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侠情缘吧 关注:29,160贴子:240,047
  • 4回复贴,共1

【主策划和你聊剑三】<第四辑>--轻功,内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先向大家说声抱歉哦~昨天提供的一些剑3网络版的资料有错误.

昨天的资料来源是17173,应该是很早以前的,所以有些错误.

今天的资料来源是金山的官方论坛.



主策划和你聊剑三<第四辑>--轻功,内功
大家好!
       又到了本周跟大家聊剑网三的时间了,这回就让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这次同样为大家讲解三个主题,分别是:内功、轻功、纯阳与天策的背景介绍。


今天首先讲的是剑网三的内功。

剑网三为了还原武侠江湖的特点,主要设计上要还原的有两点:

第一,
高手是可以集百家之长,不能像已往的武侠游戏只限制玩家学习一个武学。

第二,
用少林的内力只能打出少林的拳。

这样解释就很清楚了,首先我们严格划分了各势力的武学套路,保证每个势力的套路都有自己的特色,并能应付各种情况,但有部分势力套路是属于增强类型的,这些套路就不能成为系列。每个武功系列我们保证都有对应的内功心法,而玩家需要使用相应系列的招式时需要先激活对应的内功;如果玩家又需要使用别派的招式时就必须切换内功,但切换内功是有相应限制的。
现在我们就讲一下激活内功这种概念。一个玩家如果到了相应等级如果没有激活内功其战斗能力是非常弱的,当然激活内功是没有任何消耗和时间限制的,只要你想任何时候你都可以“装备”一种内功。而我们的内功是为玩家提供了对应套路特色的属性的(内功本身也有等级,越高等级提供的属性就越多越强),比如:近战攻击的门派内功就会提供很多相应的属性,只要玩家有激活对应内功这些属性就如同装备的属性一样。
所以总结的来说就是在剑网三的游戏中玩家可以不只扮演一种“职业”(前提是你必需有机会和时间去修炼别派的武学),但你最擅长且同时体现的只能有一种“职业”套路。

第二个主题是轻功。

在剑网三中的轻功大致分类分为:
--江湖轻功
--势力轻功

       江湖轻功是玩家跟随游戏历程基本都能通过武师或者任务学到,这些轻功应用相对自由没有相应的内功限制,也就是任何内功都可以使用。

江湖轻功主要包括:

二段跳(空中接力再次跳跃可以再次选择方向)
冲刺(快速向前冲刺一短距离)
左/右侧移(快速左/右侧移)
后翻身(快速后翻身移动)

       势力轻功在能力上可以说是江湖轻功的加强版本,并且增加了更加强悍的效果,这些内功应用必须根据玩家所使用的内功才能发动,简单来说登萍渡水如果是七秀的轻功,那玩家必须当时具备七秀内功才能使用。

       但剑网三的轻功远远不只于此,因为前几期也说过,虽然玩家拜师的门派暂时只有五个,但玩家能学习的武功远远不只于五个门派。因为随着玩家游戏的经历中玩家会接触到各种江湖势力,不少势力都会有教玩家各种技能的机会,其中也包括轻功,当然这些轻功也需要相应内功的配合。
              
第三个主题这期是关于纯阳与天策的背景设定。
因为字数的原因,背景设定发在楼下。



1楼2008-08-29 18:58回复
    (*^__^*) 嘻嘻……

    剑三


    IP属地:湖南2楼2008-08-29 19:08
    回复
      纯阳·道
      基本信息
      现任门主:李忘生
      人数规模: 纯阳观内弟子约三百余人,俗家弟子约千余人。
      服装特色:清净无为的道家门派,束发,中长袍,质朴单一的颜色,传统的棋格纹饰,赋予了纯阳远离尘嚣的清雅与空灵。
      据点描述
      位于华山南峰,纯阳观周围环境清幽,古树葱笼,怪石嶙峋。观内亭台楼阁布局有致,曲径通幽,被誉为“古松怪石,溪山如画”。纯阳观所在地由漱珠岗、葫芦岗、凤岗三座小岗组成。小山岗均为古火山岩,经长年风化剥蚀而成,岩石多成润圆光滑的“石珠”,故该地叫做“漱珠岗”。纯阳观入口是一个高大宏伟的牌坊,上面刻着“纯阳道观”四字。观内宫殿依地形而建。
      简单介绍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公元598年),太宗李世民降世。在回太原的路上,便有一个道人去拜访,说这婴儿将来必救世济民,遂取名“世民”。尔后,道人又赠予李渊一书:《开元典论》。李世民从书中逐渐悟出了开国之道,便是这一书,给予世民打江山很大的帮助。
      可惜的是,《开元典论》大部分内容讲的是如何打江山,治国方面却谈之甚少。但照那道人所说,这世间必还有一部宝典,讲治国之道的,道长留诗道:这部宝典必“出纯阳”。于是太宗登基后派人四处寻找叫纯阳的地方或者道观,终无果。后来的君主皇子都已忘却这一事,唯有一人注意到了这一伏笔,那便是李隆基。李隆基当时只有十五岁,此时正是武后当权,皇子们都提心吊胆,只能乖乖待在宫里读书。李隆基却暗下决心要把这一典论找到,遂偷偷派亲信四处打听。
      在一个意外中,李隆基查到,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有一进士,中榜后却立刻辞官,他名吕洞宾,号纯阳子。李隆基隐隐感觉到此人便是诗中所提的“纯阳”。便让人四处寻找这吕纯阳。奇怪的是,这吕纯阳却自己飘然上门了,给李隆基送来了一本《大统典论》,讲的全是治国之道。
      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吕洞宾在朝廷的支持下,于华山建立纯阳观。玄宗即位后,纯阳得到更大的发展。
      吕洞宾共收了六个弟子。其中,谢云流和李忘生,是纯阳观还未建成便跟着吕洞宾修道的,三人感情很深。景龙元年六月(公元710年),唐中宗去世,韦后临朝,立子重茂为帝。睿宗之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政变,围杀韦后及安乐公主,逼重茂逊位,拥立睿宗。很不幸的是谢云流与李重茂乃是挚友,因而谢云流也被认为是韦氏余党,于是宫中径直向纯阳教颁下诏书,令之擒拿谢云流。吕洞宾虽然知道徒弟所做的,但毕竟疼如骨肉,怎么忍心将谢云流交出去。但是朝廷要人又不能不给。吕洞宾找来李忘生,二人商议如何保住谢云流,又不致与朝廷冲突。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让谢云流出去躲躲,至于朝廷,吕洞宾决定进京面圣替谢云流承担此事。最后吕洞宾长叹说:“事已至此,总要有人承担,可不能为了(我)一个人,让纯阳众多弟子受苦……”谢云流在门外,恰好听到师傅和师弟最后的这些对话,便以为师傅要将自己交给朝廷,转身就要走。吕洞宾闻声追出来,谢云流更是施展轻功要摆脱师傅,吕洞宾知其误会了,急忙赶上。谢云流只当师傅要捉拿自己给朝廷,情急之下出手打了吕洞宾一掌,此时谢云流的武功早已远超同辈同门师兄,毫无防备的吕洞宾被已经有自己五分火侯的谢云流震退了三步,谢云流连忙夺门而出,众师兄弟见谢云流如此皆指责大师兄谢云流的不是,但只有吕洞宾清楚并能体谅谢云流当时的心情。李隆基知道如此后,心下觉得不好再怪罪吕洞宾,便求睿宗不再追究吕洞宾,但私下里还在打听李重茂的消息。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忘生刚接手纯阳。丐帮这时正欲联合武林各派打击明教,少林不肯出手相助,丐帮遂转而向纯阳。李忘生听从于睿的建议,拒绝了丐帮,反而好言相劝让丐帮打消此次争战。后来,丐帮和唐门大败于枫华谷,丐帮便怀疑是否纯阳做鬼,可一直苦于无证据。


      4楼2008-08-29 19:25
      回复
        0.............................


        7楼2009-11-12 01:45
        回复
          楼上严重挖坟,封号10天!!
          本贴系网游,严禁再顶!再顶者同样封号。



          8楼2009-11-12 07: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