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吧 关注:475贴子:2,005

赵括被迫出击找秦军决一死战的原因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赵括被迫出击找秦军决一死战的原因 :
廉颇的论持久消耗战,带领四十余万的全国青年,在外面不种田达3年余之久。赵国人口农业都不秦薄弱,赵国粮食吃光了!向齐国借粮食,齐国一贯不参与秦与5国的战争,不肯借。赵国全都危在旦夕,赵括看到廉颇的战术失效,坐等也是死,拼了也是死,那还不如出去拼死呢!这也正应验了后世,赵括的嫡孙~马援的那句:“大丈夫当 马革裹尸,战死疆场!”赵括做到了!


1楼2008-08-15 14:55回复
    • 222.175.18.*
    我顶赵括 长平之战他全军覆没45人而杀秦军50多万


    2楼2008-09-09 19:03
    收起回复
      • 61.175.135.*
      顶赵括
      好男儿不容易啊,被骂了两千多年
      马革裹尸来形容他是在合适不过了


      4楼2008-10-14 21:33
      回复
        是啊


        5楼2009-02-11 22:40
        回复
          • 222.130.152.*
          他的尸体也只有资格被秦军戏弄。


          6楼2009-02-20 19:40
          回复
            • 117.90.132.*
            赵括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但楼上崇拜的地方错了 我想就是赵括在世也会笑吧。
            先查查史料长平之战到底打了多少年。廉颇对王龁不过4-5个月。
            赵孝成王的耐性太不够了,害死赵括,不然随着实战经验的增多,一定不愧为赵奢的后人。


            10楼2009-11-18 02:17
            回复
              史实证明, 廉颇 的固守战略是对的。 赵括的战术,无异自杀。
              秦国也是倾国之力,甚至在长平之战后期直接征15岁上的人丁。可见秦国根本无力打持久战。
              而赵国军民一心,无路可退。 进步不足,防守有余。 加上周围其他国家也有“唇亡齿寒”的危机感,不会看赵国坐以待毙(紧随其后的邯郸之战就是例子)。
              如果廉颇没有被换掉。 就算是 白起 说能不能打下 长平就很难讲的事情了,白起必定擅长的不是攻坚战,而是野战。
              


              11楼2009-12-23 16:31
              收起回复
                • 115.154.117.*
                秦国不是发倾国之力,注意看史记的记述,“征河内男子”


                12楼2010-01-18 18:39
                回复
                  • 116.253.132.*
                  赵国的国力那里比得上秦国啊~~光比人口都没有秦国多,就不要说土地了,赵的耕地那么少,北方长期和匈奴打,哪里有时间种地。赵国强也是指军事实力。其实赵国应该放弃上党那种山地,把秦军引到比较开阔的地带,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秦军决战。那样胜算还大点


                  13楼2010-01-31 22:44
                  回复
                    真正失败的原因还是看不开那块破地
                    如果放弃上党 在平原一决胜负 秦国步兵弩兵虽强 能尽情冲锋的赵骑兵也不是吃素的


                    IP属地:河北14楼2010-02-07 22:30
                    回复
                      回复:14楼
                      不要想得太简单,放弃上党和长平,邯郸将直接暴露在秦军面前,如果秦军占据这两个地方而避免在平原与赵国骑兵决战,邯郸将随时成为秦军的嘴边肥肉


                      15楼2010-02-09 13:00
                      回复
                        事实证明:
                        秦军最怕的不是赵括,而是久经战阵的廉颇。廉颇的可怕之处不在于他能否先发制人,而在于他能在逆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什么时候该做猛虎,什么时候该做缩头乌龟。表面上,廉颇坚守不出,“惧敌”、“畏缩不前”,实际上是用堡垒战术消耗秦军,消磨秦军的锐气。秦军虽然借着连胜的锐气一鼓作气攻克赵军的几个堡垒,自己也是伤亡惨重,损失甚至比赵军还多很多。面对廉颇这样的对手,即使白起来了也无计可施。廉颇并非不想反攻,而是反攻的时机没有成熟,等多耗几个月,秦军锐气耗尽,赵军反戈一击,必定能大获全胜。
                        ——三十多年后,秦国大将王翦,就是用这个办法打败了楚将项燕,灭了楚国。但是王翦的君主是秦始皇,他可以等一年甚至更长时间让王翦完成自己的战略。廉颇的君主是赵孝成王,他等了三个月就不耐烦了。
                        结果,赵括大将军以最快的速度葬送了赵国四十万精兵,赵国到了亡国的边缘!


                        IP属地:安徽16楼2010-03-02 20:31
                        收起回复
                          • 221.205.165.*
                          是人在打仗吧。。赵括一下子带了45W人去跟人火拼 哪还有什么战术兵法可谈的 就跟一个村儿的人跟另一个村儿的人拿着锄头火拼没什么区别 有勇无谋之士尔


                          17楼2010-05-27 14:43
                          回复
                            廉颇的坚守策略是正确的,但是不幸的是,赵国的农业无法支持这个策略。秦军虽然是远途征战,但是粮草尚且能支持,本土作战的赵国却被消耗光了粮食,向齐国借粮。五国伐齐可是把齐国打得够呛,齐国与其赵国,魏国,楚国关系非常不好。如果赵国有其他办法,是不会找齐国借粮的


                            18楼2010-05-29 16:24
                            回复
                              原来还有一个军粮的问题 看来我的确该多看看书....
                              只停留在战略上的讨论就是典型的纸上谈兵   40万赵军被埋主要原因就是赵括夸夸其谈没有足够的军事指挥才能 部队被白起大军截成两半 导致后方军队和指挥部失去联系 加上赵括无法应对突法情况 才直接导致了40万赵军被活埋的悲剧
                              不能只讨论赵括是否应该出兵 而是赵括在出兵应该先分析一下胜率能有多少?
                              2楼说的太可笑了....
                              我想秦国的伤亡肯定不全是因为赵括造成.


                              19楼2010-06-26 19: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