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兴吧 关注:1,323贴子:28,603
  • 17回复贴,共1

【转帖】南宋时期著名的四位杨再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杨氏谱探讨的博客
原作者:杨忆鸿(转载人:杨氏谱探讨)
发表时间:2014.3.31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87f2953b0101jwdc.html


IP属地:安徽1楼2016-06-30 18:16回复
    (一)
    南宋时期著名的四位杨再兴
    杨忆鸿 2014.3.31 第四稿
    杨再兴成为家喻户晓的南宋抗金英雄,这归功于与岳飞有关的演义。演义小说出于通俗趣味、激励之目的,对人物原型加以神话般的渲染与虚构,杨再兴那千军难挡、气吞山河、敌闻胆寒的英雄气概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演义的艺术手法无疑是成功的。小说《说岳全传》中,杨再兴被写成杨家将的后代,白马银枪,武艺高强,和梁山好汉青面兽杨志是同辈,吸人眼球的这一说法却并不靠谱。
    抗金名将杨再兴究竟是何方人士,一些资料中众说纷纭,相关各地时有争论,对生平事迹也有争议,古籍留下的资料不多,细节已无法考证,籍贯就有多种版本“湖南武冈”、“湖南新宁/河南汤阴”、“江西吉水”、 “山西杨家将后代”等说法。通过对现存资料的仔细甄别、疏理可以发现,这涉及南宋时期的四位同名杨再兴,包括宋史中的两位杨再兴,都是有根有据的知名人物。南宋时候金人入侵为患,抗金关系到民族存亡,四位杨再兴中有三位与抗金有关。本篇从现存资料中把南宋四位名人杨再兴的资料一并列出,因有部分争议,仅供参考。


    IP属地:安徽2楼2016-06-30 18:17
    回复
      (二)
      一、“瑶人”杨再兴
      杨再兴[湖南武冈],?-约1154年,湖南武冈城步人,南宋武冈瑶人首领,苗族,实是农民起义头领。宋建炎绍兴年间,因不堪忍受宋廷横征暴敛,与子正修、正拱等率九十团侗瑶造反,活动于武冈等周围州县。绍兴四年(1134)被湖南安抚使所俘,但父子被招安后,时有反复。绍兴二十五年(1155),正修、正拱兄弟被捕杀,造反失败。杨再兴领导的农民军长期对抗南宋,史料上带有贬义的“猺人”。【1】
      光绪湖南《新宁县志》记载,湖南出了两个同名杨再兴,一个是湖南武冈城步造反的杨再兴,另一个湖南新宁盆溪的抗金名将杨再兴。因年代久远,老百姓很少能看到正史,多听民间传说,以至于将两人身世混为一谈,以讹传讹。


      IP属地:安徽3楼2016-06-30 18:17
      回复
        (三)
        二、抗金名将杨再兴
        杨再兴[湖南新宁],1104-1140年,南宋著名抗金名将。知名度最高,为岳飞有关的演义、戏剧、评书中杨再兴之原型。杨再兴战死二百年后,元朝脱脱(1314-1355蒙族)在宋史杨再兴传中记述,杨再兴初为流寇曹成将,绍兴二年(1132)岳飞击破曹成后随为岳军统制。绍兴十年(1140),金兵十二万屯河南临颍,杨再兴率三百骑兵遇敌小商桥,杀敌两千,再兴战死,焚其尸得箭镞二升【2】。杨再兴墓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小商桥村东,是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史未提出生地,故籍贯有争议。南宋史学家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51写岳飞说与再兴为“乡人”,所以演义及后史藉此认为杨再兴与岳飞同乡即河南汤阴人,但汤阴并无杨再兴遗迹、祖居传说或宗谱有关的史料,加上再兴在湖南加入曹成部,“湖南新宁说”便占上风,杭州岳飞亭杨再兴的雕像铭文正是据此。
        光绪湖南《新宁县志》对同出湖南的两位杨再兴分别都有介绍,其对抗金名将杨再兴记载比宋史更为详细,记述为湖南新宁盆溪人,家世豪族。湖南当地有杨氏族谱记载确实跟随岳飞抗金。
        杨再兴在岳飞部战死后,传说其遗骨、遗甲及军中指挥所用两面铜锣均运回故里,葬于新宁大绢峒,并于复兴桥畔建立专祠祭祀。
        自宋以来,新宁还建有多处杨公祠,供人们祭祀。明永乐年间,新宁人李敏在任两广总督时,就与当地百姓共同捐资修建杨再兴祠庙。至今保存完整的新宁安山千秋寨祠,烟村螺丝寨杨公祠,便是杨再兴专祠。两祠建于山顶,高耸入云,气势雄伟,常年香火不断。而祭祀杨公,不能忘记岳飞,所以又专门建了多处岳武穆祠,至今保存完整的,有白沙镇和高桥镇烟村的岳武穆祠。
        杨年建《杨氏命脉回溯》一书的第388页记述,抗金名将杨再兴有三子政龙、政虎、政伯,属弘农杨氏湖南再思房,是唐末著名的飞山蛮酋长杨再思的后裔。演义不是历史,不可受之误导,宋史中的抗金名将杨再兴与山西杨家将并无关系。


        IP属地:安徽4楼2016-06-30 18:17
        收起回复
          (四)
          三、吉水杨再兴
          杨再兴[浙江],约1126-1140,祖籍江西吉水杨家庄,因战乱随宋廷南迁临安,为浙江杭州(钱塘)人。据杭州钱塘庆一支的“杨璿墓志铭”记述,杨再兴为南宋抗金英烈杨邦乂之子,绍兴庚申(1140)为父报仇从岳飞北伐抗金,未几而战死,父子两代英烈。铭文为他叙述仅数行,语焉欠详。推算其年岁远小于名将杨再兴,似乎只是岳家军中十五岁的少年兵。宋末元初的“儒林四杰”之一虞集与杨邦乂五世侄孙庐陵人杨拱辰为好友,他在《道园学古录》的“跋宋高宗亲札赐岳飞”一文中写道“(岳)飞之裨将杨再兴,则邦乂之子也”【3】,此跋所作年代早于元代脱脱编写宋史十多年,说明民间有杨再兴为杨邦乂之子的传说。但杨氏专家杨维森先生在《弘农杨氏族史》一书第廿二篇江苏无锡鸿山房一节中,对《宋成忠郎杨璿墓志铭》的真伪问题持否定看法,认定是明代伪托。
          吉水杨再兴属无锡鸿山房,与岳飞名将杨再兴对比,年纪过分偏小,杨维森认为与史实矛盾,实是伪托年龄穿帮。苏州大学历史系有周教授九十年代初曾在苏州光福渔民家里见过杨再兴家谱,二十多年后已退休,曾发动媒体到处寻找此谱未果,笔者认为正是无锡鸿山杨氏宗谱。


          IP属地:安徽5楼2016-06-30 18:18
          回复
            (五)
            四、杨家将杨再兴
            杨再兴[山西],生卒不详,号铁枪,山西太原人,金兵入侵时为宋军主帅,曾是山西晋城泽州府君。绍兴十八年(1148),领兵北上克复太原至汾州等府,南下收复解州、渭州,封河东路节度使等职,金正隆六年(1161),金兵南侵,即遭杨再兴的激烈抵抗,金兵窜回燕京,再兴因功官至中亮大夫,武宁军节度使,食邑五百户【4】。
            杨家将杨再兴属弘农杨氏新昌房杨家将支,他抗金时间在岳飞死后(1142年),不属岳家军也未战死,显然非宋史记载的岳家军统制杨再兴。


            IP属地:安徽6楼2016-06-30 18:18
            回复
              湖南杨氏通谱载:“杨再思从父居忠由淮南徙于叙州居焉。”看看杨再思从哪里来
              《渠阳志》载:“杨再思从父,自淮南徙于溆州,黄巢叛乱时,复迁蛮界赤水,遂娶马氏”,《宝庆府志》又载:“光晋、昌见、再思开辟长衫宝庆府武冈木瓜桥……系入木瓜桥寺内,后竹丝洞(今城步儒林镇)。又据城步丹口镇兰姓苗族《兰氏宗谱•宗源》载称:“吾祖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小地名瓦厂坪。”城步蒋坊乡和汀坪乡等地的杨姓苗族的《杨氏族谱•源流总序》也说他们的祖先杨居本、杨居庆、杨居忠自唐昭宗光化二年“自淮南迁于椒州”


              IP属地:安徽8楼2016-06-30 18:19
              回复
                湖南新宁的杨再兴是杨再思的后人,杨再思是汉族的弘农杨氏后人,所以无论杨再兴是河南人还是湖南新宁人,他都是汉族无疑,而不是什么苗族或瑶族


                IP属地:安徽9楼2016-06-30 18:20
                回复


                  IP属地:福建10楼2016-06-30 18:20
                  回复
                    我记得刘琦军中有一个裨将也叫杨再兴,战死了。这个杨再兴是哪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8-07-06 13: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