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帖子咋弄吧 关注:11贴子:477

谈谈水浒传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非原创,转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江的假仁假义,晁盖处心积虑想弄死宋江,吴用的奸诈,鲁智深没人性,李逵变态讲的一针见血 ,林冲软弱自私, 武松堕落神坛, 由虎到狗。 鲁智深种种欺软怕硬的行径, 卢俊义晁盖之死, 武松金莲的激情等等。绝大部分人的生存哲学永远都是 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大概也是大部分人看水浒时往往喜欢那些粗豪的人物的原因,喜欢杨志、林冲的很少,这不能怪读者,因为他们确实不“可爱”,可爱的是那些做了我们不敢做的事情的豪客们。 但从文艺创作的角度讲,林冲和宋江是水浒中最具有立体感层次感的人物,是真正耐读的人物形象。 贼和贼的集团,就相当于人体中的癌细胞,一样能跟正常细胞一样新陈代谢,但是就是没用,不能产生正常功能,一个人体被癌细胞占领,就死了,一个社会被贼集团占领,这个社会就废了。《水浒》本身就是描写一群社会“垃圾”的书,水壶作者,力图在垃圾身上找到光辉点,吴大师则在力图告诉人们,再光辉的垃圾,还是垃圾。反复论证绣花垃圾,就是垃圾。 总之全书新意频出, 还是值得一看 有机会应该重读水浒。此贴多讲厚黑人情之阴暗面 阴谋论充斥其中 其中分寸 自己把握吧还是。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4-19 16:13回复
    前言:
    水浒的大致时代背景,应该是宋徽宗继位之初(1100年)到方腊之乱的宣和二年到四年(1120到1122)。当然真实历史上方腊之乱并不是梁山好汉平定的,而是由大奸宦童贯平定的。宋江投降也是在方腊被平定之后。是时,宋辽间的和平已愈百年,国内工商业非常发达。虽说徽宗宠信蔡京,高俅等奸佞,但民间却非常富足。按黄仁宇先生的说法,当时流通在市场上的有相当于60,70亿美金的国富,可以说是天下第一富国。花石纲虽荼毒人民,但也仅限于东南一隅。整个中原地带,也就是梁山好汉的主要活动的地方,可以说是人民安居乐业。宣和二年也就是方腊造反的那一年,岁入光白银就有1860两。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宣和年间开封的极度繁华。水浒中的描述虽然官员贪渎枉法是普遍的情形,但没有任何民不聊生的说法。倒有不少笔墨描写上元灯会的热闹和社会的安定。而此时距离金兵南侵的宣和7年(1125年)和靖康之耻的1127年,尚有年头,好似罗马帝国遭蛮族入侵的前夜。终有宋一代,虽说历朝历代的毛病都有,且武功不胜,对外屡战屡败,但虽有昏君,却无暴君,没有发生过明末赤地千里,民不聊生的惨象。水浒电视剧里所描述的北宋人民的生活状况,也没有给人有什么活不下去一定要造反的感觉。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4-19 16:14
    回复
      堂堂大宋,人口亿兆,像梁山好汉这样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何止千万。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界限,就是108将上应天数的小圈子,只要你进了这个圈子里,你就是好汉,干什么坏事都可以算成好汉的壮举。但你若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就活该被严打被专政,甚至好汉们自己就可以替天行道把你给宰了。比如开黑店做人肉包子,历朝历代都是令人发指的恶行,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放到好汉们身上就是小事一状。再比如镇关西强娶金玉奴就被鲁提辖给三拳打死了,同样小霸王强抢刘太公的女儿,就幸运的多,虽然事情性质恶性得多,但鲁提辖不过让他不娶就算了。这样的双重标准在水浒里面比比皆是。其底线就是看干坏事的人是否是在108个天上星宿中,在的话最多就是个人民内部矛盾,不在的话就是敌我矛盾,若朝廷的狗官不处理,梁山好汉就要替天行道为民除害。施耐庵不愧为黑社会小说的第一人,这个套路几百年后给香港的黑帮电影学去了。香港那些描写黑道的电影,深得施大爷的精髓,一般都会有个好的黑道大哥,特别讲义气,照顾兄弟。然后一个反派的黑道大哥无恶不作。主角总是个跟好的黑道大哥有关系的人(也可以是他本人)。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主角把坏的黑道大哥给灭了。至于“好“的黑道大哥是不是也干坏事,也作伤天害理的事,就不是重点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4-19 16:15
      回复
        古往今来,任何组织要存在和维持下去,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梁山组织也不例外。梁山好汉们所追求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的生活方式,没有庞大的资金来源更是万万不可的。而梁山组织本身又不是盈利性的机构,好汉们及下面的喽罗们也几乎都不事生产。那么钱从哪儿来呢?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知道黑社会组织的财源无外乎两途,一从事白道生意如酒楼饭店,建筑公司等,二则是黑道生意,下等的抢劫,受保护费,中等的开赌场妓院,上等则是走私贩毒制伪钞。一般白道的生意都是幌子。黑道生意能顺利做下去,则需要跟白道(官府)勾结,并找到后台。对梁山组织来说,毕竟在将近 1000年前,黑社会的始祖和雏形阶段,虽也开些酒楼等白道生意,但主要是打探情报用的,而好汉们大都得罪了政府才上的梁山,所以后世的那些黑道生意当时很难做。当然不少好汉在上梁山前,这样的黑道生意还是或多或少做一些的。那么剩下的就只有黑社会组织最古老的办法了,那就是劫掠。梁山组织从王伦时代开始,其主要的财源就是靠劫掠客商。初期组织规模比较小,只要抢劫过路客商就可以了。但后期到了宋江时代,好汉们增多,光靠劫客商也无法维持了,所以就只能攻州掠府了,比如收双枪将董平的那一次,就是攻打的东平府。当然期间偶尔新的头领的加盟会带来一部分资金如晁盖,柴进,李应,卢俊义等入伙,不过每加入一批新的头领,维持梁山的消耗也增加了。当规模大到必须要攻打州县这个程度,政府也就不能不管了,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严重扰乱的社会治安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了。梁山最终的宿命其实是任何一个黑社会组织的最终结局,当规模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被政府镇压,尽管暂时可能会被政府收编和利用,但鸟尽弓藏后也逃不过覆灭的命运。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4-19 16:16
        回复
          没人吗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4-24 15:29
          回复
            既然梁山的主要财源是靠劫掠,也就可以想象得到,梁山对邻近地区的荼毒了。当一个地方治安不好,客商老被抢劫,自然客商就会远离这个地区,从而百业不兴,民生凋敝。不仅严重恶化了梁山附近地区的投资环境,也使得当地人民负担增加。当地人民不仅要向宋政府交税,还要供养梁山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梁山好汉们所劫掠的财富们最终还是要转嫁到平民百姓身上的。客商们本身就是百姓,而被梁山所攻打的州县,并不会因为被好汉们洗劫过一次,人民群众就可以不用缴税了,官府的一切用度还是要从老百姓身上出的。梁山好汉以“劫富济贫“的口号为其劫掠行为描绘上一层正义的色彩。但是纵观水浒全书。“劫富“是一定的,否则梁山好汉的“三大“生活方式如何维持。“济贫“则未必,单个好汉的个人济贫行为抑或有之,但作为梁山一个整体组织,在下从未见到过。梁山对待劫到的财物,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分成两分,一份由上应108天星的有一把交椅的好汉们平分,另一半则分给大小喽罗们。从未见过梁山组织有像李闯王那样将获得的钱粮财物分给贫苦人民的故事。所以前者只能算个黑社会组织,而后者才是真正的义军。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4-26 08:29
            回复
              武松为何打虎?
              武松,就是因为打了虎才名扬千古的。武松,原则上其实他不想打虎的,因为他不信有虎,所以在酒家说不惧怕,但其实武松心里是很惧怕虎的,为什么他要那么说,因为武松喜欢吹牛喜欢炫耀喜欢显摆。武松在上道之前呢,喝了18碗酒,开始上山,他也不想上,因为毕竟是死了数十好汉,但是牛已经吹了,所以,硬着头皮上了山,存在侥幸心理,他认为可能这山上没虎,所以在店家面前要足面子。到了山下,便看到县给的通告,才知道,真有猛虎,当时,武松作者也写了,想走,但是面子挂不住了,所以还是得上山,要不被店家耻笑死,上山的途中武松精神处于高度紧张,做着思想斗争。真是因为武松的随便一吹,才不得不上山,其实他是真累了,因为喝了18碗酒啊,本身就不稳,所以便在石下休息了,这休息的真是时候,猛虎出来了。武松看到猛虎,心一下就提升到嗓子眼了,提起了随身的木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4-26 08:30
              回复
                这木棍本是武松打虎的第一武器,没成想,打了一棍,就还有一半了,武松当然就慌了,给谁谁不慌,武松的第一战斗状态其实已经没了,虎可是不通人性的,可不知道回合制。武松的第二战斗状态便来了,这就是潜能了,武松用乱踢猛创虎的肚子,双手紧把这花皮,这虎其实已经很弱了,武松在乱踢中开始占上,这虎竟然只是咆哮、乱舞爪。这时候,就是那18碗酒的作用,第三战斗状态来了,乱拳。这时候武松上身其实被虎抓的血肉模糊,但武松没有退路,虎也被打醒,武松只能左手狠掐虎的颈下部右手乱打虎脸,就像叶问2最后那段,不过,虎的力量还是胜于武松,作者的文章中可以看出,这时候虎一个反扑差点就完了武松的命,这可不是我YY。呵呵,第四阶段,武松的酒劲未退,但力气损失不少,猛虎呢?嘴部已经开始大喘头部已经开始淌血,这时候,武松的意识其实很好,为什么?因为他手脚并用乱打虎脸,没有一招是正规的,力气是使出全身的,虎的猛仆没有准确度,没有力量。面对虎的扑,武松采用了躲闪,这招很好用,消耗虎的力气化解了虎的攻势。武松等把虎打的差不多了,虎已经被武松乱打的倒在地上,但武松怕它没死,用哨棒又是一顿毒打,可见武松有多怕虎。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5-03 08:26
                回复
                  武松对虎,不想打,不敢打,也不会打,他真有打虎的本事怎么会乱打?有几个人附上性命做赌注来乱打。因为他好面子,好呈能,逼自己没了退路,只能打,打了,也便真的打死了,逞英雄也便成了英雄,世界上好多事,往往也是这样。武松打死虎后,受到阳谷县知县的抬举,从一个逃犯成了一个县刑警队的大队长,武松心中好不得意,连要去清河县看哥哥都暂抛在脑后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5-03 08:27
                  回复
                    其他帖子转发的,有兴趣的看一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5-03 08:27
                    回复
                      今天母亲节,暂时不发帖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5-08 14:25
                      回复
                        攻打祝家庄,通过了。
                        接着,宋江开始调兵谴将。
                        派出攻打祝家庄的人,分为两拨。第一拨:宋江、花荣、李俊、穆弘、李逵、杨雄、石秀、黄信、欧鹏、杨林。第二拨:林冲、秦明、戴宗、张横、张顺、马麟、邓飞、王矮虎、白胜。
                        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呢?
                        除了林冲、白胜这两人外,全部都是宋江的嫡系!
                        晁盖的嫡系(七人)中,都不安排他们去打仗,仅仅只有一个分量最轻的白胜!宋江要瓦解、分化、孤立晁盖的“七星”,首先从他们最薄弱的白胜开始。
                        而林冲并非晁盖“七星聚义”时的嫡系,所以是一个值得拉拢的对象。
                        这时,我们不妨再回过头来看看宋江曾经说过的话,关于好汉们怎样排座次:“休分功劳高下……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
                        要排名在前,就要有功劳;
                        要想有功劳,就要去打仗。
                        宋江把他的人都安排去打仗立功。而晁盖的人则不予安排,就不能去打仗,当然就立不了功了。从而分化、打压、架空晁盖。
                        晁盖有没有意见呢?当然有。但有也每办法,因为宋江理直气壮地说了:“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5-09 01:19
                        回复
                          美女扈三娘为何要嫁龌龊下流的王矮虎?
                          梁山攻破了祝家庄,收获非常之大。不算金银财宝,仅粮食就是50万石。按当时的粮价来算,每石2贯,宋江这一票,光粮食就是100万贯!而晁盖劫的生辰冈,也不过是号称10万而已。
                          宋江一出手,就是晁盖的十多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5-09 01:19
                          回复
                            在攻打祝家庄的时候,旁边的扈家庄曾与梁山私下达成协议,协助宋江攻破祝家庄。因此,扈家庄其实于梁山是有贡献的。
                            但在事成之后,却突然杀出个黑李逵来!
                            “且说李逵正杀得手顺,直抢入扈家庄里,把扈太公一门老幼,尽数杀了,不留一个。叫小喽罗牵了有的马匹,把庄里一应有的财赋,捎搭有四五十驮,将庄院门一把火烧了。”
                            就这样,对梁山有贡献的扈家庄,被李逵眨眼间给灭了。
                            李逵帮宋江擦屁股。宋江再把李逵呵斥一顿,造成一种都是李逵难滥杀无辜的假象,这完全是李逵的个人行为,而并非梁山的意思,一切也就OK了。
                            不过,李逵有点脑残,他居然不顾领导的感受,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跑来对宋江说:“扈太公一家都杀得干干净净。兄弟特来请功。”
                            毫无理由把人家杀绝了,他还来请功。
                            宋江发火了,喝道:“你这厮,谁叫你去来!你也须知扈成前日牵牛担酒,前来投降了。如何不听得我的言语,擅自去杀他一家,违了我的将令?”
                            格外强调:谁叫你去。违了我的将令。
                            李逵道:“你便忘记了,我须不忘记!……”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5-09 01:20
                            回复
                              没人来看吗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5-10 08: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