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59,805贴子:2,975,098
  • 2回复贴,共1

〖原创〗探索宇宙的本质问题,以“易”和“空”为始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注意:此理论再度升级,分设三大目录,对原来理论中存在的模糊部分进行了完善和更改,形成自恰体系;遗忘科学,以大道玄妙为根基进行透析解读。
《上目录》(建立理论)
■总纲
■生灭论
■1.何为易?
■2.何为空?
■时间如何产生?
■物质如何产生?
■空间如何产生?
■规律
■真理
《中目录》(思想根源)
■论点1.物质与空间是时间产生的玄妙。
■论点2.时间无法静止。
■论点3.物体存在的载体是无限大或零。
■论点4.使我们宇宙发生的“引子”是超宏观世界的数据。
■论点5.数据便是“空”。
■论点6.超越我们宇宙之外的超宏观宇宙的构成方式。
■论点7.我们宇宙的本质。
■论点8.超宏观宇宙并不比我们宇宙更高级,所有宇宙以及万物都平等。
《下目录》(解析生活)
■唯事主义:物质不灭与“空”的测不准。
■破解宿命论,人为何而活。
■变化论,生存之道。
■万有引力的产生。
此处以后会有大量补充!
————
■总纲:空是易的本质,易是空的玄妙!
■生灭论:“时间”描述“变化”成“事件”,变中生变而旧灭新生。
■1.何为易?
  变中有变,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万变,万变不离宗,其宗空变。
■2.何为空?
  ⊙小实验:以“变”与“不变”为对象,说明“无”和“空”的区别。
  ①“无变”意为不变;“无不变”意为“变”。
  ②“空变”意为“变是空的”;“空不变”意为“不变是空的”。
  变与不变都可以为空,所以空是一切变化的本质。
  用一句话进行描述即为:空本是空;用一个数学式子描述即为:0÷0=东西(任何东西都可以称为东西。)
■时间如何产生?
  因为有变化,所以有时间。
(特点: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自有所有,亦有亦无。)
■物质如何产生?
  “空”在变化中不可被消灭,所以便在变化中形成了事件,我们称此事件为物质。
(特点:聚而成物,散而成气,与空成界,与时生灵。)
■空间如何产生?
  “空”可以无限重叠,所以产生了无量容度的妙象,我们称此妙象为空间。
(特点:无处不空,处处有间;既在产生,也在消灭①。)
  ①平行世界
  空间被消灭其实并非真的消灭,而是相对于我们而言当一个空间与我们宇宙分开时,由于空间“空”之抽象,我们宇宙无法将其重新定位而再度产生联系,于是它相对于我们而言即为消灭,而实际上那便成为了与我们绝对平行的平行世界。
  这里要着重说明一下,组成我们宇宙的最小存在若为自恰点,则那自恰点之中的事件由于其相对于我们宇宙而言仅有抽象点的意义,所以那个点之内的宇宙也是一个与我们平行的平行世界,但因为那个点参与了我们宇宙的组成,所以是与我们不绝对平行的平行世界。
■规律:变空生妙有,万妙互为玄。
■真理:易空成道,大道至简!
【上述理论,可用8个论点证明。】
■论点1.物质与空间是时间产生的玄妙。
  我们曾经都想过时间静止这种事,然而,如果时间静止又会发生什么?
  首先,时间停止则运动停止,运动停止则物质间不会产生“势”。
  这时向其中丢进一个物体,这个物体必然如穿过真空搬穿过而无任何阻碍,因为物体相对于不能产生“势”的东西和对真空的效果完全相同!
  而不能与其它物体产生“势”相对其它物体而言就等于不存在,因为只要是物体都能与其它物体产生“势”,所以物质与空间其实都是时间运行时产生的数据和幻象(即玄妙),时间一停止物质空间就消失。
■论点2.时间无法静止。
  由论点1我们知道时间静止万物便不存在,而万物不存在时,由于没有可以描述的变化,于是时间就失去了对象而没有意义,也相当于不存在。
  然而时间真的会静止吗?
  未必,首先我们都知道物体总是趋向于平衡,这是因为不平衡就等于一些物体间产生的“势”必然大于另一些物体间产生的“势”,于是大势压过小势,于是力产生且方向由大势指向小势,于是运动就产生了,于是时间就产生了意义。
  而物体存在的载体是无限大或根本为零(论点3有说明),而一个以零或以无限大为分母的式子会怎么样,当然是根本不能有真正的结果,而只是无限趋近于“平衡”这个结果,于是“变化”就成了无果的命题,故时间就不可能停止。
■论点3.物体存在的载体是无限大或零。
  对于论点2中提出的物体的载体是无限大或者为零进行说明,我们都知道组成我们的物体于物体之间必然有空隙,这无法避免,且物体之中组成它的更小物体间也有空隙。
  于是这种现象就提供了一个模型,即为每一个的物体都能存在于另一个物体的空隙之中,那么当所有物体重叠于一点时,承载于这一点的物体不就无限大或为零吗!因为对于一个抽象的点而言,存在与不存是一样的,所以为零和为无限大都包含于其中,它的总集合也就是无限大或零。
■论点4.使我们宇宙发生的“引子”是超宏观世界的数据。
  由论点2中说明时间不可能停止,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宇宙到底是如何开始的?
  这里要引出一个词语“引子”,即为我们的宇宙到底是由哪个“引子”引发的,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果:1.来自我们宇宙产生之前的时间。2.来自我们宇宙产生之前的数据。
  ①对第1个结果进行分析,如果“引子”来源于宇宙之前的时间这个命题成立,那它成立的条件就是宇宙产生之前的时间与宇宙的时间不是同一个时间,也就是说时间是可以区域性存在或者个体性存在,即为每个位置的时间都不同,那么是这样的吗?
  首先我们都知道是因为变化才产生时间意义的,而变化必然是两个或多个物体之间产生“势”而造成,也就是说时间是对所有物体间变化的描述,而一个绝对独立的物体根本不可能产生变化,所以不存在绝对独立的基本粒子,也就是说时间是万物运动行为的共同抽象。
  而一切对时间的测量都是在运动间产生而不可避免的受到变化本身的扭曲,所以一切测量得到的时间都是不真实的时间,这说明了时间具有超越性,无论是我们的宇宙产生之前还是产生之后的时间都是同一个而不可能有第二个时间存在,于是第一个推论证伪。
  ②对第二个推论进行分析,即为宇宙发生的“引子”是宇宙发生之前的数据引发,哪这个数据如何就引发了我们宇宙产生呢?
  在我们的宇宙产生之前,每个抽象数据由于内部区别而产生内“势”,于是引发了无数宇宙产生,从论点3中可以看出宇宙就是个抽象的点,那我们的宇宙对于产生之前的那个世界而言相当于不存在,于是就无法干涉,所以我们的宇宙就形成不受任何宇宙之外“引子”干涉的自恰系统。
■论点5.数据便是“空”。
  由论点4产生了一个问题,那个引发我们宇宙发生的“引子”数据是什么,它为何互有区别?
  这个数据就是“空”,空与空即相同也不同,相同是它们的本质一样,不同的是它们的位格确定了它们“易”阶段必然不同的必然性,所以“空”与“空”因为不同而产生“势”,因“势”而生“变”,因“变”而生“间”,因“间”而生“事”,因“事”而成“物”,空势变间事物合而为道,道分界与灵。
  恒有欲也,以观其妙,其妙成灵。
  恒无欲也,以观其徼,其徼成界。
■论点6.超越我们宇宙之外的超宏观宇宙的构成方式。
  由论点4我们知道,数据不仅使我们宇宙诞生,同样使其它无数宇宙诞生,而由于每个宇宙创生的起点不一样,于是导致了每个宇宙达到的平衡不一样,于是每个宇宙间因为不同而产生了相对的“势”,(当然,这个“势”改变的是整体宇宙在超宏观宇宙中的位置,而它内部的所有事件都不受干涉。)
  于是宇宙间由于势的不同而产生相互运动,当一团宇宙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时我们称之为宇宙云,于是不可被消灭的基本宇宙云就形成了,宇宙云的不可消灭是由于每个宇宙都是抽象点的缘故。
  那么从更宏观的视角去观察这个宇宙云,就会发现这个宇宙云其实就是形成超宏观宇宙的基本粒子。
■论点7.我们宇宙的本质。
  由论点1我们知道其实时间才是唯一的东西,由论点3我们知道时间运行于一个抽象点,由论点5我们可以反观我们宇宙具有与超宏观宇宙一样的共性,那就是我们的宇宙也是由次级宏观宇宙所构成。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宇宙是由相对于我们这个宇宙而言相当于不存在的宇宙抽象点所构成的,而宇宙抽象点本身是一个自恰的内时间体系,所以时间即为物质,时间即为空间,时间的一切存在即为不存在!
■论点8.超宏观宇宙并不比我们宇宙更高级,所有宇宙以及万物都平等。
  由上述全部论点得,每个宇宙都是由抽象点构成,其不能获得抽象点之中的宇宙任何帮助也不能干涉抽象点之中的一切事件,所以无论有多超宏观都只是普通宇宙,其无法兼容次级宏观宇宙故和其次级宏观宇宙没有本质区别。
■唯事主义:物质不灭与“空”的测不准。
宇宙的物质和思想以及能量的本质都是一个又一个的事件,事件是对时间运行时产生的一切现象的描述。
  我们认为分子是物质,那是因为原子间形成了事件,如果这个事件被打破或消失,那原子与原子便经纬分明,分子无从谈起。
  同样的,原子也是因为由电子、质子、中子形成了事件,如果这些东西经纬分明,那原子也无从谈起。
  依此类推,组成事件的最终对象无限趋近于无,我们把最基本的那个事件定义为自恰点,自恰点的意思就是,它内部的事件对外绝对封闭,自恰点在对外的事件中只相当于一个抽象点,于是自恰点间形成高一层的事件,如此递增到了我们所见的宏观世界。
  〔物质不灭〕
  由于自恰点在外部事件中表现为抽象点,所以它不能被外部改变和消灭,所以由它最终构成的物质能量系统守恒并具有不灭性。
  〔不可测量〕
  由于自恰点的抽象性,对其测量即破坏了与之相关的其它所有事件,让它转移到测量这个事件中。
  由于质量和位置都是事件的两个体现,你测出位置就表示它的位置和质量都被纳入了测量位置这个事件中,你固定了它位置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4-01 12:06回复
    又一个本质论者。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4-04 09:42
    回复
      思考应该鼓励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4-04 10: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