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吧 关注:246贴子:2,682

宋朝 相关 资料收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1楼2016-03-17 04:23回复
    根据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中国(宋朝以及今日中国的其他部分)的GDP占世界的22.7% ,去掉不属于宋朝的部分,宋朝GDP占世界的比重还低于22.7%
    看看其它时代的中国的GDP占世界的比重:
    公元元年,占26.2%;
    公元1500年,占25%;
    公元1600年,占29.1%;
    公元1700年,占22.3%;
    公元1820年,占32.9%;
    相比较下,宋朝GDP的比重反而较低,是个低谷


    IP属地:山东4楼2016-03-17 04:25
    回复
      根据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中国(宋朝以及今日中国的其他部分)的GDP占世界的22.7% ,去掉不属于宋朝的部分,宋朝GDP占世界的比重还低于22.7%
      看看其它时代的中国的GDP占世界的比重:
      汉朝,占26.2%;
      明朝公元1500年,占25%;
      明朝公元1600年,占29.1%;
      清朝公元1820年,占32.9%;
      相比较下,宋朝GDP的比重反而较低,是个低谷


      IP属地:山东5楼2016-03-17 04:25
      回复
        刘裕、岳飞、朱元璋的部将等人都曾在平原地区用步兵战胜骑兵。薛延陀也曾用步兵战胜骑兵。
        宋初战马很多,《文献通考》兵考四:“今天下甲卒数十万众,战马数十万匹……”,(而朱元璋统一全国并深入草原取得捕鱼儿海大胜后,才有45080匹马,见《中国养马史》)。宋初有灵武,灵武既是战马产地,又是输入战马的通道之一,但是后来宋朝自己丢了灵武;
        即使这样,宋朝还有河东路和永兴军路等养马地。《宋史》兵制马政记载 “河东岚、石之间,山荒甚多,汾河之侧,草地亦广,其间水草最宜牧养……河东一路,水草甚佳,地势高寒,必宜马性。又京西唐、汝之间,荒地亦广……”
        宋朝前期有很多战马,后来,宋朝自己丢了灵武产马地,宋朝还有河东路和永兴军路等养马地,但是后来宋朝自己又搞坏了马政。 宋朝后来缺马、缺骑兵,完全是宋朝自己的责任,完全是宋朝自己犯错误造成的


        IP属地:山东6楼2016-03-17 04:25
        回复
          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评价宋朝:
          “在我们要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专从政治制度上看来,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
          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
          “在宋太祖时,因防兵卒骄惰,又规定禁军分番戍守之制。地方兵厢军是摆着无用的,各边防守,全须派中央禁军去。但亦不让其久戍,譬如今年戍河北的,隔一年调中央,又隔些时再调到山西……不在边防,即在中央,仍是在行伍中。如是则一番调防,在军人只感是一番劳动,因此又要多送他们钱。因此宋代虽连年不打仗,而经费上则等于年年动员,年年打仗。”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宋朝:
          “如此的军队,最易流于骄惰。宋兵制以厢军伉健者升禁卫,然卫士入宿,即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给粮不自荷而扉人荷之。”“太祖因怕兵卒骄惰,故定禁兵分番戍宋郡县。然三岁一迁,即无异一出征。故虽在平时,而军费时时等于征讨。”


          IP属地:山东7楼2016-03-17 04:25
          收起回复
            有人提到的罗兹·墨菲 《亚洲史》对宋朝的评价,




            IP属地:山东14楼2016-03-17 04:27
            回复
              《宋史》志第一百五十 兵十一:“嘉祐四年,【诏京师所制军器,多不锋利】,其选朝臣、使臣各一员拣试之。 ”
              《宋史》志第一百五十 兵十一:(熙宁)五年……时帝欲利戎器,而患有司苟简。王雱上疏曰:"汉宣帝号中兴贤主,而史称技巧工匠,独精于元、成之时。是虽有司之事,而上系朝廷之政。方今外御边患,内虞盗贼,而【天下岁课弓弩、甲胄入充武库者以千万数,乃无一坚好精利实可为备者】。【臣尝观诸州作院兵匠乏少,至拘市人以备役】,所作之器,但形质而已。武库之吏,计其多寡之数而藏之,未尝责其实用,【故所积虽多,大抵敝恶】。夫为政如此,而欲抗威决胜,外攘内修,未见其可也。傥欲弛武备,示天下以无事,则金木、丝枲、筋胶、角羽之材,皆民力也,无故聚工以毁之,甚可惜也。莫若更制法度,敛数州之作聚为一处,若今钱监之比,择知工事之臣使专其职;且募天下良工散为匠师,而朝廷内置工官以总制其事,察其精窳而赏罚之,则人人务胜,不加责而皆精矣。闻今武库太祖时弓尚有如新者,而近世所造往往不可用,此可见法禁之张弛矣。"大抵雱为此言,以迎逢上意,欲妄更旧制也。
              《宋史》志第一百五十 兵十一:崇宁初,【臣僚争言元祐以来因循弛废,兵不犀利】。诏复令诸路都作院创造修治,官吏考察一如熙宁时矣。时有诏造五十将器械,从工部请,令内外共造,由是都大提举内外制造军器所之名立焉……六年,军器少监邓之纲奏:"国家诸路为将一百三十有一,训练士卒,各给军器,以备不虞。惟河北诸将军器乃熙、丰时造,精利牢密,冠于诸路。臣恐岁久因循,多致损弊。乞自河北、陕西路为首,令诸路一新戎器,仰称陛下追述先志,储戎器、壮国威之意。"从之。
              《宋史》志第一百五十 兵十一:宣和元年,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郑济奏:"本路惟潭、邵二州,各有年额制造军器。今年制造已足,躬亲试验,并依法式,不误施用。"诏加旌赏,以为诸路之劝。然自是岁督军器率用御笔处分,【工造不已而较数尝阙,缮修无虚岁而每称弊坏。大抵中外相应,一以虚文,上下相蒙,而驯致靖康之祸矣】。靖康初,兵仗皆阙,诏书屡下,严立赏刑,而卒亦无补。时通判河阳、权州事张旂奏曰:"河阳自今春以来,累有军马经过,军士举随身军器若马甲、神臂弓、箭枪牌之类,于市肆博易熟食,名为寄顿 ,其实弃遣,避逃征役。拘收三日间,得器械四千二百余物。此乃太原援师,尚且弃捐器甲,则他路军马事势可知。宜谕民首纳,免贻他患。"帝善旂奏,赏以一官。


              IP属地:山东16楼2016-03-17 04:33
              回复
                日本薮内清、内藤湖南、宫崎市定等等这些京都学派的过度的吹捧宋朝,但是已经被日本东大学派反驳了、抽成渣了


                IP属地:山东17楼2016-03-17 04:33
                回复
                  古代何时有过一边挨打纳贡、一边经济还繁荣昌盛的大国?http://tieba.baidu.com/p/3391797806?pn=2


                  IP属地:山东18楼2016-03-17 04:33
                  回复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五代羣雄争霸之时,本国岁饥,则乞籴于邻国,故各兴农利,自至丰足。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又浙西地卑,常苦水沴。虽有沟河,可以通海,惟时开导,则潮泥不得而堙之。虽有堤塘,可以御患,惟时修固,则无摧坏。臣知苏州日,点检簿书,一州之田,系出税者三万四千顷。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计出米七百余万石。东南每岁上供之数六百万石,乃一州所出。臣询访高年,则云曩时两浙未归朝廷,苏州有营田军四都,共七八千人,专为田事,导河筑堤,以减水患。于时民间钱五十文籴白米一石。【自皇朝一统,江南不稔则取之浙右,浙右不稔则取之淮南,故慢于农政,不复修举。江南圩田、浙西河塘,大半隳废,失东南之大利。今江浙之米,石不下六七百文足。至一贯文省,比于当时,其贵十倍,而民不得不困,国不得不虚矣。】


                    IP属地:山东20楼2016-03-17 04:34
                    收起回复
                      宋朝几乎一辈子在送岁币,长年送给辽、金等大量财物,但辽仍然占着宋朝家门(幽云十几州),金直接把宋朝的卧室(中原)都占了。
                      而且宋朝送岁币根本不解决问题,不省钱。 宋朝送了岁币,辽、金的威胁仍在,宋朝仍然要养着大批军队(坑爹的是这大批宋军大多战斗力底下),频繁调防发财物花费巨大,宋朝即使不打仗,经费上仍等于经常动员、经常打仗。
                      宋朝才约160年就被金人打的丢中原而不能收复,皇帝后妃公主宗室女眷宫廷女子超过6000人被金人掳走,民间被害者更是不计其数,被金人夺走中原的地盘与百姓,金人还一度杀掠江南……再过约150年,宋朝被蒙古人灭,连南方也丢了。
                      弱宋被灭,是华夏首次完全亡于异族外敌。宋朝被外敌灭,中原南方都丢了,给明朝留下了极其恶劣的环境,朱元璋打败张士诚、陈友谅、元朝等强敌,才统一。


                      IP属地:山东26楼2016-03-17 04:37
                      回复
                        宋初没有幽云,而刘邦、李渊、朱元璋起兵的时候也没有幽云。 但是,汉、唐、明自己扩张占据了幽云。 而宋朝扩张不力,没能占据幽云。
                        宋朝接手的是状况良好、几乎统一了中原的后周(远好于刘邦、李渊、朱元璋起兵时的状况),而且其他割据势力又弱又不联合抵抗宋朝,虽然没有幽云,但是刘邦、李渊、朱元璋起兵的时候也没有幽云,而汉、唐、明自己扩张占据了幽云。 而宋朝扩张不力,没能占据幽云。


                        IP属地:山东27楼2016-03-17 04:40
                        回复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八十三 熙寧十年(丁巳,1077):【銅禁既開,銷錢以為器者利至於十倍】,……【四夷皆仰中國之銅幣,歲闌出塞外者不貲】。……【而牛羊之來於外國,皆私易以中國之實錢。如此之比,洩中國之錢於北者,歲不知其幾何】。
                          《栾城集》卷四十二:【北使还论北边事札子五道】……臣等窃见【北界别无钱币,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沿边禁钱条法虽极深重,而利之所在,势无由止。本朝每岁铸钱以百万计,而所在常患钱少,盖散入四夷,势当尔也】。
                          《宋史》志第一百三十三:食货下二(钱币)……【销熔十钱得精铜一两,造作器用,获利五倍。】
                          《宋史》志第一百三十三:食货下二(钱币)……监察御史陈求鲁言:“……患在于钱之荒,而不在于钱之积。夫钱贵则物宜贱,今物与钱俱重,此一世之所共忧也。【蕃舶巨艘,形若山岳,乘风驾浪,深入遐陬。贩于中国者皆浮靡无用之异物,而泄于外夷者乃国家富贵之操柄。所得几何,所失者不可胜计矣】”。


                          IP属地:山东28楼2016-03-17 04:40
                          回复
                            2000宋军被17个金人打的惨败,损失惨重。
                            《三朝北盟会编 卷三十六》:  和议已定 金人遣十七骑持文字报其国中 经由磁州 李侃以身为兵官 且承掩杀之旨(初金人抵京师也。渊圣诏河北州军略曰:种师道姚平仲远提西兵以助天讨云:云:深恐其宵遁令河北州军尽行掩杀) 乃率禁军民兵二千往击之,与十七骑相遇,金人曰:不须用兵今城下巳讲和矣。我乃被太子郎君差往国中干事。侃不信 欲与之战 十七骑者分为三 以七骑居前 各分五骑为左右翼 而稍近后前七骑驰进官军少却左右翼乘掩之,且驰且射,官军奔乱死者几半。
                            宣抚副使折彦质12万宋军(有多少骑兵不明)外加李回1万宋军骑兵,被河对岸的金军的战鼓吓的溃逃。
                            《续资治通鉴 卷第九十七》:
                            金宗翰自太原趋汴,官吏弃城走者,远近相望。癸酉,至河外,宣抚副使折彦质领兵十二万与之对垒。时佥书枢密院事李回以万骑防河,亦至河上。敌发数十骑来觇,回报其帅曰:“南兵亦盛,未可轻渡。”或欲整兵俟战,洛索曰:“南兵虽多,不足畏也。与之战则胜负未可知,不若加以虚声,尽取战鼓,击之达旦,以观其变。”众以为然。黎明,河上之师悉溃,遂长驱而南。甲戌,金兵悉渡。知河阳燕瑛、西道总管王襄皆弃城走,永安军、郑州并降于金。”
                            不到100蒙人打的2000宋军惨败,宋军死500人,被生擒数十人。
                            《元史卷一百二十七 列传第十四》:
                            伯颜、阿术殿后,不满百骑。十月戊午,行大泽中,郢将赵文义、范兴以骑二千来袭,伯颜、阿术未及介胄,亟还军迎击之。伯颜手杀文义,擒范兴杀之,其士卒死者五百人,生获数十人。


                            IP属地:山东29楼2016-03-17 04:41
                            收起回复
                              蒙古不是无敌的。马穆鲁克、德里苏丹多次打败蒙古。但是宋朝就没资格笑蒙古了,蒙古帝国分出的多个部分之一的蒙元(元朝),就攻灭了宋朝。
                              至于拿南宋抵抗蒙古45年(或40年)来说宋朝厉害的,就大错特错了。南宋占据地利,而且蒙古西征、多次内讧,这些是南宋能多活那么多年的原因的一部分。
                              列举一下蒙宋战争时期蒙古方面一些主要的大事记:1234年 南宋端平入洛;1235-1236蒙古三路征宋,同年蒙古忽里勒台大会,窝阔台决定主力西征——长子西征,这次西征一直持续到1243年;1241 窝阔台死,脱例哥摄政,蒙古开始争夺汗位;1246 贵由汗继位,久久内乱的蒙古终于开始统合,这时候贵由要做的不是南征,依然面临巨大的内部问题;1248 贵由率领十几万大军西征同拔都大军对峙,期间莫名其妙死亡,被毒死嫌疑最大,蒙古再次陷入争汗;1251 在拔都支持下,蒙哥继位;1252-1256 蒙古忙着整顿内部,以及远征大理云南;1257-1259蒙哥南征,结果蒙哥病死于钓鱼城外,蒙古撤退;1259-1264阿里不哥同忽必烈争汗,爆发内战,双方各自数十万兵马厮杀数年,期间还有山东李璮叛乱;蒙古忙于内部整顿;1268 蒙古再次南征,用兵襄阳。1279崖山海战,南宋彻底被灭。
                              南宋号称抵抗了45年,其实真正的抵抗时间又有几年呢?


                              IP属地:山东33楼2016-03-17 04: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