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环王吧 关注:145,222贴子:2,378,565

【托尔金故事一则】精灵宝钻的手稿是如何被拒绝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祭百度大神


1楼2008-09-09 22:57回复
    这是小托尔金写的一段说明,讲述了TH成功之后,托尔金把一堆乱七八糟且在一般人看来“不知所云”的手稿送给了出版社,然后被拒绝的详情


    2楼2008-09-09 22:58
    回复
      星号是原注,数字是译注。有点啰嗦,见谅了。如有谬误,烦请指出


      3楼2008-09-09 22:59
      回复
        因为百度大神威力巨大,只能一点点发。向大家的眼睛道歉


        4楼2008-09-09 23:00
        回复
          这段说明来自HoMe-3的最后一段,Lay of Leithian之后


          5楼2008-09-09 23:00
          回复
            ========以下正式开始=========

            1937年9月21日出版的《哈比人历险记》立刻获得了巨大成功,这让斯坦利•昂温 (Stanley Unwin) ,“乔治•阿伦与昂温” (George Allen & Unwin) 出版社的社长,振奋了起来。他自然开始急不可耐地想要我父亲写一部续集或者前传——关于哈比人的故事。在《哈比人历险记》出版后不久,我的父亲与他进行了第一次会面。结果,我父亲给他送去了五花八门的手稿,包括《离燹吟》(当时的信件中称之为《贝伦与露西安之歌》)和《精灵宝钻》。


            6楼2008-09-09 23:01
            回复
              汉弗雷•卡本特 (Humphrey Carpenter) 在他的《托尔金传》中写道(见第183页)〔1〕:“(《精灵宝钻》的)这些张手稿——或者说,这一堆手稿——在送到的时候,没有什么顺序,可以说是乱七八糟;唯一清楚、连贯的部分差不多就是长诗《贝伦与露西安之歌》了。”雷讷•昂温 (Rayner Unwin) 告诉我,在“阿伦与昂温”保存的档案中,1937年11月15日送来的手稿如下:


              7楼2008-09-09 23:01
              回复
                1 汉姆的老农盖尔
                2 长诗
                3 玻璃丝先生
                4 精灵材料
                5 失落的道路〔2〕
                由我父亲的笔记可知,除了“真正的”《精灵宝钻》〔3〕之外,他还送去了《埃努林戴勒》(“埃努的大乐章”)、《安巴坎塔》(“世界之成形”),以及《努曼诺尔沦亡史》〔4〕。我认为,这就是档案上第四项为什么叫“精灵材料”的原因。很有可能,这些不同的手稿没有被清晰地区分开来,而每一个作品的标题页都一定显得十分晦涩。因此“精灵材料”是一个方便的总称*。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一种无助的表示,在对第二项的描述“长诗”中亦然。——但是应该指出,那时的《精灵宝钻》已经是一份精良、简洁、十分清晰易读的手稿。


                8楼2008-09-09 23:01
                回复
                  没有证据表明,《精灵宝钻》与其它散文体“中土”著作被递给了出版社的审稿人。在审稿人对长诗的报告上,他只提及了“几页”“一些页”散文体作品,而斯坦利•昂温在1937年12月15日将手稿送回的时候,也提到了与诗在一起的“几页散文版本”。汉弗雷•卡本特的假设(见《托尔金传》第184页)看起来显然是正确的,他说,这些页散文体的东西之所以被送去,是“为了使故事变得完整,因为诗本身没有写完”。这些散文体作品是从《精灵宝钻》中贝伦与露西安的故事里择出来的。但从审稿人的报告来看,显然他除了这些《精灵宝钻》的片段之外什么也没看。他的报告的标题是:“《贝伦与露西安之歌》(被?按韵体复述)”,接下来是:


                  9楼2008-09-09 23:02
                  回复
                    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东西——它似乎连个作者都没有!——也没有来源说明,等等。可以说,出版社的审稿人应该都有适中的智力水平与阅读能力;但我承认,我的阅读范围还没有到早期凯尔特叙事诗的地步。我甚至不知道这是否是一部著名的故事,也就是说,是否是有根有据的。我猜是的,因为那个未指明的诗作者在手稿中还包含了一些散文体内容(而这些内容要强得多)。


                    10楼2008-09-09 23:02
                    回复
                      从最后一句来看,我认为他的意思是说,他认为这些故事是一个原本就有的“凯尔特叙事诗”的精密的散文体翻译,而“未指明的诗作者”正着手以这个翻译为蓝本,作一首诗。〔5〕

                      不过,他作为一个批评家是很积极的;他将这首诗,主要是其缺点,与“几页(很可能是)原作的散文体复述”〔6〕相对比。对于该诗,他说道,“原始的力量不见了,清晰的色彩不见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结论,尽管贝伦与露西安的故事的实际演变被完全歪曲了。〔7〕


                      11楼2008-09-09 23:02
                      回复
                        可能会让人感到比较奇怪的是,这位审稿人拿到了诗之后只读了这么一点点就下出了结论;更奇怪的是,他对伴随着诗一起来的那些散文叙事片段却有着不少的热情,但是也没有阅读这些片段所选自的作品,而那正是作者送去的最重要的手稿。他没有理由不知晓这一点。但我猜测,我父亲没有让人家清楚地明白,这些与中土相关的散文作品是什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结果就是“精灵材料”被放到了一边,因为实在太奇特、太难懂。

                        在报告结尾处,“阿伦与昂温”的审稿人查尔斯•佛斯 (Charles Furth) 写道:“我们怎么办?”,然后就要由斯坦利•昂温运用机智谋略来决定处理方法了。当后者把手稿送回我父亲时,他说:


                        12楼2008-09-09 23:02
                        回复
                          就像你猜得一样,不管怎样处理韵体的《贝伦与露西安之歌》,都是一件艰难的任务;但是我们的审稿人被一起同来的几页散文内容深深打动。

                          然后他又从报告里引用了一些赞美(如果可以说是被误导)的话,这些话都是审稿人对《精灵宝钻》的片段发出的。汉弗雷•卡本特引述道——“它拥有着那种疯狂的、灿烂的美,正是这种美使得所有盎格鲁撒克逊人在凯尔特艺术面前,都被迷住了”等等。但斯坦利•昂温接着说:

                          《精灵宝钻》包含了很多精彩的材料;实际上这是一个矿,它应该被开采出更多像《哈比人历险记》一样的书,而不是自己成书。


                          13楼2008-09-09 23:02
                          回复
                            以上所有语句明显地表明,《精灵宝钻》没有给审稿人阅读,也没有写出报告。在那时,它已经是一部非常连贯的作品,尽管没有完成**。无疑,斯坦利•昂温的目的是照顾我父亲的感情,同时(依靠审稿人对长诗的报告)拒绝递来的材料,并说服他写一本能持续《哈比人历险记》的成功的书籍。但结果我父亲完全误会了,因为,他在1937年12月16日的回复中(全信见《书信集》第26至27页)——三天后,他就写信说他已经完成了第一章,《期待已久的宴会》,而这是“关于哈比人的一个新故事”——说道:

                            我很高兴,因为听说《精灵宝钻》没有被不屑地拒绝……我不介意韵体的东西(即贝伦与露西安的故事的韵体形式《离燹吟》)被否决,因为它尽管有一些优秀的段落,但也有严重的缺陷,而且对我而言只是一个粗略的作品***。但我真的希望有一天,或者说我能支付得起,《精灵宝钻》能够出版!


                            14楼2008-09-09 23:03
                            回复
                              很显然,他以为《精灵宝钻》被递给了审稿人,后者也就之做了报告(无疑,他没有注意到,斯坦利•昂温的用词“几页散文内容”中蕴藏着特殊的含义);而就现有的证据来看(这些证据也已经足够完善),事实根本不是这样。他以为人家读过之后才将它否决了,但实际上它直接就被否决了。审稿人肯定是否决了《离燹吟》,但是他没有否决《精灵宝钻》〔8〕,尽管他只读了区区几页(而且还不明就里),不过无论如何他对之感觉良好——即使有那些盎格鲁撒克逊人在欣赏凯尔特艺术时会遇到的困难。

                              想一想,如果《精灵宝钻》那时被过目,并且审稿人还保持着从那很少的几页中形成的良好印象,结果可能怎样?这是一个新奇的想法,因为,尽管没有必然的原因使得它能够被接受并出版,但也并非毫无希望。如果当时被读过了的话,会如何呢?我父亲很长时间之后写道(1946年,见《书信集》第346页):

                              (《哈比人历险记》出版之后)我就把“远古”〔9〕的传奇故事送到了他们那里,但被他们的审稿人给毙了。他们想要续集。但我想要英雄传奇和高等罗曼史。结果就有了《魔戒》。


                              15楼2008-09-09 2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