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医生吧 关注:13贴子:166
  • 2回复贴,共1

看《催眠大师》,练成催眠大师——黄雄斌导师震撼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电影解秘——催眠专业角度
1、概述
距离《催眠大师》上映,已经过去1年半了,纵观国内有关这部电影的点评,大部分是从娱乐的角度作出的,鲜有从催眠专业角度作出的点评,即使有也是蜻蜓点水。所以,我决定以这部电影为题材,来深入剖析催眠的真谛,让大众正确认知和运用催眠。

毫无疑问《催眠大师》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以国产电影的水准,它应该算得上一部很好的电影了,也获得了破纪录的票房收入;这跟催眠这个题材的吸睛效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跟该电影编剧的想象力、创作团队的表现力密切相关。
这部电影运用了大量的催眠理论和技术,以及其他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并且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夸张;让广大观众既震撼于催眠疗法的神奇,又对催眠感到迷惑、不解,怀疑其真实性。这部电影有一个很大的功劳,就是让催眠这门神奇的心理疗法瞬间广为传播;但同时也因为夸张的剧情塑造,让普通大众对催眠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因此,作为一个从事催眠事业13年的资深催眠与NLP导师,我——黄雄斌——国际艾瑞克森催眠学院创始人,国际认证催眠导师、国际认证NLP导师,特意撰写此文,来为大家简要剖析这部电影中所运用的催眠技术背后的原理,以及现实的催眠治疗过程中,哪些现象有可能会出现,哪些是不太可能的。尽可能让普通大众正确认识催眠,消除电影对于催眠术的误导;同时也让广大普通民众能够真正受益于催眠这门神奇的学问。
看完这部电影,不得不佩服创作团队的想象力,以两个有心理疾病的心理医生为核心,创造了一部有点惊悚、又有点悬疑的大片。虽然在现实的催眠治疗过程中,个案潜意识中真的可能会出现类似于电影里出现的那种令人瞠目结舌、毛骨悚然的剧情;但是,两个催眠师之间的相互催眠与反催眠,相互进行交替的催眠治疗,尤其是任小妍(莫文蔚饰)对徐瑞宁(徐峥饰)的所谓“清醒催眠”,不知不觉中把徐瑞宁带入深度催眠状态,并帮他重启封锁的记忆,战胜自己的心理疾病,演绎得非常精彩。

整部电影的主题思想,围绕着如何治疗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催眠大师——徐瑞宁来展开;徐瑞宁因为酒后驾驶、疏忽大意,而酿造了一场惨烈的车祸,结果导致自己的未婚妻陈婷和最好的朋友骆雨淞(顾洁的未婚夫)一起被淹死;虽然徐瑞宁死里逃生,但是他从此活在深深的罪恶感之中,觉得没有人可以原谅自己,自己不配得到原谅;因而产生了一系列自残、梦游的行为。而且,因为徐瑞宁的罪恶感过于深重,为了逃避痛苦,他录制了一段自我催眠视频,来催眠自己“抹掉”这段痛苦的记忆,从此他貌似可以正常地生活、工作,还可以继续为其他病人实施催眠治疗。

当然,这种做法,完全是因为剧情的需要而做的艺术夸张;现实的催眠技术,根本不可能帮助一个人“抹掉”一段痛苦的记忆。因为这段痛苦记忆对他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他的潜意识是不可能让他遗忘的,越想忘掉的东西,潜意识越是会去关注它,因而越忘不掉。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不排除有一些人遭受重大心理创伤后,出现选择性失忆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一般都是因为创伤太大,太过于痛苦,超出了当事人意识的承受能力,潜意识为了保护他,自动屏蔽了这段痛苦的记忆。
但是,这种已经忘记痛苦记忆的心理病人,病情比那种记得痛苦过程的病人反而更加严重、更加难以治疗,因为,这表示他的心理能量严重不足,承受不了那个痛苦;失忆之后,就会像徐瑞宁一样,压抑的罪恶感导致他莫名其妙地不断产生自残和梦游的症状。所以,我在此奉劝那些试图期望通过催眠来“抹掉”痛苦记忆的人们,不要再保持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直面创伤、超越创伤,才是战胜心理疾病的唯一正确方向。

虽然,徐瑞宁通过自我催眠“抹掉”了这段痛苦记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会触发他的恐惧和罪恶感的触媒(专业术语叫做心锚),比如方教授第一次找到他,请他治疗任小妍的时候,方教授刚坐上副驾驶位,他突然恍惚了一下,然后提出去附近一家餐厅,走路过去即可,这表示他对开车带人有恐惧心理;在给任小妍治疗的过程中,开始没多久,他到厕所里打开水龙头,给老莫打电话了解任小妍的情况时,出现了厕所淹水的情境,徐瑞宁表现得惊慌失措;后来,在任小妍反催眠徐瑞宁的时候,为了激活他被封锁的记忆,任小妍故意把水杯里的水泼洒在桌子上,徐瑞宁再次表现得既惊恐又愤怒;这都显示他对水有严重的恐惧心理,这些都是他压抑的心理创伤的心锚。


1楼2016-03-14 10:00回复
    楼主加我一下好吗 我心里有困惑 想学习催眠 咨询您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6-27 09:44
    回复
      楼主加我一下吧,我有口吃问题想催眠治疗。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2-31 00: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