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吧 关注:6,777贴子:38,629
  • 27回复贴,共1

从方阵到线式战术——希腊罗马时代的启示(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作者:可汗怯薛歹
在古代世界,方阵战术或者方阵体系是各大文明的普遍选择,从苏美尔的秃鹫碑中,就可以看见最早的步兵方阵:

方阵编队要求军队拥有连续大纵深的排列,以整条战线面对敌人,战线不同方向配置轻步兵、骑兵乃至战车等不同兵种,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战术选择,但整个战术体系基本是一线的。方阵编队比起没有阵型的战团(warband)显然更加先进,当然,实际作战中蛮族的战团也曾击败过文明世界的正规军队,但是这类条顿式冲锋显然更依赖蛮族尚武天性和大量人数。而古典方阵的巅峰无疑是腓力二世发明的马其顿方阵,这种步兵方阵体系结合骑兵使用而产生的“锤砧战术”在亚历山大大帝的手中得到了华丽的展现,他带着四万多人征服古典世界的传奇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后起的罗马将领们也纷纷以大帝为榜样,追求永恒的荣耀,帝国时期的尼禄甚至仿照马其顿风格建立新军团。


IP属地:广东1楼2016-09-26 17:40回复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大帝最著名的高加米拉会战,我们会看到大帝在方阵后排布置了一排辅助方阵:

    当马其顿左翼与中央方阵间出现缺口时(西米亚斯的步行伙伴方阵出现脱节),大流士的波斯、印度和帕提亚骑兵突破了这个缺口,一直冲进了马其顿的大营,开始劫掠并试图救出大流士的家人。此时,亚历山大事先安排的后排方阵发挥了预备队的作用:

    他们及时赶到,将这些骑兵驱散。随后这些逃跑的波斯骑兵与终于赶到的亚历山大及伙伴骑兵发生激战,亚历山大最终以六十余名伙伴骑兵死亡的代价将他们击垮,然后配合塞萨利骑兵将波斯右翼彻底击溃。
    可以说,亚历山大在战前所布置的后排预备方阵对整个战役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我们可以看到,从亚述的王家禁卫部队开始,到波斯的万人不死军,预备队在古代军队中早已出现,他们在战役中扮演救火队的角色,是将领手中的关键力量,这种预备队的思想某种程度上启迪了未来的线式战术。


    IP属地:广东2楼2016-09-26 19:21
    回复
      蒂利在布赖腾菲尔德之战的选择容易理解,它手头上的兵部署成多线就远远填不满战场宽度,接战时还是要在第一时间去机动后备线上的力量去抵挡敌人宽大战线的包抄动作,这样预留二线力量意义就不大了


      IP属地:加拿大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10-10 19:52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8楼2016-10-12 13:18
        收起回复
          1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8-10 22:11
          回复
            1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10-04 22:49
            回复
              up


              IP属地:上海11楼2017-10-10 13:03
              回复