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弓箭吧 关注:19贴子:70
  • 5回复贴,共1

【宜昌弓箭】《武经射学正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射经》,又称《教射经》,作者王踞,唐玄宗时人,怀州(今河南沁阳县)人,明天文象纬,曾参预过平太平公主之乱,进户部尚书,封赵国公,时号内宰相,为李林甫所忌,被诬自杀。
  本书在历代典籍之中均有记载,遂流传不断,时至今日。《通典·兵典》中收录了《射经》中的《总诀》部分,名为《教射经》,很可能是当时军队中教习射箭用的教科书。《新唐书》及《宋史》、《艺文志》均著录。通行本有《说郛》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中华杂经集成》第一卷收有此书。


IP属地:湖北1楼2016-02-29 22:12回复
    论审法 第一
      发矢必先定一主意。意在心而发于目,故审为先。审之工夫直贯到底,与后注字相照应,俱以目为主。故欲射先以目审定,而后肩臂聚力,从之而发。
      然审法不同,有审镞于临发时者,有审于弓左者,皆非也。审于临发时者,固已仓猝。旦专审于箭镞,恐镞对而箭杆不对,发矢亦斜。若审在弓左者,箭在弓右,目不见镞,注的不清。矢之远近,何从分别。总之以意度之耳。
      故审之正法,惟于开弓时,先以目视的,而后引弓,将彀时,以目稍自箭杆至镞,直达于的,而大小东西了然。是之谓审。
      然此审法,射远乃尔。若五十步以内者,俱视在弓左。与骑射同。骑射非十步二十步之内不发。射近而亦用前审法,则矢扬而大矣。故射近者,前手须低于后手。安能审在弓右乎。此又不可不知。


    IP属地:湖北3楼2016-02-29 22:13
    回复
      论彀法 第二
        彀者引箭镞,至弓把中间之谓。乃射之根本,巧妙之所从出也。惟彀则前段,审的工夫,有所托,以用其明。后匀注之功,有所托,以收中之效。傥引弓不彀,骨段节未尽,肩臂俱松,犹不根之木,生意何由发。丧心之人,百务必不集。纵有巧法,安从施哉。世人讲射法者纷纷。但不讲所以彀之法。是舍本逐末,老而不精。故射之根本必先于彀。
      然彀法不同。有卤莽彀,有气虚彀,有泄气彀。
      夫卤莽彀者,引弓将彀时,将射镞露半寸许于弓把外,临发时,急抽箭镞,至弓把中间而出。是全以气质用事,急于求彀,激动箭锋。矢发必不准。名曰卤莽彀。
      气虚彀者,引弓迅速,急抽箭镞,至弓把中间,不及审的,后手力量已竭,胆气俱虚,会不能少留。随即发出。矢亦不准,名气虚彀。以形彀而气不彀也,此皆非彀之正法。
      夫正法者只有一条大路。世人不知。偶合其一二者有之。然非心知其善,亦未必能守也。及习射既久,病根渐增,骨不直之病,始之遇合者,偶然骨节稍直,亦稍稍减,久射筋疲。始之骨稍直者,渐归不直,原归不彀矣。
      彀之大路云何?彀法根本,全在前肩下捲。前肩既下,然后前臂及后肩,一起举起,与前肩平直如衡,后肘屈极向背,体势反觉朝后,骨节尽处坚持不动。箭镞尤能浸进,方可言彀。
      人之长短不齐,各以其骨节尽处为彀,则力大者,不能太过。力小者不能不及。此天造地设之理。
      今人不知彀法。专恃力以引弓,镞至弓把为彀。骨节平直之法,置而不讲。则就一人之身,一日之间,力亦有衰旺。
      夫人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气锐时则力旺而彀。气衰则不彀矣。彀不彀分,而矢之远近亦因之。安有定衡乎。惟以骨节尽处为彀,则长人用长箭,短人用短箭,力大用劲弓,力小用软弓,矢镞俱引至弓把中间为彀,方有定准。
      然骨节平直工夫,全在前肩下捲。下前肩2法今人绝不讲。问有言及者,俱出耳闻,不得其窍。此所以前肩不得下,欲彀而未能耳。下肩法,详于辨惑门潦草引弓章内。宜细求之。则肩不期下而自下,弓不期彀而自彀矣。此下手入彀工夫也。
      (此段宜与指迷集第四卷中或问十发章合看。)
      体势反觉向后
      (注)大抵引弓,前后肩臂俱有相因之势,后手引弓极彀时,至体势反觉朝后,方为彀弓之妙境。然体势朝后者,前肩必前突出,则有括臂之病。故又须前拳斜侧向前肩,髚(qiao四声 高)出二寸许与肩齐。但前拳过髚,则前肩必然退缩,故又须将前肩极力向前番下捲(quan 二声 古通“拳”)实,令肩上潭窝前向,同臂番直向地。
      则前拳虽髚,而肩不退缩矣。然肩之根在于背,欲肩窝前向,又须将前肩背骨(即饭超骨也)向前番下,送前肩番出,则肩窝方得向前。此皆相因之势,不可缺一。不然背骨不番,则肩窝必不能向前。肩窝不向前,则前拳必不能前髚。而免括臂之病,可以收体势朝后彀弓之功乎。


      IP属地:湖北4楼2016-02-29 22:14
      回复
        论匀法 第三
          匀者前后肩臂分匀而开之谓。所以终彀之功,而启后轻注之妙者也。匀之时,矢犹浸进未发。今人当引弓即彀时,骨节尽而筋力竭,信手便发。何暇顾浸进而加匀之功?匀开之弓不加。发矢时斟酌不清,所以矢之大小左右,俱顾不暇。发矢一偏,则彀之工夫总为无用。此彀之后,当继之以匀。而匀开之功最急。
          然匀之法,莫妙于用肩,而勿用臂何也。臂之力小而肩之力厚也。引弓既彀时,筋力已竭,欲使两臂分匀而开,势必不能。惟肩力厚,则能施运而悠长。(施运有口诀,笔不能尽。)弓彀之时,臂力将尽,以肩力继之,前肩极力下捲(向前番下为捲。)后肩坚持泻开,则箭镞从弓把之中间,徐徐而进。如水之浸渍然。岂非匀之正法乎?
        今人当彀之后,只用臂力分开,臂力之小,如何能开?必将殚力一抽,箭镞急进,激动前臂,发矢必斜,前功尽弃。故曰,匀之法莫妙于用肩,而勿用臂。
          古云:前胸肉开背后紧者此也,此匀下手工夫也。今人讲匀,不讲下手工夫,则说得行不得,说之何益?下手工夫,独得之秘,当为智者道也。
        (注)旋运而悠长:引弓既彀之时,臂力已尽,惟恃前肩之下捲,达上而出矢。后肩之耸起运臂,自高泻下而脱弦。此时用力皆在两肩并实,凝成一片。前肩下而后肩泻,悠悠两开。刚且柔,猛而且缓。故云,旋运而悠长也。
        (注)胸前肉开背后肉紧,注释详于指迷集四卷或问第八章,兹不载。


        IP属地:湖北5楼2016-02-29 22:14
        回复
          论轻法 第四
            轻者后拳与前掌相应,轻松而发矢也。然轻之功极细,发矢时,若欲轻而不敢用力,矢镞必然吐出。即使不吐而定,发矢亦觉无气,气怯则矢发必伤于小。惧其小也,而稍用力,则力微而矢不能进。惧其不进也,而极力求进,必然一抽而出。就著气质,机神冲动,不能凝注。矢不能不少偏矣。
            故既匀之后,后肩泻开时,箭镞已至弓把中间,决机命中全在于此。后拳必将筋力紧收,与前掌相应。前后肩殚力,并实坚凝一片,轻轻运开后拳,与前掌约匀平脱。后肘不垂,发矢无势。如此肘垂而拳平脱,气质烟火之性,泯然不露。如蜻蜓点水,轻扬活泼。如瓜熟蒂落,全出天然。松而且脆,矢出如豆,细冲至的。此下手用轻之工夫,古云:后手发矢,前手不知者也。


          IP属地:湖北6楼2016-02-29 22:14
          回复
            论注法 第五
              注者目力凝注处,精神聚而不分之谓。与前审字相应。
              夫人一身之精神皆萃于目。目制锁注,神必至焉。神至而四体百骸,筋力精气俱赴矣。
              李将军射石,一发没镞者,以虎视石也,神之至也。故发矢时,目力必凝注一块。目注而心到,意到手到。
              然注与审不可分为二事。引弓之初,以目视的,是之谓审。发矢时以目注的,亦谓之审。总之皆用目力。原非二事。何为分审与注之名也?
              只为世人引弓时,虽能目视的,及既彀之后,筋力已竭,信手便发,无暇认的,精神散漫,发矢俱偏。故认的间一块,或认的之心,或认的之足与首,精神手法俱向此一块而发。
              故注之名,原为世之拙射而设者。善射之人,手一举弓,目力便审,精神便凝注一块,自始至终神气精专,弓一彀而匀轻以出矣。何待匀轻之后而注哉?善学者不可不察也。
            目认的间一块。目认之法极活。或随风而变,或随弓之软硬而变。弓软则认的之首,弓劲则认的之足。甚者弓劲风顺,则不及认的,而以镞顶半路者有之。或弓软风逆,或顶的于左手掌下者有之。若东风之左右丈余者有之。弓劲风微,则顶的之左右。尺寸下可执一,斟酌在人也。


            IP属地:湖北7楼2016-02-29 22: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