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过滤吧 关注:60,194贴子:367,716

〓═━-★分享最全面的鱼缸过滤系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献给本文的作者,在此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感谢。转引有两大目的:一是扩大传播面,以造福更多鱼友;二是更好地保存这一优秀的作品。(由于没有找到作者名字,无法标示版权,无理之处,请见谅。)


1楼2016-01-02 15:56回复
    养鱼先养水,这是养鱼不变的道理,但新手的问题也在这里,如何养水,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一套有效的鱼缸过滤系统,很多新手的缸子大多是成品缸,大多普遍的成品缸还是在采用上滤的方式,但成品缸的上滤大多都是非常限的空间,那我们就从成品缸的上滤来开始改造,其实说是改造不如说是最大化自己的上滤,很多新手的上滤中基本找不到几个玻璃环,而过滤棉、生化棉却占据了绝大上滤的空间,更有甚者整个上滤只有厚厚的几层过滤棉,而又期待着水清鱼靓的效果(老手不要笑,在群里我已经遇到好几位这样的新手),那该怎么做?很简单,把你那些厚厚的过滤棉拿出来,把最经济使用的玻璃环放满你的上滤(最好规则摆放,具体摆放方法:把换平趟着放,环孔方向在出水口一侧,规则摆放原因有二、一是最大化利用上滤空间,二是减低上滤溢水的情况),能放多少放多少,然后上面铺一层密度细棉即可,以一米成品缸子为例,如果规则摆放至少也能放置4-8斤不等(视滤盒大小而言)。上滤最大化后是不是就可以水清鱼靓了呢?答案是否,这里要注意的是你缸内鱼只的密度,如果只单养一条体长20-30CM的鱼,那一个上滤足矣,滤材的多少计算,我的经验是一条体长20-30CM左右的鱼,滤材至少1.5斤为准则,可能会有新手问,我一米的鱼缸总不能养一条鱼吧,而且上滤的滤材又不够,怎么办?别着急,这里我们来继续扩大自己的过滤空间,这里有2个选择:1、选配外置滤桶,优点:不占缸内空间,缺点:需要增加能耗及设备的费用;2、DIY反气举,优点:过滤效果强大,滤材容积庞大(一根110PVC管子,高度在50以上,滤材容积为6斤左右),滤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配合上滤使用是比较完美的选择,上滤负责物理过滤及第一层的生化过滤,反气举主导第二次生化过滤,缺点:要浪费掉缸内部分空间,但牺牲掉的空间换水质也是物超所值。


    2楼2016-01-02 15:57
    回复
      我在这里推荐第二种选择:反气举,具体反气举的制作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了。当然如果有能力,三种过滤齐上阵,效果会更加(上滤+滤桶+反气举),不过这里要提一下:养鱼首先第一大忌就是密度,养鱼不在多,在精,任何的过滤情况的前提都是密度问题,举例:2米缸子养一条红绿灯,不用过滤水也会清,原因很简单,水体的污染源基本可以忽视,所以任何好的过滤也要在密度合理的前提下进行,密度的增加就是过滤滤材的翻倍增加,这也是不变的道理,所以新手们,开缸之前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鱼缸大小的鱼只密度,以一条20CM的鱼1.5斤的滤材去计算,鱼多,滤材就多,鱼少,滤材就可以相应减少!


      3楼2016-01-02 15:58
      回复
        这里只是拿上滤做个例子,还有很多过滤方式,如底滤、背滤、角滤、侧滤等等,无论选择哪种过滤方式,都是一个原则:养鱼先养水、养水靠过滤,过滤的前提是密度,控制自己鱼的密度、合理安排自己的过滤、新手们可以多看看精品帖、多学学他人的经验。对了,这里还要补充一下:养鱼不可偷懒、换水、洗滤棉(换水时用原缸水洗为佳)是必须的,不要以为有了强大的过滤就可以免换水了,那是不可能的,再强大的过滤也是死水,更不要以为水清就可以不换,换水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水清,换水还可以增加鱼的新陈代谢,让鱼长的更健美一些,很多人都是等到了水混才去换水,其实等到水混的时候已经和过滤崩溃的边缘不远了,所以一定要定时、定量、等温的换水。


        4楼2016-01-02 15:58
        回复
          过滤方式:
          1、上部循环过滤(上滤)
          上部循环过滤是放在水族箱上面,整个过滤槽露在水族箱的外面,通过潜水泵将水抽出进入过滤槽,再由过滤槽底部的出水管流回到水族箱内,在过滤槽内可以放置过滤棉、活性炭、生化石等。上部过滤器的最大优点是清洗方便,在过滤材料污染时,可以很方便地取出进行清洗。最大的缺点是体积比较大,占的空间也相对要大。再有在鱼繁殖期间,由于水流比较急,再加上吸水管的吸水功率大,容易将小鱼吸进过滤器内,因此,在鱼的繁殖季节最好不要使用。另外,上部过滤器不适应于种植水草的水族箱,上部过滤器的水流会减少水族箱中二氧化碳的滞留时间,同时过滤器的水流还会将空气中的氧气大量带入水中,水中容氧量增加,会使喜好氧气的藻类大量生长,影响水族箱的观赏效果。
          上滤3D图:

          上滤实物:



          多层上滤,可以说是滴流过滤,效果不错,但鱼缸需承受一定重量,所以做多层上滤时一定要考虑鱼缸的承受能力


          6楼2016-01-02 15:59
          回复
            2、内置式过滤(沉水式过滤器)
            内置式过滤由潜水泵与过滤槽直接连接在一起,沉在水中,在过滤槽内有一块卷筒状的过滤棉缠绕在一个漏网的圆柱上,在圆柱的内部有许多生物球,便于硝化菌的附着。内置式过滤器的最大优点是声音轻,水流方向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适应以水草为主的水族箱用。内置式过滤器的出水口有下个连接二氧化碳的入气口,二氧化碳可以经过此口进入水中,二氧化碳经过水流的冲击,可以很均匀地分散到水族箱的每个角落,被水草吸收。但是,机械过滤杂质的效果不如上部过滤器,因为,过滤后的污物,附着在过滤棉上浸在水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最好配上硝化菌一起使用。内置式过滤器清洗也很方便,只要将内部的过滤棉取出清洗即可,由于内置式过滤器的表面与水的接触面比较大,它的单位面积的吸水功率小,最适宜饲养小型鱼类和鱼类繁殖期间使用。


            7楼2016-01-02 16:00
            回复
              顶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1-02 20:06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1-02 22:22
                回复
                  还有呢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1-03 07:20
                  回复
                    4、滴/溢流式过滤(滴漏过滤)
                    滴/溢流式过滤是个集成的过滤器,它将物理过滤与生物过滤合在一个过滤槽中,在此过滤槽中分成几个室,过滤槽的上层为物理过滤室,放置有生化棉、生化石和生化磁环,作用是减低水的流速,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使水能含有最大的容氧量,为好氧性细菌提供最理想的生存环境。这个过滤室主要完成初始的杂质过滤。第二个过滤室为生化过滤室,在其中有许多塑胶制成的生物过滤球,供硝化细菌附着反蘖之用。第三个过滤室为活性炭,去除水中的臭味和黄色物质。这种过滤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将水中的杂质过滤干净,并能去除水中的有害细菌。滴流式过滤器最早用于一般水质的过滤,到了1963年才被用于水族箱的过滤。滴流式过滤器的生物球的放置量必须占水族箱容积的5%~10%,也就是说,生物球的表面积占水族箱容量的5%~10%,过滤槽内的流水量应是水族箱内水的2~3倍。
                    滴流过滤 原理:

                    滴流过滤 成品实物:



                    12楼2016-01-03 12:57
                    回复
                      5.背滤:
                      特点
                      1、水位可保持在一个稳定高度。
                      2、溢流槽可以放置生物球用于消声和养菌,由于水是滴漏而下,含氧非常高,利于培养大量好氧菌,过滤效果非常好。
                      3、由于设置了底缸,增大了整个系统的水体,有利于保持水质的稳定。
                      4、底缸可以放置更多的过滤材料,过滤效果更好。
                      5、底缸有更多的空间可以放置各种器材,不会因放置更多的器材而影响主缸的美观。
                      6、换水和加入添加剂等操作可以在底缸进行,不会对鱼和珊瑚造成干扰;如果需加入治疗药品,在底缸加入可使其慢慢流入主缸,可防止主缸局部药过量对鱼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设置滴漏的方式:边角溢流槽(方型或三角型)、侧溢流槽、外置溢流槽、溢流管、溢流盒。5、背滤/侧滤
                      原理
                      在鱼缸的背部或侧部用玻璃隔出一部分做过滤,其内部分成几小格用于放置滤材(或过滤设备)和循环泵,一边设有溢流口,当水泵把水从过滤部分抽向鱼缸时,鱼缸溢出的水通过溢流口流入过滤部分的第一格,在隔板的引导下“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流经各种滤材,水从最后一格通过水泵再次送入鱼缸,如此循环。
                      特点
                      1、利用了鱼缸的内部空间设置过滤,鱼缸和过滤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不需另外利用其它缸外位置(如底柜)或外接其它过滤器材(如滤桶)就可以完成较好的过滤流程。
                      2、由于占用了鱼缸的部分空间作过滤,鱼缸的内部空间(鱼游动空间或放置软体的空间)会减少。
                      3、一些器材可以在侧滤/背滤放置,适当放置不影响鱼缸的正面视觉美感。
                      4、由于背滤/侧滤受鱼缸宽度或长度的限制,过滤部分空间比不上底缸过滤,效果也会减低,往往放置过滤器材也受限制。
                      5、背滤/侧滤一般不可能有很大的空间,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水泵所在间隔的水位较快降低,一定要注意补水。
                      6、即使停电,没有水漫金山的忧虑。
                      背滤:利用了鱼缸背部空间制成的过滤,缺点是:鱼缸的宽度一定要够宽,不然做好背滤后,鱼缸就显得很窄了。

                      侧滤:利用鱼缸左边或右边的空间制作过滤槽的一种过滤方式,缺点是影响美观,减小了缸的长度。
                      侧滤也可分为半缸或全缸。
                      半缸:


                      13楼2016-01-03 12:58
                      回复
                        6、外挂式过滤(瀑布过滤器)
                        外挂式过滤是过滤器中最先进的过滤器。它属于封闭式的箱式过滤器,所有的滤材都藏在一个过滤箱内,在过滤箱内有2~3层过滤盒,每个过滤盒内都有不同的过滤材料,一般底层可以是一层过滤棉,对水质进行初级过滤,将水中的杂质过滤干净,另外二层可以放置生化石、活性炭、生化球或磁环,通过盒内大量的硝化细菌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化过滤,形成一个物理与生化组合的完整过滤系统。外挂式的过滤器的功率一般都较大,适应于大型的水族箱使用。
                        外挂过滤:


                        14楼2016-01-03 12:58
                        回复
                          没有沉淀仓的过滤就不是完善的过滤!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1-03 22:02
                          回复
                            不错的贴子!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1-06 18:54
                            回复
                              顶一个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1-06 22: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