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伊米亚康吧 关注:203贴子:1,972

到处走走|去世界寒极奥伊米亚康宿营:今天只有零下53℃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是2012年的春节,整个北京一片灯火辉煌、礼花绚烂——都是给我送行的。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和梁红、魏凯背着大包小包行囊,直接奔了首都机场。没错,我们要去世界寒极,奥伊米亚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2-27 22:20回复
    火车像钻入冰川一样,一头扎进了北极圈,整个世界开始变得不一样。在寒冷的空气里,看什么都觉得不真实,像是成像。城市、建筑、树木,一切都被冷空气,切割得棱角分明。
    向导在这儿等着我们,他沉默寡言话不多。就带着我们放羊,你们自己随便观光、随便拍照,有事儿就问,没事儿不多说一句话。可能觉得天冷,说话费劲。
    一路逛过来,雅库兹克确实别具一格。房子都建在离地一米多高的桩子上,因为到了夏天,表层一米多的冻土会融化掉,所有的房子就都变成了「空中楼阁」,俄罗斯人称之为「在融冻层游泳」;自来水管道,也全部露在地面上,防止冬天一冻夏天一融而破裂;还要一路设加油站,严防水在管道内冻结;每家每户门窗都是三四层,一旦冷空气大量进入,这屋子就变大冰箱了,没法待人……
    这地儿已经够奇葩了,但不是我们的目的地,预热而已。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12-27 22:23
    回复
      才零下40.9℃,自然不是我们要挑战的极限;雅库茨克东北650公里外的奥伊米亚康镇,才是终点。那儿一月份的平均温度,是零下51.5℃。要知道此时的北极圈的平均温度,「也才」零下41℃。
      为什么要去奥伊米亚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12-27 22:24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12-27 22:27
        回复
          有次跟一个新西兰人聊天,说到世界寒极这事儿,那外国佬说他们国家有人在那儿成功露营了,完事了还很轻蔑地加一句:「你们中国人做不到」。当时这话就深深地刺激了我,后来在莫斯科,一俄国佬说到奥伊米亚康的时候忒自豪,那儿只有他们斯拉夫民族的人才能生存,「你们中国人不行」。
          于是,世界寒极奥伊米亚康,便成了我计划中的一站。
          这事儿我跟梁红一说,她的回答是:「他们老外也还没有女人成功过吧?」一拍即合。我们要去零下52℃的气温下宿营。
          说做就做。我们准备很充分,羽绒服、照明灯、温度计、睡袋等,还有帐篷。
          在雅库茨克补充了一下物资储备,我们踏上了此次极地之行的终点站:奥伊米亚康镇。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12-27 22:29
          回复
            在等待司机的过程中,我们一度很忐忑,千万别来一个莽夫。这条路是欲速则不达,只能顺从不能征服,如果司机莽撞的话,我们十有八九得翻在路上。
            还好,来的是一个看上去很淳朴、敦实的东欧人。我们还是很谨慎地问了几句,您这车没问题吧?您熟悉路吧?
            那司机让我们放心,他每年都要跑一趟奥伊米亚康,因为他就是那儿的人;目前他生活在雅库茨克,但他的父母还生活在奥伊米亚康。送我们一趟,他自己也刚好回去省个亲。
            刚好,我们对了对时间,让他回来的时候还捎我们。
            他的小客车像是一台金杯,一向对车很了解的我,刚开始也没能没认出来牌子,后来才知道是越野小客车里的大灰熊——Uaz尤兹。四轮驱动,有两个油箱。几乎没有什么软性设备,全是铁家伙,包括驾驶台都是铁皮的,倍儿结实。Uaz号称越野第一利器,用它来跑长途雪地,再好不过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2-27 22:31
            回复
              安全感随之而来,放心地搬着行李就上去了。里面有两排座椅,配备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暖气——这是在北极圈附近混必备的东西,比空气都珍贵。此外,这车的发动机和地板全用被子包了起来,不包着都会被冻坏;车的轮胎也带着很多小钉子。看来这司机果然是熟手,咱没找错人。
              车开出雅库茨克没多远,前面没路了。我们正纳闷的时候,司机方向盘一甩,拐出了待着的主路,然后就见前面有条河——当然是全冻河。
              天色也骤然黑了下来。就见司机下车,拿出一些奶茶和肉食放在河边——不言自明,他是在祭河,祈求接下来我们一路平安。疑问又来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在这条河上走?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接下来的一段没有路,得在河上走。这条河叫勒拿河,是世界第十长的河流,长达4400公里,流域面积也位居世界第九。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12-27 22:35
              回复
                梁红还一直担心会不会掉下去,司机师傅笑了笑,问:「你们猜这河冰冻得有多厚?」
                我们没敢说出一个具体数字。司机给我们科普,勒拿河每年10月份封冻,到第二年5月份才会解冻。冰冻厚度在这个季节,一般都能达到12米左右——这下我们就全都放心了,因为一般在我国的东北,最冷的时候冰冻厚度也才两三米。那上面都能跑车了,现在这条河上跑坦克都没问题。
                大伙儿一阵惊叹,惊叹的不是它冻得有四层楼那么高,而是这地方到底有多冷啊!
                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有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走的这条道儿根本就没多少人走,就不谈有什么路了;河面上都是一样的,有的地方冻结实了,有的地方还覆盖着蓬松的雪。车上也没有安全带,一路上都在摇摇晃晃。
                我们已经很满足,走在这样的河道上,司机能开成这样,技术已经非常不错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12-27 22:39
                回复
                  不过,我心里还是挺虚的。在这种不毛之地里行走,接下来未知的地方太多,一切都不可预料。
                  天亮的时候,我们终于离开了河面,前面能看见路了。
                  这是好消息吗?不是!在我们了解到的资料里,这条路远比走河面危险。
                  这条路叫科雷马公路,一般简称M56公路,和阿尔及利亚到尼日利亚的撒哈拉公路、菲律宾的哈尔斯玛公路、玻利维亚的北央葛斯,以及中国太行山的郭亮隧道,并称为「世界上五最危险的五条公路」。
                  俄罗斯人称这条路为「白骨之路」。这条路是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由前苏联成千上万的犯人们修建而成。由于条件恶劣,无数人因劳累和饥饿而死,就顺手被埋在了道路两侧。
                  外人也称之为「幽灵之路」。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12-27 22:40
                  回复
                    刚才我们从勒拿河转到路面来的那一段,就是这条路的终点,所以想从雅库茨克上到M56公路,冬季只能靠冰封的河面,而夏季则是依靠渡轮。
                    「幽灵之路」名字已经给了人心理震慑,我们忐忑不已,接下来的路,就全部是无人区。名字除外,再想想我们脚底下,还可能埋着不少的尸体,这些就很瘆人。另外,出发前还看到雅库茨克城郊,贴着的官方告示,说这条路上还有土匪出没,请谨慎选择出行。
                    我问司机:「这路上真有土匪吗?」
                    他一笑:「真有,但是这个季节没有。天这么冷,他们在路边埋伏,不冻死才怪,到夏季的时候才会有些土匪出没。」
                    「就算到了夏季,他们的生意估计也挺冷淡的。」我开了个玩笑,想缓解一下让人感觉有点阴森的气氛。
                    走了一程之后,发现我们并不是那么的「孤单」,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发现路边还停着一些车。司机师傅告诉我们,那些车都是废弃掉的,没准还有不少尸体依然留在车里面。
                    这些车十有八九,都是在走这条「白骨之路」时出了故障。这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人烟,根本无法救援。运气极好的,能等到一辆过路车,把人捎走,车就扔这儿了,再回来拉车的费用,还不如再买一辆。大多数情况下,差不离就是被冻死在车里了。人没法离开车,出来肯定被冻死,不出来,车坏了没暖气,依然是被冻死的结局。
                    那些废弃的车,此时就像一座座坟墓一样,矗立在M56的路旁,让「幽灵之路」更加的名副其实,毛骨悚然。
                    路边还有许多的十字架,司机师傅看我们好奇,就顺便给我们普及了一下M56「白骨之路」之称的来源。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12-27 22:40
                    回复
                      奥伊米亚康、雅库兹克,甚至是整个雅库特共和国地区,在沙皇俄国和前苏联时期,都是流放和劳改犯人的地方。这些地方在历史上,都以前苏联内务部的简称「古拉格」命名。在1929年到1953年的二十四年间,至少有一千四百万人被监禁于古拉格,强迫进行劳动改造。修M56这条路,自然就是囚禁在这一带的囚犯们,劳改的工程之一。
                      囚犯们在这里遭遇的是非人的待遇,前苏联称之为「劳工矫正营」,但更多的西方国家则直接称之为集中营。这里并没有监狱式的围墙和铁丝网,延绵千里的荒原,和极度低寒,构筑了一座无形的监狱。囚犯们「越狱」后,存活率几乎为零。
                      在修路的过程中,囚犯们劳累至死的、饥荒饿死的、气温骤降冻死的,不计其数。他们大多都是就地掩埋,如同三千年前中国修筑长城。不夸张的说,这条路就是用人命填起来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12-27 22:42
                      回复
                        当时这一带信奉基督教和东正教。那种情况下,也只有主能让他们找到些许寄托。这些十字架,就是有人修建起来,纪念那些亡魂们的。丰碑一般。
                        车里的气氛骤然变得肃穆起来,脑海里那些人修路、惨死的画面感都上来了。一路的舟车劳顿,本来有些犯困,这会儿就再也睡不着了。那种感觉很奇怪,无法形容。刺骨寒在外,心寒颤在内。
                        突然,车里散开来一股很浓的胶皮烧焦的味道,紧接着就有烟雾,在车厢里弥漫开来。我做过机械修理,一看这状况,心里就「咯噔」一下:坏了,车出故障了。
                        不一会儿,车子就像烧着了似的,前盖那儿浓烟滚滚。怕什么来什么,是真出故障了。
                        今天有可能要交代在这里了。
                        司机下去,掀开盖子做检查,找出了问题出在那儿:电动机、暖风机过热,线烧坏了,保险也烧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12-27 22:43
                        回复
                          这下子问题严重了,如果是其他问题,比如包括车不能走了,咱们还能缩在车里,负隅顽抗一阵子等救援;但是暖风机坏了,没了供暖,我们就相当于曝露在零下50℃以下,待在一个大冰箱里,而且还是冷藏模式,待不了半个小时我们就全部得冻死。
                          短短两分钟之后,刚才还暖融融的车厢,瞬间就结满了冰晶,呼吸都是冰冰冷冷的。在这种情况下,人很快就会被冻伤,接下来就是冻死。
                          在那一刻,人类在大自然前面显得无比的渺小。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12-27 22:43
                          回复
                            零下71.2℃的白色村庄
                            路边那些废弃的汽车坟墓,历历在目。
                            「抓紧时间,修!」惊恐、怨天尤人没用。
                            不幸中的万幸是,我对机械维修还有点儿经验,能上手。搞不搞得定看天,这几条人命全系在我身上了。
                            我哆嗦着下去,三下五除二把大灯的线拆了,替换到电动机和暖风机上。十分钟后,问题解决了。司机做了一个谢天谢地谢耶稣的动作。
                            胖子果然耐寒,我在外面修车的时候,还没太感觉到冷得不行。一回到车上,见梁红和魏凯都冻哆嗦了,他们的眉毛上都结冰晶了,嘴唇惨白。
                            车里的暖风机又开始工作了,一点点儿地把寒气逼了出去,我们继续上路。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12-27 22:45
                            回复
                              开了一天一夜,司机也不能疲劳驾驶,顶不住的时候,就停在路中间迷瞪二十分钟半个小时,后面也没车摁喇叭催。车停着的时候,不能熄火,否则在这种温度之下,就再也别想发动。我们计划是在奥伊米亚康待一个星期,也就意味着,这一个星期里,这车都不能熄火,发动机得开着。
                              在这些极寒地带,车主都有暖车库,只有在那里面才能发动汽车,我们现在这辆车,也只能等回到雅库兹克之后,才能熄火。
                              终于,奥伊米亚康的标志性建筑:零下71.2℃纪念碑,出现在了我们眼前,迎接我们的到来。后面原野里、山丘上,林立着许多房屋。房顶都被白色的雪覆盖,不怕冷的树的绿色,也全都屈服了,装点上了雪。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12-27 22: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