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老四吧 关注:493贴子:7,979
  • 6回复贴,共1

李老师您可以考虑办短期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李老师您可以考虑办短期班,针对全国各地区,三天班,七天班,让一些想学而又不在江山的朋友抽出几天学习学习。先可以在老家附近办次试试
太极老四答------实际上,最好是大家在自己的城市里,相约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可以去哪里和大家交流切磋。而且,我可以承诺,如果大家认为我的这点太极拳水平,不足以为人师,我会自动返回。


1楼2016-05-09 08:26回复
    我现在浙江省衢州市,月底回山东临沭老家,准备办一个短期班,学习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
    我在全国各地在都办过陈式太极拳培训班,如果你们的朋友们有人组织,我随时可以到你们哪里。
    先学习陈式太极拳的精要十八式,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可以了。在这期间,如果大家觉得我的水平,还可以继续从学,大家就可以商量再学陈式太极拳的老架一路,二路,单刀,单剑,双剑,陈式太极拳推手,太极大杆,以及散手。
    如果我的太极拳水平,不足以教大家,我不会给大家添任何麻烦,我会自动返回、
    我的手机号,18757038159,15092980203.


    2楼2016-05-09 08:27
    回复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名称 1、太极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白鹤亮翅 7、斜行 8、搂膝 9、拗步 10、掩手肱拳 11、高探马 12、左蹬一跟 13、玉女穿梭 14、云手 15、转身双摆莲 16、当头炮 17、金刚捣碓 18、收式


      3楼2016-05-09 16:21
      回复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为何起式和收式不在同一地方?
        答--------那我问你,为什么起式和收式非要在同一个地方?练到深处没有起始,如果你非要拘泥于招式,那就永远不能练好太极拳。招式是桥梁,有时也是给人看的,太极拳真正练的都是看不见东西。表现在外形上很流畅,很沉重又很轻灵。


        4楼2016-05-09 16:26
        回复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打架行不行啊
          这里说的练拳的时间越长,功夫下的越深,防身效果越好是什么意思
          怎样才能把功夫下的深还有是必须要有人教吗
          我家附近好像没什么练武的啊?
          拳友答------你理解的武术太片面,你平时看到的太极只是个套路而以,并不是太极拳的全部训练内容,正统的练法是:站桩,套路,推手,喂招,散手,修身养生.(以上每个除最后一个外一般都要三年,做好心理准备,有天分三四年可打架)练功主要是站桩.没有下盘,一切多少式都是空淡,拆招也要有下盘基础,想学打架的太极不找老师学不会的,一定要正确的方法.祝你成功~


          5楼2016-05-09 16:28
          回复
            老架一路是陈式太极拳的传统套路之一。陈氏太极拳精要18式是从老架一路里面精选出来的18个主要招式,因套路短小精干,作为初学太极拳入门之用。24式如果指的不是简化太极拳24式,那就是陈氏24式了。其实陈式太极拳传统的套路就是老架一路、二路,新架一路、二路。其余的套路,24式也好,22式也好,包括18式等等,都是老师为了教学方便而从传统套路里节选出来的招式,练习的要领以及要求是一样的。


            6楼2016-05-09 16:33
            回复
               “掩手肱捶”的发劲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通背劲”。它在发劲时右拳向前击打,左手向后回挂肘部后击,左肘的劲点与右手的劲点同时到位,使左手的力量通过肩背完全输送到右手的劲点上。发劲时身体下沉,重心在右腿上,左脚五趾扒、抓、扣,右脚五趾蹬地向上反弹,扣膝、松胯,拧腰左转,以手领劲,使劲力从脊背顺达于右拳。当劲点到达右手的同时,重心通过裆下走弧从右腿移于左腿。图1是“掩手肱捶”发劲前的蓄式,图2是太极拳家张鹏先生演练的“掩手肱捶”发劲的瞬间,我们可清楚地从他的衣服所自然形成的波浪状褶皱上领会这种刚猛的整体劲力。
                做好“掩手肱捶”这个动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交叉回挂、击出;如果双手不交叉,则身体中线敞开门户,对手可乘隙而人攻击o
                (2)右拳不是直线向前撞击,而是在身体节节贯通下发出的螺旋穿透力带动下击出。
                (3)把握好击出的劲点,以防对方在变化中缩短击打距离后发不出力o
                (4)发劲后身体不能前倾,否则就会脚下无根,一旦对手闪避或引带,自己就会因站立不稳而向前栽倒。
                (5)发劲前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发劲的瞬间肌肉高度紧张,发劲后迅速放松。
                总之,“掩手肱捶”的发劲要有“一动无有不动”的协调性,要求打前击后用好通背劲,并保持好自身的平衡。


              7楼2016-05-09 16: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