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贼吧 关注:1,202贴子:106,249
  • 29回复贴,共1

转载:以蜀国国力北伐注定失败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什么是国力?谈国力必须分析蜀汉的人口、生产经济、社会构成、军事制度等等,我相信很多人这些的理解都只是”我以为而已“,我也不认为解释如此之多谁会有兴趣往深处挖掘,至少我也不能。如何评估国力呢?由于三国的史料贫乏,即便是正式出版的研究著作都有许多槽点,只能算一家之谈,我自己更是没有那种学术水平进行确切的研究。我的意思是如果真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大部分就应该对“国力“两个字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一个基本的认识已经挺繁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6-08 15:28回复
    战略
    打战略就要根据局势不断的变化进行策略调整,并且要结合经济、外交、人心、后勤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判断。这一点最常见的误区有两个,第一个是以隆中对来解释诸葛亮北伐的战略,那距离诸葛亮北伐正好20年之久,20年不变的战略,难道以为是在打三体战争?以三国局势的变化,一年根本不同一年,刘备能占据益州已经符合隆中对计划的一大半。一个人如果能预料超过十年局势变化就不能称之为军事家,应该称为神棍或者张局座。
    第二个误区就是有人认为战略只是战场的布局策略,分析诸葛亮北伐时不仅没把孙权、公孙渊的因素算进去,就连对国力的评估也全然不了解。蜀汉数次北伐与孙吴联动,东西牵制,蜀汉的重点在于割据凉州再图长安。孙吴的重点都倾向于占据合肥,控制淮南,并且毌丘俭、诸葛诞两次大战中几乎要成功了。
    有人还不把年代变化、掌权者更替算进去讨论。只是反反复复谈论北伐的意志和情怀,用以粉饰自我内心的道德优越感。诸葛亮《后出师表》的重点不在于情怀,反而在于战略。【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说的正是蜀汉和孙吴一直联手反复骚扰曹魏,使其国力疲惫,这是蜀汉的优势。随后诸葛亮所分析都是蜀汉的劣势,唯独有一点诸葛亮指出就是天下之变难以预料,这恰恰是高明战略家所具备的思想,诸葛亮一直试图制造难以预料的变局,并非单纯为了情怀而北伐。
    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曹魏常备军大约也是50万,幽州、并州均有鲜卑和乌丸扰乱,甚至连青州都要布置军队防备公孙渊。在荆州和扬州跟孙权对持至少也要布置兵力十余万。曹魏要与蜀汉交战,只能够从中央洛阳派出增援。街亭之战中张郃领兵五万,曹真统领的雍凉守军大约也是数万,再有曹叡在长安的兵力加起来不过十万之众,诸葛亮以八万兵力出击并没有绝对的劣势。
    况且曹休也在计划伐吴,与孙权的局势历来紧张,石亭之战就是同年所发生。如若孙权破曹休能与诸葛亮对上时间,曹魏的危险可就大得多了。诸葛亮在汉中四年,因李严运粮的问题才返回朝中一次,也因此才会有《后出师表》。
    《后出师表》最早也出自《默记》,蜀汉的粉丝最喜欢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这句话作为口号,《默记》中谈到这么一个观点
    有国者不务保安境内,绥静百姓,而好开辟土地,征伐天下,未为得计也。诸葛丞相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群臣无事。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
    吴国的张俨反驳到
    昔乐毅以弱燕之众,兼从五国之兵,长驱强齐,下七十余城。今蜀汉之卒,不少燕军,君臣之接,信于乐毅……何惮于彼而不可哉?夫兵以奇胜,制敌以智,土地广狭,人马多少,未可偏恃也。
    这点正好回答了题主最主要的问题,蜀汉能否北伐成功,国土和兵马不是绝对的原因,结合历史局势、经济增长的变化,才是北伐成功的要点。战争光有详细的计划还不够,历史的进程永远是计划跟不上变化,才智之辈应势而变,奇谋百出。此一时非彼一时,田丰先全袁绍袭许,后袁绍进军,田丰又反对进攻正是此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6-08 15:33
    回复
      《后出师表》真正颇受争议,诸葛恪曾看过《出师表》,所以吴人张俨同样评论过《后出师表》也就不稀奇了,我倾向于肯定《后出师表》的可信度。
      在诸葛亮、蒋琬时期,曹魏北方还有轲比能和公孙渊作乱,在费祎、姜维时期,曹魏已经收复辽东60多万人口,撤除原来幽州、青州常备军,又得到公孙渊的兵力,曹魏在荆州、雍凉、扬州三线各自增兵三四万不是问题,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两次与孙吴大战都举兵超过二十万。这是局势的不同。
      姜维强行北伐时期与黄皓双重消弱蜀汉国力,对战略大局审视不清。当诸葛诞举兵淮南时,姜维居然因为段谷之战大败而没有作为,连对曹魏发动像样的进攻都不能。谯周以《仇国伦》结合蜀汉国中局势和天下大势进行分析合情合理,纵然谯周只是代表蜀人以求自保,与王业大志违背。可我还没听说过一个国家发动战争不需要考虑民心思想,诸葛亮在时起码还执政公平,众人无怨,即便兵役劳苦也还过得去。中央的决定权很重要,也要依照香港的法律来办,是不是?
      蜀汉从费祎时代起就只能闭国防守,以轻兵骚扰的方式对付曹魏。姜维再行险计令门户大开是为蜀亡之张本,即便他退守剑阁能够逼退钟会,然而关城粮草尽被魏军所得,姜维能有多少存粮夺回汉中?钟会只要派一支部队死守阳平关,不让姜维进入汉中腹地即可。
      在纸上谈兵我就已经很吃力,各种政策和战略推行还必须要有执行能力强的人来完成,因而陈寿称诸葛亮【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绝不过分。不是因为他真让这国家有优越性的经济实力,而是他能够将制度、经济、民心、局势、战略统合起来,将一个国家几乎没故障的运行下去,如此比较可知诸葛瞻的不作为和姜维过分作为责任重大。刘禅一代庸主,仅能委任臣子行事,无实干之能,居然还有人给他洗白是聪明之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6-08 15:33
      回复
        所谓伤敌一万自损八千,你以为打仗1个士兵去对消一个士兵吗?你以为诸葛亮打仗就战战必胜吗?在史书里只摘数据,就以为精确,倒是发挥数据观念了,只是你第一层的话已经就把你之后所发的都否定了。


        IP属地:浙江10楼2016-06-16 09:01
        收起回复
          能不能达到战略目的是单纯的由国力决定的么,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6-06-16 09:34
          收起回复
            我倒觉得吧 诸葛亮要是 向北袭扰 向南发展 有希望 诸葛亮南征一次 就拔青羌万余家 出其牛马丹柒 用于北伐 那么说明南方 有很大油水可以利用


            12楼2016-07-01 11:51
            收起回复
              灭一国 太难了 以隋之强 灭陈 还需要有陈叔宝那样的逗逼才可 陈霸先不死想都别想 隋(北周) 陈 实力差距不小 何况 蜀汉 要 灭 魏 曹丕 曹叡 可没那么逗逼 除非 魏内部天灾频繁 内斗不息 这样情况 诸葛亮才有机会


              13楼2016-07-10 10: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