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吧 关注:213,490贴子:2,492,409

小评丁俊晖本次世锦赛的表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未如此关注过一场斯诺克比赛,而我想所有的斯诺克爱好者都和我一样!据听说,本次世锦赛中国观众收看人数超过了两亿人,这是什么概念?如果我没有记错,世界上超过2亿人的不过五、六个国家。我不知道除了奥运会和世界杯,还有哪个体育项目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关注度和收视率!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丁俊晖。
客观地说,丁俊晖的这次表现绝对称得上优异,他不仅创造了首个打进世锦决赛亚洲人、世锦单场比赛破百次数最多、单个世锦破百次数第二等一系列的纪录,更为可喜地是其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较以往有了较大改观,这也必将为其在今后一段时间取得更好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将其本次世锦赛的表现小结如下:
一、本次世锦的收获
1、首次打进世锦决赛。在29岁“高龄”才首次进入到世锦决赛,以丁俊晖的实力来说,不能不说来得有些太晚,墨菲和塞尔比都是23岁、特鲁姆普24岁、罗伯逊28岁,我认为这其中除了机遇以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丁俊晖的心理素质和其身体素质不太适合世锦赛这种长局制的比赛,幸好这些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换一种角度来看,也许这并不算晚,如宾汉姆40岁才进决赛并拿到冠军,艾伯顿32岁才夺得第一座世锦冠军,希金斯32岁才夺得其第二座世锦冠军,奥沙利文29岁才夺得其第二座世锦冠军,而塞尔比也是31岁才拿冠军。所以说,丁俊晖应该还有机会!
2、收获了自信和更多的认可。本次比赛,丁俊晖明显比以前自信多了,能够很平静地接受决赛失利,表现他更成熟了,而无论是国内外主流媒体和观众,都丁俊晖的表现将给予了充分肯定(当然,极个别的喷子除外),应当说,丁俊晖这一战赢了世界的尊重,虽然只是亚军,但其带来的效应私毫不亚于冠军。
3、收获了更多的经历。本次的世锦赛对于丁俊晖来说绝对是最有意义的一届,从最开始的打资格赛普遍不被外界看好,到一路力克古尔德、小特、马威、老马等一众高手历史性进入决赛,无论是处于领先或落后、手感好与不好,丁俊晖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斗志,打出了极佳的气势,仿佛让人们看到了焕然一新的他,尽管在与塞尔比的决赛中失利,但这次世锦对丁俊晖的锻炼价值非常大,可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将有利于其今后的成功登顶!


IP属地:湖北1楼2016-05-07 20:32回复
    四、对今后一段时间斯诺克台坛走向的预测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斯诺克界已经步入群雄并起的时代,奥沙利文的统治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精力的下降也呈小幅度逐步下滑趋势,尽管不能就此认为奥沙利文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可以预见,奥沙利文在今后两三年的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将高于前几年,在大师赛和英锦赛,奥沙利文将依然会保持强劲的竞争力,但罗伯逊、塞尔比、特鲁姆普、丁俊晖、霍金斯、希金斯将对其形成一定的威胁,另外,墨菲、宾汉姆、傅家俊等也能形成一些威胁,也就是说,排名赛具备夺冠实力的不少于10人,而大师赛和英锦赛具备夺冠实力的也不少于7人。至于世锦赛,情况会更复杂一些,名将首轮被淘汰将成为常态,奥沙利文错过了今年最好的签运安排,其今后夺冠的难度会更大,特别是如果在前进的道路上首轮如遇到实力较强的资格赛选手,其后连续遇上罗伯逊、塞尔比、特鲁姆普、希金斯之中的任意两人的话(这些人从打法和心理方面都不太怵奥),奥沙利文夺冠的胜算恐怕不会太高。
    丁俊晖每次低谷的时间较其他球员要长,通常在两年左右,长则近三年,短也在一年半往上,但其巅峰期的爆发力也较其他球员要强,这也正是丁俊晖在状态极不稳定的情况下能够夺得11座排名赛桂冠的原因。可以预见,丁俊晖的这次复苏绝不会是短暂的,至少应能维持一个赛季,其表现还是值得期待的,下赛季夺得一个排名赛冠军问题不会太大,甚至两个也有一定可能性,但个人更期待他能够在而立之年夺得世锦冠军。


    IP属地:湖北5楼2016-05-07 20:33
    回复
      四、丁俊晖是否能够夺得一次世锦赛
      如果说世锦赛开赛前,我对他还是持谨慎乐观态度的话,那世锦赛之后,我对其的表现乐观了几分,个人认为丁俊晖夺得一次世锦冠军的几率应在80%左右,夺得两次世锦的几率约在30-50%左右。三年之内,将是丁俊晖夺得世锦冠军的最佳时机,最大的机会应在2018年或2019年(原因,2018年,奥沙利文已43-44岁实力会继续下滑,罗伯逊36-37岁,塞尔比35-36岁,实力也会随年龄增长而略有下降,而丁29-30岁应处最佳年龄段,实力比现在只会高不会低,此消彼长之下,他们之间的实力对比将会发生悄然的变化),如果这三年中他能够登顶,那么其夺得第二冠的机率将大增;如果不能如愿,2020-2022这三年将是丁俊晖夺冠的最后时机(奥有可大可能退役,罗38-40岁,塞37-39岁,对丁的威胁会更小一些,但丁的实力预计也会有所下滑,但下滑幅度稍小于前两人),2023年以后,丁俊晖的实力将会有较大的下滑,夺冠的可能性明显下降。个人预测,综合丁俊晖各方面的情况看,他选择退役的年龄应当在35岁至40岁之间,其中是36-38岁的可能性最大,其坚持到40岁仍然打比赛的几率非常之小。
      丁俊晖这次表现出色,其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心理素质较以往以了较大提升,相信通过这次世锦的经验,丁俊晖在今后的世锦赛中会有较稳定且上乘的发挥,打入八强甚至四强将成为常态,但要想打进决赛需要一些运气(签运,碰不到难缠的对手塞尔比、奥沙利文)。


      IP属地:湖北6楼2016-05-07 20:34
      收起回复
        四、对丁俊晖的一点建议
        纵观丁俊晖在世锦赛中的表现,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1、防守的能力亟待加强。不论是半决赛的对手老马还是决赛中的塞尔比,丁俊晖在防守方面明显处于下风,在非常关键的几局比赛中,经常因防守不到位而丢分。
        2、架杆技术有待加强。央视的几个主持人总喜欢提丁俊晖小时候经常用架杆所以技术不错的言论,但从比赛情况看,丁的架杆技术很一般,稍有难度的球很容易出现失误,而且走位的精准性明显不足,远低于霍金斯,在一流高手中也仅处于中游甚至偏下位置。
        3、开球技术还需要加强。仔细看了一下,丁俊晖开球的技术并不出色,特别是在手紧的情况下,开球很容易漏机会,被对手一击即中。
        4、K球的技术有待加强。过于一直认为小丁的K球技术不错,但感觉这两年明显有些下滑,世锦赛中有好几局在难度不大的情况下K球出现了较大失误,导致进攻中断,必须作为重点科目来练一练了。
        5、体能有待加强。尽管与塞尔比相比,丁年轻了4岁,且半决赛多休息了一天,但决赛中却并未在体能和精力上表现得更充沛一些,反而不如塞尔比,在决赛后几局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要想在世锦夺冠,体能上必须有所加强。
        至于准度、比赛策略、心理等方面,丁俊晖也是弱项,但这些短时间内都很难改变,而如果能够在以上五项中改善2至3项,将对丁俊晖打世锦赛的能力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


        IP属地:湖北7楼2016-05-07 20:34
        收起回复
          你的文笔不错,但看问题的角度太主观,对斯诺克技术理解还停留在初学者的阶段。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5-07 20:55
          收起回复
            说的不错


            10楼2016-05-07 23:10
            回复
              支持丁 亘古不变 可为什么寄予别人老去 甚至退役 我们才拿那个冠军?看到一半 后面看不下去了 对不起 不苟同……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6-05-07 23:45
              回复
                希金斯98年夺冠时也是23岁,但希金斯是5月的,墨菲是8月的,墨菲夺冠还是比希金斯年轻,可见墨菲是相当有天赋,但排名赛冠军居然没上双,比塞尔比还少1个,
                墨菲15年真是可惜了,最后一阶段发挥好点,80后世锦赛双冠第一人就是他这个胖子了,现在塞尔比反而占得了先机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6-05-08 01:42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5-08 15:42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5-08 16:30
                    收起回复
                      打到决赛已经第八场又是第一次打进世锦赛决赛,而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5-08 22:53
                      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5-10 14:57
                        回复
                          下次加油晖晖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5-10 14:57
                          回复
                            加油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6-17 22: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