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家吧 关注:34,535贴子:215,196

『黄瓜的多种用途』本弱修真小说☆人设征集☆炮灰不够用了〔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正派反派、姓名、代号、年龄、功法、灵力等级〔金银铜铁四级,每级上中下三等〕兵龄、佣兵等级〔SABCD五级,每级上中下三等〕、武器、战斗方式、性格、外貌、职务。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5-12-18 20:50回复
    ←_←ヾ( ̄▽ ̄)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12-18 22:03
    收起回复
      @审判龙皓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5-12-19 20:14
      回复
        掏出M9手枪盯住自己的脑袋
        “砰!砰!砰!”
        哎妈呀,脑洞还是不够大啊~
        掏出RPG-7
        这个好像让人帮我打
        轰隆~


        IP属地:山东6楼2015-12-19 20:16
        回复
          快开开脑洞@审判龙皓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5-12-19 20:28
          收起回复
            狼筅是戚继光对付倭寇给戚家军所配备的武器之一,粗有二尺,长有一丈五六尺。明朝的军队在与倭寇交战时,因惧怕倭寇的倭刀而张皇失措,戚继光在长而多节的毛竹顶端装上铁枪头,两旁枝刺用火熨烫的有直有勾,再灌入桐油,敷上毒药。战斗时,倭寇长刀虽锋利,却砍不断软枝,竹节层层深,能挡住长枪刺入。狼筅上的枝端茂盛,可以掩护持有者,冲阵时既能自保,又非常具有杀伤力,可谓攻受兼备,被称为“刺倭利器”。


            IP属地:山东10楼2016-01-31 16:55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11楼2016-01-31 17:00
              回复


                IP属地:山东12楼2016-01-31 17:01
                回复
                  龙刀枪
                  斩矛


                  IP属地:山东13楼2016-01-31 17:02
                  回复

                    戟虽然被归在长兵器中,但和斧子的血缘是非常近的:斧子的砍杀,枪头的突刺,镰钩的钩啄,一兵三用。单纯作为武器来说,虽然沉重了一点,但杀伤力是绝对理想的,戟可称是“百兵之王”;中世纪后期,瑞士步兵复活了古代希腊式的方阵,他们代替长枪拿的就是戟。重铠的骑士面对瑞士戟兵方阵屡战屡败,在之后的时代中,活跃于欧陆战场上的瑞士雇佣兵(瑞士的永久中立国地位就是从那个以雇佣兵为国家主要产业的时代开始的)更是把自己的声名和戟的强悍刻印在所有骑士的身上和心


                    IP属地:山东14楼2016-01-31 17:04
                    回复
                      锤矛(Pole mace):
                      这种长柄的硬头锤最早出现在中世纪的中东,是一种骑兵用的特殊长枪。除了和一般骑士枪一样用作突击外,它的头部也是一个硬头锤,在马战和混战中都能发挥十足的威力,而且,这种武器对穿着铠甲的骑兵来说,也能发挥很强的破坏力


                      IP属地:山东15楼2016-01-31 17:05
                      回复
                        矛斧(Speared axe),卫士斧(Guardian axe);
                        如同一把短戟般,矛斧是单双手都可以握持的沉重武器。除了凶猛的劈砍外,尖锐的前沿和矛头也可以用来推、刺、扎,在室内战斗中往往是占据优势的主要武器,特别是守城的一方。和它同族的卫士斧(往往将矛斧也归入卫士斧)也是沉重的双刃斧。特别适合在高处向下劈杀(特别是在城堡的旋梯上——这种旋梯最早就是在城堡中,防止敌人万一冲进堡来的时候最大限度地拖延时间而设计的),因而得名


                        IP属地:山东16楼2016-01-31 17:06
                        回复
                          虎爪
                          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吧?冷兵器里比较常见的了


                          IP属地:山东17楼2016-01-31 17: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