昔,后之视昔,更迭交替,望不见尽头。如今若是视昔罢,所见尽是悲辛,明珠蒙尘,宝玉破碎,见得多了。最近重读一篇文章,作者笔下大开大合,谈家国天下,谈君臣父子,读得人心有戚戚然。作者言,窃钩窃侯,成王成贼,作者言,君王往往不是因失民心者失天下,反是为失天下而失民心,作者言,中正正直的君子之行在污浊尘世中,并无用处。最后的最后话题扯了回来,不可学宋襄之仁。
是非,黑白,曲直,我们道人心自有定论。倘若落在实处,却又难以分辨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理论不也是信者甚众么?在我的心中,我还是爱那些正直美好的人的,他们轻生死,重然诺,热爱生活却又勇于赴死,我热爱他们,景仰他们,却也为他们怅惋,因为他们没有好结果。
读吴越春秋时,我惊诧于春秋之时的义士,他们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毫不遮掩,他们可以为了不透露他人行踪自沉于江水,他们可以多年重过友人之墓挂剑相赠,却也可以恶毒地诅咒一个国家灭亡。
其实他们,包括的不仅是他们,还有许多呀,譬如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以一曲广陵散诀别的嵇康。可是他们都随江而逝了,依潮来往,荡激崩岸。最后的胜利,是属于那些胜之以阴谋诡计,胜之以虚伪藻饰,胜之以鸟尽弓藏的人。世世代代,人们总会忘记那些可贵的灵魂,对着那些双手沾满鲜血的胜利者顶礼膜拜,歌颂他们的丰功伟业。
那些善良正直的灵魂呢?是消散在寒风中了?还是碾碎在冷雨中了?抑或是化作烟尘,无处寻觅了?谁人能够得知。
他们有错吗?他们没有,他们坚信个体精神的宝贵,坚信美好与纯粹,坚信世界在往好里去。
他们有错吗?他们错的离谱,他们不曾仔细审视现实的污浊,不愿承认正道的沧桑,如一位作者所言,他们把教育里的从未实现的理想社会当了真。
是可笑还是可悲,后人谁又能轻下断语。
徘徊在明月楼高之处,独行于蜉蝣逆旅之间。何去何从?这个无从解答的问题乍然浮现,我泫然欲泣,却又将几欲喷薄而出的泪化作长叹。我知道,我不能学宋襄之仁,也不能尖锐的死守一方理想不知圆滑变通,更不能对所谓的成功是嗤之以鼻。
可我还是爱那些美好的灵魂的,纵使是零落成泥碾作尘,他们也应是碾冰为土玉为盆,保持着高蹈与傲然。
可是,可是呀,零落成泥碾作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连暗香也不能如故,暗香烟消云散,腥膻充盈了人世。
请千万要记得那缕暗香呀。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2-06 11:50回复
    qwq这篇我写了个同题……
    不过重点可能在真性情上吧,就是不虚伪什么的。


    2楼2015-12-10 11: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