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边牧吧 关注:50贴子:139
  • 0回复贴,共1

边境牧羊犬反训练第六招: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边境牧羊犬反训练第六招:训练这个行为只依讯号出现
  想搬回家住有些情况之下只有这招能奏效,它遵从学习理论的原理,当行为受到刺激控制 –也就是动物学会只在某个讯号出现之后才出现行为反应,于是在讯号没有出现的情况之下,这个行为通常不会出现。你可以利用这个自然法则去除所有你不喜见的行为,只要让这些行为受到讯号控制,以后不再给予讯号即可。
我在训练海豚戴眼罩时第一次发现这个高招十分好用。我们想在海洋生物世界的表演秀里示范海豚的声纳定位能力,我打算训练名为马酷亚的公瓶鼻海豚戴上眼罩,让牠在暂时看不见的情况下利用声纳定位系统找寻并拾回水底的对象,现在这个演出已经成为海洋秀表演的常态戏码。马酷亚戴上眼罩时并不会感到疼痛,但是牠并不喜欢,当牠看见我手里拿着吸盘就会沉到池底不上来,每次待在池底的时间可以长达五分钟,牠轻轻条摆着尾鳍,从水底带着「难倒你了吧!」的眼神看着水面上的我。我的判断是,试图利用惊吓或推戳让牠浮到水面应该没什么用,而利用贿赂或引诱就太笨了,所以有天当牠又沉到水底时,我吹了哨音并且给牠一堆鱼作为奖励,马酷亚吐出了一个「惊讶气泡」(篮球大小的圆雕气泡),这在海豚的语言中代表「什么?」的意思,牠游上来把鱼吃掉,但很快牠便又故意沉到池底以获取增强物。接着我加入一个水底声响作为讯号,并且只增强牠听到讯号之后才下沉的行为,果然,牠停止了缺乏讯号的下沉行为,从此下沉行为不再成为问题,当我回到戴眼罩的训练时,牠很敬业地戴上眼罩。
第六招:训练行为依讯号出现
这个方法看似很不合理,但是它的效果可能出奇地好,有时甚至能够实时解决问题。
室友到处乱丢脏衣服
来个乱丢脏衣服大会,看看你和他在十分钟内可以把家里搞得多乱(这个方法很有效,有时候当较不爱干净的人看到这片狗窝景象时,反而会恍然大悟,开始整理脏乱的情形,例如乱丢的衬衫或衬子等,他以前根本看不出乱七八糟的样子,虽然你仍可能觉得他进步不大
狗在院子里整夜狂吠
训练狗儿在下口令后才有食物奖励,如果没下口令,叫也白费力气。
孩子在车里太吵
把吵闹的行为加上刺激控制(请见内文说明)。
老公或老婆回家时情绪总是很差
设定一个让对方耍脾气的时间和讯号,例如从傍晚五点钟开始坐下来,以专心聆听和同理心增强所有在十分钟内出现的抱怨行为,在这段时间以外出现的抱怨行为则不予理会。
网球挥拍动作有问题
倘若你要求自己打出坏球,并且学会故意这么做,当你不叫自己做时,这个有问题的挥拍动作便订能不再出现。
员工回避工作责任或偷懒
规定一个大家偷懒玩乐、不能工作的时段,在我工作过的一家广告公司里,董事长便运用这一招,效果出奇的好。
讨厌写谢函
买一迭便条纸、笔记本、一些邮票、一枝笔、通讯簿和一个红色箱子,把东西放在箱子里,收到礼物时把送遗者的名字写在便条纸上,放入箱子里,再把红箱子放在枕头或餐盘上。在按照红箱子的讯号写谢函、把信封封口、贴上邮票寄出去之前不睡觉或吃饭。
猫咪跳上餐桌
训练牠依讯号跳上桌子和跳下桌子(可以拿来向客人炫耀),然后再塑形拉长牠等待讯号出现的时间(训练到最后可以拉长到等待一整天
公交车司机粗鲁无礼,让你很生气
不建议使用第六招
你认为应该自立的成年人想搬回家住
只要成年子女一离家自立,邀请他们回来探访,明白告诉他们只有子女接到邀请时他们才能回来,然后不邀请他们搬回来就好。
  我也曾利用这一招让车子里吵杂的孩子们安静下来。如果你们正开往某个很棒的目的地 – 例如马戏团表演,孩子们可能会因为兴奋而喧嚷不休,他们已经兴奋过头而无法照着第五招做(让他们玩游戏、唱歌),遇到这种快乐出游的状况你也不会想用第三招的负增强方式(停在路旁,等到他们安静为止再开车)。第六招便是应对这种情境的最佳招式:让这个行为受到刺激控制,当你说「好,现在请大家尽可能发出最吵的声音,开始!」(你自己也加入),大概只有三十秒大家会觉得这么做很好玩,接着就会觉得无聊了。通常只要重复做个两三次便足够维持相当安静的车内时光,你或许可说是加上讯号的吵闹行为使它的乐趣尽失,或者也可以说,刺激控制下的行为在缺乏刺激时通常会消失,或许这招的效用还不只如此,但它确实有效。
  心理学家史金纳博士的女儿黛柏拉传授我一个运用第六招的方法,用来控制狗儿在门口哀鸣的行为。她有一只小型犬,每当牠被关在屋外就会在后门吠叫哀哭,不去上厕所;黛柏拉制作了一个小的圆纸板,一面是黑色,另一面是白色,她把圆纸板挂在屋外的门把上,当黑色那一面出现时,即使狗儿鬼哭神嚎,屋里的人也不会开门,但当白色那一面出现时,他们就开门让牠进来。这只狗很快学会当黑色那一面出现时不必白费力气设法进屋,当黛柏拉判断时间差不多了,她会把门打开一个小缝,把圆纸板翻面,等狗儿一叫就放牠进屋。当我女儿盖儿养了一只玩具贵宾幼犬时,我试过黛柏拉这招门把讯号。彼特是只非常小的狗,两个月大时几乎不到六吋高,无人看管牠时让牠四处乱跑(即使在屋里)实在很不安全,于是当我很忙且盖儿又去上学时,我会把牠关在盖儿的房间,房里备有食物、饮水、报纸和毛毯。当然,当牠被独自关在房里时牠会大吵大叫,我决定试试黛柏拉的方法,提供牠一个分辨何时叫有用、何时叫不会有反应的讯号。我抓了身旁的一条小毛巾,把它挂在房里的门把上,当毛巾在门把上时,牠再怎么叫也不会有人理,但当毛巾拿掉时,要求陪伴和自由的幼犬叫声将受到回应。幼犬马上理解了它的意义,只要毛巾在门把上时即放弃激动吵闹的行为,不过为了维持这个行为,我必须记得的一件事,当我觉得可以让牠出房间时不能就这么让牠出来,而是必须打开门,拿下毛巾,关上门,等牠叫了才让牠出来,这么做吠叫的行为才能受到刺激控制(以此例而言,「无毛巾」的讯号代表吠叫将获得奖励),因此也使其他状况下的吠叫行为消失了。它的效果极佳 – 持续了三天,直到有天早上我又突然听到彼特吵人的要求声,我打开门后发现牠想出了办法,牠利用全身的小小力气奋力跳起来,扯掉门把上的毛巾,当毛巾到了地面,牠当然觉得自由叫人开门的时候到了。待续......www.lyfpg.com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3-07 23:4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