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吧 关注:490,921贴子:7,396,904

【科普】浅谈埃博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是丝状病毒科中的一种病毒,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器官衰竭。
该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此地接近首次于1976年爆发的部落。刚果是最近四次爆发的所在地,包括2005年5月的一次大流行。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主要的感染途径是透过患者体液传染,如血液、汗、呕吐物、排泄物、尿液、唾液或精液等,目前并无飞沫感染的证据。尽管研究人员苦心研究,至今仍没有确认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目前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埃博拉被列为生物性危害第四级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埃博拉病毒的疫苗研究尚未成熟。


IP属地:广东1楼2016-04-20 07:01回复
    前方高能请注意
    http://度zhongyi.ifeng娘.com/news别/yyqy/201412/删366084.shtml
    我大TC传统医学岂会虚区区埃博拉病毒?


    IP属地:广东5楼2016-04-20 07:24
    收起回复
      中医学论埃博拉病因病机(直接复制原文)
      埃博拉病毒在中医中属于“疫疠之气”,其传染性强,致死率高,可通过血液和排泄物传播,必须严格防控。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在中医学中也有不少类似病毒性出血热的记载。清代温病学家余师愚的《疫诊一得》所述病症如“头痛如劈”“遍体发炎”“骨节烦痛、腰如被杖”“大便不已、小便短缩如油”等,与本病临床表现极为相似。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出血热的中医命名论述甚多,如伏气瘟疫、少阴伏气温病、温毒发斑、温毒疫斑、疫毒热斑等口。。这些命名多从温病角度选取,出血热大抵属于中医外感热病中“瘟疫”“疫疹”“疫斑”等范畴,初起症见头痛、发烧、肌肉酸痛、咽喉疼等,甚至出现红眼、呃逆、胸痛、呼吸和吞咽困难等症,即是风热邪毒挟湿侵犯上焦肺卫,营卫失和,卫外失司,气机逆乱。后期出现的呕吐、腹泻、肝肾功能损伤、体内外出血等症状则是典型的肝脾肾严重受损表现,脾不统血,肝不藏血。笔者认为,确切地说,埃博拉出血热中医辨证应属血热出血。埃博拉病毒具有强烈传染性,呈流行性发病特征,与祖国医学中瘟疫的致病特点一致。中医学认为,该病主要由人体正气不足,外感温热疫毒之邪由皮毛侵入机体,化火内陷营血所致,其病因为“疫毒”,属性为“热毒”。但至休克期,则多为热邪内闭,气阴欲脱或兼阳气欲脱,恢复期则属于正虚而邪未尽的病证。
      你们看懂了吗?反正我不懂。


      IP属地:广东6楼2016-04-20 07:26
      回复
        那么这3000中药到底有没有用呢?我们先来看看这批中药的大致组方(还是复制原文)。
        埃博拉出血热属于中医学中的“疫疠之气”,可参考“温病学”和“血证”两方面进行论治。温病不外乎清热、解毒、祛湿,治血不外乎行血、补肝、降气,故以清热凉血、祛邪扶正立法。前期用银翘散加葛根、白芍、大黄,方中重用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为君药;淡豆豉、薄荷宣透气机,桔梗开提肺气,共为臣药;芥穗祛风胜湿,竹叶、芦根养阴利湿,大黄合牛蒡子攻下秽浊,葛根发汗解肌,白芍敛阴和营,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热、透邪祛毒之功。至于后期,肝脾肾大亏,治应以扶正固本为本,凉血和血为标。方选犀角地黄汤加味,其中犀角(水牛角代)、生地、赤芍、丹皮凉血和血;杜仲、狗脊、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补益肝肾,以增藏血之力;黄芪、白术、莲子肉、薏苡仁益气健脾止泻,以增统血之力。藏血、统血之力增强,合清热凉血,出血自止,肝脾肾之功亦得复。
        你们看懂了吗?反正我不懂。


        IP属地:广东8楼2016-04-20 07:39
        回复
          嗯,不看这个玄乎的东西,咱们看看科学是怎么解释的。概括如下:
          牛蒡子主要活性成分为ARC及ARC-G,具有抗炎及调节免疫作用;连翘的活性成分为:连翘醇抗炎,连翘酯苷解热,连翘煎剂具有轻微利尿作用,注射剂具有显著抗肝损作用;金银花比较复杂,有效成分大体可分为有机酸类、黄酮类、挥发油成分,暂时没全面分析结果。
          其他楼主懒得一一找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看看,推荐谷歌学术,刊物要找正规的,英语水平够可以找SCI收录的。别小看中医药的研究人员,玩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者岂是玩古籍考证的“老砖家”能够比的?
          这中药也不全是安慰剂嘛,还是有点卵用的。但是似乎都不是针对病原体的啊。说好的中医治本呢?


          IP属地:广东9楼2016-04-20 07:39
          收起回复
            再来说说疫苗(还记得高中生物必修一二吗)
            1.活载体疫苗:应用无致病性或弱毒的病毒和细菌 , 例如痘病毒 、 鸡痘病毒 、 火 鸡 疱 疹 病 毒 、 伪 狂 犬 病 毒 、 腺 病 毒以及卡介苗 分 枝 杆 菌 和 沙 门 氏 菌 弱 毒 疫 苗 等 作 为载体, 插入外源性保护基因 , 构建重组活载体疫苗 。用活病毒为载体表达 EBOV 蛋白(埃博拉病毒蛋白)有一个优点 , 即病毒疫苗进入 人 体 后 接 近 于 自 然 感 染 , EBOV蛋 白 便可在转染的细胞中表达 。 这种方法有两个缺点 : 一是宿主细胞中大量的载体蛋白会导致免疫竞争 , 由此削弱了由载体表达的特异性 EBOV 蛋白的免疫反应 。 二是人 体 中 原 先存在的 免 疫 力 可 能 会 在 机 体针对活载体 疫 苗 产 生 足 够 免 疫 应 答 之 前 就 清 除 了被转染的细胞。
            2.DNA疫苗:将经筛选的 EBOV 基因克隆到质粒载体中 , 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注入重组 DNA, 或者将重组 DNA涂在胶体金 颗 粒 表 面 , 然 后 用 基 因 枪 注 入 皮 肤 内 ,同时结合委内瑞拉复制子 , 使这一体系具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 疫 都 能 同 时 诱 导 EBOV 蛋 白 产 生 的 优点 。 与上述活载体疫苗方法不同的是 , DNA 疫苗不会诱发针对载体自身免疫反应 。 但是 , 这种方法需要很高的注射剂量, 而且克隆 DNA 很可能会整合到宿主基因组内 , 这也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安 全性问题。
            3.用 DNA 激 发 配 合 腺 病 毒 ( AdV ) 增 强 疫 苗:此种 疫 苗 是 美 国 NIH 疫 苗 研 究 中 心 的 研 究 人员 Gary Nabel 等 于 2000 年 研 制 开 发 的 , 是 继 DNA疫苗之后的又一新型疫苗,目前已进入二期临床阶段。
            该疫苗接种过程长达 6 个月 , 需进行 4 次注射, 无法有效控制快速传播的疾病。
            4.快速疫苗:快 速 疫 苗 是 用 腺 病 毒( AdV) 为 载 体 来 表 达 EBOV 的 GP 基 因 , 它 比用3的 速 度 要 快 得 多,但此反应相对较弱。


            IP属地:广东10楼2016-04-20 07:47
            收起回复
              参考文献我很犹豫要不要列,百度最近把什么反中医吧废中医吧都给封了。先列这两个吧。
              1.维基百科编者. 埃博拉病毒属[G/OL]. 维基百科, 2016(20160203)[2016-04-19].
              2.许黎黎,张连峰. 埃博拉出血热及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1年1月.


              IP属地:广东11楼2016-04-20 07:51
              回复
                既然吧主说了要“引导思考”,那么再补充一点吧:
                别小看高中课本!别小看高中课本!别小看高中课本!
                科普最怕的就是,明明每个字都看得懂,就是看不懂一个句子。没有基础的人,所谓的科普不过是用来跟人吹牛皮的谈资罢了,光知道几个新词汇,却根本理解不了怎么回事。这类人也最容易出民科,典型代表郭某某。


                IP属地:广东12楼2016-04-20 08:04
                收起回复
                  把中草药跟化学结合起来不就成了吗?通过分析、实验再精确配比,就像青蒿素,就像火药的运用…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6-04-20 08:14
                  收起回复
                    我只知道埃博拉是一种病毒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4-20 08:20
                    回复
                      一分钟惨案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4-20 08:39
                      回复
                        中医属于经验之医,西医是理论医学,这么说对不对?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4-20 09: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