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一圆吧 关注:189贴子:4,318

回复:勿等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肘》
肘与膝合;腋能开合,肘才会走。开限水平,合不贴胁;走在背后,灵在扇胛。总之,手到不走,松肩沉肘;粘连黏随,发劲全在尾闾。此中玄机当行践悟。拳友们初五好!恭喜发财!


101楼2017-02-01 17:05
回复
    不懂时别乱说。懂得时别多说。
    心乱时,慢慢说。
    没话时,就别说。
    修行之路犹如苦口良药,吃得下去才能医治人生之疾。
    人生有多种顽疾:无休止的欲望,放不下的计较,莫名的寂寞,难言的苦衷。
    修行者在心灵的路上踩出一条坎坷崎岖的道路,于幽深之处觅得心灵的宁静,克制人生百病。
    生活如海,宽容作舟。


    102楼2017-07-07 11:54
    回复
      不一样的环境,酝酿不一样的人生;
      不一样的风景,影响不一样的心情;
      不一样的态度,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保持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落花开谢,
      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让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充满着阳光,洋溢着希望。


      103楼2017-07-07 16:25
      回复
        动静相宜,恬淡随和;无忧无虑,无急无躁;想不通的不想,做不了的不做;复杂的事简单做,恼心的事平和做;活着不容易,莫烦恼莫太累;站站桩打打坐,静养静养;练练拳活活血,舒展舒展。粗茶淡饭、布衣遮体总柤宜,无欲无求修养身性似神仙。


        104楼2017-07-07 16:32
        回复
          不要整天难过了,你永远不会知道,后面的生活会给你留下多大的惊喜。
          明天还有好多路要走,好多关要闯,好多美食要吃,好多人要遇见,好多时光要细数,好多快乐要经历。
          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再大的伤痛,睡一觉就把它忘了,老是背着昨天,会累坏了自己。
          边走边忘,才能好好感受到每一个幸福。没有什么事不可原谅,没有什么人会永驻身旁,也许现在的你很累,未来的路还很长,请勿忘初心。
          别人想什么,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做什么,我们也强求不了。
          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则,好好生活。
          即使有人亏待了你,时间也不会亏待你,人生更加不会亏待你!


          105楼2017-07-07 17:44
          回复
            修行是完善自己,宽容别人。人生,因为有残缺,所以修行。
            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盯着别人的过失与缺点不放,就是自己的一个缺点。
            人生的痛苦,一部分在于自己的缺憾,一部分在于看不惯别人。
            修行,就是借完善自己增加幸福;借宽容别人淡化痛苦。


            106楼2017-07-07 17:45
            回复
              太极是一种生活
              准确地说,太极象征着一种平易简洁淡定的生活。太极运动起于民间,活跃于民间,不需要多大排场,远离一切奢侈。它一边用一种平民化的语言把生活演绎得更亲切更温存,一边又用一种艺术性的语言把生活演绎得更精彩更富有诗意。
              太极不单纯是一种技能、功法,最重要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方式。学习太极实际上是要进入一种生活状态,寻找那种生活的感觉。说太极是一种生活,是说它平平常常、简简单单,持平常心,过寻常日子。说太极是一种诗意的生活,是指太极为生活添了一道色彩,让生活多了美的情趣,太极很容易成为你生命中积极向上、比较有意思的那一部分。如果懂得欣赏、懂得品味,必能悟得生活的真谛。
              有些初学者太过看重技法与招式,忽略了太极的诣趣,往往因惧怕艰难导致半途而废。其实他们学而无成并非关乎聪明与领悟能力,差得是生活的态度。对初学太极者,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是“松”与“软”。柔韧是太极最显著的特点。譬如缠丝劲,极致表达了太极之柔。“软”指身段要软,不能僵硬;“松”指肩要松、臂要松、胯要松,身段与肌肉松软的关键是身心放松。“软”与“松”是太极的门槛,可有人一辈子也难跨过这道槛。
              当然,太极之美不仅仅在于柔。太极讲究的是刚柔圆活、动静结合。太极拳诀中有“拳似流星眼似电”之说,就是讲太极柔中之刚,刚柔并济。
              任何体育运动都是以呈现阳刚之美为骄傲的,独太极的阳刚藏在柔韧之中。太极的刚性之美是一种刻意的潜藏,譬如松活弹抖,突兀发力,倏起忽落,令人产生一种内心的冲击与震撼。
              太极讲究“虚领顶劲”,它的刚并不需要万钧力道,柔也不是一种高难技巧。刚与柔、动与静,生活化的招式看起来很简朴,学起来也不难。但打太极就象过日子,要真的做到那般朴实、自然、有滋有味,恐怕得付出一生的心血。


              107楼2017-07-08 18:47
              回复
                金鸡独立的具体做法
                首先头虚顶起来,含胸、拔背、松胯、松膝盖、松脚踝,全身力量放在脚上,然后抬起右腿与胯平,脚尖向下,右脚面绷平向前,眼平视微闭,两手下垂,自然呼吸,感觉腿酸、胀,麻正常,站一段时间腿部力量增加就好了。站够1分钟,然后换左腿抬起。随着腿部力量加大,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逐渐加长站立时间。切记膝盖不要受力,若膝盖疼痛减少站立时间或停止,每次运动结束后拍打左右膝盖各36下。


                108楼2017-07-10 11:55
                回复
                  《太极拳说十要》——杨澄甫口述 陈微明录
                  一、虚灵顶劲
                  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二、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涌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三、松腰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四、分虚实
                  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五、沉肩坠肘
                  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坠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六、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七、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八、内外相合
                  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九、相连不断
                  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续有断,旧力已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又曰:“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十、动中求静
                  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慢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偾张之弊。学者细心体会,庶可得其意焉。


                  109楼2017-07-16 15:55
                  回复
                    科学面前没有神话,功夫不练则退,过逸则萎,日日练功才能长进。人体的能量比作油灯,油灯芯在燃烧时,要依靠油料源源不断的补充。一旦缺油干烧,灯焾很快熄灭。当碗中油量没有添加,而油焾挑得很大,火苗爆燃,灯油很快燃尽。
                    同理,站桩、打拳训练后,需要合理的营养补充,足够的休息。所谓“寒暑不侵”,是指身体经过练功,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自我抵御能力,比如随冷、热,通过汗毛孔的闭、张进行调节。练功最主要的法宝能顺应自然,把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敏感,变为行动;随气候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范于未然,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勿妄劳作,”创造条件使身体内机能按生物节律正常运行,促成脏腑、器官正常工作,形成良性循环,使身强体健。


                    110楼2017-07-20 18: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