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长歌吧 关注:33贴子:4,211

江湖丛谈(选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目录(1)
第一章 江湖规矩
  江湖之春点
  江湖人的旧组织各处长春会的领袖
  江湖艺人之规律
  江湖人放快者受罚的规律
  江湖自嘲之暗语
  江湖中之老合
  北平平民化市场天桥之沿革与变迁
  天津南市三不管露天市场
  天桥市场摆地的人物
  天桥东市场卖估衣的
  戏园子的坎子
  第二章 算卦相面
  江湖之金点
  哑金
  金点中之戗金
  金点的水火簧
  诸葛数灯下数即是袋子金
  金点儿之竹金
  天桥的卦摊
  天桥金点
  江湖中之戳黑的
  江湖中之金卖两门做变绝生意之内幕
  江湖中锍幅子的
  三不管的戗金生意
  三不管的杨大将
  三不管的八岔子生意
  江湖中金点的黑幕
  江湖金点中之自来簧
  第三章 挑方卖药
  皮门
  做小帖的生意
  挑土海宝的生意
  挑汉册子的生意
  江湖中之大粒生意
  汉门的丁香座子
  江湖艺人马万宝
  天桥的旧人物常傻子
  江湖中挑沙子杵的生意
  汉门之挑柴吊汉的
  江湖中之挑生啃生意
  三不管挑将汉的生意
  三不管的做大票的生意
  三不管的挑火粒的生意
  江湖中之做老烤的生意
  江湖中卖点之内幕
  江湖中之挑青子汉的
  江湖中的小省生意
  江湖中之挑顿子汉的
  三不管的花柳座子
  老云再为染花柳病的人们进一忠言
  挑柳驼
  第四章 杂技戏法
  彩门
  彩门中之挑厨供的
  挑厨供的卖点儿
  江湖彩门之腥棚
  江湖艺人孙宝善
  江湖艺人去平留津的大金牙
  江湖艺人快手卢
  天桥的戏法
  场天桥的摔跤场
  天桥的空竹场子
  三不管的杂技场
  江湖中的光子生意
  第五章 保镖卖艺
  江湖之点挂子
  挂
  天桥内把式场
  挂子行之中的支杆挂子
  第六章 评书流派
  评门是团柴的
  评书界请支之源流
  团柴的规律
  天桥的评书场
  子天桥茶馆各有不同
  三不管的评书场儿
  评书门之群福庆
  评书艺人刘荣安
  田岚云
  评书界艺人曹卓如
  评书界之刘继业
  连阔如、陈荣启、郭品尧、苗阔泉
  评书界之艺人哈辅元与《永庆升平》
  张杰鑫与《三侠剑》
  顺桂全与《铁冠图》
  王致久师徒与《雍正剑侠图》
  海青腿儿
  天桥的瞪眼玉子
  江湖艺人老云里飞
  江湖艺人大本玉子与连宝立、连宝志
  第七章 相声口技
  团门原是团春
  天桥的相声场和杵门子
  江湖艺人万人迷
  三不管的相声场儿
  天桥的臭春场子
  江湖艺人汤瞎子、田瘸子
  故都之八大怪
  天桥的大兵黄
  穷家门儿
  天桥数来宝的场子
  第八章 坑蒙拐骗
  骗术门之骗法
  骗术门的老合们
  骗术门之内幕
  骗术门之老渣
  小绺门
  晃条的与扫条的
  挑青子生意之内幕
  磨杵的生意
  大安把戏
  老月的骗局内幕
  丢包碰瓷
  江湖骗术之闯啃法
  江湖中之闯啃的骗财法
  江湖中之撇年子把戏
  天桥挑水滚子的
  老荣中之高买
  黑红宝、花页子
  江湖中之挑粘汉的
  江湖中之挑杯杯的
  江湖中的骗术倒页子
  江湖中挑黄啃的骗术
  江湖中做平的生意
  三不管的挑大堆的生意
  江湖中的叫点儿内幕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楼2016-07-18 12:11回复
    目录(2)
    雁班子之江湖术
      雁班子之内幕
      第九章 大鼓竹板
      柳海轰的生意
      海轰之十三道大辙
      鼓界之白云鹏
      天桥的大鼓书场
      天桥的坠子场子
      天桥的竹板书场


    2楼2016-07-18 12:12
    回复
      江湖之春点(2)
      这江湖人调侃儿用的春点,总计不下四五万言,著者将这几十句写出来,贡献到社会里。论完全并不完全,因为书的篇幅所限,不能全部发表。容敝人写到各门各行的时候,将未曾发表的江湖春点,再一一刊出。以上所说的侃儿,系江湖中各门各行通用的侃儿。
        从前江湖的人将一句春点看得比一锭金子还重,外行人是一句也不知道的。到了如今因为流行日久,外行人亦能耳濡目染的熏上几句。敝人在北平的天桥、东安市场、西单商场以及各庙会,常听见有些个半开眼的人(对于江湖事有一知半解的人称为半开眼),在各生意场儿调几句江湖侃儿,所调的侃氏儿尽是普通流行的。至于江湖各行隐语,与他们生意有关,外行还是不知道的。我这江湖的春点,是简捷地把意义说明,再谈金、皮、彩、挂、平、团、调、柳八门生意。
        


      4楼2016-07-18 12:13
      回复
        如若有甲乙两个人,要合伙做生意,挣了钱回来到下处分钱了,外人亦不准瞧看。如若偷瞧就会有人耻笑。如若有人往下处“跨了点”来,什么叫跨了点呢?他们江湖人在会上支棚帐摆摊子,如若来了人要照顾他们,买的东西给多少钱,调侃叫“迎门杵”,如若遇买主人忠厚,好说话,钱亦多,他们能够使“翻钢叠杵”的法子,叫人多花钱;如若买主精明,或是狡猾,或是没钱,或是有钱不肯多花,只要挣道“迎门杵”就完事;倘若有真阔的人,能瞧出真的挣的了大钱,就不能在摊上讲买卖,把这人同到他们的住处,调佩叫往“窑里跨点”,这个人就是点头,他们在屋中能有最神秘、最巧妙的方法把大款弄到手。可是这种神秘的方法,非得得着师父的真传,才能挣的了巨款。按着江湖的规律,甲往窑里跨点,乙见了得躲开,不能瞧看,亦不准听。如若瞧着,再听着,那神秘的法子岂不会了?江湖人常说“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别人要花他多少钱都能成,可是要学他的本领,那可就难了。 我老云在各省常听他们江湖人说:“XXX可不成,他连生意下处都没住过。”听他们这种口吻可以推测的出来,如若住过生意下处的人,一定能懂得江湖规律,事事都能晓得。江湖人对于久住生意下处的人,就尊敬的不得了呀!如若没住过生意下处的,他许不懂得江湖规律,就是懂得点亦是一知半解,不能全都懂得。如若江湖人有所讨论时,对于没住过下处的人,便都轻视他,他遇事还得少说话,倘若多说话,便有人说:“你没住过生意下处,懂得什么!”好像他没有发言权一样。
          可是开这生意下处和开店一样,如若外人进来,就说:“没有闲房。不住外界人。如若是江湖人,不管有闲房没有,有闲地方没有,愣往里走。没地方,大家有义气亦得匀个地方。开生意下处的人,对于江湖人的规律都要懂得。用个伙计,亦得懂得各行行规。他们伙计、掌柜的,对于江湖人眼界得宽,认识的越多越好。生意下处的买卖能否发达?立的住立不住?全看当地的长春会主要人的本领如何了。
          长春会的主要人对外的事很多。譬如某处要开个庙会,本地的绅士们亦立XXX会,由大家推举出来几位素有声望的当会长,主持庙会的事务。这种人要想借庙会之力,兴隆本地,首先得请江湖最有名望的人在他们那个地方成立长春会。给他们按着会期给邀各样的生意。不论是什么地方创办庙会,没有江湖中的各样玩艺儿绝不能成的。可是在各种生意没到之先,长春会的主要人得和当地的绅士商议好喽,可着他们那个地方由江湖人先挑,把好地方选择好啦,指定了是江湖人使用。别的行当给多少钱亦不给使用。各样生意来全了,得由长春会的主要人指定某处是搁文生意的地方,某处是搁武生意的地方。什么叫文生意呢?算卦的、相面的、摆小摊子卖药的、点痣的……凡是不带锣鼓,“圆小粘子”(场子围不了多少人,调侃儿叫小粘子)都是文生意;变戏法的、打把式卖艺的、拉洋片的,都是武生意。可是武生意不准挨着文生意。那相面的全凭唇齿之能,向围着的人说话,叫人听着入味才能挣钱。如若挨着个变戏法的,锣鼓乱响,震的人们耳音乱了,那相面的就不用挣钱了。长春会规定了哪里是武生意的地方,那变戏法、拉洋片、打把式卖艺的,就往那里搁生意,绝不会乱搁场了。至于什么生意与什么生意之间,摊子应该离多远、场子离多远,亦有一定的尺寸。谁亦不能碍谁的事。至于各种江湖玩艺所占的地势给本地XXX会应拿多少钱的花销,亦由长春会的主要人与本地官商绅士事先商议妥当,到了收这笔钱的时候,亦得有长春会的人,会同本地绅士挨着摊子、场子临时去收。总而言之,长春会的人如若与本地绅士商议各种事务,以不叫江湖人受损失,不受本地人欺压为最要紧的职责。现如今各省的乡镇所立的庙会,都是江湖人给他们兴旺起来的,哪处亦是,年年如是,没有不发达的。
          


        6楼2016-07-18 12:14
        回复
          江湖艺人之规律(1)
          江湖的艺人对于社会里得百行通。无一行不懂,无事不明,才算够格。社会里半开眼的人管他叫“生意”,又叫“老合”、吃张口饭的,他们自称叫“搁念”。念是“不成”的侃儿。没吃叫“念啃”,没钱叫“念杵头儿”,没有心眼的人叫“念攒子”,没有眼的瞎子叫“念招儿”。
            江湖艺人在早年是全都打“走马穴儿”,向来不靠长地,越走的地方多,越走的道路远,越有人恭维说他跑腿的,跑的腿长。可是走那河路码头,村庄镇市,各大省城,各大都会地方,不论天地间的什么事全都懂得,那才能算份腿儿。如有事不懂便搁一事,一行不懂便搁一行。到了哪个地方,事事不明,事事不懂,便算搁了念啦!不用说发大财“火穴大转”,就是早晚的啃食休想混的上,就得念啃的。吃一辈子生意,由小学到老,亦不敢说到家。
            士农工商,各行各业做事的人,只能懂得他本行的事儿。惟有吃搁念的人,是万行通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没开过果局子,没做过卖鲜货的小买卖,任你多聪明,要买鲜货,亦得由着人家赚你的钱。买的没有卖的精。买卖人有三不卖:不够本不卖;赔钱不卖;不赚钱不卖。到了吃搁念的人,譬如他们没做过鲜货行的买卖,得懂鲜货行的事儿,别人遇事不搁便念,江湖人是不搁不念的。有天我走一家估衣铺前边,见有一位老合正买估衣,他要买人家的一件皮袍。估衣行的人认识他是老合,没多要钱,要十五元钱,这位老合他还要再少花个一两元钱,明着说不大合适,都是熟人,他向卖估衣的人说:“砸砸浆行吗?”我走到那里正听到此话,因为我懂得这句行话,估衣行的人管着少给钱、再落落价钱,说行话叫做“砸浆”。我听他说这句话,我站住了不走啦,听他们个下回分解。那估衣行的人说:“先生要砸浆,只能砸摇个其,多了不成。”估衣行的人管一元钱调侃儿叫摇个其。那位老合就给人家十四元,把皮袍买走啦。我就知道这位老合够程度,他懂得估衣行的侃儿,砸了摇个其的浆,他少花一元把皮袍买去。不用往大事上说,就以他买皮袍的事说吧,他懂得估衣行的事儿,到估衣铺买东西,就能少花钱,那就是懂得一行的好处。诸如此类的推试,老合们要是百事通,有莫大的好处。
            说起江湖艺人的规律,非我笔下所能尽述。亦是很多的。他们守其规律,较比其他守规律都好,亦值得人钦佩的。第一是生意人不管认识不认识,亦不拘在什么地方见着,一见面就得道“辛苦”!如若烟台的老合离开了烟台,要往青岛去做生意,搭轮前往,到了青岛不能立刻做买卖,得先到各处拜会。其实在青岛的老合亦不是青岛的人,亦都是别处的人,他们不过早去些日子。先到青岛的为主,后到青岛的为宾,行客拜坐客,宾拜主,是江湖人最重要的规律。名曰“拜相”。拜会同道的人亦有许多的好处,譬如变戏法的人由别处到了青岛,要做生意,赶巧了各杂技场儿没有闲地,要做买卖没有地,焉能挣钱。如若按着江湖的规律,不做买卖,先拜会同道,与同道取了合啦,能够有人让给他块地,让给他个场儿,叫他们挣钱吃饭,还能把当地的风土人情一一详告,到了挣钱的时候,能够又容易、又多挣。譬如,要是到了青岛,他自尊自贵不按着江湖的规律拜会同道,若赶上杂技场儿没有空闲的场儿,不惟没有人让给他场儿做买卖,要和谁打听当地的风土人情,亦休想有人能告诉他。
            江湖艺人是最有义气的,拜会同道还有一种大好处,如若不愿意在青岛做买卖,当地老合们能够给他凑盘费,叫他另往别处去做生意。大家凑路费的事儿是司空见惯,并不出奇。江湖人做生意,在各省市的杂技场撂地儿,亦有一定的规律。譬如一个市场之内有两档变戏法儿的,若是拉场子做生意,必须两档子戏法隔开了,离着三二个场子才能行,绝不能挨着上地。市场的地方很宽大,能容得开多少档子玩艺是那样的;如若市场地方狭窄,容纳不了两档子玩艺,没法子办了,亦许打把式卖艺的挨着打把式卖艺的,说书挨着说书的,卖药挨着卖药的,可是挨着做买卖,亦最少要相隔一丈地才成。江湖人管江湖人尊敬的称呼都称“XX象法”,挨着做生意,亦得“相挨相,隔一丈”。
            江湖人的玩艺是各有专门,不论研究出什么玩艺,都能久看不烦,百听不厌。它还有兴隆地方繁华市面的好处。想当初东安市场刚开办的时候,并不是尽做买卖的商家,在那时候,东安市场的杂技场儿较比如今的天桥儿还齐全、还热闹哪。近年来东安市场成为了大商场啦,那东跨院里的杂技场儿还要保存哪。设若那个杂技场儿取消了,那东跨院里就没有人去了。生意场儿,吸引观众的力量亦是非常大的。


          8楼2016-07-18 12:15
          回复
            皮门
            “皮”行,是卖药的总名。又管卖药的这行叫“挑汉儿的”。挑汉儿的侃儿已经通行了。皮行,江湖人多有不知的。卖眼药的叫“挑招汉”的,卖咳嗽药的叫“挑顿子汉”的,卖膏药的叫“挑炉啃”的,卖药糖的叫“挑罕子”的,卖牙疼药的叫“挑柴吊汉”的,卖大力丸的叫“挑将汉”的,卖仁丹的叫“挑粒粒”的,卖闻药的、卖避瘟散的皆是叫“挑熏子汉”的,管生熟药铺调侃儿叫“汉壶瓤子”,管卖丸散膏丹成药的铺子叫“汉壶座子”,管治花柳病的药铺叫“脏粘啃座子”,管洋药房叫“色shǎ唐汉壶座子”,管扎针调侃儿叫“插末”,管注射药品的调侃儿叫“插末权”。


            21楼2016-07-19 17:57
            回复
              做小帖的生意(2)
              后来在山东盂兰会遇见了个姓王的朋友,因为他是个江湖人,和我很不错,我将那撤小帖的情形向他说了一遍,问他是怎么档子生意。据他说:“做那种生意的行当总名叫做小帖子。在屋里装治病的先生叫做掌穴的,那装听差的人叫敲家子,那店外撒传单的人叫做撒幅子的,在店里指路的人叫做把二门子的。他们这种生意没有五六个人做不了啊!到处做生意,找个地方叫安窑儿,安下窑儿,做下钱就走,免得被欺骗的人觉悟了,找他麻烦。小帖子生意亦是流动性,临时集合,打走马穴的生意。”
                到了如今,我国各省县市地方当局立有医药的机关,行医得经官家考取及格,发给行医的证书才能行医。这个没证书不能行医可把生意人治住了。骗人生意受此限制,亦渐渐地无形消灭了。
                


              23楼2016-07-19 17:58
              回复
                江湖中之做老烤的生意(2)
                据我听某江湖人所说的情形推考,做老烤生意的人所卖的腥啃,若是买了去当真的吃了还不至于有多大的害处。不过耽误了病是真的。我老云在中年的时候往各处云游,很见了许多老烤儿的生意。到了如今,这种生意在各大都市是少了,各县的山场庙会集镇是多的。他们不在各大城市做生意,往乡间去卖,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各大都市地方有卫生当局,对于无执照售药取缔的很严。他们卖的这种假东西,若是遵着市政卫生章程去领执照亦怕不成。那卫生的管理法就不能容许的。所以凡是卖老烤的都没有零售药品的执照,时常受人驱逐,亦是他们不能在都市省城存在的重大原因。再者都市的人士知识开化,对于他们这假东西一看就能看破,上当的人少,他们不能多挣钱,就都奔了乡间,乘着各县的人知识浅,取缔的不严,去骗乡下人去了。做这种生意的亦是时代落伍者,受着人类知识进化的淘汰。他们还是脑筋太旧,牢守旧规,绝不改革。据我老云所料,再过个十年八年哪,这行儿的生意亦就没有了。


                28楼2016-07-19 19:10
                回复
                  三不管的花柳座子(3)
                  这两种药虽然闷口,断人子嗣,还不至于要命。还有一种花柳药能够要人的性命。会配这要命的花柳药的人还是很多,不止于卖花柳药的人。凡是染过花柳病的人与吃娼窑饭的人,只要见谁有治花柳病的药方子,立刻就要过去,抄写下来,写在一个小折子上。如若有人得了花柳病,他就把折子取出来,叫人往药铺按着折上的方子给抓药。像这样逞能的人很多很多,真是愚人好 自用。只要病人吃了他那药,误而愈,他便夸示他那好药方;如若吃坏了或是吃死了,他一跺脚,两眼发直,出身透汗了事。这种现象我老云可就看多了。医生治病,是一样的病都不能用一样的药。因为病有轻重,人有强弱,药有加减。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用药俱是不同,绝没有不加减,不分四时,不管病人强弱都是一个药方的。好给人治花柳病的人若明白此理,就不多管闲事了。可是有花柳病的人亦千万别信不懂药性的折子式的先生才好。
                    最可怕的是一种熏药。若配的时候亦得用十几种或七八种药,内中的主药就是一种,水银。据药行人说:“那种配熏药的水银是用铅炼了的,其毒质害人与不害人,就在那水银的制炼的优劣而分。炼的得法,佐了群药,亦都相宜了才能不害命,可是亦得闷口。如若那水银制炼的不得法,配的群药不相宜,熏上就有性命之忧。那熏药据我见过的有两种:一种是药末,用炭去熏,往鼻子里闻。怕药味吸口内,嘴里还得含一口水,才能避免药味不入咽喉。还有一种用香面子调和匀了,制成小窝头形的,把它放于了,用时用火点着了往鼻子里熏。嘴内亦含一口水,避免药味吸入嗓子之内。这种药用水银为主,其害较比轻粉还大,熏了之后,就不害性命亦是断后,绝了子嗣,我老云把这些个害处说明了,望阅者诸君在茶余酒后和朋友们多谈这些事,或可减少染花柳病的人,少受这些害处。


                  32楼2016-07-19 19:22
                  回复
                    彩门
                    “彩”是“彩立子”。凡是变戏法的行当,皆称为“彩立子”。在这彩门里尚有种种的分别:变戏法叫“彩立子”;变戏法儿带赞武功叫“签子”;卖戏法的叫“挑厨供”的;变洋戏法的又叫“色 (shi)唐立子”;什么人头蜘蛛啦,人头讲话啦,山精海怪啦,统称为“腥棚”。管上台变大戏法儿叫“落活”,又叫“卸活”;管变小戏法儿叫“抹子活”;管做堂会叫“家档子”;管变戏法儿变露了像儿叫“泡了活”;变戏法的管使用家伙上有鬼儿的法子叫“门子”。其余的所变的各种戏法儿亦都有侃儿:管变仙人摘豆叫“苗子”;管变壶中有酒叫“拉拉山”;管变杯中生莲叫“碰花子”;管变罗圈当当叫“照子”;管变大海碗叫“揪子”;管吞剑叫“抿青子”;管吞铁球叫“滚子”;管变菜刀叫“大腥”。种种的戏法儿,皆有侃子。在江湖艺人中规律最严的行当,如今就是“彩立子”这一行了。


                    33楼2016-07-19 19:23
                    回复
                      三不管的杂技场
                      社会里的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吃饭。学会了艺业是防身之宝。这几句话说的诚然不假,在前清的时代,一般的人们都练习抖空竹、踢毽子、盘杠子、扔石锁等等玩艺儿。在那个年头,不过消遣解闷,活动身体。到了如今,真有凭这些玩艺儿换饭吃的,甚至于还有发达的。王雨田、王葵英父女就仗着抖空竹维持全家生活。有那种艺术,平、津、沪、汉、济等地,亦能受人欢迎。
                        若是身无一技之长,没有饭吃,怨天怨地说没有出路,那可是白说,饿死亦没人可怜。有种本领,小则养身,大则致富。养身容易,发达最难。发达的人,哪个亦长的身躯胖大魁梧;可是,大脑袋,大脸盘,一定要学唱花旦,不挣钱,不成名,那就是自己的错误。总而言之,学什么行当得够什么材料。
                        当初北平说评书的有个顺桂全,专说《铁冠图》,这部书不叫座儿。他还收了个徒弟叫桂殿魁,桂殿魁学说《铁冠图》,起初还很高兴,说过几处不叫座儿,他扫了兴,亦开了外穴。走到天津,在三不管儿才立住脚步。可是他亦不说《铁冠图》,仗着他没学说之先练过杠子,有这种技能,在三不管打个场子、盘杠子,拿大顶,亦能圆粘子,“挑罕子”(江湖人管卖药糖调侃叫挑罕子),他哪天亦能挣钱。在三不管市场发达的时候,看热闹的人们,看他练玩艺儿他不要钱,买他的药糖才花几个铜子,又不冤人,何乐 不为。那种生意,经过十几年的光景亦不土(江湖人管把买卖做的没人照顾了调侃叫做土了。如能做的年代多了,总有人照顾,调侃叫不土)。不料三不管儿发达得过猛了,十几年的工夫盖了多少万间房,把空场都盖没了,杂技场越弄越少,游逛的人们越来越不顺脚,亦日见稀少。有资产的人们虽然往那个地方投资,欲求获重利,却不研究此事,直到了衰落得不堪言状,亦无人整顿。桂殿魁的生意亦受了影响。他不由得开了外穴,到东三省去做生意。有人说他到了奉天买卖不好,郁闷生疾,土在那里。是与不是,我老云没到那里,不得而知了。桂殿魁有一技之长就能在外谋生,一辈子没有成名,没有发达,亦是自己的错误了。


                      43楼2016-07-24 12:41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6-07-24 13:38
                        收起回复
                          江湖之点挂子(2)
                          卖艺也有练过尖挂子的(管真把式叫尖挂子),不过是少有。还是“腥挂子”(假把式叫腥挂子)居多。有些个成了名的江湖艺人,据我调查得来,凡是成了名的卖艺之人,论把式全是尖腥两样都会。所以老江湖人常说:“腥加尖,赛神仙。”那话是不假的。不仅于卖艺的是腥加尖,许多的生意行当都是有真有假。社会里的事儿,也未尝不是真真假假呀!


                          46楼2016-07-24 20:01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6-07-25 11:56
                            回复
                              挂(7)
                              在早年,保镖的人上过道,走过镖,把式好,阅历深。不愿意保镖时,他们就改为护院。这护院的行当调侃儿叫“支杆挂子”。大富贵的人家,或有权势的人家,要请护院的不止请一位,或三或五,十位八位,内中还得有个头目,到了夜间,多少伙计,都得听头目人的指挥。如若有打更的更夫,亦得听他们的调动。譬如,到了夜间,前后门,各屋门都关锁了,由护院的亲往各处巡视一趟,如有不完备的地方,他得费一回手,以免入地的朋友们乘机而入,丢失物件。屋中沏好了茶,身上收拾利落,应用的家伙亦都放在手底下,不能打哈欠冲盹儿,把精神贯足了,宅院有多大全都得照看到了。若是黑门坎的朋友来了,他们亦先“升点”,试问有护院的没有。什么叫“升点”哪?像评书小说上说的,高来高去的人。每逢到了谁家,都用问路石子往院里一扔,故意地叫那石子吧哒一声,有了响动,调侃儿叫“升点”。如若有护院的听见有响动,他得出来搭话。若是有了响动不见有人答言,那就进来偷窃了。如若护院的人听见有人“升点”,他得出来答话,和黑门坎的人调侃儿说:“塌笼上登云换影的朋友,不必风声草动的,有支杆挂子在窑,只可远求,不可近取。”这些话都是什么意思呢?他们明、暗挂子行的人全都懂这几句侃儿。“塌笼上登云换影的朋友”,是说房子上的高来高去之人。“不必风声草动的,有支杆挂子在窑”,是说来的人不用升点,有护院的在此。“只可远求,不可近取”,是说叫他往别处去偷,这里的东西动不得。如若遇见好说话的黑门坎人,凭这几句话,他就走了。如若贼在房上还是不走,就说:“朋友!若没事,塌笼内啃个牙淋,碰碰盘儿,过过簧。”这几句话是说:“你要没事,请下来喝


                              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6-07-26 21: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