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汉文化吧 关注:66贴子:1,041
  • 6回复贴,共1

大书法家背后的女人,气质不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在默默付出,回溯到古代,那些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你可知道在他们的光环背后,都有一个女人在默默地投入……


IP属地:浙江1楼2016-06-28 14:23回复
    她们在夫君和身边男性光环的笼罩下被掩盖了才华。如今,有谁能够记得住她们的名字呢,又有谁知道她们那并不为人知却满腹的才华呢?


    IP属地:浙江2楼2016-06-28 14:23
    回复
      颜真卿夫人韦芸

      颜真卿 《与夫人帖》
      颜真卿称得上是中国人最完美的道德楷模,大孝子,大忠臣,而他的妻子韦芸,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典范,韦芸是个敢爱敢恨,拥有自己主见的女人,她爱慕颜真卿,冲破层层阻力,最终与他成婚。在指腹为婚、父母作主的时代,她无疑是一个异数,在她身上有一种独立超然的品格,始终掌控着自己的幸福。在结婚之后,相夫教子,为颜真卿付出了一切,正是她无私的付出,从而让颜真卿无后顾之忧。


      IP属地:浙江3楼2016-06-28 14:24
      回复
        苏轼夫人王弗

        王弗(1039年~1065年)是苏轼结发之妻,眉州青神(今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人,聪明沉静,知书达理。十六岁即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可惜天命无常,治平二年五月(1065年)王弗卒,年方27。


        IP属地:浙江4楼2016-06-28 14:25
        回复
          赵孟頫夫人管道升

          管夫人,即管道升(1262~1319),字仲姬,德清县茅山村(今属干山乡)人,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嫁赵孟頫,册封魏国夫人。元延祐六年五月十日病卒。擅画墨竹,笔意清绝。又工山水、佛像、诗文书法,负盛名,世称管夫人。
          管夫人有一首著名的《我侬词》,据说赵孟頫50岁时想效仿当时的名士纳妾,又不好意思告诉老婆,老婆知道了,写下这首词,而赵孟頫在看了《我侬词》之后,不由得被深深地打动了,从此再没有提过纳妾之事。这首才气与情趣兼备的《我侬词》如下:“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IP属地:浙江5楼2016-06-28 14:25
          回复
            王羲之妻子郗璇

            王羲之的妻子名璇,字子房。书法卓然独秀,被称为“女中笔仙”。她熟读经书,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她与王羲之结为夫妻,虽然是父母之命,但“东床快婿”这一段佳话传颂至今。

            郗璇墓识
            婚后郗璇作为一个贤妻良母,她对王羲之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书法家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她一生生了八个子女:玄之,凝之,官奴(女儿),涣之,肃之,徽之,操之,献之。不幸的是玄之,官奴先后夭折。中年丧子,"黄梅不落,青梅落",作为做父亲的"祠庶子哀摧",是悲痛欲绝的。王羲之寿命不长,妻子郗璇却享有九十多岁的高龄。


            IP属地:浙江9楼2016-06-28 14:28
            回复
              黄道周夫人蔡玉卿

              明万历四十年,蔡玉卿出生于鹤峰一个隐士家庭。她幼时恬静寡言,喜爱读书,10岁能文,15岁嫁黄道周为继室。蔡玉卿来到黄家,不但“事姑以孝闻”,且能刻苦攻读,临池泼墨,随黄道周上京途中,也坚持天天临摹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字帖。几经磨砺,字、画、诗均有造就,但其作品多不行世,而行世的也以“闺中名不宜传外”为由,署黄道周名字。

              蔡玉卿《山居漫咏卷》局部
              崇祯三年,黄道周因连上三疏营救钱龙锡而被贬官三级。乞休获准,将要离京时,蔡玉卿关切地对丈夫说:“所当言者,尽于此乎?”黄道周理解夫人对自己的支持。第二天,再上一疏,规劝崇祯皇帝“退小人,任贤能”。崇祯皇帝竟以“滥举逞臆”之罪把他削籍为民。遭此横祸,蔡玉卿慰勉丈夫:“上怒方殷,祸几不测,今削籍归,幸矣。”
              蔡玉卿随夫还乡后,或日夜伏案为致力著书的丈夫研墨抄书,或孜孜研读经史。崇祯八年,黄道周讲学于漳州紫阳书院。蔡玉卿随行并热情地为前来听课的学生煮饭做菜,家里经济拮据,也从不告诉黄道周。

              蔡玉卿《山居漫咏卷》局部
              崇祯十三年(1640年),江西巡抚解学龙按常例,推荐所部官员,对黄道周推崇备至。崇祯皇帝疑黄道周与解学龙结党,竟以“党邪乱政”罪名,逮捕两人,各廷杖八十,“发西库司问拟”。蔡玉卿在丈夫遭此沉重打击时,叫家人带去书信,以“天下圣明,自有霁日”相慰。并把寄回的血染襦裤留示子孙。她告诫儿子:“而父获遇明时,乃横受阙下数百鞭楚,九鞫四拷;指节微续,辄细书百部《孝经》,以当狱吏卒钱,为人臣子,劳苦极矣。”让儿子了解父亲的冤屈和坚强的意志。
              崇祯十七年,明朝覆灭。黄道周奉南明弘光福王诏,赴南京任职。以当时形势,蔡玉卿深知奉诏无异于赴死,但她支持丈夫成行。未几,福王政权也告覆没。黄道周奉南明隆武唐王诏任职。时兵权在郑芝龙手,黄道周知事不可为,于是“自请募兵抗清”。蔡玉卿看到招征疏,悲泣地说:“此夫子尽瘁之日矣!招征之役,不过义无所逃,欲得一死,以下报孝陵与先帝耳!”
              不久,黄道周兵败被执。蔡玉卿悲痛万端,而报国之情愈烈,即派家僮带去短信:“自古忠贞,岂烦内顾,身后之事,玉卿图之。”黄道周得书大笑。隆武二年(1646年)三月初五,黄道周从容就义。可以说,正是有蔡玉卿这样明白事理的贤内助,才成就了一位民族英雄。


              IP属地:浙江10楼2016-06-28 14: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